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水稻在什么阶段,要开始晒田,有什么好处?

水稻在什么阶段开始晒田,这是咱们农村人种植水稻,必须要掌握好的一个重要技术性环节之一了,如果你种植水稻不掌握好晒田时间,把田晒早了的话,会导致田里禾苗薄,产量低;如果你晒田晚了的话,会导致水稻禾苗无效分_增加,深脚冷水田禾苗不发根,影响着禾苗的正常生长发育,再者禾苗不晒田,分蘖多也会导致禾苗不通风,养分丢失,病虫害增加,稻谷产量降低。

水稻在什么阶段,要开始晒田,有什么好处?

水稻在什么阶段要开始晒田,晒田有哪些好处

对于水稻晒田,这就要从你种植水稻的田质,插秧的密度,插秧每株多少根,施用肥料高低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没有什么千篇一律的晒田模式可言,没有可以随着套用别人家的晒田模式的是吧,要视你种植的水稻生长情况来决定的!

水稻早期晒田

在水稻早期禾苗转青,开始分_的时候,如果你家田中泥脚深,禾苗转青慢,这时候你只能够说是紧紧泥,让水稻根系往上飘,发出新根来吸收泥中的养分,每蔸禾苗有效分蘖达到了13一15株禾苗以上,株高30cm以上你就放开田里的水紧紧泥,控制一下无效分_的生长就行啦。

所以,水稻早期放水紧泥是用来控制无效分_的生长,让禾苗根系往上飘,能很好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那不叫晒田,只能够说是紧泥而已。

水稻中期晒田

水稻中期晒田,就是在水稻禾苗每蔸达到了13一15株有效分蘖,种植时间达到了30天以上的时候,那你就可以开厢挖沟排水开始真正的晒田了,按照我们过去种植水稻晒田的要求,这时候晒田要一次性晒干晒好,晒到田中泥土开丝毛裂缝为最好,否则水稻禾苗还会陆陆续续生长出许多的无效分蘖来的,影响到禾苗之间的通风效果,而且还会造成田间病虫害多,无效分_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导致主苗养分缺乏,秕谷多,影响着水稻的产量了。

水稻中期晒田晒好了以后,还需要在水稻灌浆期,与壮籽期灌溉水源,用磷酸二氢钾加点硼肥兑水进行叶面施肥,保胎保叶,提高水稻的产量。

水稻晒田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于,它可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有效分_的生长发育,水稻中期田间通风率好,病虫害少,土壤肥力集中,田中绿藻容易被晒死,禾苗生长健壮,稻谷空壳率低,田间采厢挖沟排水灌溉便利,禾苗扎根深,后期禾苗纤粒重,杆粗叶茂倒伏率低,产量比不晒田要高达15%以上!大家认为呢?欢迎大家都发表评论!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1、秧苗期:1叶1心,2叶1心时,分别施加一次断奶肥,每次每亩地施加3-4kg尿素,2.5-3叶期时,施加促蘖肥,每亩地施加4-5kg尿素,秧苗移栽前3-5天,施加送嫁肥。2、移栽期:30-40日龄时进行移栽,移栽时,深度以2cm左右为宜,如果是生长周期长,分蘖能力强,株型较散的品种,应当稀植。

一、水稻各个时期的田间管理

1、秧苗期

(1)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浸种消毒,催芽处理,保证种子的出苗率。

(2)在1叶1心以及2叶1心的时候,分别施加一次断奶肥,每次每亩地施加3-4kg左右。在2.5-3叶期的时候,施加促蘖肥,每亩地施加4-5kg尿素。秧苗移栽前3-5天左右,施加送嫁肥。

(3)从播种至出苗,棚内温度不宜超过32℃。从出苗至第1叶展开,棚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不宜超过28℃。2叶至3叶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2℃左右,不宜超过25℃,3叶后期时,棚内温度不宜超过20℃。第3叶至移栽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0-22℃。

(4)当早晨秧苗叶尖无水珠,或中午时分秧苗卷叶,或苗床表面发白,需要及时进行浇水。

2、移栽期

(1)如果是生长周期长,分蘖能力强,叶片宽大,株型较散的水稻品种,应当稀植。如果是生长周期短,分蘖能力较差,叶片狭小,株型较紧密的水稻品种,应当密植。

(2)如果是早茬口,本田营养生长周期长,应当稀植。如果是晚茬口,本田营养生长周期短,应当密植。

(3)如果是土壤疏松肥沃,透气性良好的田地,应当稀植。如果是土壤粘重,肥力以及透气性较差的田地,应当密植。

(4)如果插秧期间,温度高,光照充足,应当稀植。如果插秧期间,温度较低,光照较少,应当密植。

(5)水稻秧苗一般在30-40日龄的时候进行移栽。移栽时,深度以2cm左右为宜。如果移栽深度在0.5cm左右,容易散苗,倒苗。如果移栽深度在3cm以上,容易抑制秧苗返青和分蘖。

(6)在移栽时,应当带药下田,重点做好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3、返青期

(1)移栽过后,在田间巡查,及时补苗,保证田间苗数充足。

(2)秧苗移栽过后,根系部位受损,吸收水分的能力下降,抗逆能力差,需要灌深水(水分过多同样会影响着正常返青)。

(3)秧苗移栽过后2-3天左右,新根长至4-8cm左右的时候,追施一次返青肥,每亩地施加3.3kg尿素(施肥时,保持3cm浅水层)。

(4)做好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象甲、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4、分蘖期

(1)水稻返青后至有效分蘖末期这段时间,田间应当保持3-5cm的浅水层,不宜灌深水,同时前水不清,后水不进(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

(2)当穗数到达预期穗数的80%左右时,开始晒田(如果是迟发田,应当适当施加分蘖肥)。

(3)在最后一次晒田之前,施加促花肥。如果是大穗型水稻品种,每亩地施加5-7.5kg尿素,5-10kg硫酸钾。如果是小穗型水稻品种,每亩地施加7.5-10kg尿素,5-10kg硫酸钾。同时,追施一次叶面肥。

(4)做好螟虫、纹枯病、赤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5、拔节孕穗期

(1)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初期的时候,进行晒田,一般晒至田边开小坼,田中稍硬皮,人站立时有脚印。

(2)浅水灌溉,采用间隙灌溉为宜。

(3)追施穗肥,每亩地施加10kg尿素。

(4)拔节孕穗期间,气温较高,植株之间湿度较大,容易引发纹枯病、稻曲病、白叶枯病、螟虫、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稻象甲等病虫害,需要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6、抽穗结实期

(1)抽穗结实期间,采用干湿交替的灌溉方法,既可以满足植株的生理和生态需水,又可以保持植株根系活力,增加氧气,吸收养分。

(2)施加粒肥。对于叶色过于褪淡的田块,每亩地使用0.1kg尿素和0.15kg磷酸二氢钾兑水50kg稀释,叶面喷洒。

(3)当稻田中的稻谷有85-90%黄熟,枝梗变成**的时候,即可进行收获。如果收获过早,会减轻粒重,影响产量。如果收获过晚,落粒损失严重。

二、水稻什么时候晒田

1、一般情况下,在水稻秧苗移栽后35-45天左右,达到目标苗数的80-85%,植株处于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期的时候进行晒田。如果晒田过早,会影响到有效分蘖的产生和生长。如果晒田过晚,新分蘖生长过于旺盛,会延迟幼穗分化速度。

2、晒田时,以达到?下田不陷脚,田间起裂缝,白根地面翻,叶色退淡,叶片挺直?为宜。

3、如果是苗数充足,长势较旺的田块,应当早晒,重晒。如果是苗数较少,长势较弱的田块,应当轻晒。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93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