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荸荠别名 4 荸荠使用提示 5 荸荠植物学性状 6 荸荠类型与品种 7 生长发育与球茎形成 8 荸荠栽培技术 9 荸荠的营养价值 10 荸荠适合的人群 11 荸荠的食疗功效 12 荸荠的食用建议 13 《全国中草药汇编》:荸荠 13.1 拼音名 13.2 荸荠的别名 13.3 来源 13.4 性味 13.5 功能主治 13.6 荸荠的用法用量 13.7 摘录 14 《中华本草》:荸荠 14.1 出处 14.2 拼音名 14.3 英文名 14.4 荸荠的别名 14.5 来源 14.6 原形态 14.7 生境分布 14.8 栽培 14.9 性状 14.10 化学成份 14.11 荸荠的药理作用 14.12 炮制 14.13 性味 14.14 归经 14.15 功能主治 14.16 荸荠的用法用量 14.17 注意 14.18 附方 14.19 各家论述 14.20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荸荠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荸荠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荸荠 1 拼音
bí qí
Chinese waterchestnut
荸荠是莎草科(Cyperaceae)荸荠属能形成地下球茎的栽培种,多年生浅水性草本植物。学名Eleocharis tuberosa (Roxb.)Roem.et Schult。别名地栗、马蹄、乌芋、凫茈。球茎质脆多汁,每100g新鲜球茎含水分7485g、蛋白质0.81.5g、碳水化合物12.921.8g(其中淀粉占1/2)及其他营养成分。可生食、炒食、煮食,也可加工罐藏和提取淀粉,有健胃、祛痰,解热的功效。原产中国南部和印度。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在中国两千年前的《尔雅》中称为“芍,凫茈”。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匀有栽培,广西桂林、浙江余杭、江苏高邮、苏州,福建福州等地为著名产区;长江以北有少量栽培。朝鲜、日本、越南、印度、美国也有栽培。
荸荠冬、春季挖掘上市。荸荠是其地下匍匐茎先端膨大的球茎。球茎扁圆球形,表面平滑,老熟后呈深栗壳钯或枣红色,有环节3~5圈,并有短鸟嘴状顶芽及侧芽,肉为白色、质地脆嫩,多汁而甜。
荸荠仅指其外表,说它像栗子,不仅是形状,连性味、成分、功用都与栗子相似,又因它是在泥中结果,所以有地栗之称。
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
荸荠既可作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
荸荠的品质要求:以个大、洁净、新鲜、皮薄、肉细、味甜、爽脆、无渣者质佳。
3 荸荠别名马蹄、地栗
4 荸荠使用提示每次10个左右
5 荸荠植物学性状荸荠以球茎繁殖,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球茎抽生不明显的短缩茎,基部茎节发生细长须根,入土2030cm,无根毛。顶芽及侧芽向地上抽生一丛叶状茎;基部侧芽向土中抽生匍匐茎。叶状茎管状、直立、中空,内具多数有筛孔的隔膜,高1m左右。叶片退化成膜状鳞片。生长前期抽生的匍匐茎顶芽向上萌生成分株;后期,秋季较低温和短日下抽生的匍匐茎先端数节膨大,形成球茎。球茎扁圆形,表面光滑;老熟后呈深栗色或枣红色,有环节35圈。穗状花序,褐色,小花呈螺旋状,外包萼片,雄蕊3,雌蕊1,子房上位,柱头三裂。果实近球形,果皮革质,灰褐色,不易发芽。
6 荸荠类型与品种按球茎的淀粉含量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水马蹄类型:为富含淀粉类型。球茎顶芽尖,脐平,含淀粉多,肉质粗,适于熟食或加工淀粉。如苏荠、高邮荸荠、广州水马蹄等。二是红马蹄类型:为少含淀粉类型。球茎顶芽钝,脐凹,含水分多,含淀粉少,肉质甜嫩,渣少,适于生食及加工罐头。如杭荠、桂林马蹄等。按脐洼(靠匍匐茎端)深浅分类,有平脐和凹脐二种。
7 生长发育与球茎形成萌芽期:从母球顶芽萌动至芽长2cm左右。发芽始温为1025°C,适温为1525°C,约需2030天。
分蘗分株期:栽植后的苗,在抽生叶状茎的同时不断分蘗,形成母株。母株侧芽向四周抽生匍匐茎34条,匍匐茎顶芽萌生叶状茎,形成分株。如此方式分蘗、分株,约需120150天。高温长日照有利于分蘗和形成分株,2530°C时分株最旺。早栽者生长期长,母株可产生分蘗3040个,分株45次,早生的分株还可发生二次分株。此期光合产物主要供给叶状茎和根系的生长。
球茎形成期:秋季气温开始降低,日照变短,分蘗分株基本停止,地上茎绿色加深,自分株中心抽出花茎,开花结果。同时,地下匍匐茎先端开始形成球茎,约需70天。前期光合产物大部分供给叶状茎生长和球茎形成,后期光合产物主要输入球茎,促其迅速膨大,为淀粉快速积累期。
8 荸荠栽培技术荸荠喜温暖。行育苗栽种。长江流域从清明至小暑间都可育苗。早栽者,夏季大量分孽分株,入秋后结荠多。荸荠宜实行23年轮作。育苗前先行催芽,当叶状茎开始生长并有34个侧芽萌发时栽入育苗田,将催芽后的种荠排列按入泥中,使芽头高低一致,保持1.53cm浅水。苗高1525cm,并有56根叶状茎时即可定植。宜施足有机肥的砂壤土栽培。栽植时将母株上的分株和分蘗匍匐茎中部切断,去梢,留25cm高的叶状茎栽入田中。每穴一株或具有35根叶状茎的分株一丛,带球茎的秧苗入土约9cm深(分株约1215cm深)。栽植时,田间灌浅水,分蘗期保持1.53cm水层,球茎膨大期4.56cm水层。追肥宜在分蘗分株初期进行,一般23次。白露至秋分结荠时,如尚未封行,应在第二次追肥后7天,每亩再追尿素57.5kg,作为结荠肥。
在长江及黄河中下游,小满至夏至定值的称为早水荸荠;大暑至立秋定植的为晚水荸荠,以冬至前后采收的品质较好。种荠须在翌年春分萌芽前挖出。采收前一天排干田水。选皮色深、脐部深、芽粗短的球茎带泥摊置阴处,至八成干时撒上细干土,即可窖藏或堆藏。
9 荸荠的营养价值荸荠中含的磷是根茎类蔬菜中较高的,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对牙齿骨骼的发育有很大好处,同时可促进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节酸堿平衡,因此荸荠适于儿童食用。
英国在对荸荠的研究中发现一种“荸荠英”,这种物质对黄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降低血压也有一定效果。这种物质还对癌肿有防治作用。
荸荠质嫩多津,可治疗热病津伤口渴之症,对糖尿病尿多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荸荠水煎汤汁能利尿排淋,对于小便淋沥涩通者有一定治疗作用,可作为尿路感染患者的食疗佳品。近年研究发现荸荠含有一种抗病毒物质可抑制流脑,流感病毒,能用于预防流脑及流感的传播。
10 荸荠适合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儿童和发烧病人最宜食用,咳嗽多痰、咽干喉痛、消化不良、大小便不利、癌症患者也可多食;对于高血压、便秘、糖尿病尿多者、小便淋沥涩通者、尿路感染患者均有一定功效,而且还可预防流脑及流感的传播。
2. 不适宜小儿消化力弱、脾胃虚寒、有血淤者。
11 荸荠的食疗功效荸荠味甘、性寒;
具有清肺热,又富含黏液质,有生津润肺、化痰利肠、通淋利尿、消痈解毒、凉血化湿、消食除胀的功效;
主治热病消渴、黄疸、目赤、咽喉肿痛、小便赤热短少、外感风热、痞积等病症。
12 荸荠的食用建议1. 荸荠不宜生吃,因为荸荠生长在泥中,外皮和内部都有可能附着较多的细菌和寄生虫,所以一定要洗净煮透后方可食用。
2. 熟食多用于做配料,也可用于炒、烧或做馅心。如“荸荠炒虾仁”、“荸荠炒鸡丁”等。
3. 荸荠具有清热泻火的良好功效;应用于肺热咳嗽,痰浓难咳:荸荠汁1杯,川贝1.5克(研成粉),拌匀服,每天2~3次。既可清热生津,又可补充营养,最宜用于发烧病人。
13 《全国中草药汇编》:荸荠 13.1 拼音名Bí Jì
13.2 荸荠的别名马蹄、乌芋、地栗、地梨、苾荠、通天草[浙江杭州]
13.3 来源莎草科荸荠属植物荸荠Eleocharis dulcis (Burm. f.) Trin. ex Henschel[E. tuberosa Roem et Schudt.; E. plantaginea R. Brown.],以球茎及地上部分入药。秋末割取地上部分,晒干;球茎可新鲜采用。
13.4 性味球茎:甘,平。
地上全草:苦,平。
13.5 功能主治球茎:清热止渴,利湿化痰,降血压。用于热病伤津烦渴,咽喉肿痛,口腔炎,湿热黄疸,高血压病,小便不利,麻疹,肺热咳嗽,硅肺,痔疮出血。
地上全草:清热利尿。用于呃逆,小便不利。
13.6 荸荠的用法用量球茎2~4个;或适量捣汁服。
地上全草0.5~1两。
13.7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14 《中华本草》:荸荠 14.1 出处出自《日用本草》
14.2 拼音名Bí Qí
14.3 英文名corm of Waternut
14.4 荸荠的别名芍、凫茈、葃菇、水芋、乌芋、乌茨、葧脐、黑山棱、地栗、铁葧脐、马蹄、红慈菇、马薯
14.5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荸荠的球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eocharis dulcis(Burm.f.)Trin.ex Henschel[Andropogon dulcis Burm.f.;Scirpus plantaginea Retz.;Heleochuris plantaginea R.Br.;Eleocharis tuberosa Schult]
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挖,洗净泥土,鲜用或风干。
14.6 原形态荸荠,多年生水生草本,高30100cm。匍匐根茎细长,顶端膨大成球茎。秆丛生,圆柱状,粗25mm,光滑,有多数横膈膜。无叶片,秆基部有叶鞘23。小穗圆柱状,长1.53.5cm,直径56mm,淡绿色有多数花;鳞片卵状长圆形螺旋状排列,长约5mm,宽约3mm,中脉1,有淡棕色细点;下位刚毛7条,较小坚果长1.5倍,有倒刺;柱头3。小坚果宽倒卵形,双凸状,先端不缢缩,有颈并成领状的环,长约2.4mm,宽约1.8mm,棕色,光滑;花柱基三角形,宽为小坚果的1/2。花、果期59月。
14.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栽植于水田中。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14.8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气候和潮湿环境。宜选择肥沃、疏松的砂壤土水田栽培,不宜在粘土田栽种。
栽培技术,用球茎繁殖法。6月下旬至7月下旬,按行株距5cm×5cm播种,覆土,经常保持湿润。约20d,苗高2025cm时,移植于大田,按行株距50cm×35cm栽种,每种苗1析。每蔸种苗1株。
田间管理,移栽前,大田中施厩肥作底肥,生长前期追施23次肥,以氮肥为主。11月前大田中保持水深35cm,11月将水排干。
14.9 性状性状鉴别,球茎圆球形,稍扁,大小不等,大者直径可达3cm,下端中央凹陷,上部顶端有数个聚生的嫩芽,外包枯英的鳞片。表面紫褐色或黄褐色,节明显,环状,附残存的**膜质鳞叶,有时有小侧芽。质嫩脆,剖面白色,富含淀粉和水分。气微,味甜。以个大、肥嫩者为佳。
14.10 化学成份含荸荠素(puchiin),细胞分列素即(cytokinin)N(Δ2异戊烯基)腺甙[N6(Δ2isopentenyl)adenosine],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14.11 荸荠的药理作用荸荠英对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产气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不耐热,不溶于有机溶媒,不被动物炭吸附。用瓦伯氏仪测得,它能抑制大肠杆菌的呼吸达80%(10小时后)。
14.12 炮制洗净,削去外皮。荸荠粉:取荸莽洗净,除去嫩芽,磨碎,滤取白色浆计,沉淀,干燥之,即成。
14.13 性味味甘;性寒
14.14 归经肺;胃经
14.15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化痰;消积。主温病口渴;咽喉肿痛;痰热咳嗽;目赤;消渴;痢疾;黄疸;热淋;食积;赘疣
14.16 荸荠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0120g;或嚼食;或捣汁;或浸酒,或澄粉。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撒;或澄粉点目:或生用涂擦。
14.17 注意虚寒及血虚者慎服。
14.18 附方①治太阴温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滞不快者:荸荠汁、梨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浆)。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温病条辨》五汁饮)②治黄疸湿热,小便不利:荸荠打碎,煎汤代茶,每次四两。(《泉州本草》) ③治下痢赤白:取完好荸荠,洗净拭干,勿令损破,于瓶内入好烧酒浸之,黄泥密封收贮。遇有患者,取二枚细嚼,空心用原酒送下。(《唐瑶经验方》) ④治痞积:荸荠于三伏时以火酒浸晒,每日空腹细嚼七枚,痞积渐消。(《本经逢原》) ⑤治腹满胀大:乌芋去皮,填入雄猪肚内,线缝,砂器煮糜食之,勿入盐。(《本草经疏》) ⑥治大便下血:荸荠捣汁大半钟,好酒半钟,空心温服。(《神秘方》) ⑦治妇人血崩:凫茈一岁一个,烧存性,研末;酒服之。(《纲目》) ⑧治咽喉肿痛:荸荠绞汁冷服,每次四两。(《泉州本草》) ⑨治小儿口疮:荸荠烧存性,研末掺之。(《简便单方》) ⑩治寻常疣:将荸荠掰开,用其白色果肉摩擦疣体,每日三至四次,每次摩至疣体角质层软化,脱掉,微有痛感并露出针尖大小的点状出血为止。连用七至十天。〔《中华皮肤科杂志》12(2):74,1966〕
14.19 各家论述1.《纲目》:按王氏《博济方》治五积冷气攻心,变为五膈诸病,金锁丸中用黑三棱,注云即凫茈干者,则所谓消坚之说,盖本于此。
2.《本草新编》:乌芋,切片晒干,入药最消痞积,与鳖甲同用最佳,亦不耗人真气,近人未知入药,特表而出之。地栗有家种、野产之分,药用宜野产者为佳。然无野产,即拣家种之老者,切片连皮晒干用之,不特消痞积,更能辟瘴气也。或问,荸荠吴、越人喜啖,而吴、越人最多痞积,似乎荸荠非攻消品也,且其味甘甜带补性。不知荸荠独用则消肾气,有泻无补,与鳖甲、神曲、白术、茯苓、枳壳之类并投,则能健脾去积,有补兼攻,所以单食则无功,同用则有益。
3.《本草求真》:乌芋,止一水果,何书皆言力能破积攻坚、止血、治痢、住崩、擦疮、解毒发痘、清声醒酒,其效若是之多,盖以味甘性寒,则于在胸实热可除,而诸实胀满可消;力善下行,而诸血痢血毒可祛。是以冷气勿食,食则令人每患脚气。
4.《别录》:主消渴,痹热,热中,益气。
5.《日华子本草》:开胃下食。
6.《日用本草》:下五淋,泻胃热。
7.《滇南本草》:治腹中热痰,大肠下血。
8.《本草汇编》:疗五种膈气,消宿食,饭后宜食之。
9.《纲目》:主血痢、下血、血崩。
10.《本经逢原》:治酒客肺胃湿热,声音不清。
11.《北砚食规》:荸荠粉:清心,开翳。
12.《本草再新》:清心降火,补肺凉肝,消食化痰,破积滞,利脓血。
13. 孟诜: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可作粉食,明耳目,止渴,消疸黄。
14.20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荸荠的方剂 海蜇荸荠汤:hǎizhēbíqítāng处方:海蜇皮50克荸荠100克制法:海蜇皮洗净,荸荠去皮切片同煮汤。功...
荸荠酒酿音:bíqíjiǔniàng处方:酒酿100克鲜荸荠10个制法:将酒酿与荸荠(去皮,切片),加水少许...
海蜇煮荸荠拼音:hǎizhēzhǔbíqí处方:荸荠250克海蜇100克制法:选择个大、肥嫩的鲜荸荠洗净后,去...
荸荠萝卜汁拼音:bíqíluóbozhī处方:鲜荸荠10个鲜萝卜汁500克白糖适量制法:将鲜荸荠削皮与鲜萝卜汁...
止疟果《种福堂方》卷二,名见《串雅外编》卷三:组成:大荸荠(好烧酒自春浸至秋间)。主治:不论单、双日疟,发...
更多用到中药荸荠的方剂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用到中药荸荠的中成药 鹅毛管眼药3B104291处方:炉甘石(制)160g荸荠粉30g硼砂(炒?20g朱砂20g牛黄1g冰片7...
健脾消食丸蔻10g鸡内金(醋炙)20g?槟榔(炒焦)20g荸荠粉30g制法:以上七味,除荸荠粉外,其余白术等六...
八宝五胆药墨的浓缩液混匀。另取明胶2500g,加水蒸化后加入荸荠粉200g,混匀,滤过,加入上述各药以及桐油烟2...
八宝眼药8克青鱼胆2只制甘石15克海螵蛸2.1克黄连6克荸荠粉7.5克蕤仁霜3克制法:将黄连煎去滓,化熊胆,...
八宝拨云散,煅西月石1钱5分,飞朱砂5分,杜荠粉2钱(以鲜荸荠捣碎,滤取细汁,澄淀成粉晒干,用净粉2钱)。制法...
更多用到中药荸荠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荸荠 《王氏医案绎注》:卷四
痰热不达极点。姜汁拌芦根五钱。生冬瓜子四钱。连皮荸荠打一两。淡海先煎八钱。川贝母杵五钱。姜汁炒知母三...
《王氏医案绎注》:卷五。连翘壳三钱。鲜薤白打一钱半。焦楂肉杵一钱半。整荸荠打入煎一两。女劳复方。元参片一两。大生地八钱。明...
《王氏医案绎注》:卷七三钱。姜竹茹三钱。石斛先煎一两。淡海先煎二两。整荸荠一两。合目汗出为阴虚阳浮。阴不复则阳不靖。阳不靖...
《王氏医案绎注》:卷二句钟。取汤代水煎药。羚角磨冲一钱。旋复绢包三钱。荸荠八钱。泡淡陈海二两。药送当归龙荟丸二钱。此证血分...
《王氏医案绎注》:卷八荸荠是蔬菜,又名马蹄、水栗、乌芋、菩荠等,属单子叶莎草科,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
: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球茎富淀粉,供生食、熟食或提取淀粉,味甘美;也供药用,开胃解毒,消宿食,健肠胃。
儿童和发热病人最宜食用。全身水肿,小便不利或小便短少时也宜食用。癌症患者宜食用。宿醒未解或湿热黄疸者食用可减轻症状。发热口溽、慢性气管炎、咳嗽多痰、咽干喉痛、消化不良之人食用可润喉清嗓。
由于荸荠性寒、女子月经期间、脾胃虚寒以及血虚、血淤者应该慎用。小儿遗尿以及糖尿病患者也不宜食用。
荸荠去除体内五种垃圾——人民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95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