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学院是几本
院校专业:
保山学院位于云南省保山市,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 1905年创办的“永昌师范学堂”。1978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保山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2013年学校通过审核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学校获选为云南省首批两所“国门大学”基础能力建设高校之一,2015年学校获选为云南省十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试点改革学校”之一,2017年学校获选为云南省首批六所“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之一,2017年学校经国务院侨办批准为云南省两个“华文教育基地”之一,2018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43年来,学校坚持在“边、农、少、山”地区办学,培育形成了“扎根边疆、服务基层、艰苦创业、开放创新”的保山学院精神,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的发展道路。学校秉承“厚德、励学、敬业、笃行”的校训,为社会输送了8万多名专门人才,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和边疆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基本情况:,目前,学校有建筑面积 26.74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5.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6499.14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087.35万元;馆藏纸质资源111.5万册,电子图书84.41万册,电子期刊16008种。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48个本科专业,涉及文、史、理、工、农、法、管理、教育、艺术9个学科门类,招收来自全国6个省(市、自治区)和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学生,全日制在校生12094人(截止2021年)。现有教职工697人,其中专任教师648人(含外返聘),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8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85人,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45%。,教学建设:,学校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教学质量显著提升。现有省级应用本科转型专业 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教学团队2个,“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3个,“兴保人才奖”1人,永昌教学名师4人,担任外校博士、硕士生导师17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2个,有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1个、有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1个、省级创新创业平台(众创空间)3个。与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实践基地176个。近年来,共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云南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72项。,学科建设:,学校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理念,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有力地支撑、促进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水平。现有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 B类高原学科)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校地共建研究中心14个,校级科研平台6个。学校与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合作共建“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保山分院”,加盟“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部分)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理事单位。2009年以来,获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艺术基金项目22项,省部级项目61项,地厅级项目318项,横向项目45项,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科研平台建设项目18项,总经费达3820余万元。出版学术著作107部,主编教材48部,发表学术论文4474篇,其中高水平学术论文438篇;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对外合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大 “国门大学”建设力度,注重校校、校企、校政及国际合作交流。围绕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和兴边固边等领域先后签订了121项合作协议。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云南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与印度、孟加拉、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及我国台湾地区的21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近年来学校开展“中缅文化周”、“滇台高校学术文化交流周”等品牌活动,邀请缅甸驻昆明总领事馆、仰光大学、曼德勒大学、密支那珠宝商家协会、上海工艺美术学院、台湾佛光大学、国际及两岸交流处、南华大学、朝阳科技大学等师生代表团参加,签订多个合作协议,加强了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方式;与缅甸珠宝总商家协会在缅甸密支那建立“中缅珠宝人才培训基地”为缅方培养宝玉石专业人才,首届缅甸北部地区培养华文教育师资600余人次,承办和协办“中华寻根之旅夏(冬)令营”多期,接待营员数百人。,培养质量:,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深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2008年以来,连获省就业创业工作创新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先进集体奖、基层就业先进集体奖,已连续10年获得“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根据第三方调研情况,用人单位满意度均高于96%。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3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63项,获得省级体育比赛奖144人次。学校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先后获批“云科保山珠宝产业众创空间”(国家级备案)、“云科保山学院文创科技众创空间”、“三秋树众创空间”等国家级、省市级创新创业平台及众创空间。2016年以来,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1项,云南赛区金奖4项、银奖8项,铜奖19项,在云南省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社会声誉:,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在社会建立起良好的形象。先后荣获 “云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普通高校资助工作优秀成果奖”“云南省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学习杨善洲精神教育实践活动”获得教育部第七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2015、2018年获云南省“平安校园”荣誉称号;2016年获保山市“文明单位”;2017年被云南省教育厅推荐参加50所“2017年全国创新创业宣传总结高校”评选;2018年获“云南省文明校园”称号,2018年音乐学院学生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2019年,教育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资源环境学院教师党支部获省委高校工委“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荣誉称号,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获云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离退休党总第二党支部获云南省“示范党支部”;2020年,音乐学院党总支、教育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师党支部、信息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入选云南第二批高校一流党建示范党组织,离退休党总第一党支部获云南省“示范党支部”。,学校定位 :,(一)办学类型定位:地方性、应用型综合院校。,(二)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专业研究生教育。,(三)服务面向定位:扎根保山,立足云南,服务边疆。,(四)学科专业定位: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应用、特色为导向,巩固提升文、理、教育、艺术学科,积极发展工、管、法、农学科,形成需求驱动、动态优化的学科专业布局。,(五)人才培养定位: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的实践性、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六)发展目标定位:到 2025年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其他信息:二本。保山学院是1978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保山师范专科学校。2009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保山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保山学院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创办的“永昌师范学堂”,1978年成立的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云南省最早成立的四所师专之一。2009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举办。 校有校舍建筑面积26.1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508.97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10.27万册;有15个二级学院,48个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在职教职工684人,全日制在校生10977人,其中本科生7946人。 保山学院位于云南省保山市,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创办的“永昌师范学堂”。1978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保山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升本以来,学校科学谋划、精心布局、不断改革,逐步实现了从专科向本科、从师范向综合的转变,办学水平显著提升。
仰光是在哪个国家
仰光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Yangon)位于缅甸仰光市甘马育,是缅甸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学,主要学科是人文学科、理工学科和法律学。2014年6月5日与中国云南师范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昂都教授在云师大做了题为《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经验谈》的演讲。
仰光在缅甸联邦共和国。
仰光是缅甸联邦共和国的第二大城市,是仰光省的省会。地处富饶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仰光河下游,距出海口34公里。仰光古称“大光”,十八世纪中是仰光河畔的一个渔村。1755年改名为“仰光”(意为“战争终止”)1948年缅甸独立后定为首都。2005年11月,缅甸迁都至内比都。?
仰光港为深水港,可进出万吨轮,是缅甸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仰光也是全国的航空枢纽,北郊建有敏加拉洞国际机场。仰光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绿树成荫、鲜花常开,有“花园城市”之称。市内有举世闻名的瑞德贡大金塔。
扩展资料
前往缅甸仰光的注意事项:
缅甸民风较为淳朴,治安状况总体良好,重大刑事犯罪案件较少发生。但近年来仰光、曼德勒等大城市盗窃、抢劫、人身伤害案件数量有所上升,特别是在泼水节等重要节日期间,发案率较高。
缅甸北部少数民族地方武装控制地区战事时有发生,近年来克钦邦、掸邦、若开邦等部分地区不时发生武装冲突,安全风险较高,中国公民应避免前往此类地区。中缅国情不同,法律差别较大。中国公民来缅甸之前应尽可能了解当地法律,避免因触犯法律而被起诉甚至被判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缅甸联邦共和国大使馆-仰光市
中国领事服务网-缅甸安全防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86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