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妙招养殖技术养猪注意什么
发酵床养猪简要概括为" 三省、两提、一增、零排放"。
1. 三省( 省水、省料、省劳力)
节省用水75%~90% , 仅为猪只饮用、保持垫料表面湿度、滴水降温用水;猪拱食菌体蛋白, 改善肠道环境, 提高饲料转化率, 可节省精饲料10%~15% 。仅喂料、翻扒垫料、清扫饲喂台、调整湿度用工, 无需清粪, 可节省劳力30%~50% , 一个人可以饲养800~1000 头肥猪, 100~200 头母猪。
2. 两提( 提高抵抗力、提高猪肉品质)
猪只恢复自然习性, 恢复了拱食和沙浴的生物习性, 应激减少; 采食菌体蛋白, 抗病力增强, 发病率减少, 用药减少。猪肉肉色红润, 纹理清晰, 肉质提高。
3. 一增( 增加养殖效益)
可节约用水、用料、用药等成本30~80 元/ 头; 利用农业废弃物, 如锯末、稻壳、花生壳、玉米秸秆等作为垫料原料加以使用, 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将废弃物变废为宝。统计表明, 每10m2的发酵床可以使用667 m2 地的玉米秸秆, 这也为秸秆处理、美化城乡生态环境提供了另外一条比较好的解决途径。
4. 零排放( 无污染, 实现粪污零排放)
猪场内外无臭味, 氨气含量显著降低, 在养殖环节提前消纳了污染物, 实现了粪污的零排放。
总之, 发酵床养猪法通过营造良好的发酵床以及配合通风对流原理的猪舍, 并辅助配套养猪新兴技术, 解决了养猪业粪污处理的相关问题, 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善了猪只的生活环境, 从而减少了维持需要的消耗并提高了非特异性免疫力。
养猪新技术
养殖猪要求技术
1. 实行保护性饲养。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2. 推行高密度养成猪。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3. 育肥猪超90公斤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
4. 品种要优。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当前,要推广多元杂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国PIC猪,五系配套,生长速度快,158天可达110公斤,瘦内率66%,料肉比2.8:1。
5. 栏舍要简。猪舍不要造得过于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
6. 饲料要廉。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
7. 防疫要严。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8.出栏要适时。如二元猪体重达到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此外,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9. “倒喂法”养猪,就是针对上述的缺点并结合猪的生育规律和特点而确定的新型养猪法,该办法在小猪到中猪阶段。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配用必要的饲料添加剂和少量青、绿饲料。从中猪到出栏期,适当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其比例为:精饲料60%,青饲料25%,粗饲料15%。这种方式既缩短了猪的饲养周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饲料资源,从而节约了精饲料用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10.饲养管理:科学饲养,按照猪的不同用途,不同年龄和生长需要合理配搭饲料,加强管理,搞好卫生,防止疾病发生。
1、自繁自养模式,取得收益的时间比一般养猪场久,但风险更低。
2、采用喂养母猪产崽的自繁自养模式,这种养殖模式耗时较长,但是可以节约养殖成本。
3、注意室内空气的处理,上方安了通风道,把又脏又臭的空气排出去,侧面也有排气风扇,总之给猪一个清新的环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83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