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桑蚕产业专项推进工作总结及工作建议

桑蚕产业专项推进工作总结及工作建议

桑蚕产业专项推进工作总结及工作建议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桑蚕产业专项推进领导小组和有关旗县区,认真贯彻落实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工作措施,加大推进力度,使桑蚕产业呈现出稳步发展基地、快速培育龙头和提高养蚕效益的特点,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重点产业专项推进工作目标。

 一、专项推进各项目标完成情况

 桑蚕产业是我市“十五”发展规划项目。市委、市政府将桑蚕产业列入农牧业产业化经营“6421工程”,作为重点产业在全市进行专项推进。全市以XX旗、XX旗、XX县、XX区、XX旗和XX区为重点,在53个乡镇、4个国有林场、120个行政村发展桑蚕产业,当年落实新增桑蚕种植面积1.5万亩,是专项推进目标的150%,养蚕1万张、生产鲜茧40.5万公斤,完成专项推进目标的101%,养蚕规模比上年同期增长一倍以上,桑蚕生产及加工产值达1000多万元。条桑、坝沿桑和大叶丰产桑累计面积达11万亩,其中大叶丰产桑园达2多万亩。XX旗东沙布台乡开发当地资源,组织农民利用柞树养蚕已获成功,今年开发利用2万亩,组织83户农民放养,收购蚕茧15万公斤,带动了北部旗县柞蚕业发展,使我市养蚕业初步形成为“南桑北柞”的发展格局。赤峰银龙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于今年1月正式投产,实现了全面正常生产,加工干茧85吨,生产白厂丝25吨,实现产值500万元。全市共发展桑蚕产业合作经济组织34个,培训农牧民16200人次。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专项推进目标任务。

 随着桑树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养蚕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市桑蚕生产出现新亮点。经专家考察和产品检验,我市生产的产品有六项指标高于南方:一是在同样条件下,南方生产的蚕丝长度为1050米,我市为1260米;二是蚕丝离解的难易程度高于南方,南方为61%,我市为82.1%;三是蚕茧出丝率比南方高一个百分点;四是净化度比南方高两个百分点,可以缫制高品质的白厂丝;五是蚕丝的清洁度可以达到98分,比南方高1至2分;六是蚕茧产量普遍好于南方。南方每张蚕茧产量在60至70斤之间,而我市均在80斤以上。

 二、专项推进开展的主要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推进力度

 下发后,市桑蚕产业专项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对20**年的桑蚕产业专项推进工作做了认真研究,制定并下发了,明确了20**年的工作目标与任务,确定了工作重点,制定了保障措施。有关旗县区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了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桑蚕产业实施方案和发展规划,采取目标管理等措施,将植桑面积、养蚕规模、技术培训等工作重点分解落实到乡镇。各级领导小组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负责地开展了工作,桑蚕产业取得了良好成效。

 喀旗、宁城、松山、敖汉等地政府纷纷出台专项推进实施意见和扶持政策。如XX旗政府挂靠国家退耕还林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把桑蚕产业作为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来抓。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制定了五项优惠政策,推进桑蚕产业发展。一是利用退耕还林项目和综合开发项目安排大叶丰产桑栽植,凡集中连片30亩以上的,享受退耕还林政策。全旗享受退耕还林政策的大叶丰产桑基地3200亩,扶持资金达70万元。二是鼓励农户建立大叶丰产桑基地,凡集中连片达100亩以上的旗发改局、水利局给予打井配套支持,全旗植桑养蚕新打机电井25眼,节水灌溉配套30眼,扶持机泵管带灌溉设备60万元。三是信用联社给予信贷支持,全旗发放贷款达116万元。四是相关部门给予植桑养蚕一定比例的贷款贴息支持。五是林业、财政部门积极规划桑园面积并及时兑现农民政策。六是对桑蚕龙头企业实现的利税,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实行税收共享。由于政策扶持力度较大,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桑蚕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起来。

 9月12日,市桑蚕产业专项推进领导小组在XX旗召开了全市桑蚕产业专项推进现场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桑蚕产业专项推进领导小组组长钱荣旭出席会议,市政府办公厅主任、副秘书长李宪主持了会议。市供销合作社作为全市桑蚕产业专项推进责任部门,具体组织承办了这次会议。市供销合作社、XX旗委、政府有关领导、市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市林业局负责同志和XX旗、XX旗、XX县、XX旗、XX区、XX区等旗县区供销合作社主任、茧丝绸公司经理、XX旗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4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参观了正在筹建的XX旗缫丝厂、四道湾子示范桑园和养蚕基地。市供销合作社通报了桑蚕产业专项推进及协会工作情况,XX旗供销合作社、XX旗供销合作社和XX县苏蒙公司介绍了经验。钱荣旭部长代表市桑蚕产业专项推进领导小组发表了重要讲话,分析我市桑蚕产业新特点,指出桑蚕产业发展目标、方向和措施,对专项推进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市供销合作社安排部署了近期任务及市桑蚕协会工作。会议树立典型样板,明确发展方向,落实领导责任,加大推进力度,为桑蚕产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0月8日,徐国元市长在简报第63期“XX市桑蚕产业发展情况”上做出了重要批示:“发展桑蚕产业是我市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一个新亮点,桑蚕产业的引进和推广不仅拓宽了农牧民的增收门路,也使我市经济林效益显著提高,较好的体现了绿与富的结合。在今后工作中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桑蚕产业的支持力度,努力走出一条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三效’结合的农牧业产业化路子”。市供销合作社及时将此精神传达到各旗县区供销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组织工作的加强,进一步加大了专项推进工作的力度,为各项目标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完善基础建设,扩大基地规模

 为加强基地建设,全市当年投入苗木资金800万元,重点引进适合我市气候、土壤条件的“792”等优良品种,当年购进苗木2000万株,成活率达95%以上。在落实好新增面积的同时,主产区加强了对已建桑园的管理工作。随着植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养蚕技术的不断成熟,全市养蚕规模进一步扩大。XX县苏蒙茧丝绸公司在一肯中、八肯中等6个乡镇、34个行政村、746个农户,共发展桑园2800亩。20**年共养蚕1900张,增长86.3%,实现产值160万元。八肯中乡八肯中村六组农民程志军,植桑18.8亩,今年两期养蚕33长,收入26000元,亩收入1380元,人均年增收6500元。目前,公司发展的桑园已有1010亩进入达产期,今后二十年,农民每年每亩收入基本稳定在1500至2000元之间,植桑养蚕单项收入就为每户平均增收4000元。

 XX旗东沙布台乡代白勿苏村20户农民,承包本村2000多亩天然柞树林,依托资源发展柞蚕养殖,今年,共投放蚕种120斤,经过三个月的管护,收获蚕茧52500斤,以每市斤4.8元的市场价格出售,毛收入达25万元,除去成本纯收入22万元,户均增收1.1万元。市供销合作社就我市柞蚕产业发展情况专门做了调研,以简报的形式向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了我市柞蚕产业发展巨大潜力,提出了“南桑北柞”产业化思路,并计划组织外出考察。据统计,XX旗桑蚕种植面积当年新增2000亩,条桑、坝沿桑和大叶丰产桑种植面积累计22000亩;XX旗新增大叶丰产桑2594亩、条桑6000亩,条桑、坝沿桑、大叶丰产桑种植面积累计70000亩;XX区新增大叶丰产桑4000亩,条桑、坝沿桑和大叶丰产桑种植面积累计11000亩;XX县新增大叶丰产桑520亩,条桑、坝沿桑和大叶丰产桑种植面积累计7000亩;XX区建设示范密植桑园20亩。

 加大投资力度,培育产业龙头

 20**年,全市已建成投产缫丝厂1家、筹建1家,建成以桑条为主要原材料的纸制品加工厂1家,桑蚕产业加工龙头企业投资总额3000多万元。赤峰银龙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缫丝厂总投资1583万元,占地68.8亩,厂房5520平方米,是一家以“种、养、加”一体化经营为基础,以“贸、工、农”多元发展为方向的加工型龙头企业,目前,产品质量、生丝平均等级达到4a级以上水平,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了提高生产能力,该公司新招录一线工人37名,完成技术培训,实现了两班生产。缫丝厂二期扩建工程也被提到了议事日程,XX旗供销社根据桑蚕产业发展形势,计划再增加缫丝生产设备来满足扩大生产需要。 XX旗供销社、苏敖茧丝绸公司和XX省银海茧丝绸公司签订了联合发展桑蚕基地和筹建缫丝厂的.协议,计划二年内投资1100万元,建设大叶丰产桑基地和自动化缫丝厂,当年已投入资金200万元。旗政府已在四道湾子镇规划厂地70亩。赤峰赤阳春蚕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300万元征地建设以桑条为主要原材料的纸制品加工厂1家,建设小蚕共育站1处,加工蚕具5000套,建设1700平方米面积的蚕茧收购烘烤站1处。

 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技术水平

 全市以赤峰银龙公司、XX县苏蒙公司和XX旗苏敖公司为龙头,引进南方技术员120多名,培养农民技术员1000多名。技术人员较好地掌握了栽植、浇灌、施肥、育蚕、烘烤等生产技术,确保了我市蚕茧质量。市蚕桑业发展协会和各旗县区供销社从XX、XX、XX等地聘请技术顾问,并与大专院校、蚕桑研究所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加强了技术指导。在桑蚕经营管理中,经营企业与桑农签订产销合同,建立服务档案,内部实行了工作实绩考核、目标化管理等办法。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各地普遍实行了以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小蚕共育、统一产品收购、统一烘烤、统一销售;大蚕分户饲养为标志的“五统一分”管理模式,向产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了一步。

 XX旗与XX省农林科学院承德蚕桑研究所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书,聘请了两名专家做为技术总顾问,培养出自己的专业人才40名。与XX青州缫丝厂和XX中鑫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为期10年的购销协议。旗供销社制定了,提出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尿素40公斤以上,必保浇水三次;二年生桑园产叶量达到800公斤以上,三年生以上桑园产叶量达到1500公斤以上的生产要求和服务标准。在防治病虫害方面,根据去年危害桑园比较严重的黑绒金龟子等虫害进行了重点防治,由供销社提供农药,组织人员进行联防,取得了良好效果。

 XX县苏蒙茧丝绸公司直接引进南方技术人员60名,开展了“手把手的教你技术,心贴心的带你致富”活动,技术人员深入每个植桑农户指导测土施肥、适时浇灌和桑园管理,尤其在养蚕阶段每天为农户发送一张养蚕“明白纸”,为农民直接提供了南方最先进的养蚕技术。为了规范发展产业化,公司在李家窝铺村和新岭村组建了两个“蚕茧生产合社”,共有31个养蚕户入社,密切了企业与农户间的关系,提高了养蚕农户的积极性。李家窝铺村15户植桑养蚕户全部加入蚕茧生产合作社,第一期养蚕19张,平均张产蚕茧43公斤,第二期养蚕49.5张,平均每亩养蚕1.15张,比去年同期每亩多养0.45张蚕。公司正在规范蚕茧合作社,大力推广“按股分红,二次返利”的做法,向办成“民有、民管、民受益”的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的方向迈进。XX区加强城子乡300亩示范桑园建设,召开了乡镇领导、村干部、养蚕户代表参加的座谈会,组织农民学习施肥及剪伐等技术,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桑蚕生产的认识。XX区制定了农民每发展一亩桑园供销社就投入400元股金的扶持

;

1、棚养:棚养包括大棚、拱棚和土暖棚等,初养蝈蝈可选用拱棚,建造和管理比较容易和方便。蝈蝈喜欢生长在背风向阳高燥之处,建棚时应避开地势低洼潮湿和风口处,选好地形地块后,先种上黄豆或小麦。

以备蝈蝈自由采食,等黄豆或小麦齐苗后再扣棚,根据走向选3-4m的竹片,把竹片插人土内20cm左右,竹片的上部和下面的两端都要用木棍或竹竿扎牢,风大的地方最好加立柱,拱棚成形后,罩上沙窗布,以防蝈蝈逃跑和天敌的侵害,沙窗的目数以小蝈蝈钻不出为好。

2、室内养殖:室内养殖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不受气候条件所影响,可用水泥和砖建成高80cm左右,宽以木板或水泥板的长度为准,间隔或通长均可,一般为三层最好,低了浪费空间,高了不容易管理。

每层板上面放一层10cm厚的沙土(沙土的比例为1:1),以备蝈蝈日后产卵,然后用铁网或沙窗布固定到板的上面,形成一个多层立体式的蝈蝈养殖地。

3、引种、交配和产卵:引种可从养殖场或市场购买成品蝈蝈或受精卵,也可野外捕捉,但要选好所养的品种,引种后养殖时公母搭配应为1:1为宜,搭配不当为争偶会发生撕咬造成伤害。

公烟蝈的鸣叫是为了吸引母蝈烟,当母蝈蝈听到公蝈蝈的叫声后,会慢慢顺着公蝈蝈的声音爬到公蝈蝈的背上,然后进行交尾,在这段时间内,公蝈蝈要把体内两侧精巢内的精泡排出体外。

精泡为白色共两粒,大小如黄豆粒一般,交配过程中,母蝈蝈会把公蝈蝈的两粒精泡分别吸人体内两侧的卵包内进行受精,食物充分的情况下,一只母蝈蝈一年最多可产300粒左右的卵。

母蝈蝈产卵时用尾部的产卵针一点点钻人土内,并且从不同角度来钻,力求把洞钻大,然后将卵产人洞后即用周围的土埋好。一般当年8月份以前产的卵,在自然环境下第二年夏季可出土成虫,8月份后产的卵一般在第三年夏天才能出土成虫。人工养殖时要及时挖土将卵捡出,妥善保存,最好在冰箱冷藏室内存放。

4、人工孵化和管理:孵化时找一平底容器,大小可根据卵的多少而定,底部放上Scm厚的细沙,然后撒上一层种卵,种卵最好不要重叠,在种卵的上面再盖上3cm厚的细沙,沙的厚度不可超过5cm,否则小蝈蝈不易出土。

然后喷水,一次性喷透,以底不见水为好,喷水后便可高温孵化,温度在25-35℃以内,每天应定时喷水,以防干燥。这样的高温大约需要40天左右,这期间一直保持不低于25℃的温度,这叫高温暖籽。

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一年孵不出蝈蝈来,还必须低温盟动,将经过高温后的卵收集后直接放人冰箱的冷藏室内,这样保持1个月的时间便会有大批卵盟动。

最初看到的是眼睛,眼睛最先出现在卵的下方,随着时间的延长,会慢慢的往上方的头部移动,卵粒也随之变粗,这时候可进行第二次孵化,将盟动后的卵放在25-30℃左右的温室内约50天的时间便可孵出蝈蝈了。

生活分布

地理分布国内与国外,中国当前仅知200多种,估计约有500种以上,其中纺织娘为人所熟知。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但多数种类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栖息于丛林、草间,亦有少数种类栖息于穴内、树洞及石下等环境中。多栖息于草丛、矮树、灌木丛中。

生活习性

成虫植食性或肉食性,也有杂食种类,植食性种类多对农林牧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肉食性种类除在柞蚕区内可对养蚕业造成一定的危害外,而在其他地区则可作为害虫的天敌加以利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蝈蝈、百度百科-蝈蝈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88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