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水稻叶尖发黄干枯是什么原因,如何防治

回答

水稻叶尖发黄干枯是什么原因,如何防治

水稻叶尖发黄干枯可能是水稻叶尖枯病。防治方法:1、播种前,使用50%多菌灵250-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50-500倍液浸种24-48小时。2、水稻孕穗至抽穗扬花期,发现中心病株时,每亩地使用60-75g的40%禾枯灵可湿性粉剂或40ml的40%多菌灵胶悬剂兑水60kg稀释喷雾。

一、水稻叶尖发黄干枯是什么原因

水稻叶尖发黄干枯有可能是水稻叶尖枯病。

1、发生时间

水稻叶尖枯病大多发生在水稻拔节期至孕穗期,抽穗期时,病情迅速扩展,至灌浆后期时,病情逐渐趋于稳定。

2、症状

水稻叶尖枯病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通常从叶尖或叶片边缘开始,然后沿着叶片边缘或中部往下扩展,形成长条形斑。初期,病斑为墨绿色,然后逐渐变为黄褐色,最后变成枯白色。病部与正常部位交界处十分明显,通常有一褐色条纹,有时呈波纹状。病部薄而脆,容易纵裂破碎,叶尖容易破裂成麻丝状,严重时可致叶片枯死。

二、水稻叶尖发黄干枯如何防治

1、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比如扬稻3号,扬稻4号,南农3005,兴籼1号等(粳稻比籼稻更加抗病)。

2、施加足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和硅肥,避免偏施氮肥。尤其是缺乏硅元素的土壤,每亩地使用7kg硅酸盐粉剂或者是15kg水玻璃作为基肥,或者是在分蘖末期的时候,喷施1%水玻璃溶液。

3、分蘖后期时,适度晒田,生长后期时,田间保持“干干湿湿”的状态。

4、合理调整种植密度,防止田间植株过密,影响到田间通风透光性。

5、在播种之前,使用50%多菌灵250-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50-500倍液浸种24-48小时左右,或者是使用40%禾枯灵可湿性超微粉250倍液浸种24小时左右。

6、在水稻孕穗至抽穗扬花期期间,一旦发现中心病株,每亩地使用60-75g的40%禾枯灵可湿性粉剂或者是40ml的40%多菌灵胶悬剂兑水60kg稀释喷雾。

新买来的白色大米,煮熟后颜色偏黄。请问这个大米还能吃吗?

这种情况一般是黄(白)化病。

黄(白)化病症状:

新叶叶色褪淡变黄,严重的白化,不卷叶,但叶片薄;老叶在发病初期正常,之后也逐渐变黄;根变褐,吸收功能衰退。碱性土壤易发生此种病害,尤其是黄河故道沿线的石灰性沙土地区。另外,施草木灰和大量施用磷肥也会发生这种病害。

防治方法:

(1)土壤培肥: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不施草木灰,少施磷肥,在pH值中性或略偏酸性的地区,也可利用稀硫酸进行床土调酸,床土pH值调到4.5—6时有利于减轻此病害的发生。(2)药剂防治:秧苗出现黄(白)化病时,叶喷0.2?O4有一定的效果,以叶喷“旱秧绿1号”效果最佳,喷后24小时就可见黄叶上出现绿色斑点,几天后全叶变绿,根系也同时恢复吸收功能。

常大米一般为白色(还有紫大米、红大米等),我们平时放久的大米会有淡黄的颜色,我们称它为黄大米。大米变黄又会存在什么问题呢?大米变黄是因为大米在储存过程中由于自身水分含量高,在酶的作用下产生热,致使霉菌繁殖,出现霉变现象并呈现出**。霉菌中包含真菌产生的黄曲霉素,它是岛青霉、桔青霉、黄绿青霉的有毒代谢物的统称。黄曲霉素也是诱发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动物实验证明,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为黄曲霉毒素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食品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严重的地区,肝癌的发病率也较高。

黄曲霉素不仅存在大米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日常食物。例如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中最为常见,在干果类食品如胡桃、杏仁、榛子、干辣椒中,在动物性食品如肝、咸鱼中以及在奶和奶制品中也曾发现过黄曲霉素。并且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菌丝生长时产生毒素,孢子可扩散至空气中传播,在合适的条件下侵染合适的寄生体,产生黄曲霉毒素。

霉菌中的黄曲霉素是致癌物质。比辐射致癌高很多倍!!而且黄曲霉素是很难从食物表面洗掉的!因此大米发霉了就不要再食用了!身体健康最重要!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91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