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为何严禁畜禽粪直接还田?有哪些危害

畜禽粪直接还田不只会危害土壤环境,甚至还会威胁庄稼食品安全,造成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并且生粪里是含有虫卵的,生粪直接入地更是容易导致烧苗烧根。因此,畜禽粪直接还田是严令禁止的。

为何严禁畜禽粪直接还田?有哪些危害

现今的规模养殖不似过去的生态养殖,无须任何饲料添加剂,现代养殖普遍都是使用饲料、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等。毕竟,病从口入可不只是说着玩玩的。

一,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卵,若不及时处理就会滋生蚊蝇,致使环境中的病原种类增多、菌量增大,使病原菌和寄生虫蔓延,引起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危害人畜健康。例如近年来发生的禽流感、猪流感、手足口病等人畜共患疾病,都与畜禽粪便污染造成的恶劣环境息息相关。

二,畜禽粪入地后,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进行二次发酵,这时若将手插入土壤中,便会感到土壤温度升高了。这是由于生粪发酵会散发出大量的热,导致烧根烧苗现象的产生。

三,由于畜禽养殖场(户)的环境意识差,畜禽粪便随意堆放,让其随着雨水进入循环。因此,畜禽粪便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四,畜禽粪便经过发酵后会产生大量的氨氮、硫化氢、粪臭素、甲烷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但会破坏生态,甚至还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有害气体能够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这不仅威胁着养殖场的安全,更危及着养殖场员工与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

为了子子辈辈,大家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众人的环境意识。合理规划选址,把好源头关,严格审批,分类指导,科学整治。

未发酵粪便,施入土壤中会发酵,产生热量、有害气体,有烂种子、烧根、烧苗现象,而且发酵时间长,产生肥害反而影响农作物生长,没有发酵腐熟的农家有机肥,施入土壤病虫害较多,动物粪便里、农作物秸秆、下脚料里含有病菌、虫卵、病毒,如果直接施入土壤,会在土壤中漫延、滋生、孵化,危害农作物生长,爆发病虫害疫情。

有机肥发酵原理

腐熟的猪粪有机肥一般需要两个阶段,即第一次高温堆肥腐熟发酵阶段和第二次陈化阶段。不稳定的有机物通过腐熟过程,通过微生物作用下,转化成稳定的腐殖质。其温度变化可以界定是否腐熟。

第二阶段:温度初见降低,氧气吸收率降低,臭味完全消失。相对于第一次堆肥腐熟来说,不能没有第二次堆肥,因为二次堆肥可以降解难降解的有机物,嗜温微生物菌落重新建立,从而有助于有机肥腐熟、减少植物毒性物质和抑制病原菌。

第一阶段:通过配比原料基质,肥堆高氧吸收,产生高温,可降解挥发性固体大量减少,臭味逐渐降低,肥堆颜色逐渐变化,需保持良好的曝气和水分控制。

温度升高阶段:有机肥腐熟温度上升到45℃,主要以放线菌、真菌和细菌为主,主要分解糖类和淀粉。甚至有源生物动物和动物参与。高温阶段:腐熟温度达到45℃以上,嗜温微生物被抑制,嗜热主导。可溶解的有机物继续被氧化分解,复杂的有机物(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木质素)也开始被分解。50℃左右(嗜热真菌和放线菌);60℃左右(嗜热细菌和放线菌);70℃左右(大多微生物已经不能适应)。最佳腐熟温度为55℃,这是因为大多微生物在该温度最活跃,最易分解有机物,病菌、虫卵、杂草种子大多数会被杀死。降温降低阶段:嗜温微生物又开始大量繁殖,占据优势,对残余难分解的有机物作进一步分解。此时微生物活性下降,堆肥腐熟需氧量降低,温度下降,肥堆逐渐趋于稳定。

有机肥发酵方法

厌氧发酵: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主要利用厌氧微生物进行的堆肥化过程。最终产物除腐殖质类有机物、二氧化碳和甲烷外,还有氨、硫化氢和其他有机酸等还原性物质。工艺简单、不需进行通风,但反应速率缓慢,堆肥化周期较长。

好氧发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碳氮比例(C/N)、水分、温度和通风的情况下,通过微生物将有机质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这类堆肥无臭无蝇,反而有淡淡的泥土味。

有机肥发酵工艺

静态条垛堆肥:无需翻堆,能够确保堆体有效的达到高温和病原菌体灭活,缩短堆肥周期。

动态条垛堆肥:通过人工或机械定期翻堆,来确保堆体好氧状态。

反应器堆肥:在一个容器或几个容器进行,能够有效的控制温度,水分,从而监控堆肥发酵程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44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