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养鸡场的发展和方案?
一、思路
1、从选址上考虑。
2、从区域考虑。
3、从品种考虑。
4、从鸡舍的建设考虑。
5、从其他养殖设施考虑。
二、养鸡场的发展和方案
1、科学选择场址
养禽场场址符合当地总体规划,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居民区和主要交通干线、其它畜禽养殖场及畜禽屠宰加工、交易场所500米以上。地势平坦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供电稳定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2、合理划分区域
养禽场整个区域划分应符合生产工艺流程和家禽防疫要求,按功能合理布置办公与生活区、生产区以及粪污处理区。各区之间界限分明,联系方便,用围墙、绿化带等隔开。生产区门口最好设有喷雾消毒装置,所有人员进出必须更衣换鞋、消毒。
3、精选优良品种
因地制宜选用家禽养殖品种,例如肉鸡以AA+、罗斯308,蛋鸡以新罗曼、伊莎等品种为主,商品苗鸡应从有许可证的种禽场购买。选择优良的家禽品种,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4、科学建设禽舍
鸡舍建筑牢固,能够保温,具备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力求做到先进合理、冬暖夏凉、透光通风,便于日常操作和实现机械化,便于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在建筑设施配套上,主要道路、舍内地面至少50厘米厚硬化处理,健全防鸟、防鼠、防虫功能设施,相邻各禽舍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相邻两栋纵墙距离7米以上,端墙之间不少于9米,距围墙不少于3米。禽舍与禽舍闻可种植草坪、药材及绿化等。
5、配备养殖设施
有条件的话,尽量使用先进的自动饮水系统、自动喂料系统,蛋鸡场配备光照设备,大型禽场配备储料罐或储料库,采用风机、湿帘降温机械通风系统等先进生产设施,以充分发挥家禽生产水平。同时健全防疫配套设施,有围墙、绿化、沟河等防疫隔离带。
开设养鸡场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注意通风措施,通风条件好的鸡舍疾病发生的几率比较小;按时清理鸡舍,鸡舍里面的排泄物每2天就要进行一次的清理,食槽和水槽里面的残留物每天进行清理;及时消毒,食槽和水槽每7天就要进行一次的消毒;控温措施,夏天在鸡舍的上面安装隔离层来进行降温。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一个国家管理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生物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由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防疫检疫监督、兽药质量监察和残留监控,以及防疫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等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相互作用、环环相扣,构成动物防疫体系的整体。
蛋鸡健康养殖的安全防疫体系包括疫病的预防、监测、诊断、控制、扑灭以及检疫;组织供应防疫疫苗等物资,防疫项目实施;动物防疫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等。蛋鸡健康安全控制体系见图6-1。
图6-1 蛋鸡健康安全控制
疾病防控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养殖场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从场址的选择、鸡场的布局、设备的安装、雏鸡和饲料的选择、饲养管理、消毒隔离、疫苗接种、药物应用与动物保健检测等生产的各个环节着手,减少疫病的发生。即必须加强平时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和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1)实行全进全出制,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 养鸡时应把成年鸡和育成鸡、雏鸡分开饲养,孵化场一定要远离鸡场。要绝对禁止把不同日龄的鸡放在一栋鸡舍里饲养,最好做到全场的全进全出,即进鸡时一次把全部鸡舍装满,或在短时间内把鸡舍装满。养完了这批鸡全部淘汰,全场进行彻底清扫、清洗、消毒,空舍2~4周,再进新鸡。
(2)重视鸡场的环境卫生 鸡舍的环境卫生包括鸡群的小环境(鸡舍)卫生和大环境(生产区)卫生两方面。养鸡场应始终把搞好环境卫生放在重要地位。鸡舍的环境包括鸡舍内的温度、湿度、风速、粉尘、有害气体的含量和病原微生物的含量等。这些条件指数都对鸡群的生长发育以及抗病能力有很大影响。养鸡者要采取一切措施为鸡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证鸡群的健康。
场区内要定期清扫消毒,每周至少一次。必要时进行深翻土地。死鸡不能乱扔,要及时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从鸡舍清出的鸡粪要及时运走,可进行发酵或烘干处理。鸡舍排出的废水也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3)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体体质,增强鸡群抗病力 在饲养方面,首先要满足鸡体生长、发育、产蛋所需要的营养,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鸡不同品种、生长阶段和季节,对每种营养成分的需求有所不同,应根据情况加以调整。
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对鸡体的免疫有重要作用,要注意保证供给。
当鸡进行断喙、转群、免疫,及饲养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鸡群会发生应激反应。应激情况下鸡群对维生素A、K和C需求量增加,应及时予以补充。
(4)坚持做好消毒工作 消毒工作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做好各种疫病免疫的基础和前提。消毒工作要制度化、经常化,不仅要做好养鸡的各个环节,如大门口、生产区、鸡舍、孵化、育雏等的消毒,而且要坚持做好带鸡消毒,即在鸡舍有鸡的情况下,用0.3%过氧乙酸或百毒杀对鸡群进行消毒,这对环境的净化和疾病的防治具有很大作用。通过带鸡消毒不仅能使鸡舍的地面、墙壁、鸡体和空气中的细菌数量明显减少,还能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氨气,夏天还有降温作用。
要保持养鸡场、鸡舍门口消毒池消毒液的新鲜度,各种用具必须定期进行消毒。消毒剂的选择必须对人和鸡安全,对设备没有破坏性,没有残留毒性,消毒剂的任一成分都不会在肉或蛋里产生有害积累。
鸡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液消毒或撒生石灰一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1~2个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进鸡或转群前将鸡舍彻底清扫干净,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进行彻底消毒。
定期对蛋箱、蛋盘、料槽、饮水器等用具进行消毒,可先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闭的室内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30分钟以上。
(5)做好免疫预防与接种工作 用疫苗或菌苗对鸡群进行接种,使鸡群对某种疫病产生特异的抵抗力,称为免疫。免疫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养鸡场必须根据本场疫病的发生情况认真做好各项疫病的免疫工作。
有计划地用药物预防鸡病的发生。根据本场的发病情况,有计划地在一定日龄对鸡群投药可以做到预防在先,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如在1~5日龄投予泰乐菌素,预防支原体病;1~7日龄投予诺氟沙星等预防鸡白痢和大肠杆菌病;育雏开始时在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物预防球虫病等。为了提高用药的针对性,应做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为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可常变换给药的种类。
一旦发生病情,要及时诊断和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疾病。只有将病情诊断清楚,治病才能有的放矢,收到预期效果。如果遇到复杂的重大疫病,本场难以确诊,应及时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请求帮助诊治。
(6)做好疫病检测工作 任何养鸡场必须制定详细的、符合国家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有关规定的疫病监测和控制方案,并接受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的监督,获得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的批准和认可。养殖场必须向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和官方兽医提供连续性的疫情监测信息。
养鸡场每年都要定期对本场的鸡进行疫病的监测。养鸡场常规监测疫病的种类至少应该包括:新城疫、禽流感、鸡败血支原体、鸡沙门氏菌、雏白痢沙门氏菌、亚利桑那沙门氏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产蛋下降综合征和鸡白血病等。
(7)做好鸡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总之,只有搞好鸡病防治,才能使养鸡场的生产正常进行。只有搞好兽医卫生防疫工作,才能使鸡病得到控制。兽医卫生防疫工作不能一阵紧、一阵松,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才能把鸡病防治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65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