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水稻产量
问题一:如何提高北方水稻的种植产量 根据水稻群体发育养分吸收规律、土壤基础供氮能力等确定氮肥计划总量和分期施用量,并根据后期长势诊断调整追肥用量。基肥:亩施尿素3.2~3.5 kg,磷酸二铵6.5~7kg,33%钾肥7.5kg。微肥根据各地号土测值来决定施用与否,因缺补微。
施用时间和方法:打浆前施入,或边撒边打浆。
返青肥:通常亩施硫酸铵3kg,如无硫酸铵,则每亩施尿素1.5kg。
返青肥施用时间和方法:在水稻返青后(插秧后5-7天,出现白根,早晚叶尖吐水)立即施用,促早发。施肥前3天稻田无明显水层,先灌水,后施肥,以水带氮。
穗肥施用量与方法:
按照叶龄进程适时追施。施肥量:此期施肥需要根据田间长势判断穗肥施用量,如水稻叶片黄绿色,挺立,则亩施尿素4.3kg;如果叶片颜色以绿为主,叶片挺立则亩施尿素2.8kg;如果叶片颜色深绿,叶片披垂则不施氮肥。
施用时间和方法:水稻拔节始期(11叶品种叶龄9.1-9.5,一般在7月2日左右;12叶品种叶龄10.1-10.5,一般在7月9号左右)施用,施肥前1个星期开始晒田,无水层状态2~3天,然后先灌水,后施肥,以水带氮提高肥料利用率。
问题二:如何提高稻谷种植产量 决定产量因素很多,种子是关键,科学施肥是基础,田间管理是措施,关键还要搞科学,到时什么适合你们地区!
问题三:怎么提高水稻产量?水稻可以用中微肥吗? 提高水稻产量必须注重中微肥的使用,苗生财产品在水稻苗床使用方法是每100平方米的苗床盘(大约500盘左右)的苗床土用一桶苗生财,搅拌均匀使用即可。
问题四:如何更好的种植水稻? 优质水稻的栽培技术 水稻属于禾本科一年生草本,稻属。它是由普通野生稻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共同作用下演变而来的。我国是世界栽培稻的发源地之一,并且栽培历史悠久(约有5-6千年的栽培历史)。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在籼稻和粳稻中按其对光照长短的反映和生育期长短分为晚稻和早、中稻,在晚稻和早、中稻类型中按耐湿性和耐旱性分为水稻和陆稻。稻米营养价值较高,与其它谷物相较,它含粗纤维最少,各种营养成分容易消化和吸收,适宜人体需要。尤其是优质稻米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
一、优质水稻应具备的条件
优质水稻品种,除了具有一般水稻品种的优良特性(产量高、抗性强和适应范围广)外。还必须具有好看、好吃、营养好、卫生好等四个特征。
1、好看。即碾米质量、外观品质和市场好。加工精度高、整精米率高、米粒较大、整齐均匀、富有光泽、充实饱满、垩白小、胚乳半透明(糯米乳白)、没有杂质和黄米粒,外观整洁漂亮。
2、好吃。即米饭好吃(适口性好),具有蒸煮时有清香,饭粒完整,洁白有光泽,软而有弹性不粘结,冷后不硬不回生,有令人吃了还想吃等特点。
3、营养好。稻米的营养品质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稻米的蛋白质是营养最好的谷物蛋白之一,易被人所消化吸收,所以稻米蛋白质含量越高其营养价值也就越高。
4、卫生好。优质米的农药残留量和其他有毒物质含量,全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卫生标准》的各项指标。
二、目前制约我市优质水稻生产的因素
1、气候条件差:水稻是喜温和感光作物,生长期要求高温、阳光充足,而我市常出现两头低温,中间光照不足,对水稻的产量及品质影响较大。即3月的倒春寒,水稻播种后易引起烂种、死苗;7月雨水天气多,光照不足;8月中、下旬出现的低温影响水稻抽穗扬花。
2、品种老化、退化:我市前几年引进过比较优质的水稻品种,如“045138”、“滇系4号”、“滇系5号”、“合系39号”、“95-512”,现已明显退化和老化,抗病性和产量大不如从前。加之传统栽培的“红嘴子”、“羊毛谷”等本地优质品种,由于没有采取保护措施,现几乎已经绝迹。目前引进的“滇粳优5号”、“曲三”、“楚粳24号”等高产优质品种,种源有限,种植面积小。
3、栽培措施落后:有的地方和部分农民,有了优质水稻品种而没有采取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加之偏施N肥和防病意识淡薄,耕作管理粗放,结果不能充分发挥优质品种特性,造成单产低、效益差。
三、按照新形势的要求,必须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一)加大优质水稻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
在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的同时,通过株选、穗选等方式,对原有的“045138”、“95-512”、“滇系4、5号”、“合系39号”进行提纯复壮,解决品种混杂、退化问题,扩大生产规模。对目前通过试验、示范,获得成功的“滇粳优5号”、“曲三”、“楚粳24号”应扩大种植,形成规模化,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推广薄膜育秧和塑料盘育秧技术
育秧是水稻栽培中第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高产的基础工作。它是以培育壮秧为目的,达到成秧率高、苗齐、苗壮,保证有足够的秧苗适时栽插。栽后返青成活快,分蘖早,生长良好。“秧好一半谷”、“秧壮产量高”,要实现上述目的,必须因地制宜,继续巩固薄膜育秧这一技术成果,并大力推广塑盘旱育秧技术,能有效地避开倒春寒和八月低温的危害,从而提高优质稻的产量和品质。
1、薄膜育秧 。在湿润育秧......>>
问题五:水稻怎样管理才获高产? 水稻优质高产科学施肥管理方法 水稻施肥与品种、土壤、气候、栽秧方式等条件有密切联系。不同的品种、土壤和栽培条件:,每斤氮素所生产的稻谷产量也不等,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计算,亩产千斤稻谷需吸收纯氮16~25斤、磷8~15斤、钾8.3~38.2斤,而实际施肥量一般要比养份的总量要多。施肥时期对产量构成因素有一定影响。一般地讲,基肥对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有促进作用,对每亩穗数影响较小,分裂期追肥对增加每亩穗数起主要作用,穗轴分化期限施肥有利于第二枝梗的分化和生长,颖花数越多,颖花分化期和减数分裂期施肥则能防止颖花退化,提高每亩穗粒数。抽穗前后施肥则能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尽管施肥方法有多种,但必需根据具体条什采用。
“前促、中控、后补”法。对于基肥不十分充足,基本苗不多,而分裂期较短的早稻田,可在分裂前期重施追肥,使之在较短时间内尽快搭起丰产的架子是十分必要的。到了生育中期,看苗采取适当的措施,若苗势生长弱,可适当补肥,若苗势生长正常或过旺,则应采取适当的方式控制无效分裂的增长,促进有效分裂生长健壮。这类稻田因无充足的底肥接力,中期容易控住,不会因为前期重施肥而造成后期疯长。到生育后期,适当补施穗肥、粒肥。
“前稳、中攻”施肥法。在前稳的基础上,中期增加追肥用量攻大穗,后期看苗补“保花”、“增粒”肥。这种施肥方法是在分裂期已建立起足够数量总苗数的基础上,把肥重点用在幼穗分化初期(也就是第一苞分化和穗轴分化期),促进第二枝梗分化和颖花分化,以增加每穗粒数来夺取高产。
“平稳”促进施肥法。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在水稻生育期中平稳施肥。它对于早、中稻较为适宜。早、中稻在秧壮、苗足的基础上,分裂期不宜施肥太多,而应该早施、稳施,在分裂盛期之后不要用肥过多,使分裂稳健生长,后期要注意施穗肥,提高结实粒和粒重。
“平稳”施肥法的目的,是使水稻在一生中不致于处于一时吸肥过多和一时又营养不足的状态,而使其一生都处在并不过分不足,又不过分旺长的营养状态下生长发育。
在水稻施肥上,除配合适宜的水浆管理等措施外,还必需注意各种肥料的配合使用,首先必需注意氮、磷、钾的配合使用。增施氮肥一般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但对于高产田,常固氮过多使各种元素失去平衡,其增产效率大减,因此必需配合一定量的磷、钾肥使用,才能达到预期的增产效果。同时还必须注意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配合使用。无机肥一般具有含有效成份高,肥效快,但供肥时间短;而有机肥的优点是含水量有多种肥料元素,供肥时间长,供肥慢。两者配合使用,则能取长补短。
问题六: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中国整个水稻的产量提高了20%,增产的粮食每年可以解决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杰出科学家为代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是中国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②科学家们的成就启示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牢固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问题七:古代水稻亩产多少 1、战国前期的粮食亩产 有关战国前期粮食亩产的典型资料,主要有以下几条:(1)《汉书?食货志》载李悝这言:“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
亩,岁收一石半。”这是指亩产粟1.5石。(2)《管子?轻重甲》说:“一农之事,终岁耕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锺。”这是说亩产粟0.2
锺,1锺等于10釜,1釜也就是1石。因此,0.2锺也就是亩产粟2石。(3)《管子?轻重乙》河:“河淤诸侯,亩锺之国也”。这就是说,经过淤
灌的肥沃土壤,产量较高,亩产1锺,即亩产10石。五倍于《管子?轻重甲》之数。(4)《史记?河渠书》说:“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
河西。”漳水溉邺后,亩产多少?《论衡?率性篇》说:“魏之行田百亩,邺独二百,西门豹灌以漳水,则亩收一锺。”亩产1锺,也是10石。
(5)《史记?河渠书》说:秦开郑国渠,“灌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锺”。也是亩产10石。上述五条材料中的前两条,说的是一般情况
,所谓“百亩”,是方百步为亩的周亩。战国时1周亩折合今市亩为0.328市亩。班固所说的“石”,应当是汉大石,1石合0.333市石,折成今量
,1市亩产粟1.524市石,1市石粟重135市斤,即当时亩产粟205.8市斤。一家“百亩”,合今市亩32.8 亩,则一家总收获的原粮相当于今市斤6
750斤。五条材料中的后三条,指的都是灌溉或淤灌之田,其产量相当于一般田的五倍,这是特例,不能把它们视为常规产量。但是,它说明战
国时期已经有了亩产10石的高产田。2、战国后期的粮食亩产战国后期,随着小农经济的巩固和发展、铁犁牛耕的推广、耕作技术的提高和水利
事业的发展,粮食亩产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其主要依据是:(1)《孟子?万章下》说:“一夫百亩,百为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
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礼记?王制》说:“上农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农夫食五人。”两者的廉
洁一致。吴慧认为,如果按“中食七人”,除了两上劳动力食60石以外,还有210小石可供7人食用。也就是说,一个农户有两个劳动力,种田
100亩,共产粟270小石,平均亩产2.7小石,高于李悝的亩产2.5小石。(2)《管子?揆度》说:“上农挟五,中农挟四,下农挟三。”也就是
说,一个农夫生产的粮食,除了自己食用外,还可供应5人、4人或3人食用。吴慧认为,取其中数,按“中农挟四”计算,每人年食粟30石(《
管子?禁藏》中有“食民有率,率三十为而足于卒岁”之说),5人年食粟150石,一个劳动力耕田50 亩,亩产粟3石。从亩产2.5石至2.7石再到
3石,显然亩产逐步提高了。(3)《管子?山至数》中有“人家受食十亩”之说,也就是说,每人每年要吃10亩地产的粮食,每人年食粟30石,
仍然是亩产3石。(4)《吕氏春秋?上农》中有“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的说法。“一人”
指一家农户的家长,“治之”指家长率领全家经营100亩田,“十人食之”指可供10人食用。100亩田提供300石粮食,才够10人食用,由此可知
其亩产仍然是3石。战国后期亩产粟3小石,合今量亩产247市斤。一家100亩,合今市亩32.8市亩,共收粟8 100市斤。吴慧还指出:战国时代是
“菽粟”并提的时代,因此,在计算产量时,还必须注意到战国时代“菽”的比例。据《汜胜之书》说:古时(应指战国时期)“种大豆,率人
五亩”,五口之家种大豆25亩,占25%。假定大豆亩产为粟亩产的一半,即一石半,折合今市制为亩产123.5斤。与粟加权平均(75%×3小......>>
1.水稻杂交育种的基础
水稻杂交育种的基础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水稻杂交。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杂交是由美国人 Henry Beachell 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后被授予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
水稻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主要表现在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方面,因此,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育种家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水稻属自花授粉植物,雌雄蕊着生在同一朵颖花里,由于颖花很小,而且每朵花只结一粒种子,因此很难用人工去雄杂交的方法来生产大量的第一代杂变种子,所以长期以来水稻的杂种优势未能得到应用。
2.杂交水稻所需要的学科知识
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具有全面、深厚的农业学科知识(图1-8)。多年来,他一直潜心钻研如何提高水稻的产量。20世纪60年代,他在稻田中偶然发现天然杂交稻株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萌生了利用杂交的办法培育高产水稻的想法。经过10年的努力,1973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终于成功地实现了籼型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使水稻的产量提高了20%。这一成果轰动了世界。
但是,三系配套与生产应用还有一定距离,必须经过亲本繁殖、杂交育种,才能生产出大量杂交水滔种子,供大面积推广应用。同时,由于过去从来没有种杂交水稻,它的播种时间、播种方法、播种量,施肥品种、施肥量、施肥期,以及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病虫害,田间水分怎样管理等问题,都需要运用多种知识进行试验和研究。于是,他们又一鼓作气攻下了育种和栽培关,实现了整个杂交水稻技术的配套。杂交水稻技术研制成功后,不仅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而且还走出国门,推广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杂交水稻技术是植物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土壤肥料学、植物保护学等诸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这说明技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3.如图表示水稻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矮秆易感稻瘟
(1)以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为DdRr,F1自交产生F2,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2*12=14,所以不能稳定遗传的占34.选F2中的矮秆抗病的水稻植株进行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这种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2)从图上看,⑤是杂交,⑦是花药离体培养,⑧是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加倍,因此⑤⑦⑧表示单倍体育种.(3)⑨⑩为多倍体育种,其中⑨过程通常用秋水仙素试剂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在水稻中能产生人体蛋白,只能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即③④途径,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将人体蛋白基因导入水稻细胞中.(4)图中①②是人工诱变育种,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普遍性、随机性等特点,其原理是基因突变.故答案是:(1)34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2)⑤⑦⑧(3)秋水仙素 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③④(4)①②基因突变。
4.(2014?重庆模拟)如图1表示水稻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上看,⑤是杂交,⑦是花药离体培养,⑧是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加倍,因此⑤⑦⑧表示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而且获得的都是纯种;⑦是花药离体培养过程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以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是DdRr.F1自交产生F2,F2矮杆抗病水稻ddRR:ddRr=1:2,不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是指ddRr占23,稳定遗传的都是纯合子.若让F2中的全部矮秆抗病的水稻植株自由授粉,自由授粉即随机交配或自由交配,矮杆抗病水稻ddRR:ddRr=1:2,碳它们产生的配子dR:dr=2:1 所得子代中的中ddRR的比例为(23)2=49,ddRr所占比例2*23*13=49,因此ddRR和ddRr的比为1:1.(3)①铁结合蛋白基因是目的基因,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人工化学合成,PCR技术扩增等,若铁结合蛋白基因来自菜豆,利用菜豆细胞内形成的mRNA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cDNA,将这些cDNA用限制酶处理后储存在受体菌群体内,这些受体菌群被称为菜豆的cDNA文库. ②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依据受体细胞的类型不同而不同,微生物主要是CaCl2溶液处理,将细胞处理成感受态细胞,使重组Ti质粒易于导入.重组Ti质粒上的标记基因是潮霉素基因,标记基因的作用是用于鉴定和选择,筛选过程是通过在培养基2中加入潮霉素实现的.③判断所得含铁量较高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种与野生水稻属于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方法是看是否产生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因此,它们仍是同一物种,没有生殖隔离.故答案为:(1)⑤⑦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23 1:1(3)①cDNA文库 ②CaCl2 潮霉素 ③生殖隔离。
5.水稻种植方式主要有几种
水稻种植按是否移栽分成直播稻和移栽稻两种方式。
直播稻就是不经育秧和移栽而将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一 种种植方式。根据土壤水分状况以及播种前后的灌溉方法,通 常将直播稻分为水直和旱直播。
水稻的育秧移秧田占地面积少,便于集中施肥、灌 溉、防除病虫草害,易于管理;可选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充 分利用温光资源,挖掘水稻增产潜力;对于多熟种植茬口,能 解决前后茬矛盾;过壮秧移栽,能保证大田基本苗,有利于 提高群体质量。 ;移栽稻的育秧方式,主要有水育秧、湿润育秧、旱育秧、塑料软盘育秧、双膜育秧、塑料薄膜保温育秧、两段育秧等。
①水育秧。水育秧是我国传统的育秧方式,是指整个育秧期 间,秧田以淹水管理为主,即水整地、水作床,带水播种,出 苗过程除防治绵腐病、坏种烂秧及露田扎根外,一直都建立水层。
它利用水层防除秧田杂草和调节水、肥、气、热、盐分的 变化,来满足秧苗生长的需要。但由于长时间灌水,土壤氧气 不足,这种育秧方式常有坏种粒芽、出苗和成苗率都低、秧苗 细长不壮、分蘖弱等弊端,现在生产上已不提倡使用。
②湿润 育秧。湿润育秧也叫半旱秧田育秧,是20世纪50年代中在水 育秧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后的一种露地育秧方法。
主要特点深沟 高畦面、沟内有水、畦面湿润,水整地、水作床,湿润播种, 扎根立苗前秧田保持湿润通气以利根系下扎,扎根立苗后间歇 灌溉、以湿润为主。湿润育秧方式容易调节土壤中水气矛盾, 播后出苗快、出苗整齐,不易发生生理性立枯病,有利于促进 出苗扎根,防止烂芽死苗,也能较好地通过水分管理来促进和 控制秧苗生长,已成为替代水育秧的较为常见的育秧方法。
③旱育秧。旱育秧是在旱地条件下育苗,苗期不建立水层,主 要依靠土壤底墒和浇水来培育健壮秧苗的一种育秧方式。
旱育 秧需高肥力水平的秧床,故称之肥床旱育秧。秧床通过有机肥 料培肥后,苗期很少追施肥料,床面土壤上下通透性好,有利 于培育根深、根毛多、白根比例高的壮秧,移栽后缓苗期短、发根快、分蘖早。
旱育秧操作方便、节地节水、省工省时。旱 育秧时,通过覆盖薄膜保湿、药剂防病等措施,能有效地解决 因水分短缺导致的出苗不齐的问题,并较好地控制了立枯病的 发生以及鼠雀危害。
旱育秧现已成为优质高产水稻生产中应用 面积较大的育秧方法。④塑料软盘育秧。
塑料软盘育秧是随着 抛秧技术发展来形成的育秧方式,其特点是利用塑料软盘培育 秧苗,培育的秧苗根体带土、穴体之间分离。塑料软盘育秧能 提高秧本田的比例、降低育秧成本,管理方便,秧苗素质好, 苗期不易发病,育出的秧苗可以栽插,更便于抛栽。
根据育秧时水分管理的不同,又将塑料软盘育秧分为塑盘旱育秧和塑盘 湿润育秧两种类型。 ⑤双膜育秧。
育秧时采用两层地膜,即在 秧板上平铺地膜(需要事先财地膜按一定规格打孔),然后在 有孔地膜上铺放底土(铺土厚度2。0cm),完成灌水、播种、盖土、铺草等程序后,再莓盖一层地膜。
一般在秧苗出土 2cm 左右时揭膜炼苗。起秧前荽将整板秧苗用切刀成长一定规格的 秧块,切块深度以切破底层有孔地膜为宜,以便机插。
⑥塑料 薄膜保温育秧。塑料薄聘保温育秧是20世纪60年代初创造 的,是在湿润育秧基础上,畦面上加盖1层塑料薄膜,以提高 和保持畦面温度和湿度一种育秧方法。
覆盖方法种类很多, 有拱形和平铺。这种育秧方式有利于保温、保湿、增温,可适 时早播,防止烂芽、烂秧,提高成秧率,早春播种预防低温冷 害是十分必要的。
⑦两段育秧。是将水稻的育秧过程分成两段 进行的一种育方法。
4一阶段,采用密播方法培育小苗(通 常为3?4叶);第二I段,将小秧苗移植到寄秧田,继续培育 壮秧。水稻两段育秧方式的主要优势是能解决早播与迟栽的矛 盾,可以培育出大龄壮秧,缓解水稻生长的季节矛盾。
不足之 处是水稻育秧过程工较多,从寄秧田向本田移栽的过程中, 拔秧、运秧、移栽劳动强度和用工量均较大。⑧其他育秧方 式。
此外还有塑盘硬盘育秧、工厂化育秧、场地小苗育秧等。水稻移栽方式生要有:①手插。
手插是最传统的一种移栽 方式。插秧规格右同,势必造成株行间光照、营养、通风、湿 度等田间生态环境的不同,进而影响产量。
生产实践中,往往 通过移栽基本苗和插秧规格来调整水稻群体与稻株个体之间的 矛盾。②机插。
机插秧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的主要方式,它是以 机器代替人工插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③抛栽。
抛秧是指将带土秧苗往空中定向抛撒,利用带土秧苗自身重力 落人田间定植的一种水稻移植方式。 除上述之外,还有一种叫做“再生稻”的种植方式。
再 生稻是在头季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或潜伏芽, 给予适宜的水、温、光和养分等条件,加以培育萌发成再生分 蘖,进而抽穗成熟的一季水稻,俗称“抱孙谷”或“秧孙 谷”。
6.杂交水稻的知识
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
雄性不育系:是一种雄性退化(主要是花粉退化)但雌蕊正常的母水稻,由于花粉无力生活,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只有依靠外来花粉才能受精结实。因此,借助这种母水稻作为遗传工具,通过人工辅助授粉的办法,就能大量生产杂交种子。
保持系: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后,所产生后代,仍然是雄性不育的。因此,借助保持系,不育系就能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
恢复系: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所产生的杂交种雄性恢复正常,能自交结实,如果该杂交种有优势的话,就可用于生产。
三系杂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育种,不育系为生产大量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雄性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
两系杂交稻:一种命名为光温敏不育系的水稻,其育性转换与日照长短和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在长日高温条件下,它表现雄性不育;在短日平温条件下,恢复雄性可育。利用光温敏不育系发展杂交水稻,在夏季长日照下可用来与恢复系制种,在秋季或在海南春季可以繁殖自身,不再需要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因此用光温敏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稻叫做两系杂交稻。
超级杂交稻:水稻超高产育种,是近20多年来不少国家和研究单位的重点项目。日本率先于1981年开展了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在15年内把水稻的产量提高50%。国际水稻研究所1989年启动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要求2000年育成产量比当时最高品种高20%-25%的超级稻。但他们的计划至今未实现。我国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其中一季杂交稻的产量指标为,第一期(1996-2000年)亩产700公斤,第二期(2001-2005年)亩产800公斤。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97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