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枇杷叶的功效与作用

除枇杷果外,枇杷叶及枇杷核也是常用的中药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枇杷叶,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气下则火降,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

枇杷叶的功效与作用

枇杷叶具清肺胃热、降气化痰的功效与作用,用于肺热干咳、咳血、胃热呕秽。但枇杷的种子及新叶轻微带有毒性,生吃会释放出微量氰化物,但因其味苦,一般不会吃足以致害的分量。

1、降胃止呕:批把叶泄热苦降,下气降逆,为止呕之良品,可治疗各种呕吐呃逆。用时,取枇杷叶20克,陈皮25克,炙甘草15克,生姜3片,水煎服用,每日2次。

2、预防流感:批把叶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可以预防四时感冒。用时,取枇杷叶(刷净毛)60克,水煎分两次服。

3、治愈咳血:将新鲜枇杷叶刷尽叶背面的绒毛,切细后煎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成后入冰糖少许,佐膳服用,可治肺癌热性咳嗽、咳脓痰与咳血者。

枇杷叶子

5 枇杷叶煮水能不能止咳

当然可以,枇杷叶本身就是一味止咳化痰的中药材,用枇杷叶煮水喝是能有效缓解肺热咳嗽等症状的。

那么枇杷叶煮水为什么能够止咳呢?这是因为枇杷叶内含有一种苦杏仁甙的营养素,在水煮过程中会产生具有止咳作用的氢氰酸。如果感觉喉咙不舒服,或者咳嗽总是不好,可以选择摘几片新鲜的枇杷叶煮水代替茶水饮用,可以有效的缓解咳嗽或者喉咙不适症状。

要注意的是,虽然枇杷叶煮水能止咳,但是不能大量地饮用,枇杷叶性寒,对于脾虚胃寒的人来说,是不宜长期或者是大量喝枇杷叶水的。

6 枇杷叶煮水孕妇能不能喝

孕妇是可以适量用枇杷叶煮水喝,但是不宜过量。除了主治咳嗽外,枇杷叶煮水还有其他的好处。枇杷叶,安胃气,能润心肺,养肝肾之药也。孕妈用枇杷叶煮水喝,是可以起到调理肠胃的作用,如果是患有慢性气管炎的准妈妈,也可以用枇杷叶煮水喝,枇杷叶中含有橙花醇、柠檬酸、月桂烯等成分,对于慢性气管炎可很好的治疗作用。孕早期如果有孕吐反应也可以枇杷叶煮水喝,缓解孕吐的情况。

枇杷叶的用途?

枇杷叶的功效:枇杷叶 清肺和胃,降气化痰。

治肺热痰嗽,咳血,衄血,胃热呕哕。 ①《别录》:主卒啘不止,下气。

②《食疗本草》:煮汁饮,主渴疾,治肺气热嗽及肺风疮,胸、面上疮。 ③《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断痰丝,化顽痰,散吼喘,止气促。

④《纲目》:和胃降气,清热解暑毒,疗脚气。 ⑤《本草再新》:清肺气,降肺火,止咳化痰,止吐血呛血,治痈痿热毒。

⑥《安徽药材》:煎汁洗脓疮、溃疡、痔疮。枇杷叶的作用: 1、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本品所含苦杏仁甙在体内水解产生的氢氰酸有止咳作用.水煎剂或乙酸乙酯提取物有祛痰和平喘作用.其叶所含之挥发油有轻度祛痰作用.亦有报告指出, 枇杷叶止咳作用强, 祛痰作用较差. 2、抗菌作用 实验表明:本品水煎剂或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白色或金**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抗菌作用.但有人认为, 枇杷叶无抗菌作用, 并能 *** 金**葡萄球菌的生长. 3、其他作用 有报告指出, 枇杷叶乙醇冷浸提取物对大鼠角叉菜胶所致足肿胀局部用药有抗炎作用, 温浸提取物局部用药或灌胃给药、冷浸提取物灌胃给药均无抗炎作用.常用配方编辑本段回目录 1.治咳嗽,喉中有痰声:枇杷叶五钱,川贝半钱,叭旦杏仁二钱,陈皮二钱。

为末,每服一二钱,开水送下。(《滇南本草》) 2.治肺热咳嗽:枇杷叶9g,桑白皮12g,黄芩6g,水煎服。

或蜜炙枇杷叶12g,蜜炙桑白皮15g,水煎服。(《陕 枇杷叶西中草药》) 3.治风热咳嗽:枇杷叶、苦杏仁、桑白皮、菊花、牛蒡子各9g。

煎服。(《安徽中草药》) 4.治肺风咳逆:干枇杷叶30g,芫荽菜、前胡各15~18g,艾叶5片。

水煎,冲红糖,早晚顿服。(《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5.治肺燥咳嗽:干枇杷叶(去毛)9g,干桑叶9g,茅根15g,水煎服。

(《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 6.治妇人患肺热久嗽,身如火炙,肌瘦,将成肺痨:用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黄减半。各如常制,治讫同为末,蜜丸,如樱桃大。

食后、夜卧各含化一丸。(《本草衍义》) 7.治肺气抑逆,痰滞成咳,咳声连发、努气不转、痰逆不出(俗名顿呛):用枇杷叶(姜炙)、前胡、防风、薄荷、杏仁、桑皮、瓜蒌仁、桔梗各一钱五分,甘草、升麻各七分。

水煎服。(《方脉正宗》) 8.治百日咳:枇杷叶15g,桑白皮15g,地骨皮9g,甘草3g。

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9.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痰多:枇杷叶、冬桑叶、车前草、天浆壳、天花粉。

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10.治呕吐:①枇杷叶2片,柿蒂5个,菖蒲6g,桂竹青(桂皮刮下的第二层皮)一把。

煎服。(江西《草药手册》)②枇杷叶15g,鲜竹茹15g,灶心土60g。

水煎服。(《恩施中草药手册》) 11.治老幼暴吐,服药不止者:枇杷叶(净刷去叶后毛,锉碎)二两重,半夏((口父)咀,净者)四两重。

上件用生姜四两重,切作绿豆大,拌匀,酿一宿,慢火炒令微焦色,以皮纸盛于地上候冷,每服二两,水一盏,煎七分,去渣,空心少与,缓投,可入诸药内同煎服亦效。(《活幼心书》至圣散) 12.治小儿吐乳不定:枇杷叶一分(拭去毛,微炎黄0),母丁香一分。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 *** 上涂一字,令儿砸便止。(《圣惠方》枇杷叶散) 枇杷叶 13.治温病有热,饮水暴冷啘:枇杷叶(拭去毛)、茅根各半升。

上二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稍饮之,啘止则停。(《古今录验方》枇杷叶饮子) 14.治热病烦渴、饮水过多,时有呕逆方:枇杷叶二两(拭去毛,炙徽黄),茅根一两(锉),葛根一两(锉)。

上件药,捣筛为散,以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半,去滓,不计时候,分温三服。(《圣惠方》) 15.治五噎:枇杷叶一两(拭去毛,炙微黄),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生姜半两。

上件药,都以水二盏半,煎至一盏半,去滓,不计时候,分温三服。(《圣惠方》治五噎立效方) 16.治霍乱吐利不止:枇杷叶(拭去毛,炙)、桂(去粗皮)、厚朴〔去粗皮,姜汁炙)、陈橘皮(去白,焙)各半两。

上四味,捣罗为粗末。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入生要三片,煎至六分,去滓热服,不汁时候。

(《圣济总录》正胃汤) 17.治霍乱心烦懊不得安卧:枇杷叶(拭去毛)一分,芦根(洗,焙)三分,人参一分。上三味,粗捣筛。

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入薤白五寸,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有顷再服。(《圣济总录》枇杷叶饮) 18.治慢性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小便淋涩或不利:用枇杷叶、车前子、甘草,煎服有效。

(《江苏中医》) 枇杷 19.回乳:枇杷叶(去毛)5片,牛膝根9g。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0.治夏季小儿皮肤热疮如痱疹、热疖等:用枇杷叶煎汤作浴剂,每日1~2回,有治疗和预防之效。(《江苏中医》) 21.治面上生疮:枇杷叶,布擦去毛,炙干,为末,食后茶汤调下二钱。

(《急救良方》) 22.治鼻赤:枇杷叶(去毛)、大山栀、苦参、苍术(米泔浸炒),各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半,酒调白滚汤咽下。(《证治准绳》) 23.治肺风、粉刺、鼻齄,初起红色,久则肉匏发肿者:枇杷叶(去毛刺)八两,黄芩(酒炒)四两,甘草。

说枇杷叶有毒,请问是真的有毒吗

有微毒。枇杷与其他相关的植物一样,种子及新叶轻微带有毒性,生吃会释放出微量氰化物,但因其味苦,一般不会吃足以致害的分量。

枇杷,别名:芦橘、金丸、芦枝,拉丁文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因叶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其花可入药。

枇杷味道甜美,营养颇丰,有各种果糖、葡萄糖、钾、磷、铁、钙以及维生素A、B、C等。当中胡萝卜素含量在各水果中为第三位。中医认为枇杷果实有润肺、止咳、止渴的功效。吃枇杷时要剥皮。除了鲜吃外,亦有以枇杷肉制成糖水罐头,或以枇杷酿酒。枇杷不论是叶、果和核都含有扁桃苷。

枇杷叶亦是中药的一种,以大块枇杷叶晒干入药,有清肺胃热,降气化痰的功用,常有与其他药材制成“川贝枇杷膏”。

扩展资料:

食用功效

1、促进消化:枇杷中所含的有机酸,能 *** 消化腺分泌,对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止渴解暑有相当的作用。

2、润肺止咳:枇杷中含有苦杏仁甙,能够润肺止咳、祛痰,治疗各种咳嗽。

3、预防感冒:枇杷果实及叶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常吃可以预防四时感冒。

4、防止呕吐:枇杷叶可晾干制成茶叶,有泄热下气、和胃降逆之功效,为止呕之良品,可治疗各种呕吐呃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91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