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是世界上广泛养殖的重要冷水性鱼,虹鳟鱼养殖技术有什么?
一虹鳟鱼的养殖
1、亲鱼培育:水深 1~1.5米,沁底砂砾,水温10~14℃,密度每平方米1~3尾,雌雄比1∶1。采卵前期每天更换清水,虹鳟怕光,每天光照在12小时以下。秋冬投喂蔬菜,每年投动物性饲料占总量20%~30%,植物性饲料占55%~70%,采卵采精前投喂一些新鲜小杂鱼。
2、人工采卵授精:产卵前1个月左右,可见雄亲鱼厮打追逐雌鱼现象。雌鱼用尾鳍在浅水处挖坑筑巢,体色渐暗,泄殖孔红而突出,腹大,物摸有游离卵粒感觉,则已成熟。雄鱼体色变黑,黏液减少,泄殖孔柔软,轻压鱼腹有白色精液流出。采卵前三天停食,应先采卵后采精液,采卵后用等渗液冲洗,后挤出精液,用羽毛轻搅半分钟,加少量淡水,让鱼卵充分受精,略加搅动,加较多淡水,冲洗过多精液,再加更多淡水,静止,30~60分后卵吸水具弹性。受精后倒入孵化盘孵化。期间避免振动,均在遮光条件下进行。
二、虹鳟鱼的饲养
1、养殖场:须具备仔鱼、鱼苗、鱼种、成鱼、亲鱼池,除亲鱼池用土池外,其他以水泥池为好。
2、饲养管理:关键在于溶氧、水温和饲料。溶氧每升在6.4毫克以上,水温10~18℃。刚孵出鱼苗头以吸收卵黄为主,20天后开食以蚕豆浆洒在池上游,少食多餐。开食后两个月,将动物骨、肝搅碎拌少量豆饼粉投喂。到当年年尾为鱼中期,此时摄食量多,生长最快。第二年即成鱼期,主投商品饲料。另外根据鱼种大小调整放养密度、进出水量。
三、常见病防治
1、水霉病:发生在鱼卵孵化期,水霉病菌在死卵上着生,菌丝包围感染健康卵,经20小时,卵窒息而死。
2、小爪虫病:是常见的寄生虫病,病鱼体可见许多小白点。
3、车轮虫病:其寄生于皮肤和鳃上引起,病鱼呼吸因难,在池底集群,行动慢。
4、三代虫病:该病侵袭鱼种皮肤及鳍,病鱼极度不安、不时拼命挣扎。
5、肠炎病:成鱼易患此病,肠道发炎充血、红肿,轻压腹部有**黏液流出。
1、水质清澈、水温较低、溶氧较多、水流量充沛,最适生长温度16摄氏度至18摄氏度,低于7摄氏度或高于20摄氏度时,食欲减退、生长减慢,超过24℃摄食停止,以后逐渐衰弱而死亡。
2、虹鳟鱼对水体溶氧要求很高,要保证溶氧在6毫克每升以上,9毫克每升以上快速成长。
3、最适水质为:生化需氧量小于10毫克每升,氨氮值低于0.5毫克每升,pH值为6.5至8。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44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