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软件架构是什么?
10种常见软件架构模式
是否想知道大型企业级系统是怎么设计的?在软件主体开发之前,我们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架构来提供所需的功能和质量特征。所以在应用于设计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不同的架构。
什么是架构模式
维基百科:架构模式是在给定上下文的软件架构中,针对常发生问题的一种通用、复用的解决方案。架构模式类似于软件设计模式,但是范畴更广。
本文中,我将简要的阐述如下10中常见架构模式的应用和优缺点。
1. 分层模式
2. 客户端-服务端模式
3. 主从模式
4. 管道-过滤器模式
5. 代理模式
6. 点对点模式
7. 事件总线模式
8. 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
9. 黑板模式
10. 解释器模式
1. 分层模式
该模式用于构建可分解为多组子任务的程序,每个子任务都在某个抽象层,每个层对上一个更高层提供服务。一般信息系统中最常见的4层体系如下。
表示层(也叫 UI 层)应用层(也叫服务层)业务逻辑层(也叫领域层)数据访问层(也叫持久层) 应用场景一般桌面程序电子商务网页程序
2. 客户端-服务器模式
该模式由两部分构成:单个服务器端和多个客户端。服务器组件对多个客户端组件提供服务。客户端向服务器端请求服务,服务端提供对应服务给这些客户端。此外,服务器端继续监听客户端请求。
应用场景
在线应用,比如电子邮件、文档分享和银行业务
3. 主从模式
该模式由两部分构成:主节点和多个从节点。主节点组件向多个独立的从节点组件分派任务,并根据从节点返回结果计算出最终结果。
应用场景
数据库复制,主数据库被视为权威来源并同步到从数据库连接到计算系统的外围设备(主从驱动)
4. 管道-过滤器模式
该模式用于构建生产和处理数据流的系统。每个处理步骤封装在一个过滤器组件中。待处理的数据被传送到管道之中,这些管道可用于缓冲或者同步。
应用场景
编译器,接连的过滤器执行词义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代码生成生物资料学科的工作流
5. 代理模式
该模式用于构建组件解耦的分布式系统。这些组件通过远程调用彼此交互。代理组件负责多个组件的通信协调,服务器向代理公开他们的能力(服务和特性);客户端从代理中获取服务,然后代理重定向客户端到注册服务库中一个合适的服务。
应用场景
消息队列软件,比如 Apache ActiveMQ、Apache Kafka、RabbitMQ 和 JBoss Messaging
6. 点对点模式
该模式中,各独立组件都叫对等点。对等点既可以作为客户端从其他对等点获取服务,也可作为服务端向其他对等点提供服务。对等点可作为客户端、或者服务端、或者两者,并且在不时间动态切换角色。
应用场景
文件分享网络,比如 Gnutella 和 G2多媒体协议,比如 P2PTV 和 PDTP私媒体程序,比如 Spotify
7. 事件总线模式
该模式主要处理事件,有4个主要组件:事件源,事件监听器,频道和事件总线。事件源发布消息到事件总线上的某个频道,监听器订阅某个频道,并得知在已订阅频道中发布的消息。
应用场景
Android 开发通知服务
8. 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
该模式也叫 MVC 模式,划分交互程序为3个部分:模型——包含核心功能和数据,视图——显示信息给用户(多个视图可被定义),控制器——处理用户输入。它通过分割用户信息的内部陈述和呈现、接受方式来实现,解耦组件并允许高效的代码复用。
应用场景
主流编程语言的万维网程序架构网页框架,比如 Django 和 Rails
9. 黑板模式
该模式对没有确定性方案策略的问题很有用。黑板模式由三个主要组件组成,黑板——包含解空间对象的结构化全局内存,知识源——有自拥表示的专门模块,控制组件——选择、配置和执行模块。所有组件都可访问黑板,可生成新的数据对象并添加到黑板中。在黑板中,可根据已有知识源的匹配规则,寻找某些类型的数据。
应用场景
语音识别车辆识别和跟踪蛋白质结构鉴定声呐信号解释
10. 解释器模式
该模式用于设计解释特定语言编写的程序的组件。该组件主要指定怎么去评估程序代码行,也就是所谓的用某种语[标签:内容]
1、首先你要有一个idea,app开发,就是一个把想法转换为具体产品的过程。
2、然后项目经理先大方向把控,对项目进行评估,比如风险多少,可行性多大,成本预算多少和市场上存在同类型产品分析。还要了解用户对竞品app的感受和需求。确定app面向的客户类型,市场份额,和需要实现的功能。 3、产品经理上场,进行用户调研,做用户画像,定义用户标签。再进行需求分析,功能设计,交互设计,流程设计,确定项目框架,输出需求文档和产品原型图,交接给UI工程师。 4、UI将产品原型图设计、渲染、细分,输出页面设计图,页面坐标图和切图。 5、开发人员根据需求文档,产品原型图和页面页面设计图开始代码编写。前端开发(Android与IOS)负责前端页面布局,接口处理和本地逻辑编写。后台开发人员负责数据库设计,代码编写以及和前端接口对接。 6、测试人员根据需求写测试用例,开发人员修改程序BUG,直至异常全部处理,开始准备上架。7、上架之前,产品经理需要申请各大应用商店的登录账号,按照平台要求上传app的安装包和文案。
8、运营推广上线后的app,运营人员正式开始推广,付费免费的渠道也有很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97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