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杂交水稻亩产多少斤?

01

杂交水稻亩产多少斤?

杂交水稻在常规种植下,平均产量约1000-3000斤/亩,由于播种时间、方法及管理方式不同,产量会有一定的差异。杂交水稻适合在有充足日照和降水的地区种植,比如湖南、湖北、云南、江西等南方地区。如:2020年11月2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进行的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达到了亩产公斤。

杂交水稻(hybrid rice)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就是杂交水稻。一般杂交水稻仅指由两个遗传背景相同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后形成的第一代杂交种。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主要是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作为遗传工具。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杂交水稻具有个体高度杂合性,杂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故需年年制种。

杂交水稻在常规种植下,平均产量约1000-3000斤/亩,由于播种时间、方法及管理方式不同,产量会有一定的差异。杂交水稻适合在有充足热量条件的地方种植,还要有充足的日照和降水,如湖北、湖南、江西、云南等南方地区,这些地区都是杂交水稻高产的地方。北方的气候寒冷时间太长,昼夜温差太大,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长,所以不适合于种植杂交水稻。2019年10月21日至22日,第三代杂交水稻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进行首次公开测试,亩产公斤。

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是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它让所有的水稻,在理论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并产生优良后代。第三代杂交水稻不仅兼有三系不育系育性稳定和两系不育系配组自由的优点,同时还克服了三系不育系配组受限,两系不育系可能因天气原因导致制种失败和繁殖产量低的缺点,在任何地区任何时候都是稳定不育的,且制种和繁殖都非常简便。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第三代杂交水稻项目主持人李新奇表示,缩短农民的生产田和科学家的试验田之间的产量差距,是能否得到广泛推广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目前水稻平均亩产在500公斤左右,普通农民在一般条件下种植一些优秀的第二代杂交水稻品种可以达到600到700公斤的亩产,但在同样种植条件和环境下,第三代杂交水稻的亩产可以达到800公斤。”2020年11月2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进行的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达到了亩产公斤,其中早稻公斤、第三代杂交水稻晚稻品种“叁优一号”公斤,超过了1500公斤的预期目标 。

我国目前水稻平均亩产在500公斤左右,杂交水稻平均亩产每公顷约7.5吨,较常规稻增产20%左右,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养活7000万人。

2000年,超级杂交稻成功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超级杂交稻提前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2011年,袁隆平院士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的第三期目标。2014年,超级稻第四期“Y两优900”经专家组验收,平均亩产1026.7公斤。

2021年5月9日上午,在三亚国家水稻公园示范点,“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开始测产。专家组选取3个地块同时进行收割、打谷,汇总后按照高产创建产量公式计算,最终测产结果为平均亩产1004.83公斤。

“超优千号”现场收获片

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是世界作物科学与技术的重大突破,丰富了作物杂种优势的理论和种子繁育学内容,促进了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的发展,不仅为其他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了新方法,而且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未来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应加强对种质资源的发掘和育种技术的创新,重点研究方向为水稻杂种优势固定,超高产品种培育,以及适应性广、适于轻简高效种植的品种创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93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