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外壳必须重复接地吗、有没有强制性规定
没有强制性规定,但安全起见,电机外壳都需要接地。
原因:使电工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的措施。可防止在绝缘损坏或意外情况下金属外壳带电时强电流通过人体,以保证人身安全。
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设备因绝缘损坏带电而危及人身安全所设的接地,如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钢筋混凝土杆和金属杆塔。保护接地只是在设备绝缘损坏的情况下才会有电流流过,其值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变动。
如果家用电器未采用接地保护,当某一部分的绝缘损坏或某一相线碰及外壳时,家用电器的外壳将带电,人体万一触及到该绝缘损坏的电器设备外壳时,就会有触电的危险。
扩展资料
接地的作用:
主要是防止人身遭受电击、设备和线路遭受损坏、预防火灾和防止雷击、防止静电损害和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接地是为保证电工设备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用电安全措施,通过金属导线与接地装置连接来实现,常用的有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
工作接地就是由电力系统运行需要而设置的,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就会有电流长期流过接地电极,但是只是几安培到几十安培的不平衡电流。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会有上千安培的工作电流流过接地电极,该电流会被继电保护装置在0.05~0.1s内切除,即使是后备保护,动作一般也在1s以内。
百度百科-接地保护
百度百科-接地
接地线的颜色主要是绿、黄、蓝。
1、绿色用于保护接地。
2、黄绿色用于信号回路或接地。
3、绿蓝线用于本安接地。
扩展资料:
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
(1)接地体:与大地紧密接触并与大地形成电气连接的一个或一组导体。
(2)外露可导电部分:电气设备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正常时不带电,故障时可能带电,通常为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
(3)主接地端子板:一个建筑物或部分建筑物内各种接地(如工作接地、保护接地)的端子和等电位连接线的端子的组合。如成排排列,则称为主接地端子排。
(4)保护线(PE):将上述外露可导电部分,主接地端子板、接地体以及电源接地点(或人工接地点)任何部分作电气连接的导体。对于连接多个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导体称为保护干线。
(5)接地线:将主接地端子板或将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到接地体的保护线。对于连接多个接地端子板的接地线称为接地干线。
(6)等电位连接:指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的电位实质上相等的电气连接 。
配电系统的接地部分:
(1)相线(L)。输送电能的导体,正常情况下不接地。
(2)中性线(N)。与系统中性点相连,并能起输送电能作用的导体。
(3)保护中性线(PEN)。兼有保护线和中性线作用的导体。
(4)电源接地点。将电源可以接地的一点(通常是中性点)进行接地。
百度百科-保护接地
百度百科-接地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17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