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的种植与栽培技术
1、处理种子
(1)先将种子用温水(25-30℃)浸泡3-5天,每天需要换水1-2次,当种子吸足水分之后再捞出来。
(2)把种子放进容器中并拌入细沙或者蛭石,随后盖上湿毛巾,放在温度为25-30℃的环境中进行催芽,每天翻动2次,当种子露白后就可以播种。
2、育苗
(1)配制营养土:准备腐熟农家肥30%、草炭30%、陈炉灰20%、农田土20%(无农药残留),而且还要加入磷酸二铵50g/kg营养土。
(2)采用营养钵育苗:准备好大小为8×12cm的营养钵,每个营养钵中播1粒种子,播种的深度为2cm,随后覆土2cm并浇透水。
(3)温湿度管理:适宜芦笋发芽的温度为25-28℃,出苗之后温度为25℃,不宜高于30℃,也不宜低于8℃,将土壤保持在湿润状态。因为刚出苗的幼苗根系比较弱小,因此在干旱的时候需要及时浇水,同时也要注意除草。
(4)定植前的准备:在定植前7-10天合理的进行通风炼苗,使芦笋适应外界自然环境,达到健苗标准,要求有地上茎3条以上,地下贮藏根5-7条。
3、定植
(1)选地:选择地势高、排水通畅、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且疏松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
(2)整地施肥:将土地深翻20-25cm并起垄,垄宽1.2-1.4m,每亩还要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kg、三元复合肥25kg作为底肥。
(3)定植:定植的株距一般为30-40cm,可以用铁锹挖出定植沟,深30cm,宽30-40cm,在沟内施入三元复合肥25kg+有机肥1500kg(每亩),并混合均匀,随后再撒入厚度为10cm的表土,要求沟的中心稍微高一些。随后把笋苗放入沟内,大壮苗每穴1株,弱小苗每穴2株,接着覆土浇水。在芦笋后续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合理的进行中耕除草,同时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芦笋种植的相关说明
一般可以春季的4-5月种植芦笋,若是大棚种植一般可以在8-9月种植,但具体的种植时间还需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而定。
光照:芦笋喜光,对于光照的需求量比较大,若光照不足便会影响生长,因此在芦笋的生长过程中需要为它提供足够的光照,避免影响到产量。
水分:芦笋比较耐旱,保水能力也比较强,但是在采笋期不能出现缺水现象,若缺水严重会影响产量,因此需要将土壤保持在湿润的状态,但是田间不能够有积水,避免出现沤根腐烂的现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芦笋 (天门冬科植物石刁柏的嫩芽)
芦笋是一种喜阳的绿色植物,它生长发育需要充裕的太阳,尤其是在它成长期的时候,需要大量的阳光照射。如果有条件的话,能够给它24小时的阳光照射,那样才可以成长的比较好。芦笋对自然环境适应力比较强,具备较强的抗寒性和耐热性,因此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地区都是有种植,在四季分明的地域长势最佳。
? 芦笋的种植技巧:
1.选址
芦笋喜温暖而且换气优良的自然环境,高温.存水非常容易导致烂掉,因而,芦笋宜挑选 土壤有机质丰富、通透性好、土壤层浓厚、排灌便捷的沙壤土。PH值能够在5.0至7.0中间。
2.选种
芦笋种植种植应挑选 合适种植地的改良品种,芦笋一般选用补种栽种的方法,在移植时,应当挑选 长势好的健壮幼苗,长势弱,有病虫害的幼苗应当尽量挑选!
3.整地上肥
芦笋是一种多年生的作物,栽种前需要深耕。土壤层的pH值不可以太酸或太碱,务必维持在中性,因此 当pH值不够时要开展中和。确保农田的土壤层富饶自然通风,芦笋的抵御涝灾比较差。因此 ,务必非常好地发掘管沟以便于接着的排水工作。为使小苗强健生长发育,根茎生长发育好,应与此同时施入适当肥料。
4.定植
芦笋栽种时,定植沟离路面10厘米为宜,每30厘米一株为宜,亩栽1500-1800株。保证边起苗边分级,种植、浇灌、填土等工作一次进行,应保证当日起苗当日种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栽种时浇透水。每一年春天土壤层解除冻结后,可以用菌剂150—200倍液灌根(每株芦笋灌稀释液0.5KG),提升根茎对土壤层营养物质的吸收力,而且能养根.壮根,使芦笋生长发育健硕。
5.病害的预防
芦笋茎枯病.褐斑病是伤害芦笋的主要病虫害,病发快.伤害比较严重。采用以农业措施为主导,辅之以提升药物预防的综合性防病虫对策,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5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