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湖南中医药大学(原湖南中医学院)

湖南中医学院是湖南省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学校成立于1960年,其前身是1934年创办的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90年、2002年原湖南科技大学和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先后成建制并入湖南中医学院。经过45年的建设,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具有完整的高等教育层次和留学生教育的中医药高等学校。

湖南中医药大学(原湖南中医学院)

一、基础建设

学校有北校区、南校区、含浦新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1392亩,校舍建筑面积31.1万平方米,生均37.9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992.50万元,生均11638元。学校建有完善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图书馆藏书99.67万册,各类中外期刊2252种,生均适用图书105.5册;数字化文献镜像容量近3TM,覆盖全部学科;拥有国家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设有23个基础教学实验室,1个SPF实验动物中心,30个科研实验室,其中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二、基本设置

学校设 11 个学院、 3 个部、 10 个研究所、 6 个中心、 1 个图书馆、 7 所附属医院。

11 个学院:基础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人文信息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湘杏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3 个部:研究生部、社会科学部、体育工作部。

10 个研究所:中医诊断研究所、针灸经络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中药开发研究所、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医内科病研究所、中医外伤病研究所、中医五官科病研究所、药膳食疗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

6 个中心:国家肝病中医医疗中心、国家眼底病中医医疗中心、国家皮肤疮疡病中医医疗中心、湖南中药超微工程研究中心、湖南国际针灸培训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7 所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附属人民医院、附属常德医院、附属衡阳医院。

学校办有《湖南中医学院学报》、《湖南中医杂志》两种公开发行刊物,均为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

三、专业设置

学校坚持以中医药类专业为主体,适度发展理、工、管、文等中医药相关学科专业的原则,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设置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制药工程、生物工程、英语等17个本科专业,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5个学科门类。其中中医学、中药学专业为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药学和药学专业为湖南省热门专业。此外,中医学专业除开设五年制本科专业外,还开设了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设置有中医学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推拿学和医学英语4个专业方向。

四、办学规模

学校有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4个办学层次,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9个省(市)招生。学校办学规模逐年适度扩大,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7116人(其中本科生6956人,专科生160人),研究生817人(其中境内研究生706人,境外研究生111人),成人教育学生1908人,留学生311人(其中本科生51人,研究生111人,非学历教育学生149人)。

五、学科建设

学校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中医外科皮肤科学、中医眼科学;7个湖南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药学。设有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13个,硕士点16个。中医诊断学学科以郭振球、朱文锋教授等著名中医学家为首,开展了中医微观辨证、中医病证规范化等方面的研究,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

六、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57人,外聘教师156人,生师比为12.9:1。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5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05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职称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4.94%,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43.2%。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者83人,硕士学位者315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的比例为60.58%。学校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4人;有博士生导师53人、硕士生导师174人、国家级名老中医21人、省级名老中医31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的师资队伍。

七、科学研究

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科研课题664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1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7项,国家“十五”重大专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5项,教育部科研课题7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27项,省、厅级科研课题398项,国际合作项目8项,与企业合作项目61项,科研经费累计10532.7万元。共获得科技成果奖383项,其中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2项。主持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共3部。学校近5年承担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部省级课题2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13项。承担国家规划教材主编11部,副主编25部。

八、医院建设

学校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和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拥有病床4173张,其中直属附属医院病床数为2226张。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和附属人民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附属衡阳医院和附属常德医院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是“七五”国家重点建设的7所中医医院之一;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国家“十五”重点建设医院。附属医院医疗设施先进,临床科室设置齐全,拥有一批知名的中医临床专家,其中国家级第一、二、三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老师21人,正在实施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临床中医人才研修项目研修学员3人。附属医院拥有肝病、眼底病、皮肤疮疡病、肛肠病等4个国家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设有2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九、科技产业

学校注重科技产业的发展,拥有2所校办合资企业—湖南国华制药厂和湖南春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校办企业年产值6000余万元。科技开发以中药新药开发为主,先后开发中药新药48个,科技成果转让38项,科技开发和新药转让费达6800余万元。以蔡光先教授为首研制开发的“超微速溶中药”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成果转让费达3600万元。

十、对外交流

学校有权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境外学生,为适应对外交流和发展留学生教育的需要,学校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和湖南国际针灸培训中心,现已完成了5期国际针灸培训班的培训任务,为五大洲28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300多名针灸医生。1990年以来,学校先后多次选派专家、教授赴美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学访问,并派出数批医疗队赴俄罗斯等多个国家防病治病,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近年来,学校不断扩大国际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挪威、瑞士、荷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与加拿大国际中医学院、香港东华三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和日本札幌青叶针灸专门学院等建立了医疗、教学、科研合作关系。

十一、办学特色

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其一,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在中医证候规范化、辨证微观化和四诊客观化研究等领域的优势,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本科教学中;并在全国中医院校最早建立临床技能教学实验中心,对培养学生中医临床诊疗思维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其二,在继承和发展我国中医药学的传统和优势的基础上,大胆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全国最早开办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创立两个基础(中医学基础、西医学基础)、一个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的“一体两翼”办学模式,并构建其相应的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为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中西医结合人才。

高校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原湖南中医学院)

高校代码:

所在省市:湖南

学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5381000

学校传真:

湖南中医药大学是几本

湖南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具有较高含金量的中医药大学。

1、学校概况:

湖南中医药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湖南省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水平大学。学校占地面积约2000亩,坐落在美丽的潇湘风景区,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和生活设施。

2、学科专业:

湖南中医药大学以中医药学为主导学科,设有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涵盖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学校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3、教学质量:

湖南中医药大学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学校秉承中医药传统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的办学特色,突出实践教学和临床培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学校教师队伍实力雄厚,拥有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4、临床医学教育:

湖南中医药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学校拥有一流的临床医学教学资源,并与多家医疗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临床实习和研究机会。学校设有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多家临床医疗基地,为学生的临床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

5、科研与创新:

湖南中医药大学注重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学校设有多个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开展中医药学科的前沿研究和技术开发。学校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

6、地方特色与文化传承:

湖南中医药大学注重地方特色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湖南是中医药发源地之一,学校积极挖掘和传承湖湘中医药文化。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使其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社会责任感。

7、医学与人才交流:

湖南中医药大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国内外多所著名中医药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合作项目。学校还吸引了一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和交流平台。

湖南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一本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湖南省重点建设本科院校,是全国首批设立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高校,也是全国首批招收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的中医药院校。

截止到2022年7月,学校现有含浦、东塘两大校区,占地面积1019亩。下设19个学院,1个资产经营有限公司,2所直属附属医院,1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师资力量: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水平全面提升。截止到2022年7月,现有专任教师1505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667人,有博士生导师153人、硕士生导师89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4人。

自主培养了国医大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100余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名中医、省芙蓉教学名师、省教书育人楷模、省名中医等名师名医170余名。

以上内容参考: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校简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75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