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怎样才能建成标准化肉牛场?

1.确定建场宗旨

怎样才能建成标准化肉牛场?

(1)肉牛育肥场的建设应符合肉牛生产现代化、规范化、规模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将肉牛育肥场建设成为肉牛安静、幽雅、舒适的生活环境。

(3)肉牛育肥场的建设应符合保护环境的要求。

(4)肉牛育肥场的建设应符合当地政府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如土地属性、土地使用规划、动物防疫等)要求并有相关证明文件。

2.选好场址

(1)肉牛育肥场场址选择必须符合国家畜牧主管部门制定的养殖场规范布局的总体要求,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要求。

(2)场址要地势开阔、高燥向阳、通风、排水良好,坡度不宜大于25度;场地地形整齐、宽阔、有足够的面积,避免雷击区,一般肉牛育肥场的场区占地总面积按每头存栏牛30~35米2计算,不同规模的育肥牛场占地总面积的调整系数为10%~20%。

(3)场地土壤质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

(4)交通便利,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无污染。场界距离居民区和其他畜牧场应大于500米,距离交通主干道不少于500米。周围1500米以内无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屠宰厂、兽医院等容易产生污染的企业和单位。

3.场地规划布局合理

(1)肉牛育肥场按功能一般分为管理区、生产区、饲料区和粪污处理区,各功能区之间宜相距50米,牛场周围及各区之间应设防疫隔离带。

(2)管理区一般设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区域;隔离区设在场区下风向或侧风向及地势低的区域;饲料加工区与生产区分离,位置应方便车辆运输。

(3)牛场与外界应有专用道路与交通干线连接。场内道路分净道和污染道,两者严格分开,不得交叉混用。道路宽度一般不小于4米,转弯半径不小于8米。道路净空高4米内没有障碍物。

4.生产设施与设备

(1)牛舍建筑形式可采用全开放式(敞棚)、半开放式或有窗式;屋顶形式可采用钟楼式、半钟楼式、双坡式或拱顶式,牛舍屋顶应加隔热层或保温层。

(2)牛舍采用砖混结构或轻钢结构。每栋牛舍长度根据牛的数量和牛场总体规划布局而定;牛舍跨度根据牛舍内部布置确定,单列式牛舍的跨度一般为5.1~6.5米;双列式牛舍的跨度一般为10.0~12.0米,可采用对头式或对尾式饲养;牛舍的高度不宜太低,牛舍檐口高度一般不低于3.0米,双列式布置牛舍的檐口高度一般不低于3.6米,且随着牛舍的高度增加而增高;两栋牛舍间距以檐口高度的4~5倍为宜。

(3)牛舍总建筑面积 一般按照每头存栏牛6.0~8.0米2计算,其他附属建筑面积一般按照每头存栏牛2.0~3.0米2计算为宜。

(4)采用拴系饲养的牛床长度一般为1.8米,床面材料以砖、混凝土为宜,并向粪尿沟有1.5%~3.0%的坡度。采用小群饲养一般加垫料,也可以设坡度向粪尿沟倾斜。采用围栏饲养的,小围栏(30米2养牛6~8头)、大围栏(100~150米2养牛20~30头)。

(5)牛舍设备 ①牛栏杆:根据饲养方式确定,小群饲养栏杆根据牛的大小设计1.3~1.5米高度。栏内可设置刷毛机等设施。②采用有槽帮食槽或地面食槽,人工或机械饲喂。③饮用水可采用自动饮水器或食槽供水。④清粪方式采用人工或机械清粪。⑤环境控制设备包括风机等防暑降温设备。

(6)运动场中的设备 围栏散养牛运动场中的设备有补料槽、饮水设施,按20~30头牛设置一个补料槽、饮水槽。

(7)场区设备

①饲料加工与贮存设施符合下列要求:青贮贮备量按每头牛每天10~15千克计算,应满足牛场全年需要量。青贮窖池按500~600千克/米3设计容量。饲草贮备量按每头牛每天5千克计算,应满足牛场3~6个月的需要量。高密度草捆密度350千克/米3粗饲料贮备应有干草棚,精饲料贮备量应能满足牛场1~2个月的需要量。牛场设有粉碎机、搅拌机等相应的加工设备。

②牛场水源稳定,有水质检验报告。有贮水设施或配套饮水设备,宜采用无塔恒压给水装置供水或选用水塔、蓄水池、压力罐供水,供水压力为147~196千帕。牛场给水设计应按每头育肥牛日需水量40~50升,每人日需水量100升,每日供水量按牛场日需水量的2.5倍计算。生活与管理区给水、排放按工业与民用建筑有关规定执行。

③牛场的电力负荷为二级。当地不能保证二级供电要求时,应设自备发电机组。大中型育肥场应配置信息交流、通信联络设备。

④牛场消防应采取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消防设施,符合《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消防通道可利用场内道路,并与场外公路相通;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合一的给水系统。

⑤实验室设备应满足生产所需要的兽医化验、营养分析、环境检测等工作的需要。

⑥设有保定架和装(卸)牛台。在没有颈枷设施的肉牛养殖场,必须配备保定架。装(卸)牛台既可以为固定的永久性设施,也可以为用钢管和木材等制作的可移动设施。

5.卫生防疫

(1)牛场四周建有围墙、防疫沟,并配有绿化隔离带,牛场大门入口处设有车辆强制消毒设施。大门口消毒池长不小于4米、宽不小于3米、深不小于0.2米,消毒池应设有遮雨棚。

(2)生产区应与生活区严格隔离,在生产区入口处设人员消毒更衣室,在牛舍入口处设地面消毒池。

(3)粪污处理区与病死牛处理区按夏季主导风向设于生产区的下风向处。

(4)病死牛只处理及建设应符合《畜禽病害肉尸及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的规定。

(5)牛舍内空气质量应符合《畜禽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

6.环境保护

(1)新建肉牛育肥场必须进行环境评估,确保肉牛育肥场不污染周围环境,并不受外界环境污染。

(2)新建肉牛育肥场必须同步建设相应的粪便和污水处理设施。固体粪污以高温堆肥处理为主,处理后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的规定方可运出场外。污水经处理后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规定方可排放。

(3)场内空气质量应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

(4)场区绿化应结合场区各功能区之间的隔离、防疫、遮阴及放风的需要进行。可根据当地实际种植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树种和花草,不宜种植有毒、有刺、有飞絮的植物。

(5)肉牛育肥场周围最好有足够的土地面积消纳牛粪及污水,1头存栏牛需要土地10~15亩。

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的创建主要涉及到选址与布局、设施设备、管理与防疫和环保四个方面。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建设标准。

一、肉牛标准化示范场在选址与布局上的标准(一)选址。

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米以上。

地势高燥,通风良好。

远离噪音。

(二)基础设施。

水源稳定,有贮存、净化设施。

电力供应充足有保障。

交通便利,有专用车道直通到场。

(三)场区布局。

场区与外环境隔离;场区内生活区、生产区、办公区、粪污处理区分开。

有单独母牛舍、犊牛舍、育成舍、育肥牛舍;有运动场。

(四)净道、污道严格分开。

二、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设施设备方面又要达到哪些要求(一)牛舍。

牛舍为有窗式、半开放式、开放式,最好不是简易牛棚。

(二)饲养密度。

牛舍内饲养密度3.5平方米/头。

(三)消毒设施。

场门口有消毒池,场区有内外环境消毒设备。

(四)养殖设备。

牛舍有固定食槽,运动场设补饲槽。

有全混合饲料搅拌机,有精料搅拌机或使用专业精料补充料,有饲料库。

有自动饮水器或独立饮水槽,运动场设饮水槽。

有青贮设备,有干草棚。

有带棚的贮粪场。

有粪便处理设备。

(五)辅助设施。

有资料档案室。

对于育肥牛场有兽医室;对于母牛繁育场,有兽医室和人工授精室。

还要有专用更衣室。

三、肉牛标准化管理与防疫的标准(一)管理制度。

有生产管理制度和防疫消毒制度,并上墙。

(二)操作规程。

有科学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和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三)生产记录。

有购牛时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并记录品种、来源、数量、月龄、出栏月龄、出栏体重等情况。

有完整生产记录,包括产犊记录、牛群周转、日饲料消耗及温湿度等环境条件记录和生产性能记录。

有饲料、兽药使用记录。

有完整的免疫、用药及治疗效果等记录。

(四)档案管理。

有牛群购销、疫病防治、饲料采购、人员雇佣等生产管理档案。

(五)人员配备。

有一名或一名以上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或与当地高级畜牧兽医人员有合作协议。

四、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在环保方面的标准(一)粪污处理。

有固定的牛粪储存、堆放场所,并有防止粪液渗漏、溢流措施。

对牛场废弃物有处理设备,并有效运行。

(二)农牧结合。

粪污作为有机肥利用,粪污农牧结合处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52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