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水稻快速分蘗呢?
种植移栽稻时,插秧技术很重要,插秧的好坏,对于后续的生长有着很重要的,下面说的这几点注意事项,不少稻农们都清楚,但有些知道的不是很完全,详细内容一起来看。
1、温度
插秧时的温度不宜过低(主要指早稻种植区域),正常情况下,稳定在15度以上即可,如果插秧时温度过低,容易导致秧苗出现冻害,影响返青、分蘖,不利于水稻在大田情况下的生长。
2、时间
插秧的时间也不能过早或过晚,如果过早,会出现上述所说的冻害情况(早稻),如果过晚,会缩短水稻的生育期,造成减产,由于不同区域气候会有一定的差别,全国范围内没有一个确切的日期,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具体来定。
3、水田沉淀
当水田整理完成之后,建议沉淀一天再去移栽,这样的话,秧苗移栽后,利于更快的返青和分蘖,如果未进行沉淀,移栽过程中,容易导致插秧时过深,延迟秧苗的返青和分蘖;相反,如果沉淀时间过长,插秧时不易插入到土中,也就是常说的“漂秧”,一样会影响秧苗的正常生长。
4、插秧深度
插秧时建议浅插,如果插秧深度过深,秧苗大部分被淹没甚至全部被水淹没,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营养情况也变差,延迟秧苗的返青和分蘖,严重的情况下,秧苗会直接死亡,正常情况下,插秧深度控制在3cm即可,遵循8个字,浅水浅插,插直插稳。
5、插秧密度
插秧密度是一个不确定的数值,从南到北,不同区域种植水稻的密度是有差别的,有些同一区域不同地块,种植密度也有差别,决定插秧密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秧苗质量、品种、土壤肥力、插秧时间等等。
以上是常见的5点插秧技术,希望稻农们在插秧时注意一下,避免做无用功
水稻是我们广泛种植的农作物,大米我们每天都在吃,但又有多少人知道水稻是如何种植的呢?水稻整个生长期内,都在水中成长;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过程最为繁琐的阶段,莫过于水稻移栽时段。我们在水稻移栽时候,应该做好下面这些准备:
一、准备好需要移栽的良田我们在水稻移栽之前,应该先将想要移栽的农田平整出来,使其适合移栽水稻。一般情况下来讲,适合移栽水稻的农田,需要经过犁地、碎土、以及平整三个工序。
经过平整以后的土地,才能够将水稻移栽到田里,在整个过程中,农田内要保持充足的水分,因为水稻是水生植物,充足的水分,更有利于水稻的移栽和存活。
而且将土块打碎、平整以后,能够方便我们将水稻插入田中,还能够让水稻的根系更好地扎根土壤。所以平整农田这个准备工作,对于移栽水稻来讲非常重要。
二、准备好农药和化肥准备用于种植水稻的农田,在上一个季度的农作物种植时候,可能会将土壤中的营养吸收殆尽,而且旱地的环境,也会让害虫滋生、繁衍。
因此我们在准备移栽水稻时候,就需要在整平的水田中,撒入除虫的农药,还要给水田整体施肥,在完成这两步操作以后,才能够将水稻移到水田中。
如果我们没有除虫和施肥,就会让水田里的害虫,接着伤害新移栽的水稻;然而刚刚移栽的水稻,自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很低,也会因为缺乏营养,而生长缓慢。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来看,要想顺利的将水稻移栽到田中,一定要快速将水稻田平整,然后再给水田施肥、撒农药。而且在整个移栽的过程中,速度尽量快点,这样能够最大程度让水稻存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93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