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哪几种乌龟可以做药材

龟鳖大补?这只是一个神话!正确认识龟鳖的药用及保健价值

哪几种乌龟可以做药材

作者:吴伯平 吴明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物质文化的快速发展,民众对自身健康问题越发关注,养生保健中对龟鳖的重视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龟鳖的功效被极度夸大,甚至误导误用,误人病情。龟鳖收购价格一路飙升,许多商家因此暴富,野生龟鳖资源却急剧萎缩,濒临灭绝,中国连续多年高居全球龟类消耗的首位。种种问题,包括国际社会的质疑与拷问,让我们不得不反思龟鳖作为中药和保健品的真实价值。

一、龟甲龟肉 功效简述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龟与鳖的功效稍有差异,但基本上相通相近。本文主要以龟为例,对龟鳖真实的药用及保健价值作一简略探讨。

对于龟的功效,历代医家观点并不一致。汉末本草著作《名医别录》言之“肉作羹,大补”;但元朝吴瑞所著《日用本草》却记载“味酸,温,有小毒”。一句“有小毒”,明显将之拉下了神坛。

龟身上可入药的部位,主要是龟甲和龟肉。

包含龟甲的古代方剂大约七十余首,但常用的只有十余首。 2010年版《中国国家药典》中收录的中药材有3214种,最常用的也多达一千多种,在这个庞大的数字中,用于十余首常用方剂中的龟甲显然只是沧海一粟。由此可见,龟在中医药的大家族中,也只是无数药材中的一味药而已,并非有什么特别。但为什么现在的人却对它越来越迷信呢?

记载“龟有小毒”的《日用本草》是中医史上的重要典籍,其真本在具有370多年历史的日本龙谷大学也有收藏,书中这一观点必定有其理据。不过我们今天暂且不讨论这一观点,我们先来看一下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龟的功效。

先说龟甲,龟甲的主要功效是滋阴潜阳,补肾健骨,补心安神。看了这样的描述,可能很多人会发出惊叹,谓之神药。其实大家应该知道,中药不同于西药,西药的功效往往是单一的,而中药的药理与西药完全不同。中药对人体所产生的作用比西药更宽泛、更广义,其功效往往不止一个方面,而是有多种、多方面的功效。很多中药都是这样,并非只有龟甲如此,举两个例子:比如熟地黄,据清代吴仪洛所著的《本草从新》记载,功效:“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治)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再比如我们经常在饭桌上吃到的山药,明代张介宾所著《本草正》记载,功效“健脾润肺、益胃补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延年益寿。”

当然,我们这样说并非否定龟甲作为中药的功效。龟甲就像许许多多其他中药一样,都有一些功效,但完全没必要将它神化,也不应该将它神化。

龟肉入药很少,使用范围也较窄,频次也较少。在中国中医药资料库方剂库中,使用龟肉的古方仅有六首,现代应用则更为少见。

二、替代用药 难分高下

上文中提到,包含龟甲的古代方剂常用的有十余首,包含龟肉的仅有六首。这些方剂中龟甲龟肉所产生的功效,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完全可以根据各种临床证型选择替代药物。

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余皆可称为辅药,意为起辅助治疗作用。镇肝熄风汤是使用龟甲的著名方剂之一,但其中的龟甲并非不可替代之君药,而只是辅药,和龙骨、牡蛎一起,共奏潜阳降逆之功,从而起到柔肝熄风之效。该方剂中的龟甲完全可以用其他药物替代,潜阳可以用石决明或磁石,二者均有很好的潜阳功效。滋阴可增加生地、黄精等养阴药为补。二者相合,滋阴,潜阳降逆,柔肝熄风,原方之效完全能实现。

《寿亲养老》卷四记载的“三肉臛”,由龟肉2两、羊肉3两、獐肉3两组成,主治产后乳汁不下。但治疗产后乳汁不下的食疗方法有很多,比如素涌泉汤:王不留行十克、鸡蛋三个、白糖适量。加水两碗煮王不留行,煮至剩一碗水,去药渣,鸡蛋打碎,用药汁煮鸡蛋,加白糖调味,当早点或点心吃,能有效促进母乳分泌。

以上我们介绍的这些食材药材,更常见,更容易得到,而且更有效,完全没必要非要用生僻之物来故弄玄虚。

除方剂中的龟甲龟肉可根据功效选择替代药物外,用于各种临床证型中的龟甲,也有不少品种的药物可以替代。

纵览医书,龟甲主要用于以下临床证型,各证型后我们列举了一些替代药物。

(1)阴虚阳亢证:

枸骨叶——功效养阴清热、补益肝肾,常用于治疗肺肾阴虚导致的咳嗽咯血、骨蒸潮热、腰膝酸痛等症。

栀子——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蒲公英——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另外还有石斛、西洋参、南沙参、金银花,等等。

(2)肝肾不足、筋骨失养诸证:

楮实子——功效补肾强筋骨、明目、利尿,常用于治疗腰膝酸软、阳痿、水肿等症。

地骨皮——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等症。

另外还有枸杞子、女贞子,等等。

(3)阴血不足、心神失养、惊悸、失眠、健忘等:

熟地黄——功效补血滋润、益精填髓。

生地黄——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另外还有何首乌、当归、麦冬,等等。

(4)阴虚血热、热伤冲任、月经过多、崩中漏下:

玄参——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旱莲草——功效养阴益肾、凉血止血,常用于治疗肝肾阴亏所致诸症,也可治疗阴虚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症候。

另外还有牡丹皮、赤芍、紫草、马齿苋,等等。

三、壮阳之功 纯属误传

人们对龟鳖的认识有个普遍的误区,就是认为龟鳖可以滋阴壮阳。上文中曾经提到,龟甲有一定的滋阴潜阳的功效,但“潜阳”并非壮阳,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潜,有“平抑、调节平衡”的含义,跟“壮阳”相去甚远。可以说,这“潜阳”二字长期以来都被误读了。至于龟肉,翻遍医书,也找不到龟肉可壮阳的根据和记载。

所以说,吃龟鳖可以壮阳,完全是一种没有根据的误传。

平时经常听到各类广告说,肾虚,要补肾。其实补肾的方法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也需要辨证施治。首先要确定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如果是肾阳虚,男子可导致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等,女子可导致不孕、遗尿、性欲低下等。对于以上诸症,确需补肾壮阳,但不能用龟鳖来补。因为龟鳖偏寒性,根本没有壮阳的功效,甚至与壮阳背道而驰。

四、用于食疗 功效单一

俗话说“千年王八万年龟”,龟鳖长寿,所以吃龟鳖也能长寿,这也是人们热衷于食用龟鳖的心理依托之一。其实,根据科学考察,只有极少数的龟能活到百年以上,大部分只能活二、三十年左右,有的只有十几年。平时常见的巴西龟,能活到二十年的也很少。可见,吃龟鳖能长寿只是心理感觉而已,并无真实依据。

另外,让我们思考一下,如果吃长寿动物就能长寿,那么我们平时经常吃鸡鸭,而鸡鸭寿命很短,我们岂不是要折寿?

过去的年代里,社会不发达,人们知识储备不够,对自身健康和命运的把握能力都很有限,在那种背景下,产生“吃长寿的能长寿”这样缺乏根据的说法,不难理解。但那只能说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已,到了今天,似不应再以讹传讹了。

也有一些地区的人们,把龟鳖作为食疗、药膳的主要原料,其实这也需要具体分析,比如肾阳虚的人就不适宜吃龟鳖。肾阴虚的人可以吃,但从中医食疗角度来说,食疗食养最忌品种单一,如果只迷信于某一种食物,是达不到效果的。

中药一般分为三大类,包括植物类药、动物类药和矿物类药。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及部分矿物质。用来治病的,一般被称为药物;作饮食之用的,就称为食物。但有些品种既有治病的功效,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比如山楂、核桃、桂皮等,它们既属于中药,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可口食品或调味品。 (卫生部在2002年公布了84种药食两用食物名单)

龟鳖虽然有一定的滋阴功效,但滋阴养阴的食物有很多,效果也很显著。就说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黑豆,在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黑豆补肾益阴、活血利水。还有我们更熟悉的苹果,最早见于明代《滇南本草》,润肺止咳、益脾止泻,主治脾阴不足、肺热燥咳等症。另外还有:蜂蜜、鸭蛋、木耳、银耳、芝麻、小麦、大麦、枸杞、番茄、百合、胡萝卜、桑椹、酸枣,等等。这些都是人们生活中很常见的食物,不要偏食,经常变换食用,远胜于迷信一种。

常见的、普通的、甚至廉价的,不一定就不好。昂贵的、标新立异的,不一定就好。养身健体,重在效果,无须猎奇。天地之精华往往就在我们的身边,无须舍近求远。鲁迅先生所说“要用一对原配蟋蟀作药引的所谓名医”,只能说是故弄玄虚、甚至欺世盗名。

上面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滋阴食物,下面分析两个与龟有关的食疗方,以及功效更佳的替代方:

原方:芡实杞龙龟苓汤。

此方在网路上流传甚广,被推荐用于消解湿疹疮毒。食材:土茯苓60克,芡实50克,枸杞子30克,龙眼肉50克,乌龟1只。此方中土茯苓的作用是利湿、解毒;芡实的作用健脾止泻;枸杞子的作用养肝、滋肾、润肺。以上三味性平,乌龟在此方中的作用根本不大。而且湿疹疮毒一般多为热症,中医讲究“热者寒之”,而龙眼肉性温,用于解疮毒值得商榷。可见,流传广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替代方之一:绿豆薏仁百合饮。

食材:绿豆30克,薏苡仁15克,百合30克,茯苓15克,淮山药15克,冰糖适量。制法:将绿豆、薏苡仁、百合、茯苓、淮山药一起下锅,加水适量,煮至烂熟后,加冰糖即可。功效:滋阴清热、祛湿解毒、健脾益肾。

替代方之二:马齿苋蕹菜汤。

食材:马齿苋50克,蕹菜30克。制法:将马齿苋与蕹菜分别洗净,共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成汤,调味即可。功效:清热,祛湿,止痒。

原方:虫草沙参炖龟肉。

主要食材:冬虫夏草10克,沙参60克,乌龟1只。此方中冬虫夏草为君,起主要作用,功效补肾壮阳、滋肺止嗽;沙参为臣,起次要作用,功效养阴清肺、化痰止咳、益胃生津;乌龟为佐使,仅起到调和作用而已。

替代方:润肺银耳汤。

食材:水发银耳400克,荸荠100克,甜杏仁10克,桂圆肉30克,姜、葱、白糖、精盐、花生油、玫瑰露酒各适量。制法:荸荠削皮切碎,加水煮2小时,取汁备用;杏仁去皮,开水煮10分钟,再入清水中漂去苦味,放碗中加清水100毫升,备用;桂圆肉与杏仁一起蒸50分钟取出,备用;银耳开水煮片刻捞出,放入清水中,加花生油少许,加葱、姜、精盐,中火再煮3分钟捞出。然后,将银耳放在蒸锅内,加荸荠汁、玫瑰露酒、白糖,再蒸50分钟,然后放入杏仁、桂圆肉,再蒸15分钟,即成。

此方功效:滋阴润肺、补精益肾、养血润肠。此方不仅功效十分显著,而且对身体的调理作用均衡而温和,润物细无声地滋养你的身体,这一点是上述虫草沙参炖龟肉所无法比拟的。

五、走出误区 理性回归

国内有些保健品广告所宣称的龟鳖制品的功效,几乎包治百病,这是完全夸大其词了。龟鳖不但不具备那么多神奇的功效,而且用之不当,反受其害。

明代缪希雍所撰《本草经疏》记载:“妊妇不宜用,病人虚而无热者不宜用。”指的是孕妇或胃有寒湿者不能服用龟鳖。同理,以龟板、土茯苓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龟苓膏,也并非人人皆宜。因其偏寒性,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较稀的人不宜吃。龟板有兴奋子宫的作用,可能导致流产,孕妇不宜。

一般来说,植物性药材的副作用要小于动物性药材,如果用药,笔者更倾向于使用植物性药材。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作《本草经集注》,隋唐时期的代表作《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宋代的代表作《开宝本草》,明代的代表作《本草纲目》,清代的代表作《本草纲目拾遗》,为什么都用本草二字?其实本草的含义,就是“诸药草类最多,诸药以草为本”。由于中药的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副作用也相对较少,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另一方面,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目前绝大部分的肉用动物都是人工养殖的,很多媒体报导,有相当的不良养殖场主,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使用一些快速催长的化学激素,食之对人体有不可忽视的副作用。至于食用野生动物,相关卫生部门早已多次发出警告,野生动物身上往往携带病菌,食之对人体有不可预知的健康隐患。

龟鳖,原本只是普普通通的动物,却被人为地赋予了过多并不存在的神奇色彩和寓意,这些也到了该澄清的时候了。其实在中医药学的范畴里,龟鳖在真正的临床用药中所占份额并不大,甚至很小,但近年来龟鳖作为保健品的功效却遭到了过多追捧,甚至到了畸形夸大的程度。这种现象,让人担忧。保健品的使用应根据各人体质理性选择,盲目的跟风消费,甚至为炫耀财力而攀比消费,实为不智之举。轻则浪费钱财,重则损害身体。

目前,国际上对中国中医药学界已有微词,认为中药消耗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甚至认为中药开发会引发生态危机。面对这种批评和质疑,对中医药学界的智者同仁来说,合理用药,同时向广大民众传播正确的知识,引导民众不被传说和神话所误导,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对民众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中医学自身的价值、责任和声誉负责。

作者简介:

吴伯平,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吴明,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人类安全与现代养生研究所所长。

我们都知道中国多年来高居全球龟类消耗的首位,无数龟被我们吃掉了,中医的一些说法对这一现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以中医名义流传的一些误传,起了推波助澜作用。这篇文章是从人的健康出发的,澄清人们健康养生中的误区,但同时正好告诉了我们,打着中医旗号推动龟鳖消耗是错误的!根本不符合中医的理论。这文章的英文版已于今年五月刊发在澳洲出版的中医杂志“The Lantern – 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英文标题是“The Myth of the Turtle – correcting errors of percep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

金龟 龟的药用价值

1、 龟板的药用和疗效

龟板是龟的腹甲,又名龟甲,武元板、拖泥板、败将、神屋。《神农本草经》称之为“上品”。198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用腹甲入药。 近年来已开始背壳、腹甲通用。实际上,我国古代亦背壳、腹甲同时入药。三线闭壳龟板为断板,色黑,背壳呈棕色,有明显三条隆起黑色纵线,以中间一条隆起最为明显。乌龟板外表呈黄棕色或紫褐色,而在矿区洞中生长的乌龟则呈黑色。龟板中角板6对12块,呈板片状,近长方片椭圆形,长5-20厘米,宽5-13厘米。家庭饲养的龟,其龟板比上述大,角板呈锯齿状嵌接,前端钝圆或截形,后端具有三角形缺刻,两边均有呈翼状向斜上方弯曲的甲桥,有的已除去。乌龟板质地坚固,可自骨缝处断裂。(1)龟板配阿胶和六味地黄汤,可用以治疗阴虚型慢性肾炎,对治尿蛋白有一定作用。(2)用龟板治疗结核病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治疗肺结核的骨蒸劳热、潮热、盗汗,具有解热作用,并可补充钙质和其它养分;二是适用于结核性疾患。临床上用龟板(炙脆)和党参(焙燥)各等量,研细粉,混合口服,每日3次,每次1-2克,治肺结核、淋巴结核和肛门结核,还可用于佝偻病。(3)龟板配黄连、红粉和冰片(龟板散),外敷于患处,治疗疮疖、皮肤溃烂,流脓流水,久不收口,若用龟板配皂角刺、白头翁等,可治慢性疮疡久不愈合症。民间还有用龟板配川弓、当归和柞木等作催生作用,龟板配杜仲,可止泻痢。龟板配槐花,治痔疮等。

2、 全龟的药用和疗效

在我国民间的单验方中常用全龟入药。龟一只,黄泥包好,置于火内煨干,研粉,每包15克,每次一包,开水送用,治虚痨出血(孕妇忌服)。治慢性肾炎、蛋白尿经久不消,可用活龟3只,先在清水中静养3天不喂饲料,以净肠胃,然后将龟剁成小块;猪肚一个,洗净切块,加水文火炖糊状,入少许盐,早晚分服,即行见效。并配合服用“壮腰健肾丸”,每日2次,每次一丸(孕妇忌服)。

3、 龟头的药用和疗效

龟头可治脑震荡后遗症,头痛、头昏。用法是以龟头5个和京菖薄12克,水煎服或专用龟头焙燥研粉,日服2次,每次3克,以黄酒送服。此外,近年来还有将龟头置于瓦上,文火焙干,研粉,开水冲服。每日早晚服一次,3-4天头昏可愈。治疗脱肛的方法 是:将龟头用温纸包裹,外以胶泥封裹(约3毫米厚),文火焙存性,去泥和纸,研粉备用。用前先以温生理盐水将脱肛部位洗争 ,然后敷布上粉,托上即可。一般2-3次,严重者3-4次可愈。最多使用两个龟头。

4、 龟血的药用和疗效

龟血与甜酒煮熟服,可治妇女干血痨病(孕妇忌服)。龟血加白糖冲酒服,可治气管炎、干咳和哮喘。(本草纲目)记载:龟血可治打扑损伤,方法是“和酒饮之,外捣生肉内涂之”。龟血浆中含有蛋白质、尿酸、脂肪酸、肌酐、尿素氨、血糖、转氨酶及钾、钠、氯离子等多种物质成分。

5、 龟胆法的药用和疗效

据(本草纳目)称:龟胆汁可治痘后目肿,用经不开。海龟胆、金钱龟等龟胆汁加白糖和米酒冲服,可治干咳、哮喘、气管炎。据报载;#龟、金钱龟胆汁对肿瘤和艾氏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6、 龟溺的提取方法和疗效

龟溺滴耳治聋。收取龟溺方法:一是将龟置于盆中,以镜照之,龟见自身影子受惊即尿;二是用松树针刺龟鼻,龟尿即出。但要注意,捉龟时,往往见龟“撒尿”,其实这并不是尿,而是从其泄殖腔排出的液体。龟粪亦能治病,我国民间有用龟粪治猪发烧、发热和热性传染,将百年老金钱龟粪混在猪饲料中,大小猪得病皆愈

7、龟类对癌症等奇难杂症初具临床疗效

龟类的新陈代谢较慢,心率每分钟约20余次,冬眠期心率博动更为微弱。在临床中发现,老年人患癌症,癌瘤的发展较慢,研究人员将这种癌瘤细胞称为“P-糖蛋白”。在老人的体内,生命的维持时间相对地比年轻人要长些。而年轻人得癌症,癌细胞发展较快,死亡也快。这说明癌瘤的发展与新陈代谢有关。因此,如何从龟身上寻找治癌物质,已引起广大科研人员、医务工作者的关注。据报道,龟板对肿瘤的治疗有一定价值。三线闭壳金钱龟炖鲜茯苓,其抗癌食疗法已为国内外同胞所采用。龟的胆汁对肉瘤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达30%-505%,对艾氏癌实体型抑制率为20%-30%。用玳琩龟作药治肺癌也显示了一定的效果。以“闭壳断板龟”制成的“断板龟片”及“断板龟注射”用于临床,治疗骨结核、关节结核、淋巴结核,以及作为癌症的辅助治疗。对因使用化疗药物引起的白血球下降有助升作用。肿瘤专家认为,用化学药物治疗癌症,开始疗效很好,但过了一段时间后,药物就很快失去作用,虽然大部分癌细胞被杀死,肿瘤很快消退,但残留的具抗药性的癌细胞,疯狂地分裂,且其后代都是抗药性的。结果,再次形成了无可救药的肿瘤群体。据报道,国外还有人使用金钱龟炖茯岭,以解性病毒的淋病、软下疳、悔毒等。“龟苓膏”具有防癌解毒,消炎去湿,润肺益肝,补肾养颜之效用,港、澳、台和东南亚一些地区十分畅销。

1、龟板的药用价值

龟板性微寒,味微咸、气微腥。含胶质、钙盐、脂肪和角蛋白等。具有补心肾,滋阴降火,潜阻退虚热等功效。常制成龟板胶,用于滋阴潜阳、益肾健骨、补血止血、骨蒸潮热、筋骨痿软、眩晕耳鸣、失眠健忘、月经过多、遗精盗汗等多种病症。对肺病、胃出血、高血压、肝硬化、无名肿毒及妇女阴亏等都有疗效。

2.板胶的加工方法

2.1 质量标准

以板大质厚、颜色鲜明的生龟板为上等,俗称"血板",尤以产于洞庭湖区的"汉板"最佳。对光照之呈透明、粉红色的又称“血片”,是名贵产品。

2.2

2.2.1 生龟板 将活龟杀死,取其腹板剔去筋血,洗净晾干或晒干为血板,质量最好。再将血板浸泡于清水中,夏季浸20d,冬季浸40d,不换水,使皮肉筋膜腐烂,与龟板容易分离时取出,用清水洗净,日晒夜露至无臭味时即成生龟板。若用6.5%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每日更换碱液1次,3-5d即可除去腐肉,捞出晒干即可。 近年采用先进的酵母菌法加工出的龟板质量很好,且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方法是先将龟板放入约23℃的水中浸泡2d,去水后加入占龟板重20%-30%的卡氏酵母菌罐液,再加水浸泡龟板并搅匀盖严,过2d后溶液上层起白沫,10d后再捞出用水冲洗5次,晒干至无臭味成为生龟板。

2.2.2 醋龟板 将砂置锅内用武火加热,加入洗净的生龟板,炒至质酥而表面呈淡**时取出,筛去砂粒,趁热投入醋液中稍浸后捞出晾干或晒干即成。100kg龟板用醋量为20~25kg。

2.3 龟板胶制作方法

2.3.1 原料比例 龟板10kg,冰糖0.5kg,黄酒0.3kg,豆油0.15kg。

2.3.2 制法 a)煎取胶汁:将处理好的龟板置于铜锅中加水淹没,用文火加热,保持微沸1-2d后倾出煎液,先后共煎3~5次,直至充分煎出胶汁为度;b)过滤澄清:合并各次所煎胶液过滤除掉杂质,先后细筛后用丝棉过滤,并分次加入明矾搅拌均匀,静置沉淀再过滤;c)浓缩收胶:将澄清的胶汁置于铜锅中以文火加热浓缩,不断搅拌以防止焦化,直至胶液不透纸时加入其它称量好的原料使其混合均匀,不显油花,待浓缩至"挂旗"后收胶,倾入凝胶盆内自然冷凝。为加快凝固速度,可加入5%~10%的阿胶;d)切片包装:取出凝固的胶块用刀切成小片,晾干,定额包装待售。

2.3.3 质量规格 龟胶色泽:褐绿色,半透明状。规格:长3cm、宽3cm,厚1cm,每块重约5g。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97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