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昌平滨河森林公园
前言: 这是以前骑行昌平滨河森林公园后写的一篇骑行日记,这里重新将其整理出来,希望能与所有喜欢骑行的朋友们一起分享骑行带来的快乐。
昨晚的一场阵雨,终于浇灭了这几天来的燥热。在这个骤雨初歇的周末清晨,森林公园里想必又是别有一番景致吧。想着已有日子没骑车了,这次不如就骑车进去逛逛。
森林公园是一个免费开放公园,但实行的却是标准的全封闭式管理,各个出入口都有保安值守,而且还明令禁止自行车入园,所以以前来森林公园从没骑过车,但每次进公园总能看到在园内悠然骑行的骑友,这让我十分好奇。一次,特的拦住一位骑友,问他是怎么进来的。经这位仁兄指点迷津后才知道还真是另有蹊径,在公园的西口,从南环大桥悬梯下来,那个入口全天都是敞开的,只要趁着人多保安不留意时溜进来,基本没事。
那么多的郊野森林公园都允许骑车,有的甚至还专门开辟出骑行车道让人骑车,凭啥这里就不让骑车,我决定试试。从南环大桥悬梯下来后,公园西口就近在眼前,但公园门口的岗亭外一直守着一位保安大哥,所以没敢贸然骑进去。终于,那位保安大哥进到亭子里去了,机不可失,立即飞车入园,但没骑几步远,那位保安大哥就箭一般从岗亭奔出。第一次闯关,居然就这样给硬生生的拦了下来,实在是尴尬。
但既然已经来了,总得在公园里转上一圈吧。虽然车子不算太贵,但也不便宜,好在自己对那把从专卖店购进的德国原装折叠式防盗锁有信心,所以将车紧紧锁在公园外边的铁栅栏上后就这么入园了。
漫步园内,空气清新湿润,心情瞬间变好。虽然偶尔也会淅淅沥沥飘来一阵蒙蒙细雨,但那全然已是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感觉。雨后清晨的森林公园,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开阔的湖面,水天相接;清澈的湖水,鱼翔浅底;桃红柳绿,草长莺飞,依旧是浓浓的春的气息。公园里,晨练的市民成群结队;公园上空,观光盘旋的直升机久久不愿离去。而此刻,十三陵后面的连绵群山,在薄薄的烟雨笼罩下,更是平添了一份神秘。人间四月天,尽在昌平滨河森林公园里。
忽然间觉得,在公园里就这样慢慢的散步,呼吸几口新鲜空气,拍几张喜欢的风景照,不也是挺好的吗,干嘛一定要骑车呢?想着想着,不觉已回到公园门口,那位较真的保安大哥仍旧在那里“站岗防哨”。望着眼前那认真劲的保安大哥,刚进园时,对这位仁兄还心存芥蒂,现在却莫名的生出一分敬意。
出得园来,车妥妥的还在,看来这德国原装防盗锁还真不是浪得虚名。名曰骑行森林公园,实际上骑了个寂寞啊,呵呵。
每次出门前,首先要了解一下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特点,这是必须的,像海拔、温度、温差、降雨等等情况。出门前,在网上查询好了,也咨询好了。呼伦贝尔海拔600多米,这个高度,任何人都不会有高原反应。7月的呼伦贝尔的气温一般是15-26度,降雨不多,有也只是短暂的小雨。呼伦贝尔属于高纬度地区,夏天白昼时间特别长。由于地处草原,降雨量较少,地面开阔,风力可能特别大。这些我们都考虑到了,可绕是如此,有些方面,还是出乎我们的意料。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漫长的白天、猛烈的大风、狠毒的太阳和反复无常的温度了。
1、漫长的白天
7月16日,到达乌兰浩特把单车从快递那儿提出来组装好上路骑行的时候,已经上午11点多了,可就这样下午半天时间,我居然还骑行114km,其实也不怪我跑的快,均速才13km/h,也不怪我到的晚,21:40就到德伯斯了。我知道,有人在说了,21:40还不晚吗?其实真的不晚。要知道,当我20:30在路上的,随州喝酒的兄弟问我住哪儿了,我说在路上骑行时,他大吃一惊,说你疯了吗?我笑了笑说,放心,还好,天上太阳才刚刚落呢。以前,2006年在新疆喀什,晚上8点给孩子打电话时,我说天上还有太阳,她说我骗人。而现在可是在东北呀,从经度上看,与新疆至少隔2个时区了,甚至还在湖北的东边呢。当时才体会到,原来纬度对日出日落和白昼时间的影响也这么大。
可是,这还不是最惊讶的。当我找店住下以后,问服务员第二天几天啥时天亮希望早一点起床出发时,我满以为她说六点或者五点多时,可她却说三四点,三点多吧。我怕她没听清楚问题或者我听错了答案, 以至于我问了三遍,真的是三遍。窗帘不怎么遮光,第二天我被窗外的亮光刺醒的时候,真的只有三点多。天啦 ,真的服了。看来以后得早睡了,不然睡眠时间哪儿够啊。在东北,不仅日出早,而且日落晚。夏天的北极村,不仅早上三点多就亮了,晚上十点的天空还有落日的余辉。当然,至于冬天那就是另一个极端了哦。
看,这就是德伯斯早上4点半的天空和公路。
2、猛烈的大风
在呼伦贝尔,除了白昼时间长以外,另一个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大风。虽然这次全程遇到大风的机会不多,除了在21日快到新左旗那天下午和23日在新右旗看呼伦湖的那天遇到有风之外,其余天气都是没风的。但是,却依然让我们记忆犹新。7月21日,我们早上4点多伊尔施出发,全程晴空万里。但在离新巴尔虎左旗驻地阿木古朗镇还有20km左右的时候,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几分钟后就狂风大作,然后下起了大雨。草原上的风可不比江南地区的风,那儿一马平川,没有任何屏障的大风,几乎让人寸步难行。尽管我们都立即穿上了雨衣,风还是往脖子里灌,骑着车两边晃悠着几乎寸瞳难行,平路拼命蹬车时速也不到5km,比走路还慢。下车推行,却感觉车身更不稳了,还不如骑车稳定性好。那一刻的痛苦与难受,真的难以言表。但是我们坚定一个信念,再难再痛苦,晚上也要赶到阿木古朗镇,千万不能在这荒郊野外冻死喂狼了。不过好在草原的风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到半小时,风平浪静。远远地,我们又看见远处遥远的灯光。我们知道,灯火通明处,就是我们今晚的目的地。可是,为什么灯光一直是那么远呢?一望无垠的草原,空气太好了,没有污染,穿透力强,视线好,因此,我们觉得触手可及的地方,其实还有一二十公里呢。
在7月29日到达海拉尔装车发快递时,这个车店老板问我们呼伦贝尔好不?还来不?大洪山说:“好,漂亮,还来。”,老板对我们树了个大姆指说:“你们牛B,你们是我碰到第一个说还来的车友。去年5月,一个车友来骑了一天就把车子发回去了,说这是什么破草原啊,什么鬼天气,风这么大骑什么车啊?”事后,我和大洪山说,那小子攻略没做好嘛,5月的呼伦贝尔,气温低,风力大,草也还没长起来,看什么呢?的确是的,功课做好,准备充分,才能够玩好,确保安全。
3、狠毒的太阳
我们在家骑车,即使是夏天,平时的防晒也可以很马虎,大不了过一会找个树荫或者房前屋后拐角躲一下就凉快了,反正想躲太阳,随时都可以找到位置。但是在草原骑行,太阳是让人既爱又恨的东西,既想天气好,风景好看,不刮风,利于骑行,又想不晒,真的好难,基本上不太可能。你知道,草原上骑行,最佳的躲阴凉的地方是哪儿吗?
从上图,你看出来什么吗?对,路牌下的阴凉,那就是我们短暂休息的场所。路牌、广告牌甚至电线杆产生的那20cm宽的阴凉,就是我们休息防晒的绝佳场所,这一点,我们后来已经与深圳的车友交流过,并且是不谋而合的。
看,平时骑行,我们的装备都是这样的。是不是像个日本人啊?哈哈。不过,这顶帽子全程可帮了我大忙了啊,有了它,我全程基本没怎么晒黑。而同行的大洪山,因为嫌麻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后来面部皮肤都晒焦脱皮了。这顶帽子,不仅伴我走完了呼伦贝尔全程。2019年,还陪我走完了环青海湖的全程,实用功勋帽啊!
至于草原上的雨水,简单说一下,草原上下雨的机会还是很小的,即使下雨,一般也是很快就停了,不会像我们南方下雨一样,可能会持续下几个小时甚至一天的。因此,如果以后要去那边骑行的车友,带上一次性雨衣,冲锋衣就够了,不用太担心下雨。
4 反复无常的温度
至于温度,七月份的呼伦贝尔,是十分凉爽的。多数时间,温度15-26度,的确是个难得的避暑胜地。不过早晚温差较大,备件冲锋衣即可。我记得2017年的那个暑假,我从7.14号出门,到8.2回家,期间随州持续高温达38-40度,而我在呼伦贝尔,彻底了躲过了那个高温时期。
当然,草原上没有高温时期,白天最高温度基本上不会超过30度。由于湿度低,就算感觉到热,只要你坐在屋内或者阴凉的地方,马上就感觉到凉快甚至有些冷了。
在这儿,要特别提到一个地方,那就是恩和。瞧,这就是恩和。
恩和全称是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民族乡,是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位于呼伦贝尔市的西北面,四面环山,与俄罗斯仅一水之隔。地理位置在北纬51°左右,属于高寒地区。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中,额尔古纳河被划定为中俄边界,但在这个条约签订之前,俄国人已经越过额尔古纳河在南岸放牧、开垦、淘金了。条约签订之后,俄国人撤离了他们的军队,拆除了军事堡垒,但数千淘金人员依然活跃在中国的领土上。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更多的俄国人涌入中国境内,与此同时,来自很多省份的“闯关东”者逐渐来到此地,其中的大部分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在两个民族聚居的一百多年间,许多俄罗斯姑娘成了中国淘金工人的妻子。此外,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许多在俄国的中国移民也携带着他们的俄罗斯妻儿回到国内,定居在恩和乡及其附近的土地上。
恩和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是以我国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为主体的聚集地,主要是汉、俄、蒙三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占30%,这里居民居住的房屋是典型的俄式木砌房子“木刻椤”。这里大部分仍保留着较为完好的俄罗斯文化和生活习俗,不出国门,就可以领略到异国风情,品尝到俄罗斯风味食品。恩和非常静逸安闲,无论是建筑、人物、风俗、产品,处处都充满浓浓的异域风情,并且消费也不贵,到处都是干净整洁小院的木屋民宿。只要你去了,你一定会爱上那儿的。
恩和,什么都好吗?也不全是,就是夏天太冷了。我们从黑山头经过X904过来,半路上还是26度左右,但是晚上到恩和的时候,已经不到15度了。人身上感觉凉嗖嗖的。晚上,温度大约只有10度。大洪山饭后说去逛街,我则说太冷了,一个人缩在被窝里看电视刷手机。听一个朋友说,他们到恩和时,看见炒菜的老板娘居然穿着棉袄,一帮人在那儿笑话她,心想,这可是夏天啊,白天还20多度呢 。可老板娘只轻轻地笑了笑说,一会儿你们就知道厉害了。果然,晚饭时,气温只有6-8度,大家冻得直打哆嗦,纷纷跑到街上买羽绒服,且等第一个买到衣服的人回去叫同伴再来的时候,羽绒服已经被抢完了。
所以去美丽的恩和游玩的朋友,一定要有个思想准备呀。对了,我们住的这个维卡之家,真的很不错,房屋干净,环境好,老板也挺不错的。要电话?哦,对了,15648058802、15648058812,当然电话现在变没变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地图上可以找到的。
写在后面的话骑友“符号”,乃湖北随州骑界达人,我们经常在随州骑行队一起骑行。前年,他和随州另一骑界达人“大洪山”一起骑行了呼伦贝尔大草原。近日,他整理了当年的骑行日记,在QQ空间里发布。征得他的同意,我原封不动发上平台,今天,和大家分享第4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26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