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生物菌肥是什么,又该怎样施?

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其在我国已有近50年的历史,从根瘤菌剂——细菌肥料——微生物肥料,从名称上的演变已说明我国微生物肥料逐步发展的过程。

生物菌肥是什么,又该怎样施?

长期以来,社会上对微生物肥料的看法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一种看法认为它肥效很高,把它当成万能肥料,甚至扬言可以完全取代化肥;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它根本不是肥料。其实这两种都是偏见。国内外多年试验证明,用根瘤菌接种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可提高共生固氮效能,确实有增产效果,合理应用其它菌肥拌种或施用微生物肥料,对非豆科农作物也有增产效果,而且有化肥达不到的效果。因此,我们认为它是肥料,又与传统化肥和有机肥在概念和内涵上不同。

二、微生物肥料的种类

1、利用微生物直接作为农药

自然界中有不少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等)具有杀虫、杀菌、除草及植物生物 调节活性。这种微生物具有很高的专一性,其对靶标害物具有极高的选择性,而对其他生物 却十分安全。?在现今的直接应用的微生物源农药中,以苏云金杆菌(B·T)居主要市场,约占整个微 生物源农药的70%以上,其中半数在美国。目前的B·T商品约数百种,可防治百余种有害昆 虫。此外,美国的Mycogen公司生产的荧光极毛菌、孟山都公司的赛氏杆菌,以及Fairfax公 司生产的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等也是已产业化的细菌杀虫剂。同样,在我国B·T剂的生产与 应用也基为广泛,据悉已有50余家工厂从事此药剂的应用开发。同样,采用病毒进行防治虫的研究开发较为广泛。在德国、美国等国家均已开发了不少 产品,如苹果蠢蛾颗粒体病毒、舞毒蛾核多角体病毒等。在我国,也开发了用于防治松毛虫 和棉铃虫的核多角病毒,并有少量生产。此外,用真菌治虫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如果白僵菌治虫已成为大家所熟知。Chr.Hansen ,Koppert等公司亦开发了用轮技孢菌治虫的产品。另外,也有用线虫、原生动物进行防虫 治虫的,并已产业化。?在杀菌剂方面也出现了不少防治病害的以菌治菌的产品,如KemiraOy公司用于防治真 菌病害的细菌产品——Mycostop;WRGrace、EcologicalLabs、Bio—Innovation等公司以 绿粘帝霉、大隔孢伏革霉、木霉属等真菌来防治各种真菌病害。此外,Bio—Care公司生产 的放射形土壤杆菌、Bumsphillips公司生产的荧光极毛杆菌则作为防治各种细菌的细菌产品。?同时,也有用真菌产品作为“除草剂”以达到以菌治草的,如Ecogen、Philom、Bios等 公司的盘长孢状刺盘孢产品、Abbott公司的棕榈疫霉产品均可用于防除杂草。由于人们对微生物源农药的开发兴趣越来越浓厚,近年来又出现了不少新的直接作为农 药的微生物原农药。如日本烟草公司开发了用于防除草坪杂草早熟禾的细菌除草剂(Xantho monascapestris);俄罗期科学院则开发了用于防治蚜虫和红蜘蛛等害虫的细菌性杀虫剂双 毒杆菌。英国作物保护学会则于1997年4月举行了一次有关微生物源杀虫剂发展前景的世界 性会议。会上,美国氰胺公司介绍了采自非洲蝎子的工程棒状病毒的田间杀虫效果;英国的 天然作物保护公司则介绍了生产Beauveriabassiana的生产剂型。会议中,充分肯定了微生 物源杀虫剂的作用,并肯定了其前景。?

2、利用微生物的产生物(代谢物)作为农药?

利用微生物的产生物(代谢物)作为农药——农用抗生素,近年来的发展甚为迅速,已 成为“白色农药”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国微生物源农药的主体之一。而今,已商品化 的农用抗生素几乎遍及了农药所有领域。其中作为杀菌剂的有春日霉素、多氧霉素、井冈霉 素、农霉素、链霉素等;杀虫剂有阿维菌素、杀螨素等;除草剂有双丙氨膦;植物生长调节 剂 有赤霉素等。农用抗生素已成为世界农药市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植物保护中作为化 学农药的互补药剂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我国,仅井冈霉素目前的产量已达5000余吨 ,每年可挽回稻谷23亿千克,成为目前农药中使用面积最广、价格最便宜、对人畜十分安全 的理想的无公害的农药。?由于农用抗生素在作物保护中所起到的不可磨灭的作用,并由于化学农药尤其是拟除虫 菊酯类等传统杀虫剂的抗性等问题,在90年代又掀起了新的农用抗生素的开发高潮,使不少 新的农用抗生素不断问世。如在农用杀虫抗生素中,继阿维菌素、灭粉毒素等后,又开发了戒台霉素、梅岭霉素、 Okara-mine、Altermicidin及thuringiensin等十余个新的品种,并且其中不少有望商业化 。农用除草抗生素商品化原先仅有双丙氨膦一个产品,但近年来又发现了不少具有除草活 性的农用抗生素,如Phthoxazolin、Homoalanosin、Hydatocidin、Arabenoic酸、α-亚甲 基β-氨基丙酸及Conmexistin等。其中有的具有商品化的价值,估计不久将会有新的除草抗 生素问世。杀菌抗生素是农用抗生素中商品化最多的一类,除上述外,最近又开发了磷氮霉素、白 肽霉素、金核霉素等。有人还从小麦全蚀病培养物中分离得一株链霉菌,其产生物对防治蔬 菜灰霉病有良效。西班牙的Lleida研究中心则发现赭曲霉代谢物Aspyrone对防治柑桔褐疫霉 代谢物aspyrone等病原菌有效。日本化药公司最近发现了对植物具有生长活性的抗生素Pironetin,并已开发作为作 物防倒伏剂,最近已进入商品化阶段。这是继赤霉素后开发的又一个具有植物生物调节剂作 用的农用抗生素。?

“白色农药”之一——农用抗生素的开发势必会对传统化学农药产生极大的挑战,同时 也为新化学农药的开发提供了资源和启迪。?

3、以生物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发新农药?

农用抗生素的研究开发,不仅限于用以直接防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更为化学农药的创 制提供了先导化合物。不少公司通过对生物源农药(包括微生物源农药)进行化学改造创新 了许多新的农药。这些新农药不仅保留了原生物源农药特有的品质(如对环境安全,选择性 强等),并克服了某些生物农药的不足,使产品焕发了生命或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

如吡咯霉素由于其稳定性等诸多原因而难以商品化,氰胺公司以其有效基团为先导化合 物,经结构改造后合成了被人们誉为当今杀虫剂支柱之一的AC303630。又如杀菌抗生素Strobilurin能有效地抑制作物的灰霉病和根腐病,但在田间极不稳定 ,根本无法商品化。英国的捷利康公司、德国的巴斯夫公司以及日本的盐野义公司等通过对 其结构的改造,开发出了新杀菌剂ICI5504A、BAS——409F和SSF——126开创了新的杀菌剂 系列。同样,阿维菌素是一个极为高效的农畜用杀虫抗生素,但也存在着对人畜急性口服毒性 较高及对鳞翅目害虫几乎无效的缺陷。为此,美国默克公司通过对其结构的改造,从千余个 衍生物中筛选了两个化合物依维菌素和埃玛菌素,前者使其对人畜毒性明显得到改善,后者 则扩大了杀虫谱及使杀虫活性提高1-2个数量级。这种通过生物与化学相结合开发新农药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新农药的开发效率,也成为 当今世界创新制新农药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由“白色农药”经结构改造开发出的新的、更 优于原“白色农药”的新药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4、基因工程在作物保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基因工程是当前“白色农药”中研究得最广泛、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至今,转基因作 物已遍及世界各地。1996年,世界上约有28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1997年达到了约1300万公 顷,增长了300%以上。其中,美国达810万公顷,中国180万公顷,阿根廷140万公顷,加拿 大130万公顷。作为农药(抗虫、抗病)的转基因作物,不仅限于B·T等细菌,而今发展到 其他细菌、病毒和线虫等。更有在烟草中导入了动物编程性细胞死亡抑制基因,在植物中导 入动物编程性细胞抑制基因在世界上尚属首例。而抗农药(主要为除草剂)的转因作物的出 现,大了除草剂的应用。

料。

三、微生物肥料的特点

微生物肥料是活体肥料,它的作用主要靠它含有的大量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完成。只有当这些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完成。只有当这些有益微生物处于旺盛的繁殖和新陈代谢的情况下,物质转化和有益代谢产物才能不断形成。因此,微生物肥料中有益微生物的种类、生命活动是否旺盛是其有效性的基础,而不像其它肥料是以氮、磷、钾等主要元素的形式和多少为基础。正因为微生物肥料是活制剂,所以其肥效与活菌数量、强度及周围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包括温度、水分、酸碱度、营养条件及原生活在土壤中土著微生物排斥作用都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应用时要加以注意。

四、微生物肥料的特殊作用

微生物肥料还有一些其它肥料没有的特殊作用。现简介如下:

1、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作用。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其利用率不断降低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这说明,仅靠大量增施化肥来提高作物产量是有限的,更何况还有污染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为此各国科学家一直在努力探索提高化肥利用率达到平衡施肥、合理施肥以克服其弊端的途径。微生物肥料在解决这方面问题上有独到的作用。所以,根据我国作物种类和土壤条件,采用微生物肥料与化肥配合施用,既能保证增产,又减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成本,同时还能改善土壤及作物品质,减少污染。

2、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国内外都在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有机农业)来生产安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要求不用或尽量少用(或限量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和其它化学物质。它要求肥料必须首先保护和促进施用对象生长和提高品质;其次不造成施用对象产生和积累有害物质;三是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微生物肥料基本符合以上三原则。近年来,我国已用具有特殊功能的菌种制成多种微生物肥料,不但能缓和或减少农产品污染,而且能够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3、微生物肥料在环保中的作用

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分解发酵城市生活垃圾及农牧业废弃物而制成微生物肥料是一条经济可行的有效途径。目前已应用的主要是两种方法,一是将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作为原料经处理由工厂直接加工成微生物有机复合肥料;二是工厂生产特制微生物肥料(菌种剂)供应于堆肥厂(场),再对各种农牧业物料进行堆制,以加快其发酵过程,缩短堆肥的周期,同时还提高堆肥质量及成熟度。另外还有将微生物肥料作为土壤净化剂使用。

4、改良土壤作用

微生物肥料中有益微生物能产生糖类物质,占土壤有机质的0.1%,与植物粘液,矿物胚体和有机胶体结合在一起,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物理性能和减少土壤颗粒的损失,在一定的条件下,还能参与腐殖质形成。所以施用微生物肥料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五、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前景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现国际上已有70多个国家生产、应用和推广微生物肥料,我国目前也有250家企业年产约数十万吨微生物肥料应用于生产。这虽与同期化肥产量和用量不能相比,但确已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已初步形成正规工业化生产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需要不断扩大新品种的开发,微生物肥料现已形成(1)由豆科作物接种剂向非豆科作物肥料转化;(2)由单一接种剂向复合生物肥转化;(3)由单一菌种向复合菌种转化;(4)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5)由用无芽胞菌种生产向用有芽胞菌种生产转化等趋势。不仅如此,近20年来,许多国家更认识到微生物肥料作为活的微生物制剂,其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生命活动旺盛与否是质量的关键,是应用效果好坏的关键之一。为此,现已有许多国家建立了行业或国家标准及相应机构以检查产品质量。我国也制定了农业部标准和成立微生物质量检测中心,并已于1996年正式对微生物肥料制品进行产品登记、检测及发放生产许可证等工作。

1997年,在意大利洛克菲勒基金会中心召开的生物固氮:全球挑战与未来需求国际讨论会上,各国著名科学家制定了一个到21世纪生物固氮增加需求的行动计划,其中就包括发展微生物肥料以增加豆科和非豆科产量,我国也在微生物肥料发展形势下加大了研究力度。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研究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及监督制度的完善,微生物肥料一定能健康有序地发展,为农业增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前景将是非常广阔的。

(1)代森锌。代森锌是目前我国使用较广泛的一种保护性杀菌剂。用65{bf}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可防治黑斑病、炭疽病、白斑病、褐斑病、霜霉病、叶霉病、灰霉病、锈病、缩叶病、细菌性穿孔病、疫病、轮纹病、花腐病、立枯病等,但对白粉病效果差。本剂无内吸治疗作用,因此须在临近发病期或发病初期喷洒。本剂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

(2)百菌清。百菌清是一种广谱性杀菌性,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它可以阻止孢子发芽,阻碍菌丝发育及孢子形成。用75{bf}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喷雾,可防治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锈病、疫病、叶霉病、叶斑病、斑枯病、灰霉病、轮纹病、白斑病、黑斑病、黑星病、黑痘病、白腐病、桃缩叶病、柑橘疮痂病等。本剂使用浓度较高时,对桃花、梅花、苹果易产生药害,因此使用浓度不能偏高。本剂不能与碱性农药波尔多液等混合使用。药剂对人的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防护。

(3)多菌灵。原药为浅棕色粉末,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广谱性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人畜毒性低,对植物安全。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菌体核酸的形成。本剂可以防治多种由子囊菌及半知菌类真菌引起的病害,对藻状菌所引起的病害防治效果不大,对细菌性病害无效。常用剂型为50{bf}、25{bf}可湿性粉剂。使用50{bf}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可防治花卉上的黑斑病、’褐斑病、灰斑病、白粉病、炭疽病、茎腐病、立枯病、叶霉病:花腐病、菌核病、煤烟病等,但不能防治锈病;用25{bf}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淋灌根茎部,可防治苗期病害。此外,还可以防治球根贮藏期的绿霉病、青霉病等。本剂长期单一使用易产生抗性,可与多种药剂混合使用,但不能与强碱性药剂及含铜制剂混合使用。

(4)托布津。原药为淡**粉末,也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广谱性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植物安全,对人畜的毒性也较低。常用剂型为50{bf}、70{bf}可湿性粉剂。使用50{bf}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可防治花卉上的白粉病、炭疽病、叶枯病、灰霉病、苗核病、斑点病、腐烂病、白斑病、叶霉病、白绢病、疮痂病、黑星病、叶斑病、青霉病等。本剂不能与碱性及无机铜制剂混用。

甲基托布津使用范围与托布津基本相同,在同等剂量下药效可比托布津高30{bf}—50{bf}。常用剂型为50{bf}、70{bf}可湿性粉剂。可用70{bf}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喷雾,防治对象及注意事项与托布津相同。

(5)粉锈灵又名三唑酮。原药为白色或浅**固体,是一种具有保护、治疗、熏蒸、铲除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具有双向传导功能。对防治白粉病、锈病和黑穗病有特效。残效期长,一般为15—20天。对人畜毒性低,对植物安全,因此是目前防治花卉白粉病和锈病的一种最好药剂。常用剂型为15{bf}、25{bf}可湿性粉剂和20{bf}乳剂以及15{bf}烟雾剂。使用15{bf}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可防治月季、蔷薇、芍药等的白粉病和玫瑰、海棠等的锈病;用25{bf}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可同样防治上述病害。使用粉锈灵应注意,不可与强碱性和铜制剂以外的其他制剂混用。药剂应贮藏在于燥通风处保存。

(6)敌克松。以保护作用为主,兼有内吸和治疗作用。在植物上使用能很快被根、茎吸收,并有一定的传导能力。可防治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霜霉病、细菌性软腐病、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黄萎病、枯萎病等。一般多用于种子处理和土壤消毒,也可用于喷雾。种子处理一般用90{bf}原粉,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bf}—0.5{bf};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90{bf}原粉5克,加20—30倍细土施人土壤中,喷雾70{bf}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

(7)链霉素。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病害。用这种农药防治花木病害有使用浓度低、选择性强、易于向植物体内渗透和转移等优点,对人畜毒性低,对植物安全。常用剂型有0. 1{bf}—8.5{bf}粉剂、15{bf}一20{bf}可湿性粉剂等。通常用100一500毫克/千克喷雾、注射或灌根,可防治柑橘溃疡病、君子兰软腐病等多种细菌性病害;用200―500毫克/千克涂抹癌肿病切除后的伤口,也有较好效果。

(8)五氯硝基苯。是一种土壤杀菌剂,主要用作拌种和土壤处理,防治由种子和土壤传播的真菌病害。本剂具有药效长,常温下不容易挥发,不易水解失效,也不受阳光和酸、碱的影响等特性。正常’隋况下,在土中残效期可长达3年。市售的有50{bf}可湿性粉剂、70{bf}粉剂和75{bf}粉剂3种剂型。用70{bf}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 2{bf}~0.4{bf},可有效地防治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菌核病、灰霉病、根瘤病、茎腐病、黑痘病、白绢病、白纹羽病、紫纹羽病等,可用70{bf}粉剂以1:(50一100)的比例与细土混合后撒于苗木根际周围,然后翻入土中。施用本剂时注意不要使粉剂与幼苗直接接触,拌和细土时要尽量均匀;否则易产生药害,药剂应避光,放阴凉处保存。

(9)代森铵。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代森铵能渗入植物体内,杀菌力强,不污染植物,不怕雨水冲刷。在植物体内分解后,还有肥效作用。用50{bf}水剂1000倍液喷雾,可防治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花腐病等;用250倍液浸种或200~400倍液处理土壤,可防治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等;用200~250倍液涂茎。可防治流胶病。

常用的杀菌剂还有硫酸铜、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亚铁、退菌特、克菌丹、灭菌丹、苯来特、乙磷铝、高锰酸钾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7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