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百科]野猪养殖秘诀?野猪养殖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1.断奶过早
在养殖野猪时,为使其早配种及让仔猪提早上市,人为地提前断乳。但野猪乳腺不发达、泌乳量小、放乳时间短,如过早断奶容易导致仔猪个体小、体质较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胃肠功能较差、易出现疾病。
2.饲料不合理
野猪天生耐粗食,喜食青草、青菜等,青绿饲料占70%,食量少,一天仅需喂两餐。而有些养殖户养野猪时全部喂全价饲料,使野猪长得太肥,导致不发情。虽然采取增加运动量、限饲等方法后可正常发情,但时间一般要推迟几个月,既耽误了时间,又浪费了饲料,增加了成本。
3.不注重防疫
许多养殖户不重视使用疫苗或者生搬硬套,使用不规范、不科学。科学的免疫应该是根据当地的疫情而制订一套完整的免疫程序。
另外,一些养殖户卫生防疫观念淡薄,养殖场随意让闲人参观,且极少采取消毒措施。其实消毒是最简单、最有效、最根本的预防疾病发生的措施。一般每五天清洗、消毒一次,并在养殖场门口、生产区门口与猪舍门口设立三重消毒池,人员进出都必需消毒和换工作服。
4.不注重猪舍卫生和环境消毒
猪的排泄物较多,容易造成细菌、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如能保持猪舍卫生,就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可杜绝疾病的传染。但目前大部分的养殖场卫生差,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多,据报道一只苍蝇即可携带600万个细菌,极易造成疾病的流行和暴发,影响养殖效益。
5.不注重技术学习和技术培训
野猪虽然抗病力、生病力都比家猪强,但仍有许多基本知识必需掌握。目前一些养殖户在引种时没有经过正规场家的专业培训,导致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另外,在养殖时又不注重技术学习,不能及时观察野猪的精神状态、饲料量、饮水量、活动情况、大小便的变化,使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因技术、管理的差异,其繁殖率、成活率、生长速度及经济效益也相差许多。
6.不注重猪种质量
一些引种户因贪图方便与便宜,或被一些不法场家蒙骗,引进一些含纯种野猪血缘仅50%左右的特种野猪,其外观、品质已与家猪相差无几,其抗病力、耐粗饲、瘦肉率、营养成份等方面都较差。
野猪的子二代才允许上市销售,必须要有特种养殖证,否则就是非法养殖。
肉鸡儿和血鸡儿的区别是:
1、品种不同
肉鸡是指专门用于生产鸡肉的仔鸡,是食用肉仔鸡的总称,也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
血鸡是一种留鸟,主要分布于中国,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为雄鸟大覆羽、尾下覆羽、尾上覆羽、脚、头侧、腊膜都为红色,所以又被称为血雉。
2、外观不同
血鸡别名血鸡、松花鸡,雄鸟的额、眼先、眉纹和颊呈黑色,除眼先外多少沾有绯红色。头顶土灰色,羽轴是灰白色的,部分羽毛,会向后延长成冠羽,头后面两侧是黑褐色,雌鸟额、眼先和眼的上下浅棕褐色,头顶灰色,具有额棕褐色羽干纹。
肉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驯化历史大约有四千年了,肉鸡生长十分迅速,肉鸡的仔鸡出壳重在40-45克,不同的肉鸡品种,性别、年龄的鸡外貌各不相同,常见的白羽肉鸡,毛少,肉多,体质健壮。
3、价值不同
血鸡主要栖于松林和云杉林,食松(杉)叶和种子,又称为“松鸡子”,血鸡分布于西藏、四川,南至云南西北部,北达青海,以及甘肃的祁连山脉,还有陕西南部秦岭等地,是国家保护动物,仅用于观赏,不可以食用。
而肉鸡的主要价值用途就是肉用,肉鸡的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不但可以热炒、炖汤,而且还可以冷食凉拌,全身上下都可以食用,需求量非常大,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养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53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