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果树栽培论文要3000字+在线等
从国内外市场需求浅谈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到目前,我省果品生产在农业种植业中的产值仅次于粮食、蔬菜,跃居第三位,已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为顺利落实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省委、省政府对果品业健康发展的要求,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经认真调研并多方征求意见,提出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
一 、国内外市场果品供求情况
(一)总体概况
全世界共有176个国家生产果品,主要有苹果、柑桔、葡萄 、香蕉等。1996年,世界果品总产量为4139亿公斤,其中落叶果树中的葡萄574亿公斤,苹果500亿公斤,梨130亿公斤,桃104亿公斤。产量以亚洲最多,欧洲居第二位,大洋洲最少(见表1)。主产国有中国、印度、巴西等20个国家(见表2)。1998年,我国果品总产量已达545亿公斤,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世界果品的年进、出口贸易量约为400亿公斤,占果品总产量的10%左右,主要有苹果、柑桔、香蕉、梨、葡萄等。1998年我国的果品进口量略大于出口量,均为7亿多公斤(海关统计数),分别占世界果品出口、进口贸易量的3.6%。
从流通情况看,发达国家果品流通主体明确、市场体系健全,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从果品的采后处理、贮运、市场销售,一直到消费者食用均实现了恒温环境和气调贮藏,产业链延伸较长,产业化程度较高。目前,这些国家有80%以上的果品靠此流通方式进入市场及消费者手中。而发展中国家果品流通主体不太明确,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经营效益不高。
从消费情况看,1996年世界人均果品年消费量已达70公斤,发达国家和地区多年一直保持在100公斤左右,多的在200公斤以上;发展中国家果品的消费水平较低,属季节性消费,人均果品年消费量在50公斤以下。我国人均果品年消费量约为45公斤。鲜食果品在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加工产品在消费总量中也占一定位置。
(二)市场对果品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国外市场要求果品外观精美,果形端正,果实表面光洁,个头较大、整齐;着色品种上色均匀、全红;果品内在品质佳,果实固有风味浓郁、糖酸比适中,属无公害果品,无检疫对象,须进行采后商品化处理。欧美市场对果品质量要求严格,不能带有活生物体,且按其提出的方案定园生产,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对果品质量要求不太严格,一般中档果也能接受;中东市场由于世界各地的果品都在向其涌入,对热带果品比较挑剔,对落叶果树中的梨、苹果等果品十分欢迎,但对其质量要求也较严格。另外,进入国际市场的果品要求包装精美,形式多样;包装器具大小适宜,耐贮运、不易变形,目前包装物正在向小型、透明化方向发展。
国内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大中城市的果品超市及高档宾馆、饭店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与出口果品基本相同,特别是一些名特果品、错季果品、时令果品倍受消费者欢迎;农村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不很严格。据调查,目前国内市场对精品果的需求约占15%,对中高档果的需求约占50%,对一般果品的需求约占35%。
(三)国内外市场预测
目前,国内外果品的消费仍以苹果、梨、柑桔、香蕉等大宗果品为主,以特稀果品、时令果品和错季果品为辅,季产年销。总的特点是多需求、多层次、多样性。国际市场上以欧洲、北美、大洋洲、日本及东南亚市场需求量相对稳定,这些地方的果品生产量也比较平稳;非洲、中东、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果品生产量较小,市场潜力较大。今后我国及我省果品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出口量的重点应是欧美、中东、日本及东南亚、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上,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果品消费数量将进一步增加,按我国食物构成发展规划和平衡膳食标准年人均食用果品80公斤计算,尚有近一倍的需求潜力,特别是农村果品市场潜力巨大,以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市场前景最为广阔。
总体看,随着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果品生产的迅速发展,产量的急剧增加,果品的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已逐渐由卖方市场转移到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消费者对果品的追求及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较大变化,已逐步形成求新、求异、求名的消费心理和少量多次的购果习惯。总的趋势是,对大宗果品的需求趋于平稳,销售价格稳中有降;一些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和板栗、核桃、杏仁等干果,市场竞争力增强,销售价格上升或基本平稳,生产经营效益明显。
二、我省果品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果品业现状
建国以来,我省果树发展出现了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六十年代中期,主要发展的是苹果、梨等;第二次高潮是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中期,以苹果、梨、桃、红枣、板栗等为主;第三次高潮是九十年代初期,果树生产得到全面发展,面积、产量、产值急剧增长(见图1、2)。到目前,全省果树面积已达1870万亩,其中结果树900多万亩,年产果品63.8亿公斤,居全国第二位(见表3),其中梨、红枣、板栗、柿子、杏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葡萄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苹果产量居全国第四位;果品贮藏能力已达15亿公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近25%;果品加工量已达5亿公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7%左右;果品年产值80多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0.3%、林业总产值的80%以上;以梨、苹果、板栗等为主,年出口果品1.8亿公斤,占全国果品总出口量的25.7%,创汇8800多万美元。
我省地处北纬38度线周围,发展果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现有果树树种103个,主要栽培有苹果、梨、红枣、板栗、桃、杏、葡萄、柿子、核桃、山楂等十多种,以苹果、梨、红枣、板栗为主(见图3、4)。河北鸭梨、雪花梨、京东板栗、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阜平大枣、保定磨盘柿、宣化牛奶葡萄、深州蜜桃、涿鹿杏扁、黄骅冬枣等在市场上久负盛誉,驰名中外。我省生产的梨(产量占全国的40%、世界的七分之一)、苹果、桃、板栗、红枣等大宗果品,以省外销售较多,约占其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流通主体是近2000个民营的一体化组织和数万个个体商贩。国内销售以南方市场和城镇市场为主,约占总销量的75%。据调查,1998年我省为京、津市场提供果品3亿公斤,约占其外调果品的40%。国外销售以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主,欧美及中东市场较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果品质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名牌精品较少,果品市场占有率不高。
2、树种、品种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一是水果面积偏大,优种干果面积偏小;名特稀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等面积和产量相对不足;苹果、梨、桃等主要树种的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与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力度不够,适合市场需求和我省省情的更新换代品种、特别是加工品种不足。
3、果品产业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和组织较少,产业链的联接十分脆弱,信息尚不灵通,组织程度较低;果品贮运设施等落后,果品加工量小,果品精深加工附加值较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果品市场体系
不健全,有场无市和有市无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
4、部分果树立地条件较差;农业特产税返还果树生产少,果树经费严重不足;管理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急需健全和改进。
总的看,目前我省果品状况是总量不足,特别是干果和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不足,与局部大路果品相对性、结构性、低质性过剩同时存在。
三、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
今后河北省果树发展的总体思路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按照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特色经济、绿色经济和建设精品工程的要求,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高果品质量,强化果品采后处理和贮藏加工,加快果品产业化步伐,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建设经济强省做出积极贡献。围绕这个思路,近期果树工作重点是:一稳步(稳步增加面积和产量)、二调整(调整布局、调整结构)、三提高(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提高产业化程度)。到2005年全省果树总面积稳步发展到200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75亿公斤,商品果率90%,贮藏能力达到果品总产量的30%,加工量达到果品总产量的15%,人均果品占有量120公斤以上,实现产值120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2%左右,由果树大省跨入果树强省;到2010年全省果树总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左右,果品总产量达到80亿公斤,实现产值150亿元。为顺利实现上述目标,须采取以下对策:
(一)适应市场需求,树立四种观念,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树立面向市场确定和发展生产的观念,逐步实现“订单生产”、提供“餐桌果品”。二是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稳产提质,以优取胜,增加市场占有率,实现提质增效。三是树立开拓市场的观念,建立和完善果品批发市场,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四是树立信誉至上的观念,严格按合同办事,讲求信誉,联系长久客户,互利互惠。尽快实现由计划安排生产向市场引导生产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
(二) 依靠科技,全面提高果品质量和效益
1、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引进。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力量,支持和强化果树高新技术的研究;不断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尽快应用于我省果树生产。
2、加大实用技术普及和新技术推广力度。将不同树种、品种的优质、低耗、高效的模式化栽培技术组装配套,形成“傻瓜”技术,以综合标准或技术规程的形式进行强力普及和推广。目前重点推广优良品种、平衡施肥、花果精细管理及设施栽培等关键技术。河北鸭梨重点是提高果实含糖量(12%以上)、改善风味、增加单果重(200g以上);红富士苹果重点是生产单果重300g以上的产品,并在果面全红上下功夫。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示范果园,以点带面,实现优质高效。
3、建立和完善果树技术服务体系,实行产、学、研三结合,加速人才培养,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的职能和作用,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广大科技人员深入果园进行研究、指导、示范,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问题,不断把优秀论文写在果园中。继续在全省开展“争名创优”和“提质增效”等活动,强化各项管理,提高整体水平。
4、加强果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等工作,健全良种繁育体系。省及地方都应设立良种基金,加大本省果树选优、国内外优良品种引进和育种工作力度,特别是梨、枣、板栗、柿子、杏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的树种,要从“良种工程”中拿出一定资金,加大选种的投资力度;加强引种及种质资源的后续管理,重点引进早、晚熟优种和加工品种,尽快选育出适合河北省情且深受市场欢迎的优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对已确定的省级、市级良繁骨干苗圃给予重点支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实行“三证”管理制度。
(三)调整结构,进一步优化果树布局
1、优化布局
果树生产发展继续坚持太行山大枣、柿子、核桃,燕山苹果、板栗、仁用杏、山楂,平原沙地梨,黑龙港金丝小枣、冬枣,张家口、昌黎葡萄,城镇周围时令果品等六大基地的布局,按照瞄准市场、适地适树、适当集中的原则,利用区划成果、经济调控等手段,逐步将基地外的500多万亩果树,向基地内即优生区集中,尽快建成区域经济;抓好不同树种、不同品种的重点县(市),以形成特色经济;采用无公害、绿色食品等生产技术,实行绿化、美化相结合,并不断向适生区条件较好的交通干线两侧集中,建设绿色经济。
2、调整结构
(1)调整产业结构。依据市场的需求,抓住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快发展一些市场急需、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和错季果品,特别是加大设施果树的发展力度;在果树集中产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加工业发展及市场体系建设。在发展力度上应调整为,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2)调整树种结构。一是稳定梨、苹果等水果面积,大力发展核桃、板栗、红枣、仁用杏等干果面积,干鲜果比例由目前的1:2.4调整到1:2;二是稳定大宗果树面积,适度发展油桃、冬枣、李子、石榴、樱桃等名特优新果树面积,将其比例由目前的8.4:1.6调整为8:2。
(3)调整品种结构。苹果主要是压缩中熟品种,增加藤牧一号、嘎拉等早熟品种和优系红富士等晚熟品种比例,由现在的0.3:3.3:6.4调整到0.5:2.5:7;淘汰鸡冠、倭锦等老劣品种。梨主要是稳定鸭梨、雪花梨面积,适度更新发展黄冠、早酥等早熟品种及新雪、新高等晚熟品种,将其比例由目前的0.6:9:0.4调整到1:8:1;加快鸭梨、雪花梨选优步伐,适度推广甜鸭梨、早鸭梨等综合性状和市场反映较好、有希望成为鸭梨替代品种的优良品种(品系)。桃主要是稳定大久保等中熟品种的面积,适当增加早凤王、早花露等早熟品种和重阳红、中华寿桃等晚熟品种面积,同时适度发展瑞光、艳光等系列棚室桃和加工品种。
(四)强化服务,推进果品产业化进程
1、加强信息引导,强化综合服务。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尽快实现国际、国内网络联通,及时、准确向生产和经营者提供各种有关信息;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服务,努力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省及果品重点产区的市、县两年内应建立起各自的果品协会或果品购销组织,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发展果品购销、加工、贮运等经济实体,为果品流通做好服务。
2、实施精品工程,争创名牌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和创名牌意识,加大生产精品果品和创名牌力度,并加强宣传;同时,建立和扩大名牌果品、精品果品出口生产基地,以更好地占领市场。在完善省内产地批发交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果品促销、展评活动,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国内应继续下大力挤占京、津和南方市场,并重视和组织力量不断拓展农村市场,特别是“三北”和西南市场;国外要在继续拓展日本及东南亚果品市场的同时,重点开拓欧美、中东、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处理水平。主要是通过对果实进行清洗、杀菌、分级、打蜡、包装等来提高果品的商品质量、增强果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及重点县(市)都须尽快建设安装1-2条选果流水线,并按照产品的质量标准,开发多种多样的包装产品。
4、大力发展果品贮藏加工业。增加果品贮藏、加工业的投入,以恒温和气调为主改善果品贮运条件,以苹果、梨等的加工为重点不断研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5、 行政推动,加快产业化进程。继续处理好生态体系建设与产业体系建设的关系,将推进果品产业化进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增加投入,创造条件,组建和强化龙头组织,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到2005年,每个市及果品生产重点县(市)都应分别建成2条和1条以上、功能比较齐全的果品龙型经济组织,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龙型经济组织省应给予重点支持。
(五) 建立健全机制,促进果品业的健康发展
在果品生产上,应重点推广和发展“龙头组织(公司、专业市场等)+中介组织(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户”的组织形式。在运行机制上,一是建立和完善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为核心的利益调节机制,重点是在组织内部建立利益分配的合同契约关系,积极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确保果品产、加、销等各方面关系的长期化、法制化、稳定化,并逐步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过渡;二是在完善果树服务网络的同时,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服务和合作经济服务等为主体的服务保障机制,提供信息、技术、赊销物资、保护价收购果品、利润返还等服务;三是在充分利用好现有科技力量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普及等一条龙的科技推动机制;四是成立组织,重点搞好规划布局、组织协调、政策引导和督促检查等,建立、健全宏观调控机制。
(六)加强领导,加大组织协调和支持力度
1、建立组织,明确分工。建议省及地方成立由省政府主管领导挂帅,林业、供销、外贸、轻工、科委、计委、财政、农行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果品提质增效领导小组,负责定期或不定期研究、解决果品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以确保其健康持续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真正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好各项组织协调工作,深入实际,研究果品业发展方案及措施,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2、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各级政府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对果品业的健康发展给予重点支持,按中央的要求在保证果树承包期至少延长30年不变的同时,制定出台扶持果品业健康发展的优惠政策,如建立果品发展基金、四荒拍卖并鼓励多部门多渠道筹资开发建果园、调整果树结构减免农业特产税及农业特产税部分返还果树生产和鼓励科技人员到一线承包或领办果园的政策;各级均应从农业特产税果树部分中提取30-50%左右返还果树生产,主要用于品种改良、调整结构、技术普及、技术推广和各项管理等;省财政应继续增加果品提质增效和结构调整资金。各级林业部门也应从育林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与其他资金捆绑使用,解决好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3.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合资合作建果园,以促进果品业健康发展。
4、层层建立责任制。将果品业健康发展工作做为考核当地政府和林业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按标准验收。对工作力度大,完成任务好的市、县及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资金支持和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对工作拖拉、业绩平平或没有完成任务的通报批评。各级林业部门在为同级党委、政府当好参谋的同时,积极组织力量编制果树强省建设规划,提出具体意见,并抓好落实;主动与其它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尽快实现把我省由果树生产大省建设为果树强省的奋斗目标,为我省2010年建成经济强省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有机绿色龙头企业名目
我在新疆2年了,凭我所了解的情况给你几个建议:
1、能退最好退了。我有好些朋友在南疆搞种植,主要是红枣,也有其他作物的,他们都亏回家了。主要原因是:沙漠贫瘠,改造费用太大,投肥、灌溉、租用进出沙漠机械、人工开支,还有就是南疆野鸟野兽繁多,驱鸟驱兽工程浩繁,尤其是驱鸟,这些都是不小的开支。其他不清楚,毕竟没做过。
2、在南疆最好是利用别人废弃的场地,尤其是枣园,50到100亩被废弃的很多,毕竟人家把前期工作都做好了,你去接手只需要投肥,收益应该还可以,租价也不高,人家做不下去了,有利就会租,总比荒废好一些。
3、用你自己的地,建议种当地特色经济作物,比如大芸等。
没种过,只是通过有投资过的朋友了解到的,建议多了解再实践。别匆忙入手。
2、
感谢邀请,我是大致,很高兴回答问题。
题主在新疆喀什租了100亩荒地,想问种植什么能让利益最大化,新疆地区因为海拔地势高,昼夜温差大,而且水源不是很充足,以前农牧民也只能种些小麦,玉米,以及棉花等。以前大量种植棉花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不是很好,所以现在种植棉花的面积下降很多。那么,还可以种植哪些作物,能让农民增产增收呢?
第一个就是新疆大枣,因为现在新疆大枣在全国都很出名,所以有很完善的种植管理技术,在新疆种植大枣正合时宜。当然,因为前期可能投入不少,建议加入新疆大枣种植合作社,一起种植一起承担风险,这样可以让利益最大化。
第二个就是种植新疆沙地西瓜,因为新疆沙地西瓜适合新疆的特殊气候,昼夜温差大,白天光照时间长,西瓜的甜度很高,这种西瓜在市场上销量很好,并且它的上市时间正好和内地的西瓜上市时间错开,一般在十月份上市,而这时候内地的西瓜基本到收尾阶段了。这就打个时间差让利益最大化。
第三个就是种植牧草,新疆的畜牧业非常发达,一定需要大量的牧草,还因为新疆的冬季来的时间非常早,牧民要储存大量的牧草过冬。种植牧草在新疆绝对有很好的销售市场,也不愁以种植的牧草销售不出去,这样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可以让自己承包土地的利益最大化。
简单提这几点不成文的建议,初次种植,还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多向老的专家还有种植合作社交流讨论,适合种植什么为好。不要盲目种植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当然如果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建议可以一起交流讨论,谢谢。
这个问题我来说一下。
100亩荒地,不知道你的地是什么情况,沙地还是普通的盐碱地,既然你说是荒地,那要看是开荒出来几年了,是否浇过水盐碱,如果最近两年内开的,不管是沙地还是盐碱地,我的建议是直接不要种,现在种地的成本和风险还是很高的。
如果盐碱不是很严重,我建议还是种棉花吧,虽然现在新疆的棉花行情不好,但是多少还是能够赚点钱。不建议种植玉米,小麦这些,经济价值还赶不上棉花。
至于种植蔬菜、水果这些,我建议你就别考虑了,荒地根本种不出好东西。
不知道你的土地承包费是多少,是短租还是长租,同为在南疆种地的我,认为现在在新疆承包荒地来种地是很不明智的。
要不要决你几句?你这个问题我们怎么回答?理由如下
1,100多亩荒地,你根本就没有说清楚,开荒几年了?水源是否方便?大罐还是滴灌,滴灌有没有通电路?有没有碱片?是草多还是红柳等多?租金多少?是沙性地还是胶泥地?地有没有被暗地里收回的可能?签的租赁合同有没有保障?有没有排碱渠?排碱渠深不深?是激光坪地?地亩数有没有水分?你擅长的技能是什么?自己管理还是请人管理?机械设备是否方便?
这些问题你都没有说明白,我们怎么好去定论给建议?因为这涉及到成本核算!
2,这几年的状况是,棉花面临没有补贴,红枣价格死跌,果树回收周期特别长!
别的都不多说,你有这个租金钱,你还不如脑袋多转个弯!直接去兵团里,那些快要退休不想种了,顶工龄的,地是现成的,果园也是现成的!有啥不好?一份身份地一年只需要14000左右的钱。比你现在的稳定的多,风险低的多!管理的好一年相当于100亩荒地好几年!
别傻了!兄弟
山海花田来回答你的问题,新疆苗木市场不错,近些年国家对西部大开发加大力度,可以考虑栽植绿化苗木,一百亩地栽植绿化苗木大约每亩需要投资5000/10000块钱就差不多,因为近些年国家对生态环境的改造和建设,需要大量的各种工程苗木和荒山荒地造林苗木。种植一些乡土树种肯定赚钱,比喻金叶榆,千头椿,臭椿,红叶春,国槐,白蜡,云杉,榆叶梅,山杏苗,山桃苗,山楂苗,还有很多适合新疆栽植的苗木,你可以根据你们当地适合的树种,建设苗圃不需要栽很多品种,你只要选择一到两个品种即可,多了由于各个品种习性特点都需要熟悉,如果一个两个你就专攻他俩,可以在技术经验销售上下功夫,争取你取得好的成绩。
不是打击你,种荒地,头三年只有赔钱,因为不仅种不出东西,而且得投入打井,一口井二三十万,变压器架电等近十万,还有滴灌,除草,改良等等。而旦打一口井只种一百亩太少了,一口井至少可以灌四五百亩。否则不划算,赚不回来。开荒的头几年全是靠熬的,好多人借一屁股帐,撑不过去了放弃的人不少。以前还有借钱太多撑不住喝农药的。很苦的。
你要有充分的资金和思想准备。
朋友,我也本地区人,冬种小麦,补贴200元每亩,但要上缴公粮,夏复播青贮饲料的那种,每亩产6吨饲料,然后发展牛羊,存栏数达量后也有补贴,前提是周边要有青贮机,只是谏议,量力而行!一年两季。
看看你那边适合种什么,种什么比较方便,棉花,红枣都是新疆的拿手好戏,可以参考参考一下,这方面的种子呗!
感谢朋友的邀请,对新疆那边市场并不是特别了解,由于您已经把地土地流转过来了,打定主意是准备做这个,到底选择什么项目,您还得根据自己周边市场去考察。
做生产单品为王
新疆大多数农产品都是针对所谓的关内市场,大多数规模生产的农场。甚至很多内地的老板,会专门到新疆去包地,把产品从那边盛产过来再拉到内陆,因此对品类的选择。产品就一定要高度的单一,规模要集约,种植技术要成熟。
那这个样子的话,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才能就着市场,就是各地来的批发商,把产品销出去。
规模化种植一定要抱团取暖
在新疆很多种植规模都是相对而言比较大。一些散户,也会根据每年从各地来的经销商需求和动向,安排自己的茬口,多户抱团,形成集聚效应,从而更利于,经销商的批量采购。所以这个时候,假如我们还没有想好,做什么的话。那么我们最好,现在当地找到是否有这样的,种植群体,向他们讨教经验,最好在种植技术上面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会一上来就漫无目的的去做。虽然回报可能少一点,但是相对来说是比较稳的。
首先先打入本地的这种圈子,然后我们再考虑,怎么去做大做强。
好啦,我是花无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要是水方便,第一年可以种油葵,必须铺地膜,水便宜的话一个星期一水,干了就滴,油葵抗盐碱还是挺厉害的,年底可以把成本收回来产量好的话还能挣点!第二年可以种棉花了,不过一定要谨慎,下雨过后必须滴水,滴水主要是压碱。如果没种过棉花可以连续种两年油葵!压碱!第三年可以考虑种棉花了,其他农作物不行!我觉得一百亩真不多,不划算,前期投入太多了!
1.1湖北蓝天盐化有限公司<>
1.2连云港可为食用菌有限公司
1.3新沂市富景生态果蔬专业合作社
1.4鄂温克旗伊敏苏木新玉华农场
1.5广灵县北野食用菌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1.6成都佳家郎食品有限公司
1.7西藏江孜啊香糖醋大蒜加工厂
1.8库尔勒市金久诚香梨专业合作社
1.9重庆市秀山红星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2.0广西柳州绿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2.1黑龙江红兴隆农垦林源食品速冻有限公司
2.2宜兴市伯顺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
2.3南京科环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2.4乌拉特前旗华融扶祥农贸专业合作社
2.5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瓦提农场
2.6慈溪市紫来山庄杨梅开发有限公司
2.7慈溪市龙山露叶蔬菜种植农场
2.8奉节县蜀东门脐橙种植专业合作社
2.9昆山常氏蟹业有限公司
3.0海安县城东米业有限公司
3.1兴化市城东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3.2响水县兴旺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
3.3新沂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
3.4新沂市小青山生态果蔬专业合作社
3.5仪征江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3.6新疆皮亚勒玛果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3.7绥江县世通农副特产开发有限公司
3.8大丰市草堰果蔬专业合作社
3.9朝阳天盈果业开发有限公司
4.0海城市起发山药种植专业合作社
4.1辽宁正丰实业有限公司
4.2海城市瑞亚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
4.3盘锦润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4.4凌海市牟兴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4.5辽宁恒信米业集团有限公司
4.6沈阳市辰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
4.7鞍山市民丰南果梨专业合作社
4.8沧县枣乡食府果食品有限公司
4.9沧州宏伟食品有限公司
5.0沧州程氏永兴枣业有限公司
5.1沧县美达果品厂
5.2沧州枣香源食品有限公司
5.3沧州红园红枣业有限公司
5.4沧州盛泰枣业有限公司
5.5扎兰屯市胜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5.6荣成市东海商贸有限公司
5.7綦江县石壕镇李公坝糯玉米专业合作社
5.8天津嘉立荷牧业有限公司
5.9天津市黑马工贸有限公司
6.0天津市学清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6.1天津茶淀葡萄产销公司
6.2天津市春蕊蔬菜专业合作社
6.3天津市润华奶牛养殖有限公司
6.4天津市沙窝萝卜种植技术有限公司
6.5天津市隆盛原食品工贸有限公司
6.6天津市盛世米业有限公司
6.7中盐国本盐业有限公司
6.8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
6.9定州市黄家葡萄酒庄有限公司
7.0唐山唐丰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7.1河北金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7.2唐山蓝猫饮品集团有限公司
7.3怀来富人果蔬有限公司
7.4河北南沟绿森林果有限公司
7.5承德哈露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7.6丰宁满族自治县玉原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7.7欧麦(保定)麦芽有限公司
7.8顺平县东阳苹果专业合作社
7.9承德康硒食品有限公司
8.0平山县曦日绿色食品专业合作社
8.1抚宁县绿源农产品综合服务有限公司
8.2中绿(河北)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8.3临城蓝天生态观光园有限责任公司
8.4武安市万乐蔬菜专业合作社
8.5沧州宏宇枣业有限公司
8.6顺平县顺富果品销售有限公司
8.7顺平县望蕊山庄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8.8正定县天丰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8.9高邑县千秋农业专业合作社
9.0高邑县东盛蔬菜专业合作社
9.1鹿泉市联民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
9.2河北家家缘农产品有限公司
9.3藁城市农联蔬菜专业合作社
9.4石家庄神喻王果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9.5兴隆县圆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9.6兴隆县春然蔬菜专业合作社
9.7平泉县荣胜果蔬专业合作社
9.8山西省平遥县五阳实业有限公司
9.9阳高县中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10.0大同市青云生态农牧开发有限公司
10.1吕梁春景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
10.2山西丰园食品有限公司
10.3山西厦普赛尔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
10.4吉县果业有限责任公司
10.5山西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0.6榆社县田禾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10.7黎城县金华实业有限公司
10.8内蒙古龙的马铃薯有限公司
10.9内蒙古塞飞亚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11.0乌兰察布市东蒙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11.1包头市香馍馍食品有限公司
11.2内蒙古日月星面粉有限责任公司
11.3内蒙古塞上星油脂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11.4扎赉特旗聚宝粮食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11.5内蒙古蒙佳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1.6包头宏基面粉有限公司
11.7化德县恒利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11.8盘锦利是米业有限公司
11.9辽宁方兴绿色产业集团精制米有限公司
12.0沈阳北霸米业集团有限公司
12.1盘锦鼎翔米业有限公司
12.2桓仁富尔江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12.3桓仁满族自治县新世纪优质米厂
12.4新宾满族自治县参茸公司
12.5沈阳市永乐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12.6辽宁营口鹏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2.7抚顺东霞调味品有限责任公司
12.8辽宁正大祥和养殖有限公司
12.9本溪满族自治县武兴农牧场
13.0丹东市江海明珠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13.1沈阳德丰蔬菜有限公司
13.2辽宁奥峰精制米有限责任公司
13.3喀左县满井调味品厂
13.4东港市孤山镇波海粮米加工厂
13.5灯塔市佟二堡东荒农场
13.6昌图县玉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13.7喀左县永升葡萄生产专业合作社
13.8丹东玉华食品有限公司
13.9凤城市大兴镇林产品综合开发公司
14.0葫芦岛市大台山果树农场
14.1开原圣亚食品有限公司
14.2丹东晨星越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4.3盖州市万棚果菜专业合作社
14.4辽中县新农苗木繁育场
14.5辽中县杨士岗镇庆勇粮谷加工厂
14.6阜新市美中鹅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14.7德惠市山河米业有限公司
14.8吉林省金东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14.9松原市敏雄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15.0吉林市黑沃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15.1吉林省每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15.2吉林唐豆豆食品有限公司
15.3吉林众鑫绿色米业集团有限公司
15.4集安市乐凯利绿源食品有限公司
15.5吉林市宏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15.6吉林省圣水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15.7吉林正望油脂有限公司
15.8四平通达米业有限公司
15.9前郭县平凤乡平吉米业
16.0集安市新开河米业有限公司
16.1白山市江源区八宝村食用菌种植基地
16.2长春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16.3吉林中粮生化能源销售有限公司
16.4吉林省松江佰顺米业有限公司
16.5吉林正圆酒业有限公司
16.6珲春市昌录粮米加工厂
16.7九台市侬富米业有限公司
16.8延边特产实业有限公司
16.9德惠市佳峰米业有限公司
17.0敦化市长白山绿色禽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17.1松原市二马泡绿色米业有限公司
17.2柳河县姜家店蛙田米业有限公司
17.3吉林市大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17.4上海汲浜经贸发展公司
17.5上海申凤桃业专业合作社
17.6上海漕泾农业有限公司
17.7上海正广和饮用水有限公司
17.8上海横沙林业绿化有限公司
17.9上海南汇瓜果有限公司
18.0上海雪国高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8.1上海沧海桑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18.2上海三宝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
18.3上海珠丰甜瓜专业合作社
18.4吴江市盛泽粮油有限公司
18.5吴江市绿世纪米业有限公司
18.6吴江市柑桔研究所
18.7吴江市芦墟粮油有限责任公司
18.8吴江市运河植物油脂有限公司
18.9吴江七都太湖土特产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19.0海门市秀山多种经营公司
19.1泰兴市天绿源食品有限公司
19.2太仓市双凤镇新湖西川水产养殖场
19.3江苏省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龙港冷冻厂
19.4无锡市玉祁酒业有限公司
19.5张家港市面粉食品有限公司
19.6南京平山茶叶有限公司
19.7常熟市玉山食品有限公司
19.8南京天禄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19.9苏州浦氏蟹王水产有限公司
20.0大丰市天顺啤酒原料有限公司
这些都是目前最新的中国境内排行靠前的有机绿色企业名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4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