蛏子放家中怎么养
1、就用自来水养着,不过最好是提前放出来隔一夜的水(原理同养花一样)
2、赶着吃的,如果是糊了泥浆的蛏子,就加点面粉进去洗(这个得用手多洗几次,再摧吐)。如果买回来是那种干净无泥的,就往养蛏的水里倒点香油可以摧吐泥沙
要是要养久点,就按1中说的养着就好了,这东西还是不要养太久,放家里好做味道,每天吐的那个水额,蛮脏的,我个人也觉得难闻,记得勤换水
蛏子的做法大全 蛏子做法的详细教程
蛏子个体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鲜,要怎样养才不会死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蛏子的 饲养 方法 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蛏子的饲养方法
1、水质水源:选择缢蛏养殖比较广泛的丁字湾沿岸一带的虾池,以自然纳潮为主,进排水方便。海水比重在1、010~1、025之间,水温3℃~32℃,pH值8、01~8、15,滩面和水质未受到污染。
2、池塘底质、面积及水深:池塘2个,面积50亩/个,软泥底质,有效水深1、5米~2、0米,蛏埕水位0、8米~1、2米,最低40厘米~60厘米,池塘长条形,池中央有高起的滩面。加深加宽虾池的环沟,将环沟内的泥土堆放在虾池的坝基内侧,然后整平,虾池的四周就能形成2米~3米宽并向内倾斜的平台,以备放养缢蛏。
3、蛏田的整理。选择边滩及部分中滩,提前20天耙土,翻耕。底质坚硬的地段需要经过翻土,耙土,平涂等步骤,使土质细腻柔软,有利于缢蛏挖穴潜入。放苗前15天,先用漂白粉60ppm消毒池塘,3天~5天后将消毒水排出,后用茶籽饼20ppm清塘,目的在于杀死杂鱼蟹及螺类,这些天敌会吞食缢蛏幼苗。
4、施肥培饵:播苗前一周左右,经60目~80目筛绢网滤纳入新水20厘米~30厘米,亩施鸡粪50公斤,繁殖池内基础饵料生物。
5、蛏田播养:
1)苗种运输。北方苗种系在海阳市丁字湾自然采苗得到,南方苗种到浙江购买。2007年 春节 后,于3月底到浙江省乐清县沿海购买规格为每公斤3000粒的苗种,用汽车运输。苗种要干净,不要有泥巴,篷布遮盖,防止日晒雨淋,但要通风,途中每隔4小时~6小时淋水一次。苗种运到后,立即组织足够的人员放养。除了运输时间外,气温是影响苗种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在不低于零度的前提下,气温越低成活率越高。
2)播苗时间。南方苗在每年4月1日播苗,北方苗在每年5月25日。
3)播苗方法。大汛潮期退潮后,向池内进水20厘米~30厘米播苗。首先振动容器几下,使苗种的水管收缩,提高钻潜率,然后将苗种均匀撒播在埕面上。健壮的苗,播苗后十多分钟就开始钻土,如果20分钟以后仍然不能钻土,证明蛏苗生命力微弱,或者已经死亡。根据蛏田的条件,按池塘水面计,亩播体长2厘米~2、5厘米,规格3000粒/公斤,壳不破碎,健壮,大小均匀的蛏苗5公斤,折合蛏埕播苗100粒/平方米。南方苗与北方苗密度相同,南方苗种定为1号池塘,北方苗种定为2号池塘。
4)播苗应注意的事项。一是要组织充分的人力、物力,依据事前制定的养殖计划,统一指挥,以最快的速度播苗;二是播苗前一周左右,经60目~80目筛绢网滤纳入新水20厘米~30厘米,再播苗,不要干池播苗;三是缢蛏实际播苗面积不宜超过虾塘面积的25%,否则会影响缢蛏生长,严重的会引起泛塘。
6、生产管理。播撒蛏苗时,埕面水深20厘米~30厘米即可,蛏苗入池后每周加水20厘米~25厘米,6月中旬以前水位保持在80厘米,6月中旬以后水位保持在100厘米,视水色情况和水位情况,适时适量换水,肥水。追肥一般亩施尿素1、5公斤~3公斤或氮肥2公斤~4公斤,磷肥1公斤~2公斤,少施勤施,晴天中午施。
蛏子的营养分析
蛏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测定,每百克鲜肉,含蛋白质7、2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4克,糖3克,钙133毫克,磷114毫克,铁227毫克,热量200千焦。蛏子还有一定的医药作用,具有补虚的功能。蛏肉甘、咸寒,用于产后虚寒、烦热痢疾,壳可用于医治胃病,咽喉肿痛。
中医认为,蛏子肉味甘、咸,性寒,有清热解毒、补阴除烦、益肾利水、清胃治痢、产后补虚等功效。《嘉祐本草》中记载:蛏子肉"补虚,主冷痢。煮食之,主妇人产后虚损、胸中邪热烦闷气"。《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蛏子肉"清胃、治痢、除烦、补产后虚损"。《泉州本草》中记载:蛏子肉"清热解毒,利小便,消水肿"。蛏子肉可治疗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中暑泄痢、小便不利等症。
蛏子富含碘和硒,它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孕妇、老年人良好的保健食品,蛏子含有锌和锰,常食蛏子有益于脑的营养补充,有健脑益智的作用。医学工作者还发现,蛏子对因放射疗法、化学疗法后产生的口干烦热等症有一定的疗效。
适用人群
1、适宜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痢疾、醉酒等人群
2、脾胃虚寒、腹泻者应少食。
蛏子怎么洗
1、蛏子买回来先放在一个干净的盆里,接上自来水。先洗洗,然后用清水养,水不要太多,刚没过蛏子就好,以利于它们吐水;
2、往水里加一点盐,咸度跟平常喝的盐水差不多就行了,浸泡半小时左右,只有这个咸度蛏子才会吐泥沙,可以在泡的同时放些菜刀之类的金属品,会让泥沙吐的更快。然后用小牙刷把壳刷干净,祛除蛏衣(黏膜),不过洗的太干净的话,味道也会不如之前鲜美。
3、中间记得多换几次水,水不要太满,一般换了3次水以后再在清水里加几滴香油;
4、如果是夏天,蛏子不可能养一天的(一般上午买,中午吃),那你在准备煮它之前(半个小时前),用一个大碗将它们捞出来,然后剧烈摇晃,差不多的时候,再用清水洗一遍,再加上 面同量的水养,到煮的时候再摇洗一遍,应该就OK了。(记住:养蛏的水不能放太多)如果时间急的话以上效果也不错的。
按照以上的方法换过几遍水以后蛏子基本就干净了,要捞出来煮的时候捏住蛏子的吸管再挤一下泥沙即可。
5、如果你没有按照以上的步骤做,煮出来的蛏子还有泥沙,那么再教大家一招急救,只需把蛏子的沙袋去掉,这个方法适合只取蛏子肉,时间又紧的时候用。
蛏子的吃法
其中温州苍南沿海的蛏子,大小适中、无杂味、肉韧结实、味道极佳,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蛏子,很棒独特,闽南语?汤?,俗称?海里的人参?
蛏子的肉很好吃,并且价格也很便宜,所以是一种大众化的海产食品。在我国沿海,尤其是山东、浙江和福建等省,都用人工方法养殖。
专家表示说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吃蛏子的时候最好不要去街边摊去吃,还是应该自己在家食用,一定要注意蛏子的卫生与清洁。
因为是在软泥滩上生活,所以蛏子的两个贝壳很薄也很脆。贝壳的形状近乎长方形,表面常生长着一层浅绿色的薄皮。
蛏子的两个水管很发达。它完全靠这两个水管与滩面上的海水保持联系,从入水管吸进食物和新鲜海水,从排水管排出废物和污水。
蛏子在软泥滩上挖穴生活,潜伏的深度随季节而不同:夏季温暖,潜伏较浅;冬季寒冷,潜伏较深。平时潜伏的深度大约为体长的5~6倍,最深可以达到40厘米,约为体长的10倍。如果我们在海滩上看到相距不远的两个小孔,用长钩触动一下能喷出少许海水来,那么底下一定有蛏子。这两个小孔就是蛏子两个水管伸出的地方。蛏子的大小可以从两个小孔之间的距离推算出来,其体长约为两孔距离的2、5~3倍
夏天是盛产蛏子的季节。蛏子最常见的一种叫长竹蛏,两壳形似长竹筒,因此而得名。黄县龙口等地称为?海指甲?,海阳则叫它为?鲜子?,是夏天佐酒的佳肴。蛏肉可以拌凉菜,最宜夏令。?油爆蛏舌?即取料于蛏子的长足部分烹制。其特点为脆嫩滑软。此外还可制?苜蓿蛏子?、?肉片蛏子?等多种菜肴。另外,用蛏子氽汤,制面卤也是非常鲜美可口的。
对于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来说,不一定只有大闸蟹才是海鲜,小小的蛏子也可以烹饪出各种美味,而且鲜味一点儿也不输给大闸蟹。很多人都非常头疼如何烹饪蛏子,那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蛏子的做法大全,您也一起来了解看看吧,看看其中有没有适合您家的美味。
蛏子的做法大全
一、蛏子的做法-盐焗蛏子
食材准备:蛏子,粗盐,香叶,花椒,五香粉。
方法步骤
1、蛏子洗净后用刀划开后背,静置沥干;
2、在锅中倒入粗盐,炒至发烫;
3、然后加入花椒,香叶,五香粉炒香;
4、将沥干的蛏子开后朝下摆放锅中;
5、加盖,关火后焖10分钟左右即可。
小贴士
蛏子如果不沥干,会导致盐融化,味道太咸。
二、蛏子的做法-辣爆蛏子
食材准备:蛏子,红尖椒,绿尖椒,葱,姜,料酒,糖,蒸鱼豉油。
方法步骤
1、将蛏子放入盐水中浸泡冲洗干净;
2、切葱,姜和尖椒;
3、起油锅下蒜和姜丝爆香然后大师蛏子翻炒;
4、倒入料酒,豉油,糖炒匀;
5、加入红绿尖椒后爆炒片刻即可出锅。
三、蛏子的做法-蛏子豆腐汤
食材准备:
蛏子,豆腐,青菜,盐,鸡精,香油。
方法步骤
1、将蛏子浸泡,使之吐净泥沙后洗净;
2、将豆腐切片,青菜洗净分片;
3、取锅烧水,烧开后下蛏子和青菜;
4、再次煮开后放盐,鸡精调味淋上香油即可。
四、蛏子的做法-清蒸蛏子
食材准备:蛏子,红椒,葱,姜,蒜,料酒,蒸鱼豉油。
方法步骤
1、蛏子清洗干净,红椒洗净切丝;
2、葱切段,姜切丝;
3、取蒸盘,铺一层葱姜丝后铺上蛏子,然后在铺一层葱姜丝,淋上料酒;
4、上开水锅中大火蒸5分钟左右;
5、将整好的蛏子去掉表面葱姜,均匀的淋上蒸鱼豉油,撒上红椒丝,蒜末,淋一勺热油即可。
五、蛏子的做法-老酒炖蛏子
食材准备:老蛏子,
老酒,姜。方法步骤
1、将蛏子洗净,放入盐水中浸泡2小时左右;
2、将蛏子摆放在炖盅里,放入姜片;
3、倒入老酒,撒少许盐;
4、蒸锅烧水,水开后,放入,炖7分钟左右,关火焖2分钟左右即可。
小贴士
炖盅里无须放水,蒸好后里面也会有汤汁,味道鲜美。
六、蛏子的做法-白灼蛏子
蛏子,蛏子的做法,蛏子怎么做
白灼蛏子
食材准备
蛏子,菜心,葱白,辣椒,酱油,蒸鱼豉油,油。
方法步骤
1、将蛏子洗净后煮熟;
2、煮熟后去壳,菜心焯熟;
3、菜心和蛏子摆盘;
4、将葱白切丝,辣椒切碎后摆在蛏子和菜心上,淋上酱油,蒸鱼豉油;
5、烧一勺热油,浇在其上即可。
蛏子相关介绍
蛏子,学名缢蛏,属软体动物,系,真瓣鳃纲,真瓣鳃目、竹蛏科。贝壳脆而薄, 呈长扁方型,自壳顶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故名缢蛏。
蛏子,适宜生长于海水盐度低的河口附近和内湾软泥海涂中。养殖蛏子要选择风平 浪静、潮流畅通,常有淡水注入的港湾或平坦的滩涂,底质以泥质或泥略带沙为宜。在开春清明前后播苗等到第二年五月以后,蛏子长到每公斤100只左右时即可起捕。
蛏子按养殖时间长短,又分为一年蛏、二年蛏、三年蛏。
蛏子的营养价值:蛏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测定,每百克鲜肉,含蛋白质7.2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4克 糖3克,钙133毫克,磷114毫克,铁227毫克,热量200千焦。蛏子还有一定的医药作用。蛏肉甘、咸寒,用于产后虚寒、烦热痢疾,壳可用于医治胃病,咽喉肿痛。
蛏子干的泡发:将蛏干洗净置碗内,加入清水(淹没原料),上笼蒸熟取出,把蛏干捞起放在清水中,用筷子搅动,淘净杂质。
如何挑选蛏子:挑选蛏子尽量不要买被水泡得涨鼓鼓的,口味会大打折扣。有用滩涂泥包裹卖的好一些,但实际上也是在之前用水泡过的,但是最好的是捞上来后直接用滩涂泥包裹,尚未泡过的,
但是一般都是鱼民自家吃或在附近卖。挑选蛏子的时候除了看肥不肥之外,还要看手碰到它的壳的时候是不是迅速闭合,说明还是很新鲜的,如果很慢那就离死期不远了。一个久住海边的朋友告诉我,买蛏子要挑那种“骚”的,是“干燥”的意思,因为“骚”的蛏子比吃过水的蛏子味道要鲜美得多。另外,还要仔细观察蛏子的壳,以免买到死了的蛏子,那种表面鲜亮、颜色浅淡、花纹清晰的往往为佳品。蛏子在烹饪之前应该怎样处理呢
首先,要选刚从泥涂中捞上来没有浸过水的蛏子(市场上在卖的绝大多数是浸过水的),大小以20克左右一个为最佳;
其次,用干净的刷子(可用牙刷)将蛏子外壳洗刷干净,然后将蛏子浸到放过盐的清水中(500克蛏子用500克水加40克盐),俗称“养蛏子”,一般养80---100分钟左右,作用是让蛏子体内的泥吐出来。这样处理过的蛏子就是用清水煮一下味道也很好,就是它的汤也是既鲜美又清口;
其三,根据烹饪方法不同,可以将蛏子背面的筋割断,使其烧熟后两片硬壳不会弹开,既保持蛏子的原样,又不使其鲜味外流。
蛏子在烹饪之前应该怎样处理呢
首先,要选刚从泥涂中捞上来没有浸过水的蛏子(市场上在卖的绝大多数是浸过水的),大小以20克左右一个为最佳;
其次,用干净的刷子(可用牙刷)将蛏子外壳洗刷干净,然后将蛏子浸到放过盐的清水中(500克蛏子用500克水加40克盐),俗称“养蛏子”,一般养80---100分钟左右,作用是让蛏子体内的泥吐出来。这样处理过的蛏子就是用清水煮一下味道也很好,就是它的汤也是既鲜美又清口;
其三,根据烹饪方法不同,可以将蛏子背面的筋割断,使其烧熟后两片硬壳不会弹开,既保持蛏子的原样,又不使其鲜味外流。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17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