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木耳棚上下温差大怎么办

木耳棚上下温差大,加强大棚的通风换气。菌袋的密度要降低。一定要防治高温。高湿。

木耳棚上下温差大怎么办

黑木耳棚内立体式吊袋栽培的工艺流程是:培养料准备—菌袋制作—菌袋培养—黑木耳大棚建造—开出耳口—封口管理—催芽挂袋—芽期管理—采收—转潮管理—采收。

1 黑木耳菌袋制作

棚内栽培黑木耳的菌袋制作和地摆菌袋相同,采用相同的培养料配方,严格按照菌袋生产技术规程操作,以确保生产出合格的菌袋,吊袋棚栽的菌袋装袋要高一些,一般在20~21厘米,这样能多开几个出耳口,提高产量。

2 菌袋培养

严格按照黑木耳菌袋生产所要求的温度和湿度培养,做好培养室的日常管理,做到养好的菌袋菌丝健壮,袋与培养料不分离。

3 黑木耳生产大棚建造

大棚建设要求以拱棚为主,高2.2~ 3.2米 ,宽8~ 10米 ,长30— 50米 ,大棚不能建的过宽,不利通风。大棚中间要有支柱,根据大棚的宽窄决定建几行支柱,原则是要牢固,大棚能承载朔料薄膜、遮阴物和菌袋的重量,棚顶盖塑料薄膜和遮阴物,用卷帘机收放,最好安装水帘降温增湿系统,即在大棚一头安装水帘,另一头安装负压风机。

4 开出耳口和封口管理

将培养好的菌袋,用割口机割口,每袋割小口120~150个,把菌袋码垛放在大棚内,一般以9~10个菌袋高为好。棚温保持在 20℃ ~ 22℃ 左右,在遮光条件下,棚内湿度控制在70%左右,使耳袋菌丝封住出耳口,不能让菌袋内水分流失,一般温度高封口就快。春耳一般在 20℃ 左右3~5天即可封好出耳口,秋耳一般在 23℃ 以上,3天左右能封口为好,因为秋耳期外界气温高,棚内温度也高,菌袋长时间封不上口,菌袋易感染杂菌。菌袋封口期间要注意棚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换气,当菌袋口封好后就可以挂袋进行催芽管理了。

5 挂袋催芽期管理

栽培袋出耳口封好后就可以进行挂袋,如果出耳口封好后没有及时挂袋浇水催芽,使袋内菌丝老化会影响产量。把菌袋用朔料绳吊挂在大棚顶架上,一般每串挂8~9袋,每两行挂袋间隔一个作业道。挂袋时最底部的菌袋距地面20厘米,平均每平方米大棚挂菌袋80~90袋,挂袋立体栽培木耳,在东北地区一年可生产两次。春耳生产在3月末挂袋,5月中旬采收,6月采收二潮耳。秋耳8月初挂袋,9月中旬采收,10月采收二潮耳。催芽期间注意水分管理,首先将地表面浇透水,结合喷水,保持棚内昼夜湿度达到85%以上,才能使耳芽出得又齐又快。前期最好用喷雾器喷水,防止水进入袋内产生青苔。如果棚内温度超过 25℃ 以上,要加强通风,或增加遮阴度,降低棚内温度,最好保持棚内温度在 18℃ — 22℃ 左右。

6 耳片生长期管理

这一时期的关键技术是适当控制耳片的生长速度,保证耳片长得黑厚、边园,原则上温度高于 25℃ 不能浇水。春季一般在午后3点至次日9点这一时间段浇水,夏季午后5点至次日6点浇水,浇水时先将木耳全部湿透,再每小时浇水几分钟,实行间歇水分管理,使棚内湿度达到90%左右,一般浇水时放下棚膜,不浇水时将棚膜卷至棚顶,或将棚膜卷至棚肩部,棚的顶部开1~ 2米 宽的缝隙,进行通风换气。

7 采收

当木耳长到3~5厘米大小,耳边下垂时就可以采收,采收时将晾晒网或薄膜铺在地面上,用手或木棍碰一下木耳,木耳就脱落下来,特别省工。晾晒时要放在纱网上,不能淋雨。

8 转潮管理

第一潮木耳采收完毕后,挂袋栽培木耳也要采取“干干湿湿”的水分管理方法进行转潮,采收木耳后,将大棚的棚膜卷至棚顶,晒袋4~5天,然后再浇水管理。

当木耳采收过半后应停水两天,将木耳晒干后再进行浇水,待耳片大部分长至3~5厘米,将木耳一次性采下,再晒袋两天,模仿下中雨的环境进行浇水,七天后再现二潮木耳原基,再浇水3~5天,即可采收第二潮木耳,每季木耳一般可采收3~4潮耳。

黑木耳棚内吊袋立体式栽培,是一项新的生产技术,需要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尤其是水分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非常重要的生产技术,既要满足木耳对水分和湿度的需求,又要合理的进行晒袋,创造时干时湿的木耳生长条件,以期达到高产优质的栽培目的。

(1)材料①塑料大棚:只要能生产反季节蔬菜所用塑料大棚都可进行挂袋黑木耳的栽培。其长度、宽度、结构不限。

②栽培用料:黑木耳是木腐菌类、在自然界中发生于腐倒木材类上。因此要取得高产,栽培主料应以含有木质素的木屑为好。以阔叶类木屑为最佳,必须新鲜、无霉。辅料为麦麸、稻糠、黄豆粉、石灰、石膏等。

③设备及工具:灭菌设备可用简易常压灭菌锅,即家用锅灶在其四周用砖砌或木板围成桶形,上部封顶最好拱形,以不漏气为原则,并在下部安放注水管及温度计。

因黑木耳接种应在无菌状态下进行,生产者必须有一定工具,如无菌接种箱,接种用弹簧枪,消毒杀菌剂等。

④栽培用塑料袋:规格为17厘米×33厘米×0.04厘米折角聚乙烯塑料袋及套环、橡皮筋、棉花等。

⑤黑木耳菌种的纯正、好坏是关系到整个栽培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菌种切不可盲目引进,要到有信誉、有经验的单位购买。一定要保证其纯正、不老化,适合代料栽培。(2)栽培季节春栽3~6月份,秋栽7~10月份。(3)栽培料配方①阔叶木屑1麻袋、麦麸7.5千克、石膏0.35千克,黄豆粉1千克、生石灰0.35千克。pH8左右。

②阔叶木屑1麻袋、稻糠2.5千克、玉米粉1.5千克(或黄豆饼粉1.5千克)、石膏0.35千克、石灰0.35千克、pH8左右。

③先将木屑摊开在水泥地上,麦麸、黄豆粉、石膏撒在木屑上混拌均匀。再将石灰溶解在水中直接拌料,料的含水量应为55%~60%,以手抓料成团,手掌有湿润感为宜。

④用塑料袋装料应边装边压实,上下松紧一致,装至袋高2/3,以倒提袋、料不下落为宜。然后在中间打一直径1.5厘米小孔,深至料内2/3。袋口余上部分套上套环,袋口外翻,并用橡皮筋绑紧,塞上棉球。擦净袋外残料,装入灭菌锅内。当灭菌锅内温度达100℃时保持10小时后熄火。自然降温至40℃出锅。要注意及时向锅内注水,以防烧干锅,待菌袋凉透后即接菌。(4)将菌袋、工具、菌种等移入菌箱内,用消毒灭菌药品灭菌方法有高锰酸钾加甲醛熏蒸、气雾消毒盆、接种机等。一般消毒30分钟后即可接种。先取下棉塞,将二级菌种用镊子挖出,快速移入菌袋内,在料面及孔内都要按上菌料,这样菌袋上下发菌一致,可缩短发菌时间。(5)码垛、培养将接种完毕的菌袋移至事先消毒好的塑料大棚内码垛,暗光培养,温度为24~26℃,力求棚内干燥。15天之后温度降至20~24℃,上下倒垛1次,以求发菌一致,经过40天左右待菌袋全部长满菌丝时割口催耳。(6)割口催耳在发满菌丝的菌袋上割口,长为2厘米、深0.5厘米,呈V形,上、中、下各4个,品字形分布。割口完毕的袋及时去掉棉塞套环,用细线系住袋口,置大棚内挂袋催耳。每根绳约2米,每隔20厘米系一个菌袋,可系8个,吊挂棚内,菌袋距离为15厘米,每立方米可挂70袋左右。并留过道,以利管理。(7)挂袋后严格控制温、湿度前7天为菌丝恢复阶段,棚顶应加草帘遮光、做到“三阳七阴”,保持地面、过道有水外,每天应向空间、棚壁喷雾状水数次(避免向袋直接喷水)。温度控制在18~24℃,湿度为70%~90%,当袋口出现耳芽时应增加空气湿度,每天通风数次。这时力求保湿,通风良好,温度不宜太高。当耳片长至2厘米时,可直接向菌袋及耳片喷水,以耳片不收边为准,晴天多喷,阴天少喷,灵活掌握不可过多喷水。以免形成水耳,水耳遇高温易形成烂耳、流耳。(8)适时采收采收前应停止喷水2~3天,当耳片干缩时采收,晒干即可包装待售。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30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