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毛店村的景点介绍
1 白塔寺 白塔寺位于毛店村下街社,该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在方圆百里之内具有很高的声望,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都有众多善男信女敬香供奉,尤其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上香者更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该寺内现供奉有三皇,菩萨,黑虎,财神,龙王,山神等神位:三皇是中华人文始祖,其位属寺内至尊;菩萨是家庭平安,家人和谐团圆的化身;黑虎护佑着子民在一方的健康成长;财神是村人追求好运的寄托;龙王是民众风调雨顺的期盼······白塔寺之所以出名,除了众神的威望外,也有清朝通渭知县,著名诗人顾竟成的赞美诗-------七级浮屠碧玉妆,千年华表胜辽阳。晓风吹送白云护,疑是玉龙飞上方。时至今日,在早晚的空旷地带遥遥观望,犹可见炊烟缭绕升起,彩霞孤鹭起飞的壮观景象,成为通渭县的八景之一 -----白塔晨烟。
2 灵寺峡(又名林士峡) ,灵寺峡位于毛店村西北方约3公里处,该峡东侧靠近本村的甄山社,南侧紧邻甘谷县高家湾社,西临武山县的黎家湾社,北靠本县的梁家山社,该峡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鸡鸣三县”的分界点。
让该峡成名在外的原因并非是三县分界的地理标志,而是优美的历史传说和规模浩大的水利工程让她久负盛名。传说上古时期,该峡内有一条形体巨大的蛇,为祸当地却无人可敌。后有一行走江湖的道士来到此地,见此地风景秀美却百姓稀疏,房屋整齐却院门紧闭,几经询问才得知是当地的一条巨大蛇为祸一方而民不聊生。道士听后答应替当地人消除此巨大危害,于是从乡人处了解了蛇的活动规律,并让他们准备了多把锋利的铡刀和锣鼓等物。次日晨,道士则让乡人将几头黄牛赶到蛇经常去觅食的地方,他则带领青壮后生待到蛇出洞觅食后方进入洞中,将多把铡刀刃口向上隔几步埋一把,隔几步埋一把,并在上面掩盖浮土后撤离了洞内。时至将午,蛇吃的体态臃肿,行动迟缓的爬向了洞中,这时道士让随行人员将准备好的锣鼓一起敲打,并令所有人大声呐喊,蛇闻听后急切的向洞内窜去……此后再也没有人看到过蛇的出现,而为此立了大功的道士人们为了纪念他给当地人民的功勋,就自发筹集了部分银两修建了一座寺庙,取名为“邙龙寺”(邙:意指道士潜修静养之地)。
过去的人们生活是相当的困难,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是自己找几味草药回家煎熬后喝了了事,而奇怪的是在该峡里有一味草药几乎在什么药中都可以使用,而且治疗效果突出明显,人们便联想到了传说中可治百病的灵芝草,遂将该草也以灵芝草之名命之,于是该峡因拥有了灵芝草和邙龙寺而得名为“灵寺峡”。该峡又名“林士峡”,理解为林草繁茂和道士静养之地也是可以的,两者的名字其含义是相近的。 遗憾的是今天已难以看到邙龙寺的影子了,不过你够幸运的话倒可在该峡的一些岩逢中得到一些灵芝草呢。
3 堡子山 堡(念bu)子山位于毛店村中街靠北的山上,在冷兵器时代,是抵挡外来侵略的最后落脚地。清朝同治年间(1862至1873年),汉回势不两立,相互拼杀,百姓民不聊生。为了生存,在村人里长的率领下,数百劳力不分昼夜连月施工,造就了迄今为止毛店村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土方工程。该堡大致呈梯形状,四角分别有四座炮台,与城墙连为一体,其中南北长约40米,东西宽约35米,城墙高5米至8米不等,城墙厚约为3米至5米不等,使用土方量约在5000方以上,每一寸城墙都是用当地的石杵一寸一寸杵压过去的。如今的堡子山,经过多年的绿化种植后,其山腰已长满了各类树木,成了鸟瞰毛店村风景的最佳观测点之一。
4 人民剧场 该剧场位于毛店村上街的街面旁边,占地面积2200平米,建筑面积550平米,为钢混和砖混结合的单层建筑,是目前本村最大的单体建筑,也是每年唱戏和闹社火最集中和热闹的地方。在该剧场未建成之前,每年唱戏闹社火都需村人用檩子,木板等搭台,后来由本村秦剧团团长白换来同志牵头组织,从1992年的地基开挖,到最后的封顶竣工,历时5年而建成。为了该剧场的建设,全村人民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村秦剧团和村中长老更是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四邻八村的人大多都会集中到这里来看社火,亲朋好友也大多借此机会相聚,可谓“文化搭台,感情唱戏”矣。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76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