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方案
这很专业的。
牵涉的知识很有广度而且还很深度。
我建议你找专业而且有实际经验的人。
我是从事水产养殖的,但是你的问题我解决不了。
不是一两千字的问题,也不是一两万字的问题。
找的人 要精通水产混养殖,精通万头猪场的经营,精通沼气方面的知识等等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万一被半吊子专家忽悠了就不太好了。
生态渔业主要有几种模式
根据养殖品种不同分为稻田养鱼、稻田养虾和稻田养蟹。以稻—萍—鱼为例。“稻—萍—鱼”是“稻—萍”和“稻—鱼”两个模式的结合。就是在稻田中养绿萍(又称满江红),养鱼。因为绿萍的叶腔中有大量固氮蓝藻生存,因此每公顷绿萍每个生长期(约半年)可固氮达240~405千克,同时又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绿萍不但不与水稻争肥,相反为稻田增加氮。在稻—萍—鱼模式中,水稻面积虽减少7%左右,而产量并不减少,反而增加6.7%~9.4%。绿萍蛋白质含量高(表3),含有10种鱼类必需氨基酸,适口性也好。草鱼、非洲鲫和鲫鱼对绿萍摄食量分别高达其体重50%~80%、50~60%和8%。消化率为18.2%,因此稻田绿萍养鱼,鱼产量可达1005千克/公顷(表6、表7)。
表6 稻—萍—鱼和稻—鱼的鱼产量比较
表6 稻—萍—鱼和稻—鱼的鱼产量比较(续)-1
来源:湖南稻—萍—鱼研究组(1988)。
表7 绿萍对鱼产量的效果
来源:福建农大刘,(1988)。
鱼类利用绿萍,鱼类及其排泄物能增加稻田肥力,对氮等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也大大提高。见表8。
表8 氮同位素示踪测定稻田养鱼的氮利用效率
来源:福建农大刘(1998)。
根据稻、鱼不同种养时间分为稻、鱼混作,即稻、鱼同时种养在同一田块,同时收获;稻鱼连作,在早稻田或单季稻田养鱼,但为了养成较大规格的鱼种或养成商品鱼,在水稻收割后仍继续养鱼,直到年底或翌年春季捕鱼;稻鱼轮作,收割一季水稻后再放鱼,收获时间同上,也是为了培养大规格鱼种或养成商品鱼,此类型相当于浅水池塘。
1、池塘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重点是减少药物使用,降低对水体的氮、磷排放,通过水处理技术实现养殖水体的重复使用。
2、湖泊水库洁水型渔业开发模式,又称“洁水型渔业”。选择以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进行人工放养,消耗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从而达到以鱼洁水、以鱼养水生物净化水质的目的。
3、文化传承和创新型生态养殖模式。传承和创新具有悠久历史的稻鱼(虾、蟹)共生和山溪以草养鱼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实现“稳粮丰鱼增收”的目的。
4、大水面鱼、虾、贝、藻立体增(养)殖模式。在大水面和浅海海域,实施规模化立体型增(养)殖,改善水体环境,修复渔业资源,减轻水域环境压力。
5、工程化渔业养殖模式。包括集约化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具有高密度、集约化、高效益、少污染等特点,能有效控制养殖自身污染,减轻对环境与资源的破坏,大幅度提高养殖单产和经济效益。
6、休闲生态渔业模式。利用渔村设备和空间、渔具渔法、渔业产品、渔业生产活动及渔村人文资源等,经规划设计,充分发挥渔业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使渔业一、三产业协调发展。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0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