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产中怎样把制冷剂送到需冷却的设备
(1)冷却(凝)冷却与冷凝的主要区别在于被冷却的物料是否发生相的改变,若发生相变则成为冷凝,否则,如无相变只是温度降低则为冷却。冷却(凝)法可分为直接冷却法和间接冷却法。在化工生产中,把物料冷却在大气温度以上时,可以用空气或循环水作为冷却介质;冷却温度在15℃以上,可用地下水;冷却温度在0~5℃时,可以用冷冻盐水。按照冷却(凝)设备传热面的形式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管式冷却(凝)器、板式冷却(凝)器、混合式冷却(凝)器。冷却过程的危险控制要点如下:①应根据被冷却物料的温度、压力、理化性质以及所要求冷却的工艺条件,正确选用冷却设备和冷却剂。忌水物料的冷却不宜采用水做冷却剂,必需时应采取特别措施。②)应严格注意冷却设备的密闭性,防止物料进入冷却剂中或冷却剂进入物料中。③冷却操作过程中,冷却介质不能中断,否则会造成积热,使反应异常,系统温度、压力升高,引起火灾或爆炸。④开车前,首先应清除冷凝器中的积液;开车时,应先通入冷却介质,然后通入高温物料;停车时,应先停物料,后停冷却系统。⑤为保证不凝的可燃气体安全排空,可充氮进行保护。⑥高凝固点物料,冷却后易变得黏稠或凝固,在冷却时要注意控制温度,防止物料卡住搅拌器或堵塞设备及管道。
(2)冷冻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蒸汽、气体的液化,某些组分的低温分离,以及某些物品的输送、储藏等,常需将物料降到比水或周围空气更低的温度,这种操作称为冷冻或制冷。一般说来,凡冷冻范围在—100℃以内的称冷冻;而在-100~-200℃或更低的,则称为深度冷冻或简称深冷。工业上常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常用石油裂解产品乙烯、丙烯为深冷分离的冷冻剂。冷冻过程的危险控制要点如下:①对于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管路系统,应注意耐压等级和气密性,防止设备、管路产生裂纹、泄漏。此外,应加强压力表、安全阀等的检查和维护。②对于低温部分,应注意其低温材质的选择,防止低温脆裂发生。③当制冷系统发生事故或紧急停车时,应注意被冷冻物料的排空处置。④对于氨压缩机,应采用不发火花的电气设备;压缩机应选用低温下不冻结且不与制冷剂发生化学反应的润滑油,且油分离器应设于室外。⑤注意冷载体盐水系统的防腐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29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