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种植黄豆
一、大豆种植技术
我国种植大豆的历史是比较久远的,而且在农业种植中大豆的地位是比较高的,给人们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在不断的对种植方式进行创新,使得大豆的产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1分层垄体种植技术
我们也把分层垄体种植技术称之为垄三种植技术,在大豆种植的过程中有很多种植户都选择了这种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就是在大豆的下部进行浇水和施肥,然后控制大豆的种植面积,使之有一个合理的分布,这样可以使大豆进行充分的生长,这种技术使大豆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这项技术对于大豆种植来说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首先在于选择种子,其次在于选择有机肥,这项技术对于有机肥的需求相对于其他种植技术来说是比较大的,需要精心的培育土壤,因此在种植大豆之前必须要对种植地区的周围环境进行考量。
1.2窄行密植种植法
借助高效的利用种植空间来对大豆的产量进行提升方法便是窄行密植种植法,使用这种种植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种植人员的经济收入进行提升,因此大部分的种植员经常选择这种方式来种植大豆,但是这种窄行密植种植法对于大豆的种类要求是比较高的,有一部分的大豆的种类是不适合使用这种方法的,比如说那些需要足够阳光空间才能进行发育大豆的种子就不适合使用这种方法,植株高低不同的大豆也不适用于这种窄行密植种植法, 发育期不同的大豆植株更不能采用这种种植方法。因此作为种植大豆的工作人员,要想使用这种种植方法就必须提前制定好种植计划,合理系统的规划大豆生长所需要的肥力和水力,同时还要考虑到自己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考虑自己地区的地形,水利等等条件,从而找出最合适的使用窄行密植法的方案。
二、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豆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从而出现死苗的现象,严重的话还会致使整片大豆种植田都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从而给种植户带来很大的影响,使之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的科学技术正处于一个蓬勃的发展时期,同时我们在不断的研究大豆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经过不断的实践,也找到了一些比较有效果的大豆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本篇文章中主要介绍了大豆霜霉病以及防治方法、大豆蚜虫及防治方法以及大豆食心虫以及防治方案。
2.1大豆霜霉病及防治方法
大豆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病虫害便是霜霉病,这种病虫害对于大豆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会致使种植员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大豆霜霉病主要出现在大豆种子发芽时期,它主要是通过叶脉进行蔓延,同时大豆在不断的生长,这种霜霉病也在不断的发育,主要呈现在大豆植株的叶片上,大豆一旦染上霜霉病,就会在叶片上就会出现不规则的斑状,同时黄绿色的小点也会出现在叶子的边缘部分,灰白色的霉层会出现在叶子的背面。这种霜霉病对大豆的产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是因为这种病害会使得大豆籽粒含有病菌的孢子,从而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在防治大豆霜霉病的过程中,要结合大豆的发病时间来制定计划。经过不断的研究出现了两种比较有效的防治方式。第一种是通过药剂的方式来进行防治,用乙磷铝300溶液或甲霜灵800倍喷液来进行提前的预防。第二种方式是通过种植的方式来防止霜霉病的出现,在挑选种子的过程中就挑选一些高质量的种子,种植方式可以选用轮作方式来进行防治。
一、种子处理,提高发芽率。
选择子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晒种,以提高种子的生长势。播种时用钼酸铵O.1%~0.2%或根瘤菌(0.5公斤菌剂拌lO公斤种子)拌种。据试验,经过处理的种子根瘤形成早而多,长势快,分枝早,结实率和饱荚数提高,增产15%一25%。
二、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深耕20~25厘米,反复耙碎后起龟背形垄畦1.2米(水田),旱坡地可宽些,以防积水烂根。前期特别是三叶期,特别需要钾磷肥,因此要亩施土杂肥1500公斤、火土灰或草木灰600公斤、磷肥10公斤、复合肥20公斤,拌匀后作底肥,然后开穴播种。行距16~48厘
米,株距12—14厘米。每穴播1~2粒,每亩株数达到2.88~3万株。
三、选用翻秋良种,确保一次全苗。
春播时常遇低温阴雨天气,从而造成烂种,影响全苗。选用翻秋良种发芽率高、生长势强、能保全苗,且成熟早,是夺取稳产高产的关键。适宜水田种植的良种有粤豆1号、粤豆2号;适宜红壤丘陵种植的良种有早毛黄、大锦黄和粤豆l号等。上述良种有株型紧凑、矮壮、耐旱湿等特性。黄豆较耐低温,一般在气温稳定在IO"C(立春至雨水)为最佳播种期,此时有利于促进枝荚多,易夺高产。
四、早中耕早追肥。促花增荚防倒促增产。
l、黄豆是喜中耕作物,幼苗期生长缓慢易生杂草。当苗高15~20厘米时要进行中耕除草培土,以促进根瘤菌发育,培土至子叶节位上可防倒伏。在中耕时每亩巧施石灰粉50~60公斤,能提高防病虫、抗倒伏的能力,增加粒重。
2、在开始分枝期每亩施尿素5公斤、氯化钾7公斤,结合第二次中耕施下,以提高有效坐荚率。
3、在封行时化控促矮壮,亩喷多效唑0.7克兑水25公斤,可促矮壮和提高单株结荚数。
4、在花荚期喷施植宝素、磷酸二氢钾l一2次,结实率可提高20%以上。
五、巧喷抑制剂,打顶心促增产
在花期用亚硫酸钠4~5克兑水50公斤,每周喷一次,连喷2~3次,可增强大豆光呼吸强度,减少光合作用产物的消耗,增加干物质积累及产量达8%一10%;打顶心,在收获前20天摘除顶心的,可提高结实率8%一10%。
六、防治病虫害。保株保花荚保效益。
黄豆前期有蚜虫、地老虎、食心虫,中期有豆荚螟、瓢虫和叶斑病等,危害嫩叶花穗,蛀食豆荚,应选用对口农药及时防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8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