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方案
#策划# 导语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到居民的生命安全,认真做好安全食品药品宣传教育工作,规范生产经营市场秩序,加强监管力度,消除安全隐患,才能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让居民吃得放心。以下是 整理的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方案,欢迎阅读!
篇一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认真落实市、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作出的一系列部署,围绕民生建设、项目建设、效能建设三项重点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强安全隐患治理,突出环节监管责任,强化村工作基础,整体提升服务水平,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饮食用药安全。
二、工作任务:
1、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板报、标语、宣传资料等载体,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科学食品、用药、安全饮食用药等主题经常性地对广大群众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校对学生进行食品药品安全的科普教育,为我社区饮食药品安全工作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积极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社区。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对照创建标准,制定周密可行的工作方案,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确保创建顺利开展,确保本社区创建成食品药品安全社区。
3、定期举行会议和培训。定期召开药品协管员信息员会议,了解工作贯彻落实情况并检查工作进展,及时协调解决药品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定期参加对食品药品协管员信息员的专业培训。
4、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组织社区干部对辖区内食品药品经营单位充分调查摸底,完善信息报送制度。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站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接报后要及时登记、上报。
三、工作安排:
部署全年工作任务,落实市、区食品创建示范区工作方案,组织药品协管员信息员参加专业培训活动,大力开展药品宣传工作。组织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全面总结本年度工作。
在新的一年里,我社区将以新的姿态切实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在工作中力求新的亮点、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创意、新的举措、新的成绩,全面提升药品安全工作水平,为确保社区居民食品药品安全、建设幸福美好社区做出新的贡献。
篇二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方案
在认真总结“2016”年的基本工作经验,开展食品安全“百日严打”行动及成功巩固深化药品安全示范工作活动成果的基础上,以“深化、规范、提高”为工作主题,以“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序可控”为工作目标,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推进重点工作、提升监管效能,切实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街道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和食品药品安全水平整体提升。主要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管网络建设
进一步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和完善安全监管体系。一是根据县食安办下发的全年工作方案,拟定本街道食品安全工作方案、明确机构职责,建立、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街道食安办的牵头作用,强化食品生产、流通领域和餐饮单位安全监管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合作。二是强化“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村(居)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探索成立食品药品社区监管志愿者队伍,形成重心下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模式,继续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各基层单位的目标考核范畴,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向纵深发展。三是建立健全食品经营户动态信息,每月进行信息上报、核报,及时掌握本辖区内有证户、无证户、注销户、歇业户、备案户的基本情况,做到上下联动,情况清楚,登记完整,内容正确。
二、各方联动,进一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为切实解决食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肉品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根据省餐桌安全治理行动三年计划的总体要求和省、市、县食安委有关开展肉品和水产品安全专项整治“百日会战”行动的精神,今年街道将专门制定肉品和水产品安全专项整治“百日会战”行动方案,进一步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全程联动、问题导向、标本兼治、规范发展”的总体要求,以肉品和水产品为整治重点,全面摸清底数,强化监管执法,依法整顿和规范肉品和水产品生产经营行为,加大行政处罚和刑事打击力度,有效遏制肉品和水产品生产经营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全街道肉品和水产品消费安全。
三、突出重点,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领域安全监管
(一)餐饮消费环节
重点整顿建筑工地食堂、小型餐饮单位、无证餐饮单位;查处餐饮单位采购、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非法加工提炼使用地沟油等行为;加强对学校食堂、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高风险领域,以及熟食卤味、生食水产品、冷菜等高风险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同时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日常检查和新证核查。按照县市场监管局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对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餐饮业、企事业单位食堂、现制现售等行业的日常卫生检查;对新发证户在收到新发证户名册后二周内及时进行现场核查,确保检查覆盖率及检查频率。
2.加强歇业单位和注销户监管。对在检查中发现已歇业或停业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调查和追踪其歇业或停业的时间,做好检查笔录,取得店主、邻居、现有的经营户等人的旁证并签字,及时上报市场监管局并协助办理注销卫生许可证的手续。
3.加强对企业小食堂的备案工作。继续开展30人以下的社会食堂(含工地食堂)备案工作,对30人以上的社会食堂和其它餐饮单位未办理卫生许可证的,督促其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进一步提高食堂*率。
4.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举报的处理。一是设立街道食品药品安全举报电话(0578—5095583),利用政府网站发布举报信息,对群众居民的举报,在接到举报后的最短时间内,到现场进行检查核实,如实填写现场检查笔录,结合实际做好处理工作,及时反馈信息,并做好登记记录及汇总以及信访单位(人)的信访回复工作。
责任部门:街道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站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及各村(居)配合。
(二)食品流通领域
1.着力完善以行政指导、健全监管网络、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为手段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落实主办方食品安全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加强日常监督、排查和信息沟通,及时组织开展无证无照经营的整治、疏导和规范活动,加大对涉及高危无证照食品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
3.加强食品安全示范街的督促、检查,建立健全索证索票、进货验收台账两项制度。
4.积极开展流通环节乳制品市场、食用油市场、农村食品市场、季节性食品和节假日食品市场等各项整顿工作;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超市卖场、熟食店的监管和质量抽检。
5.严厉查处其它违反食品流通领域经营行为。
责任部门:市场监督管理所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及各村(居)配合。
(三)食用农产品环节
1.进行农药、化肥等使用的培训和指导,将安全用药告知书发放至每个农产品生产企业(场、户)。
2.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场、户)的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和台账,签订相关书、责任书。
3.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严厉打击违法市场经营食用甲胺磷、瘦肉精、孔雀石绿、硝基呋喃、沙丁胺醇等禁用农药、兽药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等地产农产品中药物残留的检测力度。
4.加强生猪食品监管,生猪上市前进行兽药残留和瘦肉精检测;及时发现制止擅自屠宰生猪、出售猪肉等违法行为,严防未经检疫(验)或检疫(验)不合格畜禽产品流入市场。
责任部门: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四)食品生产环节
1.组织开展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保持对无证照食品生产加工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大对各类食品地下生产、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加工窝点的查处。
2.加强食品生产质量卫生监督管理,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无生产许可证的非法生产食品的行为。
3.积极培育食品生产品牌企业,提高企业诚信自律意识和能力,查处企业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
责任部门:街道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站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及各村(居)配合。
(五)药品、医疗器械及医疗秩序监管
1.建立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制度,建立和健全本地区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及使用单位名单、地址等数据库,并进行动态维护管理,做到情况清楚,登记完整,内容正确;建立村(居)药品监管网络及信息报送制度。
2.对药品销售企业进行执业药师在岗情况、处方药销售登记等情况的检查,做到每月全覆盖检查一次,每季度准时汇总上报。
3.配合县有关部门对药械市场违法违规案件查处、投诉举报和专项检查活动;主动及时发现辖区内药械违法违规行为。
4.不定期组织药品安全知识宣传和药学服务进村活动,负责对本辖区过期药品回收的宣传,并配合有关部门把过期药品进行同一销毁。
5.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无证行医,维护地区医疗秩序,安全处置所涉药品、医疗器械。
责任部门:街道市场监管所牵头,食品药品监督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各村(居)配合。
四、固本强基,进一步放大创建活动引领示范效应
继续巩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街的创建成果,对人民北路上的食品经营户继续加强检查与指导,同时,在街上设立示范店并进行推广;进一步健全索证、索票制度和台帐登记工作,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对各种食品不安全因素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并以点带面,不断促进和提高本街道食品卫生管理水平。
五、狠抓关键,进一步防控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
(一)认真做好食堂卫生安全监管。加强对学校食堂、工地食堂和企事业单位食堂等高风险重点单位的专项检查监管工作,进一步督促企事业单位食堂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或进行备案,同时要加强学校在开学前检查、暑期专题教育和对农村聚餐的安全监管。
(二)加大对盒饭生产单位的监管力度。抓住温度与时间及人员卫生和场所卫生等监管重点环节不放,关注盒(桶)饭、熟食、肉品等重点产品。同时推进制度化管理,帮助先关单位建立集规范化管理、规范化培训、规范化操作为一体的餐饮企业食品安全自身管理体系,力争对全街道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学校食堂的企事业单位食堂进行定期检查,全面提升餐饮服务企业的管理水平,控制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三)强化节前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在“元旦”、“五一”、“十一”、“春节”等节日前开展办酒户摸底、指导、检查,签订食品安全书,防止集体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六、全面宣传,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充分利用培训、会议、政府网站、专刊、悬挂横幅以及发放告知书、宣传品等形式,向广大居民宣传餐饮服务监管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示消费者关爱生命、关注安全饮食,增强防范意识,营造人人关心饮食安全,家家享受健康生活的良好局面。
篇三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方案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社区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事,为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根据区、街道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定20XX年食品安全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食品安全执法力度
1、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对本辖区内的食品安全负总责,全面加强本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整治工作,积极支持执法监管部门开展工作。同时要确定分管领导、专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及时调整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村级食品安络监管组织。
2、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强化食品安全执法力度按照一个环节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分工。
3、定期组织召开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及时传达和学习上级有关食品专项整治活动的会议和文件精神。根据各个时间段食品安全情况,在“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期间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食品专项整治工作。
二、宣传教育工作
1、加强对《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开展行业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
2、进一步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的社会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和食品放心工程的内容,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监督食品安全的良好工作氛围,增强人民群众食品消费的维权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深化“三网”建设,构建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1、大力建设食品安全信用和信息体系。社区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与食品监管、农业、林业、质量技监、工商、卫生等部门建立食品安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逐步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网络,构建信息平台,形成畅通的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体系,实现食品安全信息互联和资源共享,逐步形成统一、科学、高效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体系,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
2、着力构建监管责任网。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认真制订本辖区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应急预案并积极组织实施演练。切实健全和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对因工作失职而发生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努力健全群众监督网。充分发挥各级消费者协会及其基层组织的作用,在农村和社区抓紧建立一支群众性的消费维权监督员队伍,并做好信息员培训工作,提高其法制水平和监督能力。同时,积极发挥各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完善监督网络。进一步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建立方便、畅通的举报渠道,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增强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总之,要按照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各自工作,使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尽快实现我社区食品安全状况的明显改善,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如何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农药
正宗的石板大米在十元一斤以上,低于这个价格的大多都不是真的,巧得是我家常吃的大米中就有石板大米,还有五常大米、依兰大米,都是很好吃的大米,下面就一并的介绍给大家。
它产自东北的五常市,因为其产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特点,其干物质积累较多,直链淀粉含量适中,对人体的健康非常有益,其粒大饱满,质地坚硬,煮熟后香味浓郁口感微甜略有韧性,绵软且略粘,又得拉林河,牤牛河,溪浪河三大水系自流灌溉,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从种植到丰收全部都是由无污染的山泉水灌溉,具有晶莹剔透、口味醇香、营养丰富等优点,富含人体所需的钙铁锌等18种微量元素,安全无污染,可以说是大米中的精品?
其生长的土地是火山爆发的岩浆流淌凝固而成的大面积玄武岩,而其土壤是经过亿万年的岩石风化和腐殖沉积而形成,土壤的厚度约为20-30厘米,土质松软且肥沃,其中矿物质、有机物、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其作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宁安市的特产,具备晶莹剔透,粒青如玉,颗颗饱满等优点。
请点击输入描
一、正确诊断,对症下药。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前应注意农药的选择,应选择适路对口、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使用农药时应认真阅读农药使用说明书或请教植保技术人员。
二、加强预测,适时打药。施药时期应根据有害生物的发育期及作物生长进度和农药品种而定。按照植保站发布的病虫情报适时施药。施药时,还应考虑田间天敌情况,尽可能使用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品种。
三、选择器械,施药到位。防病虫如灭火,喷洒器具也要精良。所谓施药到位是指药剂要达到病虫害发生和可能造成侵染的部位。例如防治蚜虫、红蜘蛛时喷杆要伸入冠层内,让喷头朝上,以使叶片背面充分附着药液。
四、准确配药,保质高效。采取“严格、准确、适量”的原则使用农药。和我们人吃药治病一样,给植物打药也要保证剂量。不能随意加大或减少农药使用量,否则会出现药害或效果较差的情况。同时要科学混配,不是所有的农药都能混用,要选用作用机理不同、亲和性好的农药品种混用。
目前在农药的选择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对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概念不清,禁用意识不强。大部分农民在选择购买农药时只注重防治效果,不考虑农药的残留问题,并且90%农民朋友错误认为高毒农药“劲”大,效果好,不知道农药毒性是指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力,误以为是农药对病虫害的药效。在调查中65%农户不知道国家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药名称。病虫害严重发生的情况下,仍然使用高毒农药,2000—2003年苹果球坚蚧在渭南果区大发生,2005年苹果小卷叶蛾在渭南果区局部地方爆发,果农得不到及时指导,病急乱投医,使用“3911”、“1605”、氧化乐果等高毒农药。因此,高毒农药的使用屡禁不止。
(2)购买农药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根据调查,果农在选择购买农药时主要从五个渠道获取信息,一是经营人员推荐占58%;二是电视宣传占20%;三是参照本村科技能人占11%;四是农技人员的指导占7%;五是科技杂志及宣传资料占4%。
(3)单纯依赖化学防治,病虫对农药的抗性增强。控制农作物病虫害依赖于化学防治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量的化学农药频繁使用必然导致病虫害抗药性的形成。渭北地区果树面积较大,近10年来在梨黑星病的防治中一直以三唑类杀菌剂为主(福星、世高、烯唑醇等),它的用量占到70%,每年使用次数达6—9次,这种不合理的使用方法,必然导致农药抗性的产生。
(4)农药配制不科学。由于目前农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果农在配制农药过程中习惯性地加大用量,尤其是一些使用时间较长的农药品种如氯氰菊酯等,往往增加一倍的用量。其次是果树用药量大,配制药液用的容器也大(一般容水量200—400kg)大多数果农是凭经验用瓶子直接倒入容器,不准确计量。三是多个产品乱复配,例如同时使用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等,不正确的农药配制,导致药害产生,害虫抗药性形成,成本加大,环境污染,增加农药残留。
(5 )防治时机选择不当。果农没有掌握病虫发生规律,抓不住最佳防治时期,不重预防,只重治疗。有的定期施药,不管病情、虫情,打保险药,这些都造成农药防效不佳,成本增加。
怎样选择农药?
1、首先是选择农药零售店。
2、选择全国知名厂家的农药产品。
3、选择好的剂型。杀虫剂、杀菌剂。
4、对症选药。
影响农药药效的因素?
选到好的农药后怎样用出好的效果?
第一:是否抓住了最佳的防治时期?
每一个病虫害都有它的发生规律,每年因天气情况它的发生时间、发生轻重有所不同,所以每年的防治时间也有所不同。例如:各类食心虫(发生时间、防治时间)、各类红蜘蛛、梨黑星病等。
第二:是否选择了对症的药剂?
各类病虫害的发生都有不同的阶段,如病害梨黑星病有侵入期、发育期、传播期。根据果园病害的发生情况选择对症的药剂。发病前可用保护剂,表现症状后可选用治疗剂,否则同样是好药剂不见得会表现好的效果。如虫害梨木虱刚孵化后没有分泌粘液,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复配后效果显着,但当梨木虱发育到3龄后,大量分泌粘液,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复配后效果就不那么理想,就必须加入有机硅助剂,破除粘液。棉铃虫的防治就必须以杀卵为主,杀虫为辅,一旦虫蛀入棉桃再好的药剂也不能渗透棉桃把虫杀死。地下害虫的防治。
第三:喷雾质量如何?
大部分农民朋友不注重喷雾质量,认为只要农药质量好,就有好的效果,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农药喷雾的的质量在农药药效中占40%的比例。
(1) 应重视水质。水的硬度、碱度和混浊度对药效有很大的影响。当水中含钙盐、镁盐过量时,可使离子型乳化剂所配成的乳液和悬液的稳定性受到破坏。有的药剂因转化为非水溶性或难溶性物质而丧失药效,在一些盐碱地区,水质pH值偏高,会与药剂产生中和反应,使药效下降或失效。水质混浊会降低农药的活性,也会使草甘膦、百草枯等除草剂加速钝化失效。因此,药液用水应选择pH值呈中性的清洁水为宜。如果偏碱可适量加入食醋调节水质。
(2)注意提高药液的湿展性能。在喷洒农药时,乳油、油剂在植株上的粘附力较强,而水剂、可湿性粉剂的粘附力较差。从提高药效出发,在防治蚧壳虫、绵蚜或深根性杂草时可加入有机硅助剂或少量中性洗衣粉作展着剂,提高药剂的湿展能力。
(3)喷雾时要求其雾滴直径小,密度高,这样药液才能较好覆盖靶标,做到每个叶片湿而不流。要改变过去“要把药打得往下流才算是打到了”的错误观念。因为据测算如果做到湿而不流,药效可发挥60-70%,如果流下来药效可发挥30-40%,这就是差异。咱们现在用的喷雾器械是压力大、喷孔大、雾滴大、效果差。所以我建议以后打药收费按时间计算,不能按每桶水计费,这样大家可用双喷头来施药,节省水就等于节省药就等于节省钱,把节省的钱用到药上去,把低档的药换成高档的药,这样就可以做到用得起好药、得到好的效果、果子卖个好价。
(4)防治某些害虫时要注意它的发生部位,如红蜘蛛、梨网蝽喜欢在叶背面,所以在喷雾时要先内膛、叶背,再外围、叶正面。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0486.html