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种植菠菜如何施肥

菠菜是藜科植物,它耐寒性和适应性较强,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菠菜营养较为丰富,生长期短,是重要的绿叶菜之一。

种植菠菜如何施肥

菠菜直根发达,主要根群分布在25~30厘米的耕层内,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耐酸性弱,适宜酸碱度为pH5.5~7.0。

菠菜生长需氮、磷、钾完全肥料,对氮、磷、钾的吸收比率为1:0.25:1.30,在三要素倶全的基础上应特别注意氮肥。氮肥充足可使叶部生长旺盛,不仅提高产量,增进品质,而且可延长供应期;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易未熟抽薹。在氮素中,菠菜比其他蔬菜更喜硝态氮。每形成1000千克产量吸收氮2.5~3.8千克,磷0.9~1.1千克,钾4.6~5.3千克。

菠菜的栽培方式较多,在北方可以是越冬根茬、埋头菠菜,也可以在春、夏、秋三季露地栽培,近年来保护地栽培已形成一定规模。在生产上,越冬菠菜面积大,是早春补淡的主要蔬菜之一。

施肥量因地区差别和栽培期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相同。现以越冬根茬菠菜为例介绍菠菜的施肥技术。

在中等肥力以上的壤土上种植菠菜,按照配方施肥的原理,设定这块地亩产可达3000千克,则每亩需要肥料大约是:氮9千克,磷(P2O5)3千克,钾(K2O)15千克。由于越冬菠菜生长期长达半年之久,且幼苗越冬,应施足基肥,使越冬前幼苗健壮,抗寒力增强,返青后迅速生长,抽薹延迟,品质提高。一般每亩可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千克,播前测定土壤中碱解氮为80毫克/千克,速效磷为90毫克/千克,速效钾为120毫克/千克,即每亩可由土壤中提供纯氮5. 76千克,磷(P2O5)5.5千克,钾(K2O)14.4千克。这茬菠菜只需施用纯氮3.24千克,和钾K2O0.6千克,不需施磷肥。若基肥施3000千克有机肥,约可提供2千克纯氮,那么每亩只需追施纯氮,也不必施钾肥即可满足,折合每亩追施硝酸铵29千克或硫铵48千克,可分两次追施。具体施肥如下:

(1)越冬前施肥。

于上一年9月份,清园后每亩铺施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结合整地均匀施入土中。当小苗长至2~4片真叶时,随水追一肥,每亩施硝酸铵10千克并适当控水,促使幼苗健壮。

(2)返青采收期施肥。

第二年春天,土壤解冻,菠菜心叶开始生长,对肥水需要增加,而此时气温升高、日照加长,为植株抽薹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延迟抽薹应在返青后肥水齐攻,重施氮肥,使植株加速营养生长“贪青”。结合浇返青水每亩追施硝酸铵19千克。

地力不同施肥量也不尽相同,在土壤肥力差的地块,除施足基肥外,追施氮肥量应适当增加,如果土壤中有效磷、钾含量低,也应追磷、钾肥,可追施二元或三元复合肥。

春、夏露地栽培菠菜生长期较短,在施肥方面一般依靠原土壤肥力及土茬蔬菜施肥残效不再施基肥或少施,在生长期中追施一次速效氮肥,于苗2~3片真叶后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硫铵15~20千克或硝酸铵9~12千克。

秋菠菜播种时正值夏季高温时节,除应选择耐热较好的圆叶菠菜外,在肥水方面,要保持土壤湿润,苗长至有4~5片真叶以后,是叶数和叶重同时迅速增长的时期,结合浇水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追施硝酸铵9~12千克,以后分期再追施2次。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菠菜是喜硝态氮的蔬菜,追肥后,菠菜食用部分的硝酸盐含量是随着追肥量上升的,硝酸盐的同化大多在叶部进行,若大量施硝态氮肥,会使硝酸盐同化作用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含量上升,对人体无益,所以追肥量不宜过大。

茄果类蔬菜育苗以培育壮苗为目的,而秧苗的生长离不开矿质营养,所以,在育苗前的床土准备时,要求施入充足的养分。在育苗期间,追肥不是很方便,这不仅因为追肥需要揭开覆盖物,与苗床保温矛盾,而且秧苗对肥料的忍耐程度较成株低,肥料需要稀释方能施入苗床,这样苗床的湿度、床土湿度就大幅度增加。因此,一般在1~2月的严寒季节一般不提倡追肥。

但是,如果床土不够肥沃,或因移苗(假植)过迟,秧苗在同一苗床内生长时间过长,土壤中的养分被大量吸收,以致秧苗出现茎细、叶狭长、色泽淡绿带黄等缺肥症状时,就需要追肥。

茄果类蔬菜育苗期间的追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追肥的时间和方法 在必须追肥的情况下,为了减少追肥与苗床温度、湿度的矛盾,必须在晴天、无风的中午11~13时进行。因在这样的条件下,苗床内的气温已上升到一定的程度,追肥不致于使床温产生较大幅度的下降(实际上此时苗床已经需要通风)。尽管如此,在天气比较寒冷的日子,在进行追肥前,应该先揭开覆盖物进行通气,并逐渐加大通气口,使秧苗逐渐适应较低的温度,然后再行追肥。

追肥时,将配好浓度的肥料用洒水壶洒,不可泼浇;追肥后应继续保持通气状态,使洒在秧苗上的肥料(及水分)蒸发干,并在苗床的湿度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后再覆盖。也正因为如此,追肥必须在中午11~13时进行,以便有充足的时间使水分蒸发。

苗床追肥最好用复合肥,不可用尿素、碳铵等容易挥发氨气的肥料。据报道,当空气中的氨含量在0.1%~0.6%时,秧苗的叶缘就发生烧伤现象,当达到4%时,经过24小时,秧苗就死亡。同时,在追肥时,尽量不要使用粪肥,因为粪肥在未经充分腐熟时不仅含有氨、硫化氢(一种对秧苗同样有害的气体),而且常带有病菌,容易引起秧苗病害。即使使用最理想的肥料,也必须用水稀释后方可使用;当不得已使用粪肥时,粪肥须经过充分腐熟,过滤掉残渣后喷淋,并及时用清水将附着在叶片、生长点上的粪肥冲掉(否则会引起“焦叶”,诱发病害)。

此外,为了缓减追肥与控制床土湿度之间的矛盾,一般是将追肥与浇水结合进行。在有阴雨或寒流来临时,不可进行追肥。

需要指出的是,有时秧苗叶色带黄,生长缓慢,主要是由于苗床的土温过低,秧苗根系活动能力减弱、对肥料的吸收能力下降引起,并不是缺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盲目追肥,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使土温进一步降低,秧苗的生长更加不良。

在定植前,由于温度一般已经较高,秧苗的生长加快,对肥料的需求也随之提高,所以,在定植前,如果秧苗叶子发黄,则应该追肥。根据菜农的经验,在定植前1~2天,要对秧苗施一次人粪尿,称作“娘家肥”。这种“娘家肥”对秧苗定植后及早缓苗作用很大。

(2)控制追肥的浓度 在茄果类蔬菜中,茄子的耐肥能力最强,番茄次之,辣椒苗最不耐肥。辣椒苗在追肥后,如果叶缘发白,就表明已经发生轻度肥害;如果肥料浓度再增加,可能引起焦叶,甚至叶片脱落、秧苗死亡。

在追肥时,若用粪肥,则至少稀释10~20倍(视肥料原液的浓度定),人粪尿的加水量应比猪粪尿多。若用硫酸铵、复合肥等追肥,则肥料浓度应控制在0.2%左右。

总之,为了安全,在苗床内追肥,肥料浓度宁稀不浓。对同一种秧苗,随着秧苗的生长,追肥的浓度可有所提高。

(3)在土温低或秧苗缺乏某种元素时,提倡根外追肥 将肥料喷在叶片上,通过叶片吸收,称为根外追肥。在土温低时,秧苗根部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减弱,这时,采用根外追肥不仅不会过度降低苗床土温,而且可以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当番茄秧苗缺少磷肥时,用浓度为0.2%~0.3%的过磷酸钙水溶液进行根外追肥,其作用是显著的。当番茄秧苗缺钾时,用0.1%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效果也很显著。据杭州菜农的经验,在寒冷季节,当茄子秧苗发黄时,用0.3%的尿素进行根外追肥,可使叶色很快转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2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