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润农17水稻产量何

润农17是一种高产水稻品种,其产量较传统水稻品种提高了不少。一是因为润农17的生长速度较快,从种植到成熟的时间较短,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长出更多的稻穗。二是润农17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气候,同时抗病性也相对较强,减少了因病虫害等因素导致的减产情况。除此之外,润农17可以采用高产栽培技术来提高产量,如节水灌溉、规范施肥、优化品种等。利用这些技术可以使润农17的产量继续提升。综上所述,润农17水稻的高产量是由其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和高产栽培技术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润农17水稻产量何

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在我们华东地区的农村,那时候由于化肥少,生产队使用的大多是农家肥作底肥。农家肥包括,人畜粪便,城河泥以及种植的花儿草(绿肥)。

化学肥料只有胺水,磷肥和碳胺,肥效单一,当时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还没有问世,由于肥效单一和品种的问题,造成了当时的水稻产量普遍不高,每亩地大约在六七百斤左右,又要上缴国家的统购粮,又要为全队的老小分囗粮,所以在当时的农村普遍都是通过栽双季稻来补充粮食缺口的。

那时候是以粮为纲的时代,工业还处在小白阶段,根本没有工业污染。国家号召以农补工,更没有象现在那么多的气车尾气排放,所以那时的天空是蓝色的,云朵是白色的,地球回报给我们的是每年的风调雨顺。当时生产队种植的双季稻分为两种:一种是籼稻,另一种是晩梗稻!都是通过提前一个月育秧!因为冬春作物生长慢耐地,而两季水稻生长的时间也非常地长!所以只能通过提前一个月育秧来弥补时间差。

那时候都是靠纯手工种植,绝对没有机械化作业,速度上又大打折扣,所以在当时的农忙时节都用一个抢字来形容。在当时只要一说双抢,人人都懂的其中的含义。

记得当时生产队育早稻秧是在农历的二月底和三月初,早稻大田移栽是在农历的四月初!而晚梗育秧都是在农历的六月初,七月初就开始大田移栽了!早稻是插秧冷,而晚稻是收割冷!一类田和二类田由于要抢种冬春作物,都是按正常收割时间收割的!而由于那时的粮食太过短缺,生产队绝对不会放过一寸土地,那时每个生产队都会去填沟成田,由于是新填的,地势极低,终年积水,只能种水稻,根本种不了冬春作物的小麦和油菜!于是生产队往往会把低洼田中的水稻留到最后收割。通常都会在霜降节气之后,那时的霜降节气一过,气温已经达到零度左右,水田内已经结有薄冰了,农民们还得卷起裤腿,赤脚下去捞水稻!当时有多冷,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为了能够吃饱饭,农民们是干劲十足,没有一句怨言!

如今,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创造了水稻产量的奇迹!再加上各种化肥的使用,产量是越来越高。而人们的生活好了,吃的也少了!人们从当初的吃不饱,到2000年时候的吃得好,再到现如今的追求美味佳肴,从生活水平来看,是达到了颠峰!人们再也不会为了吃不饱穿不暖而烦恼了!所以现在的人们再也没有了当初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支柱了!换句话说就是越来越懒了,再也不会去,也不需要象过去那样种植双季稻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89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