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面包果(面包树)(附:桂木)是什么树?

学名 Artocarpus altilis Fosberg(A.communis Forst;A.incisus L.F.)

面包果(面包树)(附:桂木)是什么树?

英名 Breadfruit。

图4-3 面包果

1.叶片 2.果实 3.雌花序 4.雄花序

(李兴中绘)

桑科(Moraceae)木菠罗属(Artocarpus)植物。原产中太平洋的玻利尼西亚和东南亚部分地区,世界热带地区有栽培,是玻利尼西亚、西印度群岛和圣多美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已引种,现台湾省的宜兰、花莲、屏东和海南的万宁、保亭、儋州等有零星种植。常绿大乔木,高达20~30m,分枝多,粗壮而开展。树冠圆头形,单叶互生,叶大而厚,纸质,卵状长椭圆形或广卵形,长40~60cm,宽24~28cm,羽状深裂,叶柄短粗。头状花序生于小枝近顶部的叶腋,单生,雌雄同株,雄花序呈短棒状,花淡**。聚合果圆球形或稍呈椭圆形,直径约20~30cm,成熟时深**,内含若干瘦果,假种皮**或橙**。全树各器官均具白色乳汁(图4-3)。品种分有籽与无籽两大类,有籽的叫面包坚果(breadnut)或硬面包果;无籽的称面包果。典型热带果树,要求高温多湿的气候环境,不耐寒冷。气温降至10℃即停止生长,降至5℃会出现寒害。一般用高压或分蘖繁殖,亦有用扦插繁殖者。选直径1cm的老熟枝条,截成30~35cm长,用0.1%的吲哚丁酸处理可促进生根;将露出地面的根割伤,刺激不定芽抽枝,长成小苗,切下可培养苗木;还可用嫁接繁殖,以“硬面包树”或菠萝蜜的实生苗作砧木。宜春季定植,植距10m×10m或8m×8m。通常病虫害不多,主要有介壳虫和天牛危害。大多数在春季开花,夏秋果熟,但有时11~12月仍有挂果。果皮**即可采收,成熟的面包果柔软而富含淀粉质,味甜而浓。果肉含水分58.18%、蛋白质1.57%、糖类27.89%、纤维素1.2%,还含有钙和维生素A与C等。未熟果去皮切片烤烘或油煎味如面包,还可磨粉制饼干、干酪、酿酒和作果酱;鲜果肉与排骨、鱼干炖汤,清香鲜美。种子煮食美味如栗。植株叶大、树形开展、美观、观赏性强、并具热带园林特色。

附:桂木(大叶胭脂、胭脂树)

学名 A.lingnanensis Merr.

与面包果同属植物。产于我国南部各省区和中印半岛。常绿植物,植株高6~10m。有乳状汁液。叶互生,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10~15cm,宽5~7cm,革质,全缘。花序腋生,雌雄花密集于球形至长椭圆形的花轴上,与苞片混生,雄花序单生于叶腋,雄蕊1枚,位于中央,开花时伸出花蕾外。雌花,萼片合生成管,基部陷于肉质花序轴上。子房1室。聚合果扁圆形,直径4~5cm,表面凹凸不平,成熟时呈黄红色或粉红色,质地松软,种子10~15粒。对低温适应性较强,能耐长期5~6℃低温,有一定的抗风力,适宜种植于低丘陵及平原地区比较肥沃的土壤。4~5月开花,6~7月果熟。一般种植后第四年开始开花结果。果实成熟时味酸甜,可生食或糖渍,可作调味的配料,果汁可作饮料。由印度尼西亚引进的胭脂果果实含糖量比较高。桂木木质坚硬耐腐,纹理细致,为优质建筑、家具用材。树形较美,遮荫效果好,也可作绿化树种。桂木在南亚热带地区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粗生易种,可作为果树和优质用材树种大面积种植。

(许树培 黄祖传)

面包树是常绿乔木,树皮粗厚,枝粗壮,叶子又厚又大,在同一棵树上,幼叶是卵状长椭圆形,等长大了,叶片就深深的裂开;但是有一些树上的叶子,全部都是有深裂的。雌雄同株,雄花先开,橙**的小花密集在总花托上,好像棍棒的样子。雌花开放较慢,很多小花密集丛生,成为歪球形。果实是合生果,由多数花的子房密集聚生而成。七月下旬开始成熟,球形或椭圆形,一个合生果可以重达四公斤,成熟果是深**,外表有很多突起。果肉是由花托变大生成的,成熟时橙红色,柔软富含淀粉,烧熟或蒸熟就可以吃,味道和面包相似,所以这种树叫面包树。在太平洋上热带各岛屿,面包树果实是土人的主要粮食,像关岛人就是把面包果煮熟,或切成薄片用油炸,用盐、奶油或肉汁调味来吃,跟我们吃馒头或面包一样。另外也可以用它加沙糖制成果酱,或发酵酿酒。面包果有的有核,有的没核,有核的可以炒食,味道相栗子。热带气候适合面包树的生长,因而树势强壮,容易栽培。台湾各地都可以看到,校园和公园也多有栽培,当做绿阴树或庭园观赏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2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