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长途骑行需要加一个厚坐垫吗?
山地自行车越野往往场地都崎岖不平,要求运动员掌握一定的山地自行车越野技巧,才能安全应对,下面总结了一些实用的山地自行车越野技巧,收藏起来吧。
山地自行车越野技巧:路面倾斜
路面倾斜的路段,陡峭的斜向悬崖边,假如使用煞车或做大动作的移动控制,可能造成轮胎失去抓地力和滑出路面边缘。
1、要转弯一样,利用侧倾身体来取代倾斜单车,路面倾斜度越大就像弯度越大,使力的情况是一样的,然后你知道你的轮胎就会像胶一样的黏,不会侧滑出去。
2、避免在路面倾斜向下的小径上加速,在到达之前,保持一定的速度,滑行过这段路面。如果还要加点力才能通过的话,就请轻轻的、平顺的施力。
3、把身体全部的重量加在斜面下方的踏板,轮贴可以紧抓住路面好。
4、选择中间的路线,避免挤向斜面的上方处。
山地自行车越野技巧:过乱石区
1、随时做好被改变路线的准备,好好看着前轮之前石头的前方,这样可以避免前轮被撇到一边,假如突然弹出离开原来的路线,还是要把视线保持在原先规划的路线上,尽可能平顺的踩踏,以便可以随时弹回原规划的路线。
2、在低速度时,路面和悬挂系统所造成的上下震动,会消耗许多的动能,如果以类似走路的速度碰击到大石头时,会造成无法前进而停止,所以一定要保持一定的速度,稳定上半身。
3、假如前轮被堵死了,试着持续踩踏,通常这样可以让车子往后退一些,可以让你有机会选择旁边的路径继续骑下去,而且不要回头看。
4、提高一个档位踩踏,这样当遇到阻碍时,可以避免后轮打滑。
5、提早选择一条好的路线,选择一条最不差的路径,当碰击石块时,尽量保持车轮与之垂直。
6、如果在下坡路段要通过乱石区,尽可能避免使用煞车,最好的方法是,以滑行的方式通过整个区域。
7、如果必须使用到煞车,前后煞车需同时使用,而且要在石头是小的和操控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当遇到较大石头或跑出规划路线时,就必须放开煞车。
山地自行车越野技巧:陷入沟辙
1、故意骑进较小且平行的沟纹车辙里来练习,习惯车子平衡感。
2、保持前轮是滚动的状态,专心看着前方,放松身体,当车轮突然进入沟纹车辙里,允许侧向的移动。
3、在辗过大的沟纹车辙之前,试着伸出一只脚,假如沟纹的曲线在你的右边,则伸出右脚,反之亦然。保持作姿,轻微的向后倾,比一般情况使用较多的后煞车,假如你过度使用前煞车,将无法在混乱的沟纹车辙中操控。
4、假如你失去平衡,不要忘记利用伸出的脚去点一下,只要确认一只脚是保持在踏板上,你将会安全无恙的通过颠簸路段。
山地自行车越野技巧:沙地骑乘
1、沿着其它登山车骑士的轨迹,让车胎骑进已经被压陷成平直的车辙路径中,来跨越沙地。保持车胎在车辙中时,尽可能平顺的踩踏,及轻轻的握住车把,让整个操控循着车辙轨迹。
2、利用身体的动作来避免车把过度转向,过度的转向会造成前轮陷在沙地里。
3、臀部轻轻的含着坐垫上,保持身体的重心在两车胎之间,眼睛直视在沙地终止处,利用低速档前进,但要用中的前齿盘,这样可以有较长时间的有力踩踏。
4、每次转动踏板,保持直线向下,在有力的踩踏脉动之间,好好的利用踩踏的死点,把身体往上弹起,来帮助轮胎向上及减少沙地上的不顺畅。
山地自行车越野技巧:爬陡坡
1、当接近斜坡时,用小的前齿盘,和比你要完成斜坡时的档位还要高两级的后齿轮,当动能耗尽之前,提早一些时间降档。
2、保持坐姿,当到达最陡峭的路面时,往前移动臀部坐在坐垫的最前端,向前倾斜上半身,让前轮能抓住地面和有合适的操控(身体不要过度向前,这样会导致后轮打滑),而且不要站立起来。
3、假如后轮有些打滑,不要停下来,简单的将上半身轻微的倾离斜坡,来压载后轮,并持续踩踏。
4、到达顶点时,大部分爬坡者会因为身体向前倾,在跨越顶部边缘时,造成后轮打滑,要轻微的往后倾斜,保持后轮咬住地面。
本文转自骑记,如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单车旅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投稿和招商请加微信:bicyclelife
QQ群:I群:;II群:
大家在骑行的时候有一点是一定要注意的,那就是关于护膝的穿戴,长时间骑行其实对膝盖是有损伤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首先就好准备工作,之后的旅途才会更加有意义。
骑行有必要穿护膝吗有必要
骑行问题更大的是膝盖受伤,这都是因为软骨、半月板之类不容易再生的组织受伤或损坏,这些组织不象肌肉可以很快地长出来,要想帮软骨长包括吃很多Glucosamine(氨基葡萄盐类的盐,不是钙),而且吃很多也只有很有限效果。这些组织在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可以认为是不可再生的,做针对性的肌肉锻炼的确有帮助,但效果也只是“帮助”,就是练得正确其结果也远到不了“防止”。其实喜欢背大背包自虐的人可以很容易在几天内突破自己精心保养的膝盖的承受能力,落下多年都好不了的病根。
骑行护膝主要就是运动防护作用,由于运动嘛,就没有不激烈的。在激烈的运动过程中有各种不同的姿势,这些激烈的姿势就容易伤害到我们的膝盖关节,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或拉伤,戴护膝可以很好的保护膝盖,让膝盖在运动的时候保持应该有的稳定,同时还能降低膝盖受伤的几率。另外一个就是保暖的作用。人类的膝盖其实是很脆弱的,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护膝的作用就是给膝盖穿上衣服保暖,好的保暖护膝,能保证膝盖关节的血液能很好的循环,可以抵抗风湿等,防止摔倒时受伤,尤其是老年人冬季出门的时候戴着护膝可保护膝盖抵御寒风,保护老年人的膝盖不受寒。
护膝的制动作用。膝关节是上下腿骨交汇的地方,中间有半月板,前面有髌骨,髌骨是由两条肌肉拉伸,悬浮在腿骨交汇处之前,非常容易滑动,在正常的生活中,由于不受外力影响,也没有剧烈运动,所以髌骨在膝盖部位能正常的小范围活动。
由于骑行运动给膝盖施加了过多的压力,再加上骑行中的剧烈运动,很容易使髌骨被牵移离开原有部位,从而引发膝关节部位的疾病。而带上护膝则能将髌骨固定在相对稳定的位置上,以保证其不轻易受伤害。
以上说的是在膝关节没有受伤时护膝的轻度制动作用,在膝关节受伤之后,使用重度制动的护膝可以减少膝盖的弯曲,从大腿到小腿维持在一条直线上,减少膝关节的弯曲,从而保护膝关节不再加重病情。
有的骑友在长途旅行时戴护膝,而短途则往往不戴。孰不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骑行短途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膝关节仍然会得病,所以提醒骑友们,保护你的膝关节应从0公里,开始如果膝关节发生了病变再去戴护膝,已悔之晚矣。
骑行护膝怎么戴为了保护膝盖不受伤害,各种各样的护膝应时上市,我们最常见的包括两种:直筒包护式的普通护膝和两旁有加强护条的专业护膝。一般的运动不需要护膝。因为普通护膝通常具有保暖的作用,并且戴上以后对膝盖前方的髌骨会形成一定的压迫,影响运动效果。如果登山,则需要间歇性使用,不要全程使用。在膝盖感觉不适时穿上,状况好时要拿下,否则会影响肌肉的正常训练。在护膝的选择上,不需要功能特别强的护膝,因为功能性越强的护膝,保护和支持效果越好,影响运动效果的范围也越大,而且用久了会使肌肉锻炼效果大打折扣。专业护膝一般是膝盖曾受过伤的人使用。因为他们的膝盖受过伤,所以力量不足,在运动时需要借助两旁的加强护条作力量支撑。
1、用高转速(90~100rpm)并选用轻档(低速档)来踩踏
如果用高踏频,每次蹬踏膝盖的受力将会减轻,从而可以有效的保护膝盖。有的朋友自恃体力好,在爬坡时为了得到速度,就使尽权利向下蹬自行车,人的膝关节毕竟强度有限,这么大的力量对膝关节产生影响是一点也不奇怪的。所以,膝关节损害严重的一般都是那些体力比较好的人。
2、坐垫调到合适的位置
骑自行车时膝盖越弯曲,压力就越大,所以一般人为求安全感,骑车时把车座调的很低,为的是出现问题时可以用脚撑住地,但过低的骑姿直接造成了对膝盖的巨大的压力,可以这么说,如果总是选择这样的骑姿,膝关节很快就会出问题,这是肯定的。正确的座位高度就是:你在骑自行车时,腿把踏板蹬到底后,你的腿几乎也蹬直了,但还有一点点弯,便于回旋。
3、踩踏时膝盖要在一个水平面上垂直的运动
膝盖的运动方式也不是像铰链一样单纯一个平面上的运动,而在在活动是有一点点轻微的转动,举例来说骑车时注意下你的膝盖骨,如果他是垂直的上下运动,而没有前后的晃动,那么膝盖所受的压力是极少的,但是你的膝盖骨是呈一个8字形或者S字形运动(从侧面看),那么就有可能造成膝盖的受伤。
4、锻炼有力而柔软的肌肉
平时多做腿部肌肉锻炼,尽量减少对膝盖的承受力。要预防膝关节的运动伤害,可以长期做伸展运动与重量训练来锻炼四头肌`大腿后侧的弯曲肌肉,如果四头肌有力,膝盖会较强壮,也就不容易受伤。有意识地加强对股四头肌(大腿前部)和十字韧带的锻炼,增强股四头肌内侧及大腿肌肉力量(比方说负重深蹲),结合采用肌肉伸展拉长,步行,马步或贴墙练习等方法,为髌骨在股骨端糟内平稳运动铺好道路。
肌肉就像橡皮筋一样,如果很有弹性,怎么拉都不会断;如果僵硬,可能一拉就会断了。而温度越高,肌肉会越软,就易被拉松,所以在骑车时要注意保暖,否则冷空气会让肌肉变僵硬,就容易造成伤害。平时可以用双手手指揉搓膝盖下边缘,促进润滑夜对膝盖的保护。
我们在骑自行车时一定要倍加注意这种问题的发生,如果一不小心就会引起以上所给的实例那样,使你为所做的感到后悔莫及,可是,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你还是要记住以上的几种做法更安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04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