馅饼是哪里的特色
馅饼是一种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的美食,在多个地方都有其特色制作方法。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特色馅饼:
蒙古族馅饼
特点:面稀、皮薄、馅大,外焦里嫩。制作时和稀面,加少许干面粉,馅不能太干,肉馅的要适量加水,韭菜馅的先放入油锁住水分。包一个烙一个,馅饼圆圆的大小均匀,形如铜锣。传统正宗的蒙族馅饼是用大锅烙,灶膛内用木柴火加热,使铁锅均匀受热,火候适中,锅热后放入上等的好豆油,将油炸开锅后再放入包好的馅饼,经过三翻两烙后,饼皮鼓起即熟。
历史文化:蒙古族馅饼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是以当地特产的荞麦面制皮,牛羊猪肉为馅,采用干烙水烹的方法制成。明末清初,馅饼面食从民间传入王府,由干烙水烹改为用豆油、奶油煎制,并用白面做皮,成了王府中经常食用的佳品。
阜新蒙古勒津馅饼
特点:色、香、味、形俱佳,薄、透、软。烙制后形如铜锣,外焦里嫩,饼面上油珠闪亮,透过饼皮可见里面肉似玛瑙,菜如翡翠,红绿相间,煞是好看。外焦里嫩,松软可口,是老少皆宜的美味佳肴。
海城牛庄馅饼
特点:百年传承,名扬四海。海城牛庄馅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以高福臣和其儿子高晓山为代表。馅饼口感外焦里嫩、皮薄馅大、馅香不腻。现已发展为四大品系、50多个品种,并在2011年被确立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厦门鼓浪屿馅饼
特点:料精工细,选用优质精白面粉制成,上等绿豆做饼馅。饼皮和饼酥下足油量,揉得恰到好处。烘制时注意掌握火候,做到内熟外赤不走油。做出来的馅饼,饼皮香酥油润,饼馅冰凉清甜。鼓浪屿馅饼有南普陀寺素饼、汪记馅饼、日光岩馅饼等著名品牌。
这些馅饼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各自地区的重要美食代表。如果你对某种馅饼感兴趣,不妨尝试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制作方法,体验其独特的风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373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