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眼镜蛇和眼镜王蛇区别是什么?

眼镜王蛇在不同地区的叫法也不同,有的地区把眼镜王蛇叫山万蛇、过山风、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

眼镜蛇和眼镜王蛇区别是什么?

眼镜王蛇和眼镜蛇其实有很大的区别,眼镜王蛇体长可达到7米,而眼镜蛇只有1.8-2米长,孟加拉眼镜蛇要长点,有的可以达到三米长。重量来看,眼镜王蛇可以达到几十斤,普通眼镜蛇只有2.5斤,孟加拉眼镜蛇可以达到8-15斤。

眼镜王蛇的毒液与眼镜蛇的毒液也不一样,被眼镜蛇咬伤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在6~12小时毙命,如果被眼镜王蛇咬伤治疗不及时的话在30分钟之内就会毙命。而一条成年的眼镜王蛇一次可以释放出300多毫克的毒液,对人和其它动物的危害极大。

眼睛王蛇和眼镜蛇的区别除了体长之外,而眼镜王蛇的颈背部也没有眼镜状的斑纹,眼镜王蛇与眼镜蛇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眼镜王蛇的头部顶鳞后面有一对大枕鳞,而眼镜蛇则没有。

小木箱高密度养殖眼镜蛇的技术:

眼镜蛇是一种性情懒惰的动物,只要饲养环境的温度、湿度条件调节良好,搞好清洁卫生,做到良性循环管理,就能饲养成功。已有不少蛇场用小木箱室内养殖眼镜蛇,但养殖场管理人员没有掌握到蛇在室内小木箱养殖所需求的生活环境条件,没有实行科学管理,饲养的蛇类容易患病,没能饲养成功。

我们平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用小木箱高密度养殖眼镜蛇已经多年,几度失败后,我们不断地总结失败的教训,并查阅蛇类的有关技术资料,根据眼镜蛇的生态规律,改变养殖环境,逐步创造出室内封闭式用小木箱高密度立体式养殖眼镜蛇。

1个管理人员可用连环管理养殖方式饲养200~300条眼镜蛇,饲养6个月左右平均增重80%~100% ,蛇吃料旺盛,长膘快,抗病力强,产量高。

蛇是会群居的

 蛇是会群居的,蛇大家都是很害怕的,而且蛇是有毒的,说到蛇很多人可能比较害怕,但事实上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而且蛇怕的东西也比较多,下面看看蛇是会群居的。

 蛇是会群居的1

 蛇是群居动物。通常会聚集在地势高燥处的洞穴里或者是树洞里越冬,这样可以使温度升高几度,并且能减少蛇体内的水分散失。这个在野外聚集了大量蛇的地方,通常称之为“蛇窝”。通过群居可以保温和维持蛇体湿润,对提高成活率与繁殖均有益处。

 蛇的活动温度是1035℃。春天来临时,当环境中的气温 逐渐上升到10℃以上时,蛇会渐渐从冬眠中苏醒过来,随着温度 的进一步提高,它们的活性也日益旺盛,开始摄食、交、生长发育等。

 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越高,蛇的新陈代谢越快,它的活动频率,也就越强。在温度过低或过高时,蛇便会钻入洞穴中冬眠或夏眠,因此蛇类有冬蛰春出、夏秋活跃的`习性。

  蛇怕什么?

 1、恶劣的天气,蛇对气候环境还是很挑剔的,天气不好的时候,蛇就会表现的六神无主。

 2、天敌,蛇的天敌有鹰、雕、刺猬、狐狸和人,其实多数蛇也很害怕人,见到蛇不要去惹它就会相安无事的。

 3、有刺激性气味的东西,特别是化学药剂,比如雄黄、烟草、酸醋、硫磺和火药等。

 4、烟火。

 综上就是蛇常见的品种以及蛇害怕的东西等内容介绍。总的来说,蛇的种类多的你无法想象,而且蛇也算的上是人类的好朋友,建议不要随意去捕杀蛇类。而若在野外遇到蛇,也可以用刺激性气味强的东西,将其驱赶。

 蛇是会群居的2

  蛇常见的品种

  1、赤练华游

 赤练华游为我国的特产蛇类,无毒,经常可以在河内、水田以及池塘附近看见它的声音。赤练华游主要以小鱼、青蛙和泥鳅等为食,并且赤练华游对温度、环境等养殖条件适宜性较强,不仅养起来比较简单,而且价格还便宜。

  2、棕黑锦蛇

 棕黑锦蛇是一种无毒的游蛇,体长通常可达1.7米左右,并且有趣的是棕黑锦蛇的幼年体和成年体相差甚远。另外,棕黑锦蛇是东北蛇的一种,因此棕黑锦蛇相对而言有不错的抗寒能力。

  3、翠青蛇

 翠青蛇相信大家比较多见,它是一种脾气温顺的蛇类,同样也是无毒的,性格可以说比较“内向”,看见人就会躲。既不攻击人,也不会咬人。

  4、竹叶青蛇

 竹叶青蛇又名青竹蛇,属于竹叶青蛇属、爬行纲的一种。竹叶青蛇外表十分的魅力,全是翠绿,眼睛多为**和红色,尾巴焦红色,观赏价值极高。竹叶青蛇是毒蛇,常吊挂或缠在树枝上,尤其喜栖于山洞旁树丛中,因次树枝上碰到竹叶青蛇的时候,最好躲避。

  5、眼镜蛇

 眼镜蛇通常智商较高,但危险性也比较大,虽然眼镜蛇也不太会主动攻击人,但千万不要在它们面前做大的动作,惹怒它。另外,眼镜蛇耐寒性较差,向阳性,喜欢刺激的朋友也可以尝试饲养眼镜蛇。

 蛇种类有金环蛇、赤链蛇、银环蛇、乌梢蛇、眼镜王蛇等。

 1、金环蛇:别称金甲带、金包铁、金脚带等,与眼镜蛇、灰鼠蛇合称“三蛇。动作缓慢,不爱攻击人类,主要以小型脊椎动物为食。

 2、赤链蛇:别称火赤链、红斑蛇、桑根蛇等,为蛇目游蛇科链蛇属的一种。在中国分布的为赤链蛇指名亚种,成体全长约1米左右,体背黑褐色与红(红褐)色相间。

 3、银环蛇:别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等,性情较温和,很少主动咬人,但在产卵孵化,或有惊动时会突然袭击咬人。会捕食泥鳅、鳝鱼和蛙类,也吃各种鱼类、鼠类、蜥蜴和其他蛇类。

 4、乌梢蛇:为游蛇科乌梢蛇属体形较大的蛇,分布范围很广,长势快适应性强、抗病力高、市场畅销、很适宜人工养殖。

 5、眼镜王蛇:别称山万蛇、过山峰、过山标等,相比其他眼镜蛇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5、之一。

 蛇是会群居的3

  蛇的生活习性

 蛇的栖息环境因生活习性不同而有差异。蛇是一种变温动物。体温高时,代谢率高,活动频繁;体温低时,代谢率低,活动减弱。炎夏的酷暑,它们喜欢在树荫、草丛、溪旁等阴凉场所生活栖息。从秋季到冬季,逐渐进入到"冬眠"期。一般的毒蛇从11月下旬就已经开始不吃不喝,不蜕皮,相继入洞冬眠了,

 这时它们往往是几十条甚至成百条群集在位于高燥处的洞穴里或树洞里蛰伏过冬。待到翌年春暖花开,才从蛰伏状态中苏醒过来。从人洞到冬眠期大约需要三个月时间,主要依赖以脂肪形式贮藏在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缓慢的补充来维持其最低限度的生活营养料。

 毒蛇依其昼夜活动情况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喜欢在白天活动的,称为昼行性蛇类。第二类是怕强光,喜欢在白天隐伏,夜间活动的,称为夜行性蛇类。

 第三类为喜欢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活动的(多在晚上及阴雨白天活动,耐寒性强),称晨昏性蛇类。蛇类活动受温度的影响要比受光线的影响要大得多。如昼行性的眼镜蛇,在十分炎热的夏天,经常在夜间出现;晨昏性的蝮蛇在低温天气

 常在中午前后阳光充足时出没,而夜间活动得很少。一般地说,蛇类活动较适宜的温度是20-30℃之间,其活动的最适宜温度为10-35℃。更有趣的是,生活在热带的蛇不单在冬季"冬眠",

 而且在炎热干旱的夏季亦需进行"休眠",动物学上称之为"夏眠"。当热带炎热干旱的季节到来时,由于长时间不下雨,池塘、湖泊可能全部干涸,蛇和壁虎、鳄鱼、

 肺鱼以及草原中的龟类等动物一样,赖于生存的条件已变得不利。为了适应外界环境使之能继续生存下去,它们便转入"地下",不食不动,进入"夏眠"状态,以求能度过炎热干旱的夏季。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48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