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双孢菇的栽培技术

1、菇棚管理

双孢菇的栽培技术

棚温过高或过低,含水量过大、渗水、菌丝自溶、盲目用药、菌丝生理不成熟等,均可导致不出菇。温度降至8℃以下时一般不再出菇。

采取生火炉等方式加温也无法满足正常出菇时,应进入冬季管理阶段。打开通风孔使棚温继续下降,但要始终保持遮阴条件,不能让直射光进入。不再喷水强通风,使棚内温度降至60%以下。

2、原料配方

种植双孢菇用的牛粪以干牛粪为好,牛舍建设的时候,后墙面都留有出粪口,堆放粪便的地方做成水泥地面,向外倾斜,外侧开沟,以便清理牛舍的时候是牛粪和牛尿初步分离,牛粪成堆,牛尿流向沼气池。牛粪堆放沥水后,及时拉到晒粪场晾晒。

晒粪场没有特别的设施要求,通风向阳的空地即可。根据场地大小,将湿牛粪摊开,厚度适当,让其自然晒干,晒成牛粪饼。切记:晾晒时不要随意翻动,越翻动越不容易晒干,即使晒干最后也是粉状不易储存。

3、播后管理

先在棚内菇床上铺一层3厘米厚的新鲜麦秸,再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地铺到菇床上,料层厚15~20厘米为宜。然后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0克加甲醛20毫升熏蒸消毒,24小时后打开门窗难通风换气。

当料温降到28°C以下时即可播种,每平方米用500毫升瓶装的菌种一瓶。将菌种均匀地撒在料面上,轻轻压实打平,使菌种沉入料内2厘米左右为宜。

播种后3天内适当关闭门窗,保持空气湿度80%左右,以促使菌种萌发。注意棚内温度不能超过30°C,否则应在夜间适当通风降温。播种后15天左右,当菌丝基本长满料层时进行覆土。覆土方法:选择吸水性好,具有团粒结构、孔隙多、湿不粘、干不散的土壤为佳。

每100平方米菇床约需2.5立方米的土。先拌入1.5%~2%的石灰粉,再用5%的甲醛水溶液将土渗透,待手抓不粘、抓起成团、撒下就散时进行覆盖,覆土厚度2.5~3.5厘米。

覆土后调节水分,使土层含水量保持在20%左右。覆土后的空间湿度应保持在80%~90%,温度13~20°C(最佳温度15~18°C)。应视土层干湿状况适时喷水,严格控制温、湿度是双孢菇优质高产的关键。

扩展资料:

双孢菇的营养价值

降低血脂。中医认为双孢菇味甘性平有提神消化、降血压的作用。经常食用双孢菇,可以防止坏血病,预防肿癌,促进伤口愈合和解除铅,砷,汞等的中毒,兼有补脾,润肺,理气,化痰之功效,能防止恶性贫血。

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血脂。双孢蘑菇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百度百科--双孢菇

人民网--5种常见蘑菇的独特功效

大棚种植双孢菇使用培养料的标准是啥?进棚前需要做什么?如何播种双孢菇

在双孢菇的栽培中,菜农常以玉米芯做培养料的原料,比较理想的配方是将玉米芯、发酵干牛粪、活性轻质碳酸钙、棉渣按照15:9:1:15的比例混合,加入石灰粉和水调节PH值和湿度,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玉米芯原料栽培双孢菇的技术要点。

双孢菇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双孢菇在种植之前,我们首先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菇房的建造、培养料的制作以及菇房消毒等。

1、菇房的建造

一般来说,菇房的搭建应灵活运用,可利用蔬菜大棚、鸡舍等,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或者打算常年从事菇类种植,也可专门建造菇房。

菇房的外部构建:由于双孢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不需要太多的光照,因此,菇房的建造以东西走向为宜。一般以东西长30m、南北宽8m左右为标准,在墙面以2m的间距开20?30㎝的通风口。菇房的内部构建:菇房的棚顶用钢结构,然后在上面覆盖草帘保温,并在草帘上覆棚膜。菌床也可采用钢结构,不过为了节省费用,可用竹竿替代,一般菌床可建成为长、宽、高为7m?1.2m?45㎝,床中间设置过道,便于工人操作,一般过道宽度为60㎝。

2、双孢菇培养料的准备

在双孢菇的种植中,菇农常以玉米芯等作为原料,再辅以干牛粪、碳酸钙、棉渣、石灰粉等,自己就能制作出上乘的培养料。原料准备时的配方如下:将玉米芯、发酵干牛粪、活性轻质碳酸钙、棉渣按照15:9:1:15的比例混合,然后加入少量石灰粉,来调节培养料的PH值。

3、培养料的制作

在制作培养料前,首先要对玉米芯进行粉碎处理,将干燥的玉米芯粉碎成不超过0.3㎝大小的颗粒。然后按照前面提到的配比准备其它原料,材料准备齐全后,边浇水边搅拌,尽量使原料与水混合均匀,一般保证培养料的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即可。培养料湿度的判断标准是用手抓一把培养料后攥紧,如果能有水滴流出即可,配制后的培养料要求各培养料之间混合均匀,松散不结块。

将混合好的培养料堆制进行发酵,进入发酵后的第4天,将培养料翻堆一遍,然后继续在自然发酵2天,培养料的制作到此就全部完成。

4、对菇房进行消毒处理

为了防止有害菌对菇种的感染,在菌床上铺培养料前,我们首先要进行杀菌消毒。具体的做法是用石灰粉从菇房的门口开始,包括地面,要全部撒一遍。

二、双孢菇播种

在做好以上准备工作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双孢菇的播种工作了,双孢菇的栽培一般在8~9月进行播种。播种前直接将培养料倒在菌床上铺设均匀,铺设厚度为25㎝左右,同时保持中间高外缘低,随时用温度计测量培养料的温度,等到培养料温度降低至28℃,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播种。播种时将购买的菌种,按照使用说明,均匀撒在菌床上并按要求覆盖培养料。

三、双孢菇播种后的管理

双孢菇播种后,主要有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等管理工作。

1、发菌管理

双孢菇在播种后就进入发菌期管理。播种后密闭棚室,保持微通风,温度控制在28℃以下,以26摄氏度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75%左右为宜,经过3~4天左右的时间,菌丝就会在培养料中定植,此时可适当加大通风量,以促进菌丝体向培养料料里生长。

2、覆土

在菌丝体长满菌床后,就要进行覆土操作。在覆土前一周左右,取团粒结构良好的表层土壤并碾碎,然后通过添加石灰将土壤的PH值调节到8~8.5,然后用1:10的甲醛+0.5毫升的阿维菌素与土壤充分均匀混合,堆起来并覆盖薄膜,密封48小时后揭去薄膜并摊开土堆散去药味。然后将细土均匀覆盖在培养料的料面,一般覆土厚度为3㎝左右,并要保证覆土厚度均匀。

覆土后通风一天后,喷水调节土壤湿度,一般每平方米的喷水量大约5㎏左右,在两天时间内分4次喷完,喷水结束给菇房进行大通风4小时左右,然后封闭菇房,早晚进行少量通风即可。这一时期,保持菇棚内的温度在22℃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80%~85%。

3、出菇期管理

进入出菇期后,首先要喷结菇水,一般每平方米喷水量为4㎏左右,,同样是两天时间内分4次喷完,并保持菇棚内温度在16℃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左右为宜,并保持适当的通风。当原基长至黄豆粒大小时,就要开始喷出菇水,一般情况下一天喷洒一次,每次用水量为每平米3㎏左右,连续喷洒3天,这时菇棚内的温度要降低到16℃以下,相对空气湿度保持在90%左右。

4、双孢菇的采收

正常情况下,双孢菇经过45天的生长,即可进入采收期。采收的标准是当双孢菇的直径达到2~4㎝时就要及时进行采收,以免采收过晚影响菇的品质,同时也会影响二潮菇的出菇。采菇时,用手轻轻捏住菇盖转动即可轻松采摘,然后切去菌菇的根部,并及时用土将采摘后的菌坑填平。

5、采摘后的床面管理

在上茬菇采摘后,要及时清理床面的死菇、病菇等,以免腐烂侵染菌种,并及时用湿润的细土填补清理后的菌坑。产菇中后期,可根据出菇量,进行床面PH的调节和营养液的补充,PH值的调节可喷施石灰水来完成;营养液可喷施0.1%~0.2%尿素+1%葡萄糖混合溶液,能够极大提高双孢菇的产量和品质。

近年来双孢菇在市场上很是受消费者的欢迎,因此也吸引了很多菇农从事双孢菇的种植,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在双孢菇种植时提高产量和品质能有所帮助。

一、进棚前堆制发酵的培养料的质量标准

1、培养料的颜色呈棕褐色。

2、稻草柔软,且有弹性,稻草和牛粪等原辅料混合均匀。

3、料的含水量为65%,手握一把料指缝间有水印,并有水滴1-2滴的状况为准。

4、PH7.5左右。

5、无病虫杂菌,无粪块臭味、酸味、氨味等不正常的气味,具有蘑菇特有的香味。

二、进棚

1、消毒杀虫:进棚前在傍晚先用辛硫磷0.5kg 把整个菇棚进行杀虫一次。

2、铺床面时,先撒一部分石灰,应把稻草细料混匀,铺料时不要压实,要平整,中间比边缘厚2—3cm。

3、培养料的厚度20cm左右。

4、把料铺好后,棚内过道清理干净,把所有的工具放在棚内关闭好门窗。

5、每棚(240m2)用甲醛2.5kg,采用熏蒸消毒法熏棚24小时。

6、24 小时后打开棚门窗,通风换气,直至无甲醛、氨、臭等异味。

7、测完培养料的温度在28℃以下,PH值7.5左右,开始接种。

三、播种

1、若是在晴天,最好安排在下午3点以后。2、播种量为每m2 1——1.5瓶菌种。

3、播种用的工具用3‰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再用干净纱布擦干。

4、先取菌种总量的一半,散播在料面上,后用手指插入料中,稍动几下,使麦粒落入料面下2—3cm 处,然后把剩余的一半种子散在料面上。

5、用木板或盆底轻轻的在料表面轻拍一下。

6、用草纸或报纸盖在料的表面。

四、关于最佳播期

双孢菇的最佳播期为9月5—15日,最晚不能超过9月25日。播期过晚,温度下降影响秋菇的产量,每晚播7天,影响一荐菇的采收。因此,要求在8月10日前必须完成稻草的预湿工作,争取在10月10日左右开始出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6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