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胆多肉好养吗
好养。通过查询多肉养殖大全显示,海胆多肉具有较强的耐旱性,且生命力较为旺盛,只要是半个月浇一次水,海胆多肉就成活,所以海胆多肉好养。多肉植物(succulentplant)是指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的叶是肥厚多汁并且具备储藏大量水分功能的植物,也称“多浆植物”。
进行海胆半人工采苗有哪些意义?如何建设采苗场?
马粪海胆的产地在哪里:
虾夷马粪海胆原产于日本北海道及以北沿海,1989年大连水产学院(现大连海洋大学)养殖系于日本引进,经7年研究之后,掌握了室内人工育苗和海上养成商品胆技术。
关于产地,北海道和大连出品的虾夷马粪海胆和北紫海胆都不错。最最重要的挑选原则当然是——要新鲜!
在日料店吃海胆,如果海胆的形状比较完整那就说明挺新鲜。如果看上去已经化成了一滩蛋黄,那就请黑脸吧。
在挑选带壳活海胆的时候,如果棘活动的幅度越大就说明越新鲜,用螺丝刀碰它的嘴,鲜活的海胆会迅速收缩。
马粪海胆壳坚固,半球形,直径30~40毫米,最大可达60毫米。反口面低,略隆起,口面平坦。步带区与间步带区幅宽相等,但间步带区的膨起程度比步带区略高,因而壳形自口面观为接近于圆形的圆滑正五边形。
一、人工采苗的意义
利用适宜的人工器材设施并辅以一定的技术措施,采集分布于自然海区的海胆浮游幼体的种苗生产方法常称之为海胆的海区半人工采苗或海胆的海区采苗。海胆的成体不爱活动,但其生活史中有浮游幼虫阶段。浮游幼虫可随海流到处漂游,从而扩大其分布范围,保持种族的兴旺。为了适应浮游生活的习性,幼虫生有纤毛等结构,以便随水漂浮到适宜的海区,安居栖息。本方法是补充海胆人工种苗生产量的不足、提高海区天然苗的成活率及有效利用率、进一步降低种苗生产成本的较有效的海胆种苗生产手段之一。
二、采苗场条件采苗区附近要有自然生长或人工养殖的亲海胆资源,必须有足够的具有产卵能力的亲海胆。而亲海胆的集中程度与诱导产卵和提高受精率有关。由于自然海区中水体大、海况变化和敌害生物吞噬等原因,使得海胆浮游幼虫大量流失和死亡。采苗区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水质清、潮流畅通、受风浪影响小、浮泥少、透明度较大、附近无大量淡水或其他污染源注入且海流为回旋流的海区比较理想。在选择采苗区域时,尤其是海区的风向和流向不容忽视。风向是影响幼虫分布的重要因子。一般幼虫在迎风岸的分布密度较高,采苗效果理想。所以采苗前要注意天气预报,根据风向测定浮游幼虫的分布和数量,科学地确定采苗区。
三、苗情预报投放采苗器材的时间是决定半人工采苗成败的关键,必须掌握准确的投放时间。投放过早,会使采苗附着基被浮泥、杂贝、附着生物所占据,侵占了稚海胆附着的领地,影响采苗效果;投放过晚则会错过采苗附着的最好时机,同样收不到理想的采苗效果。
1.利用解剖法进行预报?
在海胆的繁殖季节,可以每隔1天~2天检查一次海胆性腺肥瘦。海胆由于性腺发育,在临近繁殖时,其性腺是最肥满的,当发现多数个体在1天~2天的时间内,突然变得消瘦了,说明已到了海胆的繁殖盛期。具体的解剖方法:利用解剖剪剪开海胆的围口膜并剪断口器的系膜,摘掉口器,再用洁净的海水冲净壳内外的粘液及其他杂质,再沿步带沟剪开海胆壳,观察性腺的饱满程度即可。有条件的可以利用显微镜来观察卵细胞的情况。一般当卵细胞饱满均一并且色泽润滑,此时的海胆性腺已发育到成熟期。
2.根据海胆长腕幼虫高峰期的出现进行预报?
调查海胆浮游幼虫:一般是使用25号浮游生物网在各海区不同水层拖网取样,并注意昼夜和涨落潮的数量变化。拖取的样品经福尔马林固定后,用粗筛绢(孔径在400微米左右)过滤去掉大型动、植物,再用沉淀法将上层小型浮游硅藻倒掉。在底层沉淀物中查找需要的具体种类的幼虫,并进行分类计数工作,幼虫鉴定工作较为繁琐,但是只要认真观察,各种幼虫特征还是较为明显的。
3.根据水温、盐度的变化或物候征象进行预报?
各种海胆的采苗期与水温、盐度的变化有关,因此,可以根据水温的测定和盐度的变化推断具体的采苗日期进行采苗预报。也可以根据物候的征象预报大体上采苗的时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13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