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概况

随着城市车辆密度的加大,自动变速器已逐渐成为汽车的必备装备,而不仅仅是豪华的标志。因为有了自动变速器,改变车速变得轻松自如,且不必频繁地踩踏板。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概况

如今,几乎所有的现代汽车厂家都生产配备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原因之一是自动变速器可以帮助发动机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自动变速器可实现最佳转速比,即使发动机低速运转,也能保障车辆随驾驶者的意愿正常行驶,油耗降低了,污染也就受到控制。

1908年,福特T型车最早采用一种两个速比的自动变速器。其构造是采用多组齿轮,并且分成中央齿轮和周边齿轮,最外边则是一个转轮,随着中央齿轮从发动机引入的扭矩不同,齿轮组相机行事,从而得到高低不一的转速,包括倒车档的反向旋转。

从那以后,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原理并无大的改变,但材料技术的进步与润滑油性能的提高,使这种变速器的速比更为丰富。ZF公司于1999年推出了首台6个速比的变速器,与此同时,液压控制技术的发展,还可使驾车者通过制动踏板直接改变车速。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生产过一种3个速比的自动变速器,只要把变速杆推至D的位置上,便可由油门踏板随意地改变车速。传统的离合器由一个涡轮转换器所取代。每当制动踏板被踩下或抬起时,由一个液压泵干预速度的变化。这套简单的系统后来回增加了“Kickdown”,使性能更加完善。后来,又有人发明了涡流转换器的锁止机构,消除了加速时打滑的感觉,从而大大地降低了油耗。

转轮式自动变速器存在一个缺点,即起步加速时令人有一种车轮打滑的感觉,于是驾车人会猛加油门,但车速又并不随即增高。目前已有一些厂家,如日产和菲亚特,求助于电子装置来设法消除这一缺点,日产Primera的6速变速器与菲亚特Punto的7速变速器便是这番努力的结果。驾车者根本无需扳动手柄,便可以轻松自如地改变车速。

虽然自动变速器不断地演变进步,但始终有缺点,即车速的反应与踏板的动作之间总有一定的差距,驾驶中缺乏直觉的印象。1969年出现的电子控制系统及1982年出现的数字技术对此作了改进。

随着发动机燃油喷射与点火装置的不断完善,自动变速器也有新的花样,如设置了“运动式’或“雪地行驶”等不同的操控方式,有的在仪表盘上设有一个印有S字母的按钮,可以在加速时变得格外迅捷;或者印有雪花图案代表雪地行驶的按钮,可避免在起步时打滑。更有甚者,新一代“随机应变式”变速器还可以顺应驾车者不同的习惯、相应的反应、使驾驶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近年,保时捷公司又发明了一种“手控/自动变速器”,凭靠一组复杂的电子装置,可以使驾车者在自动与手动变速之间任意选择。例如,在市内行驶时,由于需要频繁地变换速度,使用自动变速器便显得非常方便;而一旦来到高速公路或其它开阔的地方,则又可将自动变速的功能关掉,转为由手控制,以此来领略驾车中的多种乐趣。这一点已逐渐成为高档车的特性。

将自动变速器智能化,并且普及到大众化的汽车上,这是法国人的功劳。1997年标致206与雷诺Clio率先采用了最先进的电脑控制技术及被称为“fuzzylogie”的原理,即“模糊逻辑”。这样的汽车可以依据驾车者的性情、路面的状况、车身的负荷乃至周边环境等多种因素,在9种程式中挑选最适合的功能,实现智能化驾驶,以充分发挥车辆的性能,降低油耗,确保安全。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使汽车好像有了人的智慧,甚至比人更善于思索。它根据外界路面的变化,经过计算,代替人作出准确聪明的决断。

为什么国产卡车市场占有率比汽车高,是卡车技术好一些么?

豪华车的定义很多,世界范围十个装不下。 楼主的豪华应该是指奢侈品的意义。 个人意见如下。 1.劳斯莱斯 劳斯莱斯汽车公司是由亨利.罗易斯(F.Henry Royee)和贵族C.罗尔斯(C.Rolls)合作,在1904年创建的。大众于1998年购买了英国的劳斯-莱斯轿车有限公司。 劳斯莱斯汽车公司(Rolls—Royce)是以一个“贵族化”的汽车公司享誉全球的。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年产量只有几千辆,连世界大汽车公司产量的零头都不够。但从另一角度看,却物以稀为贵。劳斯莱斯轿车之所以成为显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是因为该公司要审查轿车的购买者的身份及背景条件。 2.宾利 本特利(Bentley)于1920年创建了自己的汽车公司,开始设计制造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运动车。1931年由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将本特利公司买下了。兼并后的本特利公司也生产豪华轿车。“罗尔斯-罗伊斯”和“本特利”两个车名实际上似乎同一种车,只不过根据不同的用户将两中车做得各有特色,魅力不同而已。本特利轿车是为了满足富有的年轻人,追求高速驾驶、寻求刺激的需要。 3.世爵 世爵作为历史超过百年的老厂,一直保持着品牌独特的风格。他们生产的跑车全部为手工打造,多项指标采用F1标准。作为知名的极品豪华运动汽车制造商,世爵制造的贵族运动汽车完全依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2005年,世爵年产100辆车。不仅只为有限的尊贵车主生产这一他们成功价值的体现,而且每一款又都是绝版收藏的结晶,即世爵每年都会推出一款新车,而每一款当全球生产达到500台时立即停止。世爵的目标是运动汽车市场的最高端的用户,这些客户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中东、大中华地区以及一些较小的富裕的国家,比如说瑞士和摩纳哥等等。 4.布加迪 布加迪,这个创立至今已经有百余年历史的法国跑车品牌,但总有人误认为是意大利跑车。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间可以说是风风雨雨。自从1947年时因为创厂人Ettore Bugatti过世而终止营运后,布加迪这个老字号的法国品牌,虽然一度于90年代初期,在狂热的车迷兼实业家的意大利人Romano Artioli的努力奔走之下复活,并且推出了像EB110这般脍炙人口的超跑级量产车。可惜很不幸,好不容易复活过来的布加迪因为公司财务困难,在1995年时宣布破产,留下仅量产139辆的EB110与胎死腹中的EB112概念车让人凭吊 5.林肯 1922年福特公司成立了林肯部,1939年又成立了墨寇利部,1949合并成为福特的一个分部。该部生产以林肯总统名字命名的林肯-大陆、林肯-城市牌高级轿车,亦是美国当代几位总统首选的公务用车。 6凯迪拉克 1902年,凯迪拉克诞生于被誉为美国汽车之城的底特律。百多年来,凯迪拉克在汽车行业创造了无数个第一,缔造了无数个豪华车的行业标准;可以说凯迪拉克的历史代表了美国豪华车的历史。一直以来,凯迪拉克都被视为美国顶级豪华车的标志,是各个历史时代美国成功人士的成功标志,是各国政要、显贵和名人的首选座驾。在韦伯斯特大词典中,凯迪拉克被定义为“同类中最为出色、最具声望事物”的同义词;被一向以追求极致尊贵著称的伦敦皇家汽车俱乐部冠以“世界标准”的美誉 7.奔驰 创立于1926年,创始人是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它的前身是1886年成立的奔驰汽车厂和戴姆勒汽车厂。1926年两厂合并后,叫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现在奔驰除以高质量、高性能豪华汽车闻名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客车和重型载重汽车的生产厂家 8.捷豹 自1922年成立以来,捷豹汽车一贯致力于其产品的改进。正如捷豹汽车创始人威廉·里昂斯爵士所说,“汽车是我们所能制造出的最具生命力的机器。”捷豹汽车始终坚持的核心是展现汽车与生俱来的优雅本质。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首次参加比赛以来,捷豹发动机在各项比赛中屡获殊荣,并且在欧洲汽车运动领域从五十年代至今独占鳌头。历经八十余年的发展,捷豹汽车不断将新技术融合于汽车制造中,以实现卓越性能和出色驾驶体验的完美结合。 9.路虎 路虎(Land Rover)以四驱车而举世闻名:自创始以来就始终致力于为其驾驶者提供不断完善的四驱车驾驶体验。在四驱车领域中,路虎公司不仅拥有先进的核心技术,而且充满了对四驱车的热情:他是举世公认的权威四驱车革新者。尽管路虎在不断改进产品,但它始终秉承其优良传统就是将公司价值与精益设计完美的结合 10.宝马 宝马是驰名世界的汽车企业,也被认为是高档汽车生产业的先导。宝马公司创建于1916年,总部设在幕尼黑。80年来,它由最初的一家飞机引擎生产厂发展成为今天以高级轿车为主导,并生产享誉全球的飞机引擎、越野车和摩托车的企业集团,名列世界汽车公司前20名。宝马也被译为“巴依尔”。宝马公司的全称是"BayerischeMotorenWerheAG",BMW就是这三个单词的首位字母缩写。 但还有很多生产少数稀有的奢侈汽车的品牌并不广为人知,国内也无从购买

麻烦采纳,谢谢!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生产的第一辆长头卡车——“老解放”CA10、第二代长头卡车解放系141,然后就是东风140长头卡车为其代表的经典中型卡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欧系和日系卡车技术的输入,国产卡车逐渐变为欧洲流行风格的平头卡车的同时,国家颁布的强制性标准《GB1589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也是建立在欧洲汽车标准之上的。

对载货车总质量和车身总长有对应限制的欧洲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04)标准一直延用至今,三十多年来平头卡车依旧成为中国中、重卡车的主流。但国产长头卡车技术水平还停留在上世纪末的水平线上,其研发更新,性能环保、燃油经济性方面都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尤其是现代物流高速化日趋明显的情况下需求。

目前,国内每年有近2万辆长头卡车销量,相对于百万辆的平头中、重型卡车市场,长头卡车成为小众车型。长头卡车在中国市场需求量狭窄,主要较少集中在一些区域特殊细分市场上,如一些大型物流集团及个别特种行业,如港口的集装箱转短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自卸车。

美国人均道路面积500平米以上、日本人均200平米左右、中国人均道路面积不足10平米以下,而且中国的交通状况远比欧、美、日等国要复杂,对车辆的灵活性要求更高,长头的视野和转弯半径的缺陷在中国不单没有削弱,反而被放大了。这些现实决定了中国只会更多的走欧洲重卡发展模式,而不是北美的发展模式,长头卡车在中国只会是作为市场的补充而不是主力车型。

对比欧、美、亚、中的卡车使用情况来看,北美地区习惯使用“长头”卡车;而欧洲和亚洲特别是中国更习惯使用“平头”卡车。由于北美大部分商品运输依靠重型卡车来完成,加上人烟稀少且路况很好,司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几率很高,所以更加喜欢“长鼻子”的卡车,在安全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舒适性等方面都较前者要好。

在卡车文化方面,美国司机大多喜欢外观造型有棱有角的粗犷膘悍威猛美式风格车型,驾驶室宽大舒适、操控自如的驾乘空间。驾驶座后端的卧铺设计十分人性化,在设置了宽大可折叠床位的同时,有些卡车中甚至还加装了环绕式的仪表台,自动变速器、高配置的音响电视、VCO等娱乐设施,卫星通信跟踪服务系统以及可上网电脑等营运,完全可与轿车舒适性相媲美。

美国对于车辆长度的计算是从驾驶室后端开始计算,所以驾驶室的长度并不会影响整车的长度,所以无论是“长头”还是“平头”的卡车,其整车的载货重量并不会因此而变化。

美国长头重型货车搭载的发动机功率均为重载大马力,发动机多来自于美国发动机制造商卡特彼勒、纳威斯达、底特律柴油、康明斯、迈克货车公司、沃尔沃货车北美公司五大厂家。变速器多采用全自动或半自动换档,ABS抱死控制系统、缓速器成为公路重型货车的标准配置,有的车型则安装EBS电子制动控制和GPS全球定位系统。

欧洲和中国的情况很相似,公路上行驶的大多是平头卡车。进入21世纪初,欧洲主流厂商的长头车系列都相继停产。例如斯堪尼亚的长头卡车T系列、依维柯长头卡车Strator、奔驰长头卡车Zetros和在巴西推出的Atron长头卡车、俄罗斯MAZ公司长头卡、荷兰DAF的CT长头卡车,其销量正逐年在欧洲市场上减少而转向北美与北欧地区。

我国卡车事故伤亡率与欧美国家相比居高不下,欧美国家的卡车事故伤亡率却远低于我国。一直居高不下的事故伤亡率原因是我国的卡车大都是平头重卡,而美洲国家的卡车大多采用长头设计,安全性能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45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