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河豚有毒么?
养殖的一样有毒的
中国吃河豚最有名的地方在镇江的扬中
烧河豚要有专业的厨师做的才可以.上菜后是厨师先试吃的~
自己千万别做着吃哦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吃河豚中毒的可能性有多大?
那么河豚鱼能否堂堂正正地走上餐桌?吃了河豚鱼到底会不会中毒?南京市水产科研研究所的周国平副所长和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赵清良教授等专家认为:从目前掌握的技术来看,河豚鱼能吃,只要处理得好就不会中毒!据周国平所长介绍,不管是野生的还是人工养殖的河豚,都是有毒的;但人工养殖的河豚毒性要比野生的低几十倍,属于低毒;不过像鱼卵、血、皮肤、眼睛、肝脏依然会有毒性,鱼卵、肝脏的毒性仍很强。“不过,有毒并不是不能吃”,周所长还告诉记者,以吃河豚成风的镇江扬中为例,每年食用河豚而中毒的人少而又少,关键是要掌握好加工、烹制的技术。
“吃河豚致死的,主要原因有两类,一是不会加工,没有去毒或者没有在120摄氏度的高温下煮到足够的时间;二是误食,不认识此鱼,而将它当作别的鱼未经特殊处理而食用。”赵清良教授告诉记者,当保护物种已不再成为燃眉之急时,如何指导人们会合理地烹制河豚便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周所长介绍,从国外的情况来看,日本等国的人嗜吃河豚,甚至觉得越毒的河豚越有味,在这些国家的电视节目中,就有教人如何宰杀、烹调河豚的社教节目,在超市中还有一些河豚肉罐头。
记者从南京禄口河豚鱼养殖基地了解到,国家严禁食用鲜河豚这一条例,主要针对自然产量较高的野河豚为主,其目的主要是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和河豚鱼资源。80年代初江苏的河豚鱼全是天然野生的,产量约为700吨,由于近年来捕捞过量和污染,数量大为下降,资源接近匮乏,在长江中下游几乎绝迹;但现在江苏省沿江沿海等许多地区已经开始大规模的人工养殖河豚,“量”已不成为一个问题。而且近年来,关于河豚鱼的无公害养殖和安全去毒技术取得了巨大突破。该基地近两年中用近2000公斤的鲜鱼在一些饭店宾馆试食,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安全程度。
河豚鱼有毒。
河豚鱼肉通常无毒,其毒素在头、皮肤、内脏、血液等部位。不建议人们自行处理河豚进行食用,应在持有资格证的厨师操作、烹调下食用。食用河豚中毒后,死亡率较高,多数人群在中毒发病后的4-6小时出现身体不适,如果中毒的程度比较轻,在发病后8小时内未死亡,就会逐渐好转。因此食用河豚后一旦出现中毒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河豚的鱼肉通常无毒,但其肝脏、卵巢、睾丸、鱼籽、皮肤、胆囊、血液、眼球、脑髓中含有河豚毒素,其中以卵巢、内脏和血液内含量较多,一般在彻底去除头部、皮肤、内脏、血液、鱼籽,反复清洗鱼肉后,加碱煮熟食用。
形态特征和习性
河豚体呈圆筒形,向后渐狭,体裸露无鳞或被覆刺鳞,背鳍一个,无鳍棘,与臀鳍相对,无腹鳍,尾鳍截型或圆形或新月型,体色及花纹随种类的不同而异。河豚生性胆小而贪婪,上下颚各生2个板状牙齿,其食道结构特殊,向前腹侧及后腹侧扩大成囊,遇敌害时能吸入水和空气,使胸腹部膨胀如球,浮于水面,被捕获后,虽离水亦能吸气膨胀,发出咕咕的声音。
少数种类生殖季节溯河进入江河产卵,如暗纹东方可沿长江上溯至洞庭湖产卵,也可在长江及通江湖泊中定居,是我国重要的鱼类资源,主要生活在水的中层或底层。是江海洄游习性的底栖鱼类。河豚食性较杂,主要以贝类、甲壳类和幼鱼为食。
以上内容参考自百度百科—河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98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