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如今爆红的"锦鲤”?
锦鲤这种东西早就存在了,它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迷信。这种东西在以前被叫做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在学生时代被叫做拜文曲星,在工作以后一般就是拜菩萨。
很多不想努力的人总是把错误归于水逆,把转运交给锦鲤,把早睡当成口号,把认真当做笑谈,这话虽然过激,但是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每天转二十条锦鲤,会不会转运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会被拉黑。
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如此,但是锦鲤作为一个人设,对于营销公司和公众人物而言,基本上是稳赚不赔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说,杨超越的营销团队真的是个人才。诚然,不会有几个人真的被洗脑,但是引发一波全民风潮是免不了的,这是既成事实。
先是杨超越,再是信小呆,现在是今夜九零后的编辑,他们能够受到追捧是因为人们都有不劳而获的私心。但是营销团队都刻意弱化了一点:除了信小呆,剩下两个人都是只靠运气的花瓶吗?显然不是,杨超越刚开始是花瓶,所以被全网黑全网骂,连咪蒙都过来踩一脚,如果她真的是锦鲤,那这个锦鲤可能掌管的是苦尽甘来之神吧。后来到现在为止,创造一零一里面,混得最好的就是她。走的养成人设,后期比较争气,颜值非常能打,怎么,这些到了普通网友眼里,都成了运气吗?
再说说今夜九零后的编辑,那篇爆文我也拜读过,非常符合大众心理活动,“你们不是觉得转发锦鲤有好运吗?我就是锦鲤,快来拜我啊。”但是,她真的只是靠运气?靠运气的人想不出这种点子好吗?这个女人她能靠一己之力拿了北京公考第二名,你说这是靠运气?
没有啦,只是一般来说喜欢转发锦鲤想着不劳而获的人比较好骗而已,真正聪明的人,他们信概率论。
家养锦鲤鱼有什么讲究?
故事的开始,这条鱼并不负责帮人类实现愿望。
最早的鲤鱼化石在德国弗莱堡被发现,距今2000万年。德国人至今有新年吃铁锅炖鲤鱼的传统。中国最早的鲤鱼化石在山西西侯度被发现时,距今约180万年——那是一条大约半米长的鲤鱼。由于食谱广泛、耐缺氧,能在静水中繁殖,在公元前最后一千年里,鲤鱼被西方的古罗马和东方的殷商同时饲养,成为稳定的蛋白质来源。
但种种历史迹象表明,这条鱼确实自带幸运属性。它在人间第一次“显灵”,是在春秋战国时代,主角是范蠡。
作为辅越灭吴的最大功臣,政治家、军事家范蠡留下一句千古闻名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就辞官还乡养鲤鱼了,并写下全世界第一部专门文献《养鲤经》。
养鲤鱼让范蠡变得富可敌国,登上了当时的“富豪榜”,被民间奉为“财神”和“商圣”。不仅如此,范蠡还拥有与“古代第一白富美”西施泛舟五湖的美满爱情——人生巅峰不过如此。
而历史上第一个“随手转发锦鲤”的人,非鲁昭公莫属。公元前532年,孔子之妻亓官氏诞下一子,老板鲁昭公送来鲤鱼一条以示慰问。孔子“嘉以为瑞”,给儿子取名为孔鲤,字伯鱼。
问题在于,此时的鲤鱼虽然也长出了吉祥的红色鳞甲,却始终作为蛋白质丰富的河鲜食材而存在,过着“炰鳖脍鲤”的一生,并非如后人附会的跃龙门之物。鲁昭公那天或许正好在吃这道菜,听闻下属家中有喜,便转手送一条,而孔子也就拿这鱼给自家娃取名了。
“也真够随便的”,自称孔子73代传人、北大教授孔庆东对自家祖宗的评价道,“倘若国君送来一个美女,大概就会给孩子取名孔女,字美眉了”。
孔鲤的一生,在他父亲门下众优秀弟子的对比下,被后人评价最多的是“无建树”和“不成材”。但他作为字面意义上的第一“人形锦鲤”,似乎并没受到太大影响。传闻他曾对儿子孔伋说“你父不如我父”,又对孔子说“你子不如我子”,心态不可谓不逍遥。
关于鲤鱼最有影响的传说——“鲤鱼跳龙门”,则是一笔糊涂账。
这种被认为跳过龙门就会变成龙的黄河鲤鱼,据考证,并没有从大海往江河洄游的习性,它可能是另一种经常跟“鲤”字共同出现的鱼——鱣,即中华鲟。
不过,鲤鱼这个自带幸运属性的物种,数千年来凭借“鲤鱼跳龙门”传说混得风生水起。
它东渡日本后,还在日语中留下文字记载“鲤の滝登”。日本一些农村的居民还相信,在湍急瀑布中捕获的鲤鱼可以用来治愈天花。
当然,这条鱼也有被自己的好运耽误的时候。
唐代,鲤鱼不小心与当朝皇帝姓“李”谐音,地位空前高涨:在朝,皇帝和达官显贵身上佩有鲤形饰物,朝廷发布命令或调动军队,也用鲤鱼形状的兵符;在野,百姓非但不能杀食鲤鱼,连饲养它也是对皇室家族的亵犊;任何人若提起它也不能直呼其名,得改称“我鲜公”……
此禁忌长达300年之久。
表面上看,这不过是又一出 “鲤鱼跃龙门”的戏码。纵观历史,鲤鱼的地位却在这个时期跌至谷底——作为观赏鱼,它比不上精致、“一鱼百样”的金鲫鱼变种鱼“锦鲫”;作为食材,它逐渐被草、青、鲢、鳙这“四大家鱼”所取代。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鲤鱼在中国若不是没落了,也很难PK得过比它早发展400年历史的锦鲫,它最终的命运就是今天的江西名菜“清蒸荷包红鲤”。
而东渡邻国日本后,它得到了独一无二的培育与鉴赏,并以弯道超车的速度,仅200年就发展出13大类100多个品种,成为风靡世界的高档观赏鱼——日本锦鲤(Nishikigoi,简称Koi)。
今天,这款精进了数千年的淡水鱼以“王者归来”之态,变异出所向披靡、无所不能的终极种类——网络“人形锦鲤”。
这一次,它遗传了“飞黄腾达”寓意,还“突变”出娱乐和恶搞的现代基因。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一轮变异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制造者。
先说说锦鲤本鲤的第一次变异故事吧。毕竟这是它终结自己食材属性的生存之道。
文化文政(1804~1830)时期,在日本横跨新潟县小千谷市和长冈市山古志、被称为“二十村乡”的山区地带,当地人一直有养殖鲤鱼的传统。明治时代初期(19世纪70年代),新潟出现旱情,养殖户就在屋内建起鱼池,蓄水养殖。
漫长的冬季里,冰水断断续续滴入养鱼的盛器中,这种低温刺激了亲鲤的生殖腺,引起了生殖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使子代出现了绯黄、浅黄等色彩上的变化。
这种新变异的鲤鱼叫做“花鲤”。经过几代选育,全身赤红色的鲤鱼诞生了,被称为“绯鲤”。再后来,又选育出浅**和白色黑斑的鲤鱼。当时新潟的地方文献中出现了很多有关花鲤的报道,可见这个时期锦鲤文化已经开始繁盛。
大正六年(1917),来自小千谷市的广井国藏,培育出真正的也是最原始的红白鲤。这个被命名为“红白”的品种,标志着近代日本锦鲤的正式诞生。
而作为观赏鱼,养殖过程中通常会大量使用强致癌性药物,如呋喃西林、孔雀石绿等,完全不能被食用。也就是说,至此,日本锦鲤真正逃离了餐桌,成为与中国红鲤完全不同的新品种。
1914年,在上野公园召开的东京大正博览会上,二十村乡的人们把6个品种(黄写、白写、大正三色、阿部鲤、三色、红白)共27尾锦鲤拿去展出,获得了全国性的追捧。锦鲤因此被奉为“国鱼”,其中有8条献给了当时的皇太子裕仁,放养于皇宫周围的护城河。
锦鲤发祥地新潟县山古志村名声大振。1966年11月,新潟县山古老锦鲤鱼业协同合作社在当地竖起一座石碑,题名为“锦鲤发祥之地”。如今,去小千谷市旅行,还能随处看到“锦鲤故里”的宣传海报。
这段时间,这条鱼还被称为“色鲤”“花鲤”“图案鲤”或“模样鲤”。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5年,“锦鲤”的名称才固定下来。
此时,锦鲤已培育出100多个品种,并且发展出一整套细致复杂的审美标淮,比如体态粗壮健美、颜色浓厚、图案对称等。
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国民的经济实力得到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掀起了锦鲤热。
1965年,“全日本爱鳞会”(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的锦鲤品鉴机构)成立,定期举办各类赛事,由总理府大臣亲自颁奖;1968年,在东京的新大谷酒店召开了第一届全日本综合锦鲤品评会;翌年,创立了全日本锦鲤振兴会,这是一个锦鲤生产者、流通业者的组织。日本这些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的运作,把锦鲤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高潮。
随着活体鱼运输手段的发展,锦鲤开始走向海外市场。
当年的新潟渔民一定猜不到,200多年后,自己家乡的观赏鱼变成了“世界的观赏鱼”——“鲤”的日文发音Koi,也成为各国称呼锦鲤的通用语。
和欧洲马术比赛所选用的马匹一样,锦鲤也讲究血统、骨架、色泽、花纹和姿态。一尾品质上佳的锦鲤,常意味着无数次杂交和万里挑一的筛选过程。
全日本爱鳞会根据色彩、斑纹及鳞片的分布情况,把锦鲤分成13类: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写鲤、别光、浅黄秋翠、衣、变种鲤、黄金、花纹皮光鲤、写光鲤、金银鳞、丹顶。其中以“锦鲤御三家”——红白、大正三色与昭和三色为上等。
在锦鲤圈内有句行话:“锦鲤始于红白,而终于红白。”可见色彩单一、纯正的美是经久不衰的。
在比赛时,锦鲤的质量评判通常采取记分的办法。总分100分,其中体态占30%,色彩占20%,斑纹占20%,资质占10%,品位占10%,风格占10%。
体态方面,要求体宽与体长之比在1:2.6~1:3.0之间,躯体中轴笔直,各鳍(尤其是胸鳍)完整;色彩方面,不论哪种颜色都要浓淡均匀,且有光泽;斑纹最好左右两侧分布均衡,有稳重感。
但是,作为突变和重组的产物,锦鲤的体色性状并不稳定。
即使是最名贵的亲代锦鲤,也难以保证繁育的子代一定优良,同一对父母的后代也会有不少差别。
这种体色变化还将伴随锦鲤的一生,这对于锦鲤养殖者来说就像一场赌博——有可能低价买入的“小丑鸭”某天变成了贵价“美天鹅”;而高价买入的“稀世珍品”,可能养一两年就全部褪色了……
在养殖锦鲤的漫长过程中,锦鲤带给人们的不只是形式美。它的长寿属性也是人类“拜鲤”的重要原因。
锦鲤的寿命可与龟、鹤相比,平均寿命约70岁。全日本锦鲤振兴会的资料显示,史上第一“老寿星”锦鲤为日本奥美浓白川村的“花子”。它生于1751年,卒于1977年,享年226岁。
判断锦鲤年龄的依据是鳞片——在地处北温带的日本,鲤鱼春天到秋天生长快,冬天生长慢,所以鳞片上也会出现类似树木年轮一样的生长纹。
沿袭“鲤科出巨人”的血统,有些锦鲤品种能长到一米多,它还会根据生活环境来决定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在日本,锦鲤的尺寸单位是“部”,15~20cm的叫“20部”,20~25cm的叫“25部”,大于85cm的统称“85超部”。
下次再转发锦鲤,最好选一条红白双色、寿命长、身长大于85cm的,或许会更灵验。
2018年12月,一条名叫“S传说”的锦鲤拍出了123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然而这不是史上最贵的锦鲤,真正的传说是“楼兰”。
这尾1976年生于日本九州的红白锦鲤,被形容为“肌底净润如瓷器、红斑鲜艳如宝石”,分别在1989年、1991年获得全日本锦鲤品评会第22届、第24届总冠军,拍卖价格为2000万元人民币。至今,“楼兰”仍是公认的、史上质地最好的一尾鱼,在每一本锦鲤图鉴中不断被收入、流传。
金灿灿的价格背后,少不了中国人的助力。
中国传统风水学说认为,好的风水是“藏风蓄气得水”,其中以“得水”为上。锦鲤谐音“进利”,它自然而然就成了风靡中国的“风水鱼”。
20世纪70年代,全日本爱鳞会首次进入香港市场做推广。据不完全统计,香港约有80%的家庭或个人饲养观赏鱼。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尾象征着飞黄腾达的锦鲤,沿着广东、上海、北京等路线“畅游”全中国。到今天,以“中国锦鲤第一人”许品章的话来说,除了西藏,锦鲤已经遍布全国。
许品章称锦鲤是“塔尖的生意”:精品锦鲤一条少则几万元,多则几百万元,围绕它形成的消费圈层和生态也在形成。马云、赵薇、张国立等名人都是锦鲤玩家,并且获得过不同比赛的冠军。
锦鲤旺不旺人、旺不旺财,见仁见智。但这种自上而下的追捧,足以让养殖者乐开了花。而从普通观赏鱼升级成“风水鱼”,则是锦鲤本鲤的又一次成功“跳龙门”。
(文章很长,人生很短,谢谢你看到这里。)
家庭养鱼,单数和双数有什么讲究?
在炎热的夏天,这是买鱼和开罐的好季节。这时,很多鱼友都会问一个问题,有多少比较好?你注意鱼的数量吗?疯子告诉你,是的!还有科学。
首先,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单数是因为有这样一句话:一般好东西是成对的,奇数表示?多余?,这就引申为:年年顺差!
为什么养鱼很奇怪?对生活有什么影响??养鱼?告诉你
吉祥锦鲤不过,有些朋友养鱼是为了发财,因为水上黄金放在公司或商店里是为了让生意更好。
如果是这样的话,鱼的数量一般是1,4,6,9。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1469是四个数字。数字1和6对应于五行中的黄金,这自然意味着催钱。四、九对应五行中的水,对鱼缸也有好处。还有5个数字。五行属土,土生黄金也有此意。更详细的讲风水,还涉及鱼缸的位置等。疯狂的人学到了很多。
为什么养鱼很奇怪?对生活有什么影响??养鱼?告诉你
对应的五行数
我们来谈谈科学吧!如果是按照科学的方法,其实有单一甚至偶数的养鱼方法,但不同的鱼有不同的方法。有些鱼适合搭配,比如仙鱼和五彩缤纷的仙鱼,因为它们会有领土意识。配对后,它们会增加彼此之间的联系,它们不容易单独坠落死亡。此外,它们还成对占据底盘,然后产卵孵化自己的种族。这些是刻在鱼骨头上的基因。
为了生存,我们必须这样做。如果我们在家里养它们,自然,我们不应该违反这个基因法则。即使是配对和混合培养也能提高存活率。当然,有些鱼适合单一养殖。如果需要混养,也适合单数饲养,如斗鱼、罗汉、龙鱼等。他们会战斗,有很强的领土意识。因此,它们适合于增加一个或一个奇数。龙鱼没事,不会那么有害。如果是一条斗鱼和一条罗汉鱼,它们会互相争斗,而它们会被养大的?鱼师傅?的做法一般要求单独养鱼,并且要小心饲养。养鱼的状况比混养好得多。
因此综上所述,单数或偶数是不固定的。养鱼的数量更多地取决于鱼的种类和习性,以及自己养鱼的目的,以及鱼缸的大小。如果太小,你不能筹集太多。相反,养个小鱼缸也没关系。鱼喜欢广阔的空间,有足够的领地供它们玩耍。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能帮到你,如果你喜欢我的内容,也喜欢钓鱼,玩水族馆,欢迎关注我,一个在海边养鱼长大的孩子。坚持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最专业的鱼类养殖知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12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