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体育IP的成功与否在于有没有互联网用户运营模式创新

体育IP的成功与否在于有没有互联网用户运营模式创新郑新安(资深互联网品牌运维专家)有个朋友的体育竞赛表演项目,孵化的很成功,也获得多轮的融资。但长时间不赢利,融来的钱很快就会烧光,可能支持不到项目的赢利时间就可能倒下。市场为什么不接受这个项目?是项目本身的产品不好,战略不对,政策不支持?分析一下看,还都不是。首先,体育竞赛表演是中国体育产业的核心,也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体育产业发展新方向。这类项目符合市场需求,产业链长,能有效对接互联网用户,发展衍生品市场,对体育用品、体育**、体育营销等行业均有比较强劲的拉动作用,在战略方向上没有任何问题。在政策方面,早在2018年12月,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文件表示支持这个行业总规模达到2万亿元的大发展。从产品结构来看,中国市场在体育用品在体育产业中独挑大梁,其占比高达80.97%,显得很不合理,也落后于市场的新增需求。而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在产业中的占比仅1.05%,市场空间巨大。相比之下,在美国体育产业结构中,竞赛表演的占比可达25%。中国体育产业的结构必需调整,使体育用品与体育竞赛表演来个大对调。这不是人为的局面,而是市场的需求。从产品上来看,全新的青春力量型娱乐赛事,中国没有,世界罕见,这本身就是一种稀缺式的版权生意,当然可能做大做强。从几个方面看都很不错的体育娱乐IP,为什么没有火起来?在我看来,不在战略,不在市场,不在产品,不在政策,而在于是不用采用了互联网式的有效运营模式创新。运营模式创新有多重要,不同的人运营的结果完全不一样,更何况体育IP这样重度垂直产业。面对这样的IP,传统的思路只会卖门票,赞助,广告,以及相关衍生品的销售。可要买这些东西,必需要让这个IP值钱起来才有可能。也就是说,它一定是一个品牌才会产生这些附加值。那么,对于新生的IP,而且,是基于互联网环境生长的体育娱乐赛事IP,如何走出这样的怪圈的,即没有品牌,也可以快速获得广告,赞助,衍生品的收入。显然,用传统的方式不可能,这需要时间,而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则可以大大缩短时间,将这些收入一并体现出来。怎么体现?传统体育竞赛的免费内容在政策放开、新媒体崛起、用户付费意愿提升、支付方式革新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正在改变,中国正在迎来体育内容付费爆发新时代。即用户开始习惯在线上付费观看赛事。据统计,目前最值钱的体育赛事品牌中超的版权费每年均价高达16亿元人民币。英超2.4亿欧元;西甲0.5亿欧元;德甲0.5亿欧元;NBA6.53亿人民币;由此看来,线上内容付费绝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好的体育娱乐赛事,具有稀缺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等特点,随着5G时代的到来,用户选择在线上和移动端观看赛事变成常事,付费观看,是个人人付得起,人人愿意付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体育娱乐表演就成为了一个超级流量入口。有了入口不愁没有赢利点。在线下做赛事,在线上获得赢利,这一思路应是正确的选择。当然,在赛事项目还没有获得超级品牌影响力的情况下,项目方也卖不出版权的价值,就是卖广告和会员收入也很困难。当你用传统的卖门票演出方式来运营这个好项目时,实际上,就是处在一个不断烧钱的阶段。因为,没有赢利,所有的运营方式都是在培育市场,围猎用户。这是一般的运营方式,真正的烧钱模式,应投入大规模的广告宣传,比如通过梯媒与网媒进行大规模的品牌宣传,让头部年轻受众知晓并产生购买力。这样做,需要花大笔的钱,比如二三个亿以上,不愁品牌影响力上不来。可这种烧钱的方式,对于一个新生IP项目还承受不起。怎么办?最好的办法还是用线上平台粉丝来快速聚集起品牌的影响力,然后,通过粉丝来消费衍生品及门票。当这种方式达到一定量级之后,广告与赞助和会员费用都会全面跟上来。这就是互联网运营模式的创新。用互联网平台聚合粉丝,形成品牌影响力,通过消费体验社群导流衍生品消费及门票,可以一举解决当下项目在初期赢利不佳的尴尬状态。在衍生品电商市场打开之后,比如一天销售280万元,或几个小时就完成这样的销售额,朋友这个新项目的电商才算真正开启。真正实现IP和电商会员体系的开通,不仅项目的衍生品可以卖钱,在广告营销赞助方面,也可以实现了品销合一的新格局。这么好的项目,我们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响亮的品牌,重要的是要销量,是品牌的转化。衍生品、广告、赞助、门票、直播中的口播、滚屏红包、打赏等形式都可实现流量转化。不要小看红包与打赏的变现方式,这种植入游戏式的玩法,可以直击新生代用户的支付参与痛点,利用神灯宝箱和口令红包等方式与用户进行游戏般互动,可以转化出巨大的电商流量。让项目品牌值钱,具有市场的品牌估值,比资本估值更能市场化落地,因为,前者是投资人对预期的看好,后者才是用户的看好。当我们的项目品牌达到与中超、CBA、足协杯、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F1中国大奖赛、中国排球超级联赛、KPL一样品牌市场价值时,项目品牌的市场化商业闭环就已形成,届时大规模的市场增长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一方面用资本的钱试水市场积累品牌形象,一方面用互联网运维模式打开市场缺口,以消费分享社群形成电商链条,积累粉丝,让项目走上快速赢利之道。

体育IP的成功与否在于有没有互联网用户运营模式创新

2017年2月9日,中体产业晚间公告宣布,目前大股东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公开征集到的4家意向受让方。其中天津乐体安鸿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因作为乐视体育的子公司而尤其受注目。

2016年年底起陷入“钱荒”的乐视体育,如今借子公司向中国体育产业最大的股份制企业靠拢。险中是否能求胜?中国体育产业规模最大的股份制公司——中体产业的前世今生中体产业成立于1998年3月,是中国体育产业规模最大的股份制企业,也是国家体育总局控股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中体产业股东一览在截止到2016年三季度的中体产业股东结构中,除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位列大股东之外,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管理中心、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军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也名列主要股东之席,并分别占据3.22%、3.12%与2.37%的股份。2016年12月20日,中体产业第一大股东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拟通过公开征集方式,协议转让所持公司的全部股份,即18623.9981万股,占总股本的22.0733%。基准定价为17.53元/股。2017年1月4日,基金中心收到4家意向受让方的受让申请及保证金并启动对意向受让方的尽职调查。公告中透露的4家意向受让方分别是:北京翔明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天津乐体安鸿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鹏星船务有限公司。其中,天津乐体安鸿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乐视体育旗下子公司,其执行董事为乐视体育CEO雷振剑。此前,腾讯、万达、阿里曾多次被传出有接盘的意向与打算。目前中体产业业务已涵盖体育各主要,业务涵盖复合型城市体育地产开发、体育场馆和设施的运营管理与内容提供、体育竞赛的运营管理、体育中介服务、健身俱乐部连锁运营、体育**设备供应及服务等。具体业务分支包括:中奥体育(赛事运营)、中体竞赛(场馆运营与咨询)、中体倍力(休闲健身)、中体经纪(体育经纪与咨询)、中体华奥(门票代理和赛事推广)和英特达(体彩设备)。公司通过以上布局,打造了上中下游全产业链体育 IP 资源变现。其中,中奥体育产业有限公司是中体产业全资子公司,中奥体育以马拉松(旗下主要有项目有北京马拉松和李宁10公里跑)、自行车(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高尔夫(美巡中国赛、中国高尔夫俱乐部联赛)三项IP著称,是国内发展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专业体育赛事投资运营公司。中体竞赛作为中体产业的全资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跨区域体育场馆设施专业管理机构和竞赛资源服务机构。主要业务包括场馆咨询、场馆运营管理和场馆融资建设等。▼中体竞赛服务的主要国内场馆中体经纪管理机构同样隶属于中体产业集团,主要业务涵盖运动员经纪、体育营销咨询、奥委会合作项目、赛事及体育活动运营推广、城市体育营销、体育广告公关及媒介合作服务。公司拥有国内最全面的国家队及运动员资源,在从事运动员经纪业务的同时也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国内城市提供体育营销咨询方案。公司在北京和伦敦奥运会期间,为众多国内外品牌提供了专业的奥运营销竞争分析和赞助策划等业务,帮助伊利、安利、中粮集团、大众、联通、金龙鱼等品牌成为奥运会及中国体育代表团赞助商。中体华奥以奥林匹克事务为主营的综合性、专业化体育服务机构。从2003年运营至今,公司已成为中国奥委会独家官方票务代理,针对夏季、冬季奥运会及其他国际国内综合运动会开展门票销售及旅游接待服务。▼中体产业的财务概况中体产业于于2012年收购北京英特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进军体育**行业。英特达公司的智能电脑体彩销售终端机系列产品已经扩展到全国28个省,是我国体彩终端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由于体彩终端机更新需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及数据的可追溯性,导致其可代替性非常低。公司凭借在国内省份广泛的销售布局,构筑了强大的护城河。强强联合,完善体育全产业业务布局乐体安鸿成立于2013年,注册地在天津市,经营体育经纪代理、体育场馆服务、体育赛事活动策划等。进一步查询可发现,该公司为乐视体育旗下公司。▼乐体安鸿的投资关系放眼乐视体育,如今其在体育相关产业上下游布局广泛,目前拥有国内种类最全、数量最多的体育赛事版权资源。除主营体育赛事直播外,还参与开发可穿戴设备、智能运动装备、智能摄像机等硬件产品,同时向智能化场馆、拳击 O2O 等互联网应用服务领域拓展。乐视已经入股了以体育票务为主的票务公司永乐票务,并在争取互联网售彩牌照业务,曾于2016年2月以1000万美元领投章鱼**B轮融资,押宝足彩开放,希望足彩收入成为乐视体育收回投资的重要渠道。由此看来,乐视体育在体育产业的布局与中体产业的已有布局重合度非常之高,尤其在体育赛事、场馆建设、体彩领域。一旦成功入股中体产业,乐视体育可以成功获取中体集团在在马拉松、自行车与高尔夫领域的优质赛事IP资源,在参与赛事直播之外,涉足赛事运营;并为乐视在体育场馆与体育**这两块的发力奠定基础。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举行,中体华奥作为独家票务代理与接待机构,将有助于股份受让方深度介入冬奥会票务业务;中体经纪现有的资源对于乐视体育日后经纪业务的开展也大有助益。▼乐视体育如能入局中体产业,其“生态”生意或能有起色此外,乐视体育是否真的希望借资产注入中体产业实现上市?在笔者看来,这种可能性应该可以排除。目前中体产业的市盈率为368.4,总股本为8.44亿股。从任何角度看,中体巨大的体量都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壳资源。乐视体育目前只是意向受让方之一,最终能获得中体产业多少股份,是否获得控制权,存在很多变数。目前看来,中体产业复牌前的价格为23.87元,从基金中心提出的17.53元/股的协议转让价来看,完成收购全部转让股份的交易对价为32.6亿元。纵然体育产业目前在A股市场上来说估值不低,但中体产业的估值却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纯粹从财务角度看,17.53元并不是一个绝对安全的价格。意向受让方入股的战略目的远远大于财务目的。乐视的劲敌——资本市场传奇人物刘益谦 除乐视体育外,其他三家受让方的基本情况如下: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法人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传奇人物刘益谦。该集团成立于2000年,注册地为上海,集团业务集金融投资和医药化工与房地产开发于一体。▼新理益集团的投资关系刘益谦当初跟中体产业有很深渊源。2006年,刘益谦曾通过其控制的新理益集团拿下了中体产业的法人股,并进入董事会。随着这部分股权解禁,新理益高位减持。直至2007年年底,新理益位列中体产业第3大股东。通过对中体产业不断减持套现的完成,刘益谦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盈利超过8.2亿元,获利超过10倍。2009年11月,中体产业筹划定增时,刘益谦携资卷土重来,拟以现金认购1.18亿股晋身第二大股东。不过,这次定增案最终因故撤销。刘益谦本人也在两年后辞去中体产业董事职位。▼刘益谦资料鹏星船务成立于1982,法定代表人为屈晨,注册地址为深圳市南山区,经营范围为投资兴办实业、国内贸易、广告业务、自有房屋租赁、水路运输服务等。鹏星船务控股股东为深圳市航运集团,间接控股股东为深圳市鸿利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鹏星船务的投资关系翔明体育成立于2006年,法定代表人为刘志远,公司注册地位于北京,主营业务包括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会议服务、承办展览展示活动、体育运动项目经营等。其前控股股东外滩控股集团曾与国家体育总局多有业务往来。▼翔明体育的投资关系虽然四家受让方的庐山真面目终于得以浮现,但此次股权转让是否能顺利完成,四家意向方各自能占到多少股份,大股东最终花落谁家,乐视是否希望借中体产业进行进一步资本运作,仍有不确定性。一方面,意向受让方需满足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另一方面,基金中心选出的意向受让方还需获得国家体育总局和财政部的批准并最终完成股份过户。在尽调的过程中,主办券商将重点关注意向方的法人身份以及受让方是否“拥有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优质资产,且受让方需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注入中体产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66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