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旱冷凉区酿酒葡萄的节水方式有哪些?
近年来葡萄种植在西北干旱区迅速发展,已成为这些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但干旱缺水是制约葡萄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因此,发展西北地区葡萄产业,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进行节水灌溉。
常用节水的方式有:覆盖保墒,穴贮肥水,积雨、雪保墒,采用节水灌溉(如微灌、渗灌)。在西北干旱地区,一般是将葡萄进行沟栽,沟比地表深20~30厘米,这样有利于节水。微灌是通过微喷头将水喷洒在枝叶上或树冠下地面的一种灌水方式,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等。此外,不少果园采用陶土罐、水泥罐、砖罐等渗灌措施,实践证明比采用地面灌水节水80%,产量提高20%左右,品质提高。
葡萄如何正确浇水和施肥才能让产量更高
目前农作物灌溉主要使用的方式为浇灌。其主要原理为:水泵取水――源头进行加压――将淡水输送到管道尾端的喷头――实现喷灌,根据喷头的不同分为喷灌、滴灌不同的节水灌溉形式。但因为水流的不同,高效节水灌溉的主要形式为喷灌和微灌两种。
1、喷灌
利用喷头进行主要灌溉,一般按压力将喷头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喷头。而现在日常大多采用中压摇臂喷头。丘陵地区、低矮作物、露天平地等都适于用喷灌的方式。该喷头的射程大喷灌范围广,田地间的管道布置稀疏,使用喷头的数量少,成本低。技术的不断提高,塑料喷头更加节约成本。同时,喷灌自身一样存在一定的缺点,第一,由于喷灌喷头的射程较大,范围较广,就会形成,喷头附近的水滴打击程度比远处的大,第二,喷灌也会受到风向的影响,喷洒会造成不均匀的情况,会损失一定的水分。第三,由于喷头使用时需要的压力较大,这样便会增加源头水泵的工作功率,致使后期运行的成本增加。
2、微喷灌
微喷灌将喷头改变成折射和旋转结合的方式,进而实现了点喷和各种样式的喷灌,对水资源的利用进一步的提高了,但其工作压力需要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该技术主要运用在大棚、低矮作物种植区内。微喷灌的优点在于在单位时间里出水量小,射程近,喷洒的均匀性较好,为作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因为出水的空隙需要控制,其较小的口径使得喷头的喷灌范围有限,而输水压力也需要控制。在进行使用时,一次性的投入成本相对较高。同时,由于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灌溉的水量有限,因此灌溉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但是,对水资源的节约成果比较明显,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可大量使用。
3、滴灌
利用滴头灌溉是滴灌的主要方式。滴头主要分为内镶式和压力补偿式两种。其主要运用在平地,丘陵地区。内镶式滴灌使用时所需要的工作压力比微喷灌所需的压力小,但由于其不能埋入土里,对作物的生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距离水源点的远近,其自身又没有调节压力的功能,会影响水滴出流的大小。压力补偿式虽然增加了调节压力的功能,但投入相对有所提高。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压力补偿式的成本有所降低。而滴灌和微喷灌相比较而言,所需时间较长,导致能源的消耗过多,这是滴灌存在的主要问题。
4、微喷带
运用特殊技术在薄管上进行打孔,形成小孔出流。微喷带结合了滴灌铺设简便、微喷灌出流量大的特点。适用于葡萄类的藤类作物。具有喷水均匀,耗时短、铺设简单、低水压、成本低等特点。但是微喷带也存在明显的问题,第一,对小孔的出水流量不能很好的进行控制,压力增加水流量就会随之增加;第二,铺设的管道一般都较长,会有明显的出水不均匀的情况;第三,管道的连接处没有很好的技术进行连接。一般使用钢丝固定技术,导致承压力较差,灌溉区域过大,灌溉管道的主管道会比其他灌溉方式的管道大。
1、薄肥勤施
葡萄萌芽后,由于根系浅、根量少,栽植沟的底肥难以被吸收利用。为了促进幼苗生长,当新梢长到 8~10片叶后可进行第一次追肥,以后每隔15天追肥一次,直到7月底。肥水浓度随幼苗的生长可逐步加大,但仍以薄肥为主,也可追施腐熟稀薄的人粪尿水。
当苗木达到一定生长量后,适量追施N、P、K复合肥,每株追施20克左右,促进新根的发生和花芽分化,培养健壮的葡萄树势。
2、根外追肥
6~8月每月进行1~2次根外追肥,喷施碳补饱磷酸二氢钾溶液,对加深叶色、增厚叶片、促进花芽分化有良好的效果。根外追肥也可结合防病治虫与杀菌剂混合使用。
开春后,葡萄出现叶片黄化与弱势萌芽,主要是上年树体营养积累不足所致。此时,葡萄种植户若选择开沟施肥,会造成葡萄的根系大量受损。
早春地温较低,选择大量浇水和施肥会导致土壤温度更低,根系吸收能力会更差,严重的还会造成土壤板结不透气,以致葡萄的根系呼吸困难,甚至烧根。就会出现越是浇水施肥越是生长缓慢的现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8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