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氧锥高效溶氧设备水产养殖怎么提高水里溶氧量?
水产养殖中氧气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没有控制好的话很有可能引起大面积的鱼都因为缺氧而死,控制得好的话可以增大养殖密度。增氧的方式有很多种,现在我们介绍最高效的一种,氧气的利用率高达98%以上,可以快速度在短时间里提高水里的溶氧量,而且是把氧气溶到水里,出来的都是高氧水。这设备叫溶氧锥,是由广州中航设计,结合养殖场的多次使用情况而推出的一款增氧设备。
溶氧锥的特点:
1、高度溶氧,短时间内提高溶氧量;
2、采用全密封设计,减少氧气的浪费,让氧气最大化溶到水里;
3、带有透明观察口,可以随时观察到里面的溶氧情况;
4、采用环保玻璃钢材质,耐压、耐腐蚀,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水产养殖户怎么增加水体溶氧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增加水体溶氧,主要从增加氧气供应和减少氧气消耗两方面着手,主要途径有:
1.池塘边避免建筑物或树木挡风,长边与主风方向垂直。
2.培育浮游植物,如肥水、保证充足光照,产生氧气。
3.种植沉水水草,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4.施用光合细菌,产生氧气。
5.机械增氧,如使用增氧机、冲水等。
6.化学增氧,使用快速增氧制剂。
7.水体交换增氧,如换水、流水养殖。
8.施用生石灰、EM菌等净化水质,控制氨氮和水体悬浮物耗氧。
9.改良塘泥,促进有机物分解,减少耗氧。如施用生石灰、曝气等。
一切好氧生物的生存、生长和繁殖都离不开氧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而稳定,约占21%,因此陆地上生物很少有缺氧的威胁;而水体中的溶解氧(即溶氧,Dissolved?Oxygen,简称DO)却量少而多变。一般情况下淡水中饱和溶氧量只相当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1/20,海水中更少,因而水中的溶氧量成为水生动物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一个限制性因素,是水产养殖中人们最为关注的水质因子之一。
既然溶氧这么重要,那么它是怎么来的?溶氧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1、生物增氧:
通过藻类的光合作用、藻类通过自身的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既然藻类可以产生氧气、那么我们就要增加水体当中藻类的数量。
2、物理增氧(增氧机、外源水的添加)
通过开启增氧机、把水打成小水花、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让空气更好的与水结合、增加水体的载氧量。或是直接将空气输送到池底、增加空气与水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让其溶解的更多。通过增加新鲜水源、增加水体的溶氧。
3、化学增氧
通过向池塘抛洒增氧粉(过碳酸钠等)、双氧水、以及一些表面活性剂等、短时间内提高水体的溶氧。
溶氧在产生的同时也会被消耗、怎样才能使水体当中的溶氧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了。那么、我们就需要?“开源节流”?就是增加水体溶氧的来源、减少水体溶氧的消耗、使溶氧有剩余。之前我们提到了增加溶氧的来源、现在我们来说一下溶氧的消耗有哪些:
1、养殖对象(鱼虾蟹)的呼吸作用。
2、底部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过程中、一些好氧细菌对溶氧的消耗。
3、水体里面的浮游生物的消耗。藻类自身在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情况下、也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水体里面的轮虫或是枝角类自身也会消耗氧气、同时会吃掉水体里面的部分藻类、从而使水体当中产氧能力减弱。
4、溶解氧的逸出。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水体当中的溶氧、我们需要从增加来源方面和减少消耗两方面着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76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