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汽车发动机有几个曲轴主轴瓦?

曲轴位置传感器是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最主要的传感器之一,它提供点火时刻(点火提前角)、确认曲轴位置的信号,用于检测活塞上止点、曲轴转角及发动机转速。曲轴位置传感器所采用的结构随车型不同而不同,可分为磁脉冲式、光电式和霍尔式三大类。它通常安装在曲轴前端、凸轮轴前端、飞轮上或分电器内。 一、磁脉冲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1、磁脉冲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日产公司磁脉冲式曲轴位置传感器 该曲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曲轴前端的皮带轮之后,如图 1所示。在皮带轮后端设置一个带有细齿的薄圆齿盘(用以产生信号,称为信号盘),它和曲轴皮带轮一起装在曲轴上,随曲轴一起旋转。在信号盘的外缘,沿着圆周每隔4°有个齿。共有90个齿,并且每隔120°布置1个凸缘,共3个。安装在信号盘边沿的传感器盒是产生电信号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内有3个在永久磁铁上绕有感应线圈的磁头,其中磁头②产生120°信号,磁头①和磁头③共同产生曲轴1°转角信号。磁头②对着信号盘的120°凸缘,磁头①和磁头③对着信号盘的齿圈,彼此相隔了曲轴转角安装。信号发生器内有信号放大和整形电路,外部有四孔连接器,孔“1”为120°信号输出线,孔“2”为信号放大与整形电路的电源线,孔“3”为1°信号输出线,孔“4”为接地线。通过该连接器将曲轴位置传感器中产生的信号输送到ECU。 发动机转动时,信号盘的齿和凸缘引起通过感应线圈的磁场发生变化,从而在感应线圈里产生交变的电动势,经滤波整形后,即变成脉冲信号(如图 2所示)。发动机旋转一圈,磁头②上产生3个120°脉冲信号,磁头①和③各产生90个脉冲信号(交替产生)。由于磁头①和磁头③相隔3°曲轴转角安装,而它们又都是每隔4°产生一个脉冲信号,所以磁头①和磁头③所产生的脉冲信号相位差正好为90°。将这两个脉冲信号送入信号放大与整形电路中合成后,即产生曲轴1°转角的信号(如图 3所示)。 产生120°信号的磁头②安装在上止点前70°的位置(图 4),故其信号亦可称为上止点前70°信号,即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磁头②在各缸上止点前70°位置均产生一个脉冲信号。 (2)丰田公司磁脉冲式曲轴位置传感器 丰田公司TCCS系统用磁脉冲式曲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在分电器内,其结构如图 5所示。该传感器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产生G信号,下部分产生Ne信号,都是利用带有轮齿的转子旋转时,使信号发生器感应线圈内的磁通变化,从而在感应线圈里产生交变的感应电动势,再将它放大后,送入ECU。 Ne信号是检测曲轴转角及发动机转速的信号,相当于日产公司磁脉冲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1°信号。该信号由固定在下半部具有等间隔24个轮齿的转子(N0.2正时转子)及固定于其对面的感应线圈产生(如图 6(a)所示)。 当转子旋转时,轮齿与感应线圈凸缘部(磁头)的空气间隙发生变化,导致通过感应线圈的磁场发生变化而产生感应电动势。轮齿靠近及远离磁头时,将产生一次增减磁通的变化,所以,每一个轮齿通过磁头时,都将在感应线圈中产生一个完整的交流电压信号。N0.2正时转子上有24个齿,故转子旋转1圈,即曲轴旋转720°时,感应线圈产生24个交流电压信号。Ne信号如图 6(b)所示,其一个周期的脉冲相当于30°曲轴转角(720°÷24=30°)。更精确的转角检测,是利用30°转角的时间由ECU再均分30等份,即产生1°曲轴转角的信号。同理,发动机的转速由ECU依照Ne信号的两个脉冲(60°曲轴转角)所经过的时间为基准进行计测。 G信号用于判别气缸及检测活塞上止点位置,相当于日产公司磁脉冲式曲轴位置传感器120°信号。 G信号是由位于Ne发生器上方的凸缘转轮(No.1正时转子)及其对面对称的两个感应线圈(G1感应线圈和G2感应线圈)产生的。其构造如图 7所示。其产生信号的原理与Ne信号相同。G信号也用作计算曲轴转角时的基准信号。 G1、G2信号分别检测第6缸及第1缸的上止点。由于G1、G2信号发生器设置位置的关系,当产生G1、G2信号时,实际上活塞并不是正好达到上止点(BTDC),而是在上止点前10°的位置。图 8所示为曲轴位置传感器G1、G2、Ne信号与曲轴转角的关系。 2、磁脉冲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以皇冠3.0轿车2JZ-GE型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使用的磁脉冲式曲轴位置传感器为例说明其检测方法,曲轴位置传感器电路如图 9所示。 (1)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电阻检查 点火开关OFF,拔开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导线连接器,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曲轴位置传感器上各端子间的电阻值(表 1)。如电阻值不在规定的范围内,必须更换曲轴位置传感器。 表 1 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电阻值 端子 条件 电阻值(Ω) G1-G- 冷态 125-200 热态 160-235 G2-G- 冷态 125-200 热态 160-235 Ne-G- 冷态 155-250 热态 190-290 (2)曲轴位置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检测 拔下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导线连接器,当发动机转动时,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检测曲轴位置传感器上G1-G-、G2-G-、Ne-G-端子间是否有脉冲电压信号输出。如没有脉冲电压信号输出,则须更换曲轴位置传感器。 (3)感应线圈与正时转子的间隙检查 用厚薄规测量正时转子与感应线圈凸出部分的空气间隙(图 10),其间隙应为0.2-0.4mm。若间隙不合要求,则须更换分电器壳体总成。 二、光电式曲轴位置传感器 1、光电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 (1)日产公司光电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 日产公司光电式曲轴位置传感器设置在分电器内,它由信号发生器和带缝隙和光孔的信号盘组成(图 11)。信号盘安装在分电器轴上,其外围有360条缝隙,产生1°(曲轴转角)信号;外围稍靠内侧分布着6个光孔(间隔60°),产生120°信号,其中有一个较宽的光孔是产生对应第1缸上止点的120°信号的,如图 12所示。 信号发生器固装在分电器壳体上,主要由两只发光二极管、两只光敏二极管和电子电路组成(图 13)。两只发光二极管分别正对着光敏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以光敏二极管为照射目标。信号盘位于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之间,当信号盘随发动机曲轴运转时,因信号盘上有光孔,产生透光和遮光的交替变化,造成信号发生器输出表征曲轴位置和转角的脉冲信号。图 14所示为光电式信号发生器的作用原理。 当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照射到光敏二极管上时,光敏二极管感光而导通;当发光二极管的光束被遮挡时,光敏二极管截止。信号发生器输出的脉冲电压信号送至电子电路放大整形后,即向电控单元输送曲轴转角1°信号和120°信号。因信号发生器安装位置的关系,120°信号在活塞上止点前70°输出。发动机曲轴每转2圈,分电器轴转1圈,则1°信号发生器输出360个脉冲,每个脉冲周期高电位对应1°,低电位亦对应1°,共表征曲轴转角720°。与此同时,120°信号发生器共产生6个脉冲信号。 (2)“现代SONATA”汽车用光电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 “现代SONATA”,汽车光电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日产公司光电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相似,其信号盘的结构稍有不同,如图 15所示。 对于带有分电器的汽车,传感器总成装于分电器壳内;对于无分电器的汽车,传感器总成安装在凸轮轴左端部(从车前向后看)。信号盘外圈有4个孔,用来感测曲轴转角并将其转化为电压脉冲信号,电控单元根据该信号计算发动机转速,并控制汽油喷射正时和点火正时。信号盘内圈有一个孔,用来感测第1缸压缩上止点(在有些SONATA车上,设有两孔,用来感测第1、4缸的压缩上止点,目的是为了提高精度),并将它转换成电压脉冲信号输入电控单元,电控单元根据此信号计算出汽油喷射顺序。其输出特性如图 16所示。 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线路连接如图 17所示。其内设有两个发光二极管和两个光敏二极管,当发光二极管照射到信号盘光孔中的某一孔时,光线便照射到光敏二极管上,使电路导通。 2、光电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1)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线束检查 图 18所示为韩国“现代SONATA”汽车光电式曲轴位置传感器连接器(插头)的端子位置。检查时,脱开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导线连接器,把点火开关置于“ON”,用万用表的电压档(图 19)测量线束侧4#端子与地间的电压应为12V,线束侧2#端子和3#端子与地间电压应为4.8-5.2V,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线束侧1#端子与地间应为0Ω(导通)。 (2)光电式曲轴位置传感器输出信号检测 用万用表电压档接在传感器侧3#端子和1#端子上,在起动发动机时,电压应为0.2-1.2V。在起动发动机后的怠速运转期间,用万用表电压档检测2#端子和1#端子电压应为1.8-2.5V。否则应更换曲轴位置传感器。 三、霍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霍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是利用霍尔效应的原理,产生与曲轴转角相对应的电压脉冲信号的。它是利用触发叶片或轮齿改变通过霍尔元件的磁场强度,从而使霍尔元件产生脉冲的霍尔电压信号,经放大整形后即为曲轴位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1、霍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 (1)采用触发叶片的霍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 美国GM公司的霍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曲轴前端,采用触发叶片的结构型式。在发动机的曲轴皮带轮前端固装着内外两个带触发叶片的信号轮,与曲轴一起旋转。外信号轮外缘上均匀分布着18个触发叶片和18个窗口,每个触发叶片和窗口的宽度为10°弧长;内信号轮外缘上设有3个触发叶片和3个窗口,3个触发叶片的宽度不同,分别为100°、90°和110°弧长,3个窗口的宽度亦不相同,分别为20°、30°和10°弧长。由于内信号轮的安装位置关系,宽度为100°弧长的触发叶片前沿位于第1缸和第4缸上止点(TDC)前75°,90°弧长的触发叶片前沿在第6缸和第3缸上止点前75°,110°弧长的触发叶片前沿在第5缸和第2缸上止点前75°。 霍尔信号发生器由永久磁铁、导磁板和霍尔集成电路等组成。内外信号轮侧面各设置一个霍尔信号发生器。信号轮转动时,每当叶片进入永久磁铁与霍尔元件之间的空气隙时,霍尔集成电路中的磁场即被触发叶片所旁路(或称隔磁),这时不产生霍尔电压;当触发叶片离开空气隙时,永久磁铁2的磁通便通过导磁板3穿过霍尔元件这时产生霍尔电压。将霍尔元件间歇产生的霍尔电压信号经霍尔集成电路放大整形后,即向ECU输送电压脉冲信号,外信号轮每旋转1周产生18个脉冲信号(称为18X信号),1个脉冲周期相当于曲轴旋转20°转角的时间,ECU再将1个脉冲周期均分为20等份,即可求得曲轴旋转1°所对应的时间,并根据这一信号,控制点火时刻。该信号的功用相当于光电式曲轴位置传感器产生1°信号的功能。内信号轮每旋转1周产生3个不同宽度的电压脉冲信号(称为3X信号),脉冲周期均为120°曲轴转角的时间,脉冲上升沿分别产生于第1、4缸、第3、6缸和第2、5缸上止点前75°作为ECU判别气缸和计算点火时刻的基准信号,此信号相当于前述光电式曲轴位置传感器产生的120°信号。 (2)采用触发轮齿的霍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 克莱斯勒公司的霍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在飞轮壳上,采用触发轮齿的结构。同时在分电器内设置同步信号发生器,用以协助曲轴位置传感器判别缸号。北京切诺基车的霍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在2.5L四缸发动机的飞轮上有8个槽,分成两组,每4个槽为一组,两组相隔180°,每组中的相邻两槽相隔20°。在4.OL六缸发动机的飞轮上有12个槽,4个槽为一组,分成三组,每组相隔120°,相邻两槽也间隔20°。 当飞轮齿槽通过传感器的信号发生器时,霍尔传感器输出高电位(5V);当飞轮齿槽间的金属与传感器成一直线时,传感器输出低电位(0.3V)。因此,每当1个飞轮齿槽通过传感器时,传感器便产生1个高、低电位脉冲信号。当飞轮上的每一组槽通过传感器时,传感器将产生4个脉冲信号。其中四缸发动机每1转产生2组脉冲信号,六缸发动机每1转产生3组脉冲信号。传感器提供的每组信号,可被发动机ECU用来确定两缸活塞的位置,如在四缸发动机上,利用一组信号,可知活塞1和活塞4接近上止点;利用另一组信号,可知活塞2和活塞3接近上止点。故利用曲轴位置传感器,ECU可知道有两个气缸的活塞在接近上止点。由于第4个槽的脉冲下降沿对应活塞上止点(TDC)前4°,故ECU根据脉冲情况很容易确定活塞上止点前的运行位置。另外,ECU还可以根据各脉冲间通过的时间,计算出发动机的转速。 2、霍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霍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方法有一个共同点,即主要通过测量有无输出电脉冲信号来判断其是否良好。下面以北京切诺基的霍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为例来说明其检测方法。 曲轴位置传感器与ECU有三条引线相连。其中一条是ECU向传感器加电压的电源线,输入传感器的电压为8V;另一条是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线,当飞轮齿槽通过传感器时,霍尔传感器输出脉冲信号,高电位为5V,低电位为0.3V;第三条是通往传感器的接地线。 (1)传感器电源、电压的测试 点火开关置于“ON”,用万用表电压档测量ECU侧7#端子的电压应为8V,在传感器导线连接器“A”端子处测量电压也应为8V,否则为电源、线断路或接头接触不良。 (2)端子间电压的检测 用万用表的电压档,对传感器的ABC三个端子间进行测试,当点火开关置于“ON”时,A-C端子间的电压值约为8V;B-C端子间的电压值在发动机转动时,在0.3-5V之间变化,且数值显示呈脉冲性变化,最高电压5v,最低电压0.3V。如不符合以上结果,应更换曲轴位置传感器。 (3)电阻检测 点火开关置于“OFF”位置,拔下曲轴位置传感器导线连接器,用万用表Ω档跨接在传感器侧的端子A-B或A-C间,此时万用表显示读数为∞(开路),如果指示有电阻,则应更换曲轴位置传感器。 GM(通用)公司触发叶片式霍尔传感器的测试方法与上述相似,只是端子为4个,上止点信号(内信号轮触发)输出端与接地端为脉冲电压显示。

汽车发动机有几个曲轴主轴瓦?

异响类故障建议到4s检查 1.活塞敲缸异响所谓活塞敲缸异响,是指活塞侧面拍打气缸壁产生的异响。一般来讲,当活塞顶部产生轴向力的方向随着活塞从压缩冲程变为作功冲程时,就会产生活塞敲缸异响。换句话说就是每次当活塞经过上止点向下运动时,活塞都将被迫撞击缸壁,导致活塞敲缸故障发生。而活塞敲缸与否的决定因素在于活塞与缸壁之间的间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活塞间隙(图5)。至于活塞间隙对敲缸的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当活塞间隙过大时容易发生敲缸,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由活塞的材质及其工作特性所决定的。它给人的直观表现是发动机冷态时,活塞间隙大敲击声较大,但随着发动机温度的升高,活塞间隙相应会变小,敲缸声也会随之减轻。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降低发动机噪声及延长发动机的维修周期,发动机敲缸无疑成了人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减少发动机发生敲缸的机会,有些发动机采用了将活塞销中心与活塞中心线偏离少许的设计,使活塞推力方向在活塞受到燃烧压力时改变,以减轻活塞敲击缸壁压力,从而达到减少敲缸发生机会的目的。在了解了活塞敲缸的原因之后,下面我们就结合几种常见的活塞敲缸故障来分析一下它们的成因及检测方法。1.发动机冷起动后活塞敲缸异响严重,热车后响声减轻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活塞间隙过大或活塞变形所致。因为冷态下活塞间隙较大,敲缸异响自然严重一些,而当发动机温度升高后,活塞会产生膨胀,从而使得活塞间隙变小,敲缸异响声当然也就随之减轻。(个股全面跟踪 黑马将从这里起飞…)2.发动机冷车时基本正常,热车加速时敲缸提到这种故障,可能有人会觉得与第一种活塞敲缸异响有些矛盾,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清楚了。我们知道,随着发动机温度的升高,混合气燃烧速度也会相应加快。如果点火时间过早,气缸燃烧压力最高点将会提前,敲击气缸壁的力增加出现敲缸异响。对于此类故障的检查内容及方法如下。(1)检查所用燃油标号,低标号汽油易产生爆燃。(2)检查发动机温度。如果发动机温度过高,燃烧室内燃烧速度和燃烧压力都将上升,从而造成爆燃现象的发生。(3)检查点火正时,过早的点火时间会使燃烧压力点提前,造成敲缸。对于电子控制点火系统,应重点检查控制点火正时的相关信号,如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爆震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及水温传感器等,同时还应用正时灯和电脑检测仪检查点火正时角度。这里我们重点强调一下对爆震传感器(图6)信号的检查。众所周知,装有爆震传感器的发动机,在加速时,爆震传感器要根据爆燃情况将及时传送爆震信号给发动机电脑,电脑将依据爆震信号,进行相应的点火正时调节。如果爆震传感器失效或没有及时将发动机爆震信号反馈给电脑,发动机点火时间就会超前,从而产生爆震异响。(4)检查发动机混合气空燃比,即排气中CO含量。因为,如果发动机混合气过浓,在同样工况下,点火时间会相对过早,混合气在气缸中燃烧速度加快,气缸燃烧室压力上升过快,也会产生爆震异响。这种情况下应着重检查氧传感器、空气流量计、进气压力传感器及油压调节器。(5)检查发动机负极接地线连接是否良好。有些型号的发动机爆震传感器及氧传感器是靠外壳接地,当发动机接地线接地不良时,这2个信号不能正常地传送,也会造成发动机爆震异响。(6)检查发动机燃烧室的积炭情况。长期工作的发动机,燃烧室逐渐会形成大量积炭,由于积炭占据了燃烧室的空间,因而会引起发动机压缩比的提高,最终导致燃烧温度和压力的提高。同时,由于积炭具有绝热性,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积炭保持了上次作功时的热量,当混合气压缩到一定压力和温度时,积炭保存的热量将会点燃混合气,形成无规律燃烧,造成爆震异响。也就是常说的自燃和多点燃烧。因此应及时清除发动机内部积炭,以防敲缸异响故障的发生。3.发动机总有敲缸异响且冷车时敲缸异响轻,热车时敲缸异响较量这种情况一般较多出现在刚大修完的发动机上。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此类故障,在装配时应着重检查活塞安装方向,特别是活塞销偏置设计的发动机,原本是降低发动机活塞敲缸机会,一旦装反,将使敲缸异响故障的发生不可避免。4.单一气缸敲缸导响此类故障多为发动机活塞严重变形、过热造成活塞拉伤或气缸拉伤所致。一般通过断火试验便可以找出拉缸的活塞,也可以通过内窥镜检查。一般气缸拉伤时,冷热发动机都会产生异响。至于气缸内进异物或气门弯曲后撞击活塞产生的异响,则不论是否进行断火试验,异响总会存在。总的来讲,活塞异响、敲缸,可通过温度高低判断,也可通过断火试验,还可通过内窥镜进行检查。总之,只有将几种方法结合使用,才能准确进行判断,否则极易判断失误。三、曲轴轴承(大瓦)和连杆轴承(小瓦)异响这2种异响首先从声音部位和声音频率上可以进行区分,一般大瓦(图7)声音低,小瓦声音高。其次可利用断缸的方法区分,因为当个别小瓦异响时,若断掉该缸的点火或喷油,异响将减弱或消失;若大瓦响,断缸时声响只会减弱或不变,但绝不会消失。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曲轴大、小瓦异响原因,主要包括:①固定大、小瓦的螺栓松动。②大瓦或小瓦间隙过大。③润滑不良或大、小瓦烧蚀。④机油压力过低或机油过少时,一般小瓦在发动机高速时极易烧蚀,而大瓦烧蚀的较少。⑤当轴与瓦间隙过大时,比间隙较小时更易烧蚀。所以一般大修发动机时,轴与瓦应留有适量间隙,但千万不可过大。四、进排气系统异响当进气歧管漏气时,发动机怠速工作时会产生响声,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响声会加剧;当排气歧管漏气时,发动机加速时会听到突爆声;当空气滤清器堵塞时,发动机加速时会发闷产生不正常响声;当排气系统堵塞,发动机加速时有时会产生回火突爆;当空气流量计到节气门橡胶软管(图8)漏气时,急加速时也会产生回火突爆声。五、发动机支架损坏异响当发动机支架损坏时,发动机怠速运转时,发动机振动会过大。当挂挡时(特别是自动变速器)发动机会因摆幅过大产生异响。当挂挡听到“咔喳”撞击声时,就要检查发动机支架是否良好和发动机安装是否到位。六、曲轴胶带盘异响(带扭转减振器)或飞轮(带扭转减振器)产生异响由于曲轴上产生的是周期性扭矩,为了消除振动,很多发动机曲轴肢带盘轴与带轮之间用橡胶连接,以吸收发动机加速时产生的振动。但当胶带轮老化损坏后,极易产生异响,其响声特点是发动机怠速运转时,由于脉动扭矩不均匀,异响严重,当发动机缓加速时,异响变小或消失。当发动机怠速打开空调压缩机工作时,异响有变化。另外,有些车辆还在发动机飞轮盘上设计了扭转减振器(图9),当飞轮中的减振橡胶老化损坏后,挂挡抬离合器时会产生“咔嚓”的异响声。对车辆进行路试,有时也会产生异响,但若没经验很容易会将故障诊断为变速器或差速器异响。 @2019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83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