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地方的故事和告诉我们要节约用水
故事
在那些严重缺水的边远山区,经常可见一队队驮水的牲口和一群群背水而归的妇女.
有些地方的劳动力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取水的路上.“半夜起来去翻山,翻过一山又一山,鸡叫天亮找到水,回家太阳快落山”.新的民谣就这样吟唱着缺水的艰辛和无奈.
听当地人说,以前洗脸和现在不一样,当妈的把一口水喷到孩子们脸上,大家各自擦一把就算洗过脸了.如今不兴这样了,改用毛巾沾点水擦一下.他们认为这样讲卫生.定西县御风乡大岔村的史永梅为记者再现了当年的洗脸情景.
甘肃省秦安县四户乡刘庄村双目失明的周四喜,他只记得小时候母亲为他擦过一次澡,打那以后没再洗过澡.县送水服务队来到这个村,周老汉叫双腿残疾的妻子领着,挑着水桶去村口迎接.听到哗啦啦的流水声,老人不住地流泪.他对记者说:“政府好啊,给我们村送了水,唉!我只是看不见政府啊”.
这里的院落一般有三间屋子,屋顶一律是单面斜顶,为的是使瓦面上的雨水能全部落到院里,然后,顺着斜坡地面流到院角那眼水窖里.这单面斜顶,这倾斜的院场,就象一双双干枯的手掌.世世代代,年复一年地向老天爷伸着,乞求苍天开恩降雨.
蓝天下,延绵的沙丘一望无际.宁夏回族自治区池县高沙窝乡魏压子村的村民,赶着毛驴,到几公里以外的沙窝子里取水,因为风大,吹得沙子满天跑,往往去取水还有路,回来就找不着路了,行走极为困难.干旱把男人们几乎都赶到外地打工去了,妇女们支撑着全部的生活——照顾老人,管教孩子,耕作田地,家庭养殖,外出找水.可以说,她们是缺水造成的全部恶果的最直接、最艰辛的承受者.她们还必须精确地使用每一滴水,否则便“巧妇难为无‘水’之炊了”.难怪人们说,帮助一个贫困母亲,就是帮助一个贫困家庭.
许多地方实在找不着水,只好在干涸的河床上挖坑,也管不了那水是苦是咸,全村几百口人就在这样的坑中一点一点地舀水.许多地方打回来的是黄泥水.
由于缺水,西北旱区农家的习俗跟外面的世界大不一样.比如家中来了客人,主人一般是用馍招待,除非认为你是一位尊贵的客人,才有幸被敬上一小杯水,客人多了,也就没这个待遇了.农家有女初长成,嫁到何处最放心?用陕西的一些方言说:“一看女婿僚不僚(僚就是好,出色的意思),二看有没有大水窖.”以对方家庭是否有水窖作为择偶的主要标准之一,这在中国其他地方没有.
一直以来,我家都有节水妙法:那就把水笼头拧开一点点,让水一滴一滴漏下来,水表当然不转,那么水费不用那么多钱.不过,这种家家都用的节水方法,其实不节水,而是在浪费水.前一段时间,深圳晚报上还说,这样滴法,一个水笼头一个月就要浪费1.5吨水.从那以后,我家才真正人人参与节水行动.
一个星期后,爸爸、妈妈和我都在家庭民主生活会上,交流了自己的节水妙法.
妈妈首先发言:“我在厨房里放了一个大水桶,洗菜、洗米、拖地的水就贮存在大水桶里,用来浇花,每天能节水三四桶.”大家鼓掌!
爸爸不甘落后地说:“每天晚上,我用洗衣机脱出来的水洗汽车,每天就能节水五六桶.”大家热烈鼓掌!
爸爸、妈妈都用深情的目光望着我.我迫不及待地说:“我有一天上午参加了节水行动.”爸爸生气地说:“节水是长期的事,能么只做一天就算了呢?”妈妈安慰我说:“玲玲还小,志在参与嘛.”我反驳他们说:“我在抽水马桶的水箱里,放了一排红砖,水箱的容水量减少了一半.以后大家多用马桶,我节水的多少就靠大家啦!”家里哄堂大笑,掌声经久不息!
1节约水资源,保护全世界
每年的节水日是3月22日,至3月28日,它的意义在于告诉人们节水的重要性.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但是其中海水却占了97.2%,陆地淡水仅占2.8%,面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江河、淡水湖和浅层地下水等淡水,又仅占淡水储量的0.34%.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数量极有限的淡水,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污染.据科学界估计,全世界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目前已有70%,即17亿人喝不上清洁水,世界已有将近80%人口受到水荒的威胁.我国人均淡水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已有29%的人正在饮用不良水,其中已有7000万人正在饮用高氟水.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更达400多亿元.
可怕的数据表明:水资源短缺成了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危机.因此,保护和更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那么,怎样才能保护和更有效地合理利用水资源呢?从环境角度来说,最完善的措施是拦水和调水.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这只是一个方面,而对于人类来说,更重要的是注重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工业方面提倡节水产业,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废水处理;在农业方面应采用先进的灌溉方式(喷灌、滴灌)等.水是生命的基础,它不仅关系到人类生活的质量,还影响到人类的生存能力.所以增强水的危机意识,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才是当务之急.
为此,我们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节水措施,
我国国家建设部决定每年6月份的第二周作为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目的是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国务院关于《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从而增强人们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观念.
如何节水呢?有以下几种方法:
1、节水为荣——随时关紧水龙头
2、一水多用——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3、阻止滴漏——检查维修水龙头
4、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
5、少用洗涤剂——减少水污染
6、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7、积极宣传——让每个人都投入到节水的“战斗”中
当然,这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这些方法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
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鸟语花香的世界里,而水是万物之需.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维护整个地球,维护整个世界.节约水资源,保护全世界!
加快我市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必须把节水、高效和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节水农业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提升区域优势的重点,把优质高效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建设具有酒泉特色的现代农业。 目前,全市农业用水量已占全社会用水量的86%以上。建设节水型社会,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和生态恶化的矛盾,必须从农业节水入手,全面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加快建设节水型农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坚持以水定产业、量水促发展的原则,对高耗水、低效益的作物不倡导,不扶持,不发展。对无序移民、开荒和打井实行更为严格的“三禁”审批制度、举报奖励制度和责任考核制度,从源头上遏制地下水的无序开采,确保水资源供需平衡。
2、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坚持低耗水、高效益原则调整种植结构,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积极组织实施百万亩节水灌溉项目,重点推广滴灌、微灌、膜下渗灌等高新节水技术。对日光温室、葡萄、啤酒花等亩收益在3000元以上的高效田,优先采用滴灌、微灌,扩大推广河水滴灌。敦煌党河灌区通过5年努力,30万亩耕地基本实现以滴灌为主的高新节水。
3、加大灌区节水技术改造力度。以改造输水效率低的干支渠为重点,改造灌区灌溉设施,改进灌溉技术,改善工程配套状况,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到2012年,完成5个大型灌区和8个中小型灌区节水改造任务,通过综合节水措施的落实,辖区各流域326万亩灌溉面积亩均灌溉定额由506立方米下降到476立方米,农业灌溉节水要达到1亿立方米以上。
4、实行智能化管理约束机制。根据各灌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分类制定主要农作物的用水定额,实行“定额控制、总量包干、节约交易、超用加价”的制度,明晰农户初始水权,推行农业灌溉机井智能水表计量管理,形成用水约束机制,严控地下水超采。到2012年,全市8568眼农用机井智能水表安装率达到90%以上。 特色农业是具有明显区域比较优势、产品品质优势、商品率较高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业项目,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的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挖掘农业潜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1、立足我市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生产基础,发挥优势,调整结构,积极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现代制种、名优果品、啤酒原料、草食畜牧、蔬菜、棉花等六大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瓜类、红枣、孜然、甘草、枸杞、甜叶菊、特种养殖等特色产品,不断开拓市场,扩大规模。
2、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集成高产高效技术,推广以粮粮带、粮菜带为主的带状种植,建设优质粮食高产高效示范区,提高品质,节本增效,发展吨粮田、高效田,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总产稳中有增,确保粮食安全。
3、搞好规划布局,实施项目带动,加强良种良法集成配套,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通过政策扶持、科技服务、市场引导,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建设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到2012年,全市现代制种、名优果品、啤酒原料、蔬菜、棉花等优势特色产业面积由2007年的140万亩扩大到160万亩;肉羊饲养量由407万只发展到600万只,增长47%。 发展高效农业,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由之路。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设施为重点,以技术为支撑,以优质安全为根本,充分利用资源环境,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根据我市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基础,高效农业发展的重点是建设万元田、发展2000元以上的高效田、改造收入不足千元的低效田、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1、积极建设万元田。以日光温室、网室制种、食用菌、红提葡萄及名优特水果、双膜立体栽培等设施农业为重点,加大建设力度。全市万元田由2007年的5万亩发展到10万亩,除移民区外,农民户均达到1亩万元田。
2、大力发展2000元以上的高效田。着重发展蔬菜、果品、啤酒花、葡萄、瓜类、高效制种及具有特色的甘草、枣等高效产业,使亩收入2000元以上的高效田面积由60万亩扩大到120万亩,农民人均达到2亩。
3、改造提升低效田。要把改造的重点放到移民区和沿山冷凉灌区,采取拉沙压碱、种植绿肥、秸杆还田等措施,加强良种良法集成配套,推广立体种植,发展间作、套种、复种,变一茬为两茬,一收为多收,特别是移民区要打破常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培育高效特色产业,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4、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按照“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思路,加快良种扩繁、饲草基地和养殖小区建设,积极培育发展规模养殖场户,促进以肉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发展。到2012年,全市农民家庭人均来自畜牧业收入过万元的规模养殖户由2007年的7648户发展到3万户,规模养殖比重占到畜禽饲养总量的80%以上。实现农民人均养羊10只,牧民人均养羊50只。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0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