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武汉海飞通光普工怎么样

武汉海飞通光普工好。武汉海飞通光普工的工作内容包括机械操作、装配、包装、清洁等。普工的工作环境相对较为简单,但也需要一定的体力和耐力,且工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发展前景,因此武汉海飞通光普工好。"普工"指的是普通工人,是在生产制造等行业从事基础操作、简单工艺的劳动者。武汉海飞通光是一家位于中国武汉的光纤通信设备制造商。该公司专注于光纤传输、传感、测试以及光纤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武汉海飞通光普工怎么样

光传输网络的发展史|光传输网络

悠悠岁月,见证了烽火科技集团的技术创新和顽强拼搏史,烽火科技人以自己的智慧和奉献书写了中国光通信领域一系列的跨越性发展轨迹。2012年 在高速相干光OFDM 实时传输关键技术及系统的研究中,成功实现了三通道240Gb/s OFDM 信号非本地本振相干接收的实时传输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1年 在全球首次实现单光源1.92Tb/s 和16 光源(C 波段)条件下单通道30.7Tb/s 的传输系统实验,是目前国际上C 波段Tb/s 级光传输技术的最高水平,在国际上实现了OFDM 光传输实验的再次突破。

2010年 正式成为全球仅有的具备最先进的器件封装技术的5家CSFP MSA联盟成员之一;“单光源1-Tbit/s LDPC 码相干光OFDM 1040km传输技术与系统实验”取得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09年 二期光纤扩产项目竣工投产,光纤产能超过1000万芯公里,一举跃居国内前三、全球前十大光纤生产商之一。

2008年 “年度中国光通信最具综合竞争力企业10 强”三项产品组( 光传输设备、光纤光缆、光器件) 榜单之首,并名列“年度中国光通信市场最具品牌竞争力企业10 强”榜单之列。

2007年 “80×40Gb/s 密集波分复用光传输系统”获得2007 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电信级软交换产品和IMS 分别通过原网通集团的互通测试和业务测试,获得好评。

2006年 集团承建的世界上容量最大、传输速率最快的首个商用光传输系统——“80×40Gb/s”DWDM 系统在上海到杭州之间的通信干线网上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已走在世界前沿;率先在国内开通10G 电信级以太网商用工程

2005年 世界第一个符合ITU-T标准的STM-256帧结构的40Gb/s SDH设备、中国第一套3.2Tb/s (80x40Gb/s) DWDM传输系统在这里诞生。

2004年 中国第一套具有喇曼光纤放大器的商用水平的实际光纤WDM ULH和光纤到户EPON系统、中国第一个由运营商主导成功的FTTH工程在这里诞生。

2003年 向国际电联提交第三个IP通信标准(ITU-T X.87)并获批准;中国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长距离光传输系统(ULH)在这里诞生。

2002年 中国第一套1.6Tb/s DWDM系统在这里诞生。

2001年 全球第一套互连互通的全光网设备在这诞生并开通实际工程;向国际电联提交第二个IP 通信标准(ITU-T X.86) 并获批准,这是全球MSTP 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标准。

2000年 中国第一套32×10Gb/s DWDM系统在这里诞生,并在国内首次开发出OXC、OADM设备;向国际电联(ITU)提交中国第一个IP国际标准(ITU-T X.85)并获批准,实现了130年间国际电信史上中国在制订和掌握电信技术标准上零的突破

1999年 中国第一套10Gb/s SDH系统和32×2.5Gb/s DWDM系统在这里诞生。

1997年 在国内首次开发出应用于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的EDFA产品;中国第一套DWDM系统在这里诞生。

1996年 中国第一套2.5Gb/s SDH设备在这里诞生。

1993年 中国第一套565Mb/s PDH设备在这里诞生。

1982年 在中国率先开发出光纤通信用长波长器件。

1981年 开通中国第一个实用化光纤通信系统工程,中国开始走进数字通信时代。

1976年 中国第一根符合国际标准的实用化光纤在这里诞生,首创我国实用化光纤的制作方法和制造设备。

光传输网络的发展史

传输网是在不同地点之间传递用户信息的网络的物理资源,即基础物理实体的集合。传输网的描述对象是信号在具体物理媒质中传输的物理过程,并且传输

8网主要是指由具体设备所形成的实体网络。

光传输网络发展经历了准同步数字传输体制PDH(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波分多路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和分组传送网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技术的发展和革新。

PDH准同步数字传输体制的建议是由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现国际电信联盟-电信部ITU-T)于1972年提出的,又于1988年最终形成完整的PDH。PDH设备虽然属于光传输设备,但主要处理的是电信号,PDH复用的方式很明显的不能满足信号大容量传输的要求,另外PDH体制的地区性规范也使网络互连增加了难度。PDH的传输体制已经愈来愈成为现代通信网的瓶颈,制约了传输网向更高的速率发展。

SDH同步数字体系是一种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有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是美国北而通信技术研究所提出来的同步光网络(SONET)。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现ITU-T)于1988年接受了SONET概念并重新命名为SDH,使其成为不仅适用于光线也适用于微波和卫星传输的通用技术体制。它可以实现网络有效管理、实时业务监控、动态网络维护、不同厂商设备间的互通等多项功能,能大大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降低管理及维护费用、实现灵活可靠和高效的网络运行与维护,因此是当今世界信息领域在传

8输技术方面的发展和应用的热点,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是指基于SDH、同时实现TDM、ATM、IP等业务接入、处理和传送,提供统一网关的多业务传送平台。作为传送网解决方案,MSTP伴随着电信网络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经历了从支持以太网透传的第一代MSTP到支持二层交换的第二代MSTP再到当前支持以太网业务的第三代MSTP的发展历程。

8

WDM波分多路复用,实质上是利用了光具有不同的波长的特征。随着光纤技

术的使用,基于光信号传输的复用技术得到重视。波分多路复用的原理:利用波分复用设备将不同信号的信号调制成不同波长的光,并复用到光纤信道上。在接收方,采用波分设备分离不同波长的光。WDM的传送特点是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同时传输多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实现单根光纤双向传输、多种应用形式、节约线路投资、降低器件的超高速要求、IP的传送通道和高度的组网灵活

8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是指能够智能化地、自动完成光网络交换链接功能的新一代光传送网。ASON技术传送网的特点:具有分布式处理功能;与所传送客户层信号的比特率和协议相独立,可支持多种客户层信号;具有端对端网络监控保护、恢复能力;实现了控制平台与传送平台的独立;实现了数据网元和光层网元的协调控制,将光网络资料和数据业务的分布自动的联系在一起;与所采用的技术相独立;网元具有智能;可根据客户层信号的业务等级来决定所需要的保

8护等级。

分组传送网PTN是IP/MPLS、以太网和传送网3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保留了这三类产品中的优势技术:PTN向着网络的IP化、智能化、宽带化、扁平化的方向发展:以分组业务为核心、增加独立的控制面、以提高传送效率的方式拓展有效带宽、支持统一的多业务提供;PTN继承了SDH的传统优势。PTN技术融合了传统传送网和分组网络各自的优势,是面向下一代通信网络的新型传送网技术。由于PTN技术是三种技术的结合,各种技术的支持集团为了各集团的利益,使得PTN技术的标准化进展缓慢,到目前为止,PTN技术的标准化还没完全制定,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PTN技术的发展以及PTN设备的生产和应

14用。

PDH设备是第一代光传输设备,在光纤通信领域中使用了20多年了,在SDH设备出现后,由于SDH设备在接口方面、复用方式、运行维护方面和兼容性等方面克服了PDH的缺点,从而取代了PDH设备。PDH设备现在只应用于带宽需求小于34M的两点之间的通信。

现在在光传输网络中应用最多的设备是SDH设备,SDH设备的出现促进了通信业务的飞速发展,在SDH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设备,MSTP设备也是SDH技术,在PTN设备没有成熟时,在组网中选择的主要设备还是SDH。

密集波分多路复用DWDM设备因为它的特点,所以它常被使用于距离长、容量大的两点之间的通信中。ASON设备在实际网络组网中使用很少,因为它必须应用于网格网中才能从分发挥它的优势。

PTN作为下一代主流光传输设备,必须制定统一的标准,才能迅速的发展和投入商用中。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35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