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血液透析机的部分功能

血液监护警报系统以Gambro AK 95为例如图2所示,对各部分功能作简要介绍。

血液透析机的部分功能

用来推动血液循环以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通常来说,血泵部分往往具有转速检测功能,用来监测病人的血流情况,而血流又与各种毒素的清除有关(如图3所示),因此血泵转轮与凹槽间距设定一定要精确,并需要经常调整,根据血路泵管的情况,一般将间距设定为3.2~ 3.3mm,不可太松,否则会造成血流检测不准;也不可太紧,如果太紧会造成管路破裂,发生事故。

肝素泵相当于临床上应用的微量注射泵,用以持续向病人血液中注射肝素。由于病人的血液在体外循环与空气接触,很容易发生凝血现象,使用肝素泵防止发生凝血。

动脉压监测用来监测透析器内血栓、凝固和压力的变化。当血流不足时,动脉压就会降低;当透析器内有凝血和血栓形成时,动脉压就会升高;静脉压监测用来监测管路血液回流的压力。当透析器凝血或血栓形成、血流不足以及静脉血回流针头脱落时,静脉压就会下降;如果血路回流管扭曲堵塞或回流针头发生堵塞时,静脉压就会升高。以上情况发生时,机器会自动报警。

用来监测血液流路以及静脉滴壶中的空气气泡。一般用超声波探测的原理,为了避免病人发生空气栓塞而设置。当监测到有空气气泡时,检测系统会驱动动、静脉血路夹来阻断血流,防止危险的发生。

a.温度控制系统

包括加热和温度检测两部分,在正常透析时,一般将符合治疗标准的反渗透水加热至36~40℃,与浓缩液混合后由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进而控制加温使得透析液温度与设定的温度符合,一般透析液温度控制在37℃左右,根据病人情况可适当调节。具有热消毒的机器,在进行热消毒时加热温度可以达到100℃。

配制合格的透析液,以碳酸盐透析为例,其混合比例为:A液∶B液∶纯水=1∶1.83∶34。很多机器都采用陶瓷泵进行配比,通过调整转速快慢来达到配制透析液的精确性。

在水和浓缩液中存在一定的空气,配制透析液过程中由于碳酸盐的存在也会有气体的生成,这些气泡在透析液中有可能引起血液空气栓塞、降低废物的清除率、影响透析液的流量和压力、进而影响电导率浓度等情况的发生,因而需要除去透析液中的空气。除气时利用负压原理,一般除气压设为-600mmHg左右,但在高原地区要适当降低负压,如兰州、昆明等地设为-500mmHg即可。

一般碳酸盐透析功能的血液透析机往往配置有2~3个电导率监测模块,首先检测A液的浓度,如果A液浓度达到要求再吸B液,然后检出的电导率就是透析液的实际电导率。电导率监测模块监测到的电导率值传到CPU电路,与设定电导率相比较,进而控制浓缩液配制系统,使其配制出符合要求的透析液。通常测定透析液中阳离子浓度范围为13.0~15.0ms/cm,透析液浓度维持在13.8~14.2之间。

利用跨膜压(Trans-membranous Press,TMP)的压力控制或容量控制来达到超滤、去除血液中水分的目的。跨膜压增大,相应超滤量在时间确定的情况下也会增大(如图4所示)。由于大部分血液透析病人肾脏功能衰竭或完全丧失,无法排除体内水分,因此超滤系统在血液透析机中非常重要。市场上血液透析机的超滤控制系统可以分为流量传感器系统和平衡腔两类,Gambro公司使用的是前者,而其它大部分使用是后者,各有优缺点,都是通过比较通过透析器前后的流量差异来计算超滤量的,都比较准确。还有一种超滤检测方法,那就是称重控制!只有多泰在使用。

血液透析过程中有时会发生透析器破膜现象,这时就会发生漏血,为了检测漏血的发生,一般血液透析机利用光学原理检测透析液中的血红素,其检测灵敏度为0.25~0.35ml血红素/1升透析液,在透析过程中如果有沉淀或过脏,易发生假报警,这就需要操作人员及时清除漏血检测部位的赃物。

将患者的血液和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两者的流动方向相反),利用透析器(人工肾)的半透膜,将血中蓄积的过多毒素和过多的水分清出体外,并补充碱基以纠正酸中毒,调整电解质紊乱,替代肾脏的排泄功能。 血液透析器俗称人工肾,有空心纤维型、盘管型及平板型3种 。最常用的是空心纤维型 ,由1~1.5万根空心纤维组成,空心纤维的壁即透析膜,具半透膜性质。血液透析时血液流入每根空心纤维内,而透析液在每根空心纤维外流过 ,血液的流动方向与透析液流动方向相反,通过半透膜原理清除毒物,通过超滤及渗透清除水分。 血液透析的适应症包括:①急性肾功能衰竭。②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③慢性肾功能衰竭。④肾移植前的肾功能衰竭或移植后排异反应使移植肾无功能者。⑤其他疾病(肝功能衰竭、精神分裂症、牛皮癣等)。 血液透析的相对禁忌症包括:①病情极危重、低血压 、休克者。②严重感染败血症者。③严重心肌功能不全或冠心病者。④大手术后3日内者。⑤严重出血倾向 、脑出血及严重贫血者。⑥精神病不合作者。⑦恶性肿瘤患者。 一般患者需每周血液透析3次,每次4~5小时 。应尽早开始透析以利纠正由于毒素蓄积过多导致的不可逆性脏器损伤及机体的代谢紊乱,当肌酐清除率下降为10~12mL/min时即应开始透析。15~60岁患者透析效果好且安全,但由于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新透析设备的不断出现,70岁以上的患者亦可获得好疗效。 为保证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提高康复率 ,血透患者应保证每日摄入蛋白质 1.0~1.2克/千克及146.3千焦/千克,同时应摄入足够的水溶性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以补充透析丢失量。 (1)对分子量较小的物质,如尿素等,其清除率较高,约高于间歇性腹透4~5倍,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令病者的血生化恢复正常。

(2)操作上不像腹透那么花费人力和时间。 (1)需要有人工肾等一套较昂贵的高级设备,同时对操作技术的要求很高,要有一套熟练的医务人员班子,故不易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单位更难开展。

(2)血透时血液动力学变化大,对有心血管疾患病者颇不相宜。

(3)临床上有想当多的情况不合适作,如造血透通道(内瘘或外瘘)有困难的病者、糖尿病者、不宜使用肝素者及年纪太大或太幼者。

(4)由于血透对尿素氮等物质清除率高,故较易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有些病者在作血透6小时后,每有疲倦、嗜睡、无力、呕吐、肌肉抽搐等现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0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