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蚂蚱的养殖饲料

1、蚂蚱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喜欢吃肥厚的叶子,如甘薯、空心菜、白菜等蔬菜,也喜食玉米、小麦、高梁、谷子、水稻、高梁、大麦等农作物,芦苇、稗草、白茅、狗牙草、虾须草、海蓬子及一些蒿类植物。

蚂蚱的养殖饲料

2、蚂蚱的养殖饲料来源广泛,主植物主要为禾本科植物,最好的饲料就是各种单子叶和尖叶子的青草,或者自己的种的黑麦草和墨西哥玉米草。如果草不够的情况下,可以给适当少喂一点麸子,或者糠类的饲料,直接用水拌湿了以后撒在棚子里就行,但这只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投喂。

关于蝗虫养殖

如何养好蝗虫

在我国,食用蝗虫历史悠久。人们习惯将蝗虫洗净用油炸,撒上盐、花椒粉等后食用;一些饭店宾馆对蝗虫进行煎炒烹炸,做出“飞蝗腾达”、“陆地飞虾”等美味佳肴;对蝗虫还可深加工,制成罐头食品、脱水干制品、冷冻食品,腌渍食品等各种风味食品。目前,蝗虫的市场需求在100吨以上,但人工养殖蝗虫产量不足10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蝗虫养殖投入小、产出大,一次性购买种卵,可以长久利用。虽然蝗虫养殖的前景看好,但笔者在这里提醒大家,养殖蝗虫必须实地调查、学习,联系好销路,考虑当地饮食习惯,谨慎投入。笔者养殖“东亚飞蝗”已数年,从中摸索出一套养殖经验和技术,现介绍给大家:

一、养蝗虫的前期准备养蝗虫要建养殖棚。地点选择通风向阳的地方为宜,房前屋后、闲置的院落、地块等都可以。养殖棚的地面要高出周围地面10-15厘米,以便雨季排水。棚的建造可用竹片、竹竿、木棍等做支架,再用纱布做一个如温室大棚一样的棚罩,底边埋于地下,留一个门口,门口安上拉锁或者用粘连布条对粘。棚的高度为1.5-2米,4月底必须建设好。棚的面积根据蝗虫的数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养600-800只成虫。起初养一万只蝗虫有15平方米即可,每只雌蝗可产卵60-90粒,随着蝗虫量的加大,再继续扩建大棚。建好养殖大棚后,在棚内地面上种上密密麻麻的小麦,准备让幼蝗食用。

二、蝗虫的管理先准备无毒土壤,新锯末和土按2:1拌匀,含水量为20%-30%,在器具上或者木板上铺3-5厘米厚,然后将购来的蝗虫卵均匀地撒在上面,卵上再盖约1厘米厚的土。经过10-15天的孵化,到“五一”前后,蝗虫就可以全部孵出。幼蝗孵出后,7天脱一次皮,脱一次皮为一龄,共脱5次皮后变为成虫,再过50天成虫就可以销售(每斤蝗虫在260-340个)或留种产卵了。在1-3龄期间,幼虫的采食量很小。经过35天变为成虫后,采食量倍增,除了采集部分野杂草喂养外,还可以采割人工种植的墨西哥玉米草饲喂。

三、养殖蝗虫的注意事项1、蝗虫采食时间在早晨9点至下午5点,每天为2-3次。喂养蝗虫时,要将饲草均匀地撒在棚内。2、阴雨天气应适当遮盖养殖棚,因为地面太潮湿,蝗虫会不采食而死亡。3、饲养的密度一般每平方米600-800只为宜,饲养过密会出现强食弱、大食小或者正在脱皮的被早脱皮的蚕食等。4、夏天气温高达35℃以上时,就要对养殖棚进行遮荫,在纱网上或者棚内适当洒些水,供应水分。如果棚内过于干燥,也会造成蝗虫死亡。5、如果蝗虫采食了带毒的饲草,就会立即死亡。所以如果不知饲草是否有毒,最好先洗净再喂。6、蝗虫的生命周期为75天,雌蝗产完卵后会正常死亡,雄蝗也会在交配后正常死亡。

四、相关知识蝗虫一年中分“夏蝗”和“秋蝗”两代。“夏蝗”从5月初出生到7月初左右长为成蝗,并产卵于棚内,完成第一代。在7月15-25日,第二代蝗虫即“秋蝗”会自然出土,到9月初产卵于地下,然后死去。虫卵可以自然越冬。待到来年“五一”,幼蝗会自然孵化,破土而出。

蝗虫养殖技术如下:

1、选址:选择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为宜。

2、消灭天敌:在建棚前先用捕捉、诱杀、开水烫等方法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等消灭干净,因为以上几种动物是蝗虫的天敌,能捕食蝗虫和破坏蝗卵,所以在棚内绝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

3、地面:棚的地面要高干周围地面10-15厘米,为了便干雨季排水。十质最好采用砂壤十,此十不易结块,便于产卵和取卵,担不能太软,蝗虫产卵的要求很高。

4、密度:棚的面积视蝗虫的数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养600-800只成虫。

5、建棚:根据自己的条件可用木棍、竹片建造一个棚的支架。再按这个棚架的大小,用纱布做一个象蚊帐一样的棚罩,挂于棚架上,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上按上拉锁,这个装制就是为了不让蝗中跑出和便干进棚喂养,管理。棚的高度1.5-2米即可,为了保温或防雨,棚外可置塑料布。在温度高的时候和蝗中较大(三龄以上)不怕下雨,可不置塑料布。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四月底前完工。

6、棚内应有玉米以及其他较高植物以作隔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37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