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北大荒”为何要退耕还“荒”?

个人认为,?北大荒?退耕还?荒?是因为北大荒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北大荒”为何要退耕还“荒”?

北大荒原指黑龙江省沿江流域、黑龙江河谷、三江平原的广大荒原。20世纪50年代以前,这里荒凉,林木茫茫,沼泽密布,原始生态造就了森林中野兽出没,空中白鸟齐鸣的人类仙境景象。

由于北大黄地位于我国东北,历史上全年气温较低。特别是在寒冷漫长的冬季,树叶和自然倒下的树木堆积在土地上,形成了沧海桑田以后腐烂变质、厚实肥沃的黑色土地。

该地区与约600万公顷的黑土、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黑土地区,占全球黑土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占我国黑土总量的80%。

这片神奇的黑色土地具有极高的肥力,最适合农业耕作。有机物含量约为2.5%-7.5%,是普通土地的10倍。即使不施肥,这片黑土也能获得比其他土地高得多的农作物丰收。

因此,20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我国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决定大力开发北大荒。因此,这里聚集了来自四周的各界精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荒地耕作运动。

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北大荒掌握在勤劳的开拓者手中,成为我国每年70亿公斤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以全国十分之一的耕地生产全国四分之一的粮食,创造了养活全国六分之一人口的奇迹。寒冷和寒冷使人迹罕至的北大荒成为全国著名的?北大仓库?。

但是正是因为对北大荒的过度开垦,一些深刻的生态破坏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首先,水土流失现象令人震惊。

在北大荒开垦的过程中,我国组织了数十万名全职官兵和知识青年来到这里,累计开垦了约200万公顷耕地,建设了100多个农场。大规模种植了水稻、玉米、高粱等农作物。这些耕地都极大地压迫了原来的森林、草原、湿地等面积。将原本平坦的黑色土地变成千九万波,加剧了水土流失。

据有关部门透露,这里的黑色土地表面每年以约1厘米的速度流失。原来近1米的黑土层现在不到40厘米。一些土层甚至呈现出黄土的特点,少数地方发生荒漠化现象,个别村庄已经被风沙淹没。以这样的速度计算,几十年后我们将失去整个肥沃的黑土层。水土流失直接导致的结果是粮食急剧减少。20世纪末,整个北大荒与当初相比,粮食产量已经接近一半。

第二,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

在北大荒发展的过程中,近一半的森林和湿地消失,大量的野生动物或栖息地丧失,或肆意被杀害,鹿、东北虎等稀有动物几乎灭绝。

随着北大黄湿地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也减少,生态涵养和调节功能也严重退化。这个一度气候宜人、林木冲天的东北黑土地区正在变成生态脆弱的地区。严酷的气候和极端的天气越来越频繁,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也给当地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大荒已发生多次旱涝灾害。1994年洪水淹没了黑龙江5300多公顷耕地,破坏了数十个村庄。1998年大洪水中,北大荒大面积受灾,但到目前为止,心依然怦怦跳。2002年,北大黄被又肆虐的干旱卷走,整个松嫩平原几乎无法播种。

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堆积在北大荒和大大小小的支流上,导致数十个水利工程失效。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从1999年开始,国家决定将广阔的北大荒原变成?荒原?。在全面停止对现有湿地的开发的同时,对不应耕种的耕地或产量较低的200万公顷耕地,全部将农田归还给森林、草和湿地。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为北大荒构筑持久的生态屏障。

经过近20年的努力,北大荒已将数十万公顷农田变成?荒地?,建立了占整个农田面积约20%的保护区,完成了人工造林数十万公顷。

现在的?北大仓库?不仅逐渐再现当初秀美、动物遍地、风景迷人的北大黄经,还实现了每年生产100亿公斤粮食的能力,保存了?中华大粮仓?的地位。

北大荒从开荒到还荒,真正诠释了?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北大荒”旧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广大荒芜地区。在人们狭义的理解中,“北大荒”主要指黑龙江垦区所辖地域,它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北以黑龙江、东以乌苏里江、东南以兴凯湖和俄罗斯为界,西同内蒙古自治区相连,南与吉林省毗邻,横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南麓地区,总面积8000多万亩。

南泥湾是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一条狭窄溪谷.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9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